01 違反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是什么意思(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时间:2024-04-28 05:38:14 编辑: 来源:

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是為了規范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而制定的法規。

2021年1月2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新修訂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021年2月22日起施行。規定明確:本規定施行之前頒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從事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國家網信部門負責全國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網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四條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公序良俗,履行社會責任,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產發布向上向善的優質信息內容,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注冊運營公眾賬號,生產發布高質量政務信息或者公共服務信息,滿足公眾信息需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鼓勵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積極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提升政務信息發布、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提供充分必要的技術支持和安全保障。

第五條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提供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應當取得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相關資質。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

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于2016年11月4日發布,2016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規定》旨在促進互聯網直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成長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法律依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第九條_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對申請注冊從事經濟、教育、醫療衛生、司法等領域信息內容生產的公眾賬號,應當要求用戶在注冊時提供其專業背景,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獲得的職業資格或者服務資質等相關材料,并進行必要核驗。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對核驗通過后的公眾賬號加注專門標識,并根據用戶的不同主體性質,公示內容生產類別、運營主體名稱、注冊運營地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方式等注冊信息,方便社會監督查詢。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建立動態核驗巡查制度,適時核驗生產運營者注冊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

根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從事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全國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網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四條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公序良俗,履行社會責任,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產發布向上向善的優質信息內容,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維護清朗網絡空間。

      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注冊運營公眾賬號,生產發布高質量政務信息或者公共服務信息,滿足公眾信息需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鼓勵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積極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提升政務信息發布、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提供充分必要的技術支持和安全保障。

      第五條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提供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應當取得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相關資質。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

      第二章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

      第六條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履行信息內容和公眾賬號管理主體責任,配備與業務規模相適應的管理人員和技術能力,設置內容安全負責人崗位,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賬號注冊、信息內容安全、生態治理、應急處置、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知識產權保護、信用評價等管理制度。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依據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并公開信息內容生產、公眾賬號運營等管理規則、平臺公約,與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簽訂服務協議,明確雙方內容發布權限、賬號管理責任等權利義務。

      第七條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建立公眾賬號分類注冊和分類生產制度,實施分類管理。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依據公眾賬號信息內容生產質量、信息傳播能力、賬號主體信用評價等指標,建立分級管理制度,實施分級管理。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將公眾賬號和內容生產與賬號運營管理規則、平臺公約、服務協議等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網信部門備案;上線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新技術新應用新功能,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安全評估。

      第八條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采取復合驗證等措施,對申請注冊公眾賬號的互聯網用戶進行基于移動電話號碼、居民身份證號碼或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方式的真實身份信息認證,提高認證準確率。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或者冒用組織機構、他人真實身份信息進行虛假注冊的,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對互聯網用戶注冊的公眾賬號名稱、頭像和簡介等進行合法合規性核驗,發現賬號名稱、頭像和簡介與注冊主體真實身份信息不相符的,特別是擅自使用或者關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組織機構或者社會知名人士名義的,應當暫停提供服務并通知用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應當終止提供服務;發現相關注冊信息含有違法和不良信息的,應當依法及時處置。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禁止被依法依約關閉的公眾賬號以相同賬號名稱重新注冊;對注冊與其關聯度高的賬號名稱,還應當對賬號主體真實身份信息、服務資質等進行必要核驗。

      第九條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對申請注冊從事經濟、教育、醫療衛生、司法等領域信息內容生產的公眾賬號,應當要求用戶在注冊時提供其專業背景,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獲得的職業資格或者服務資質等相關材料,并進行必要核驗。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對核驗通過后的公眾賬號加注專門標識,并根據用戶的不同主體性質,公示內容生產類別、運營主體名稱、注冊運營地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方式等注冊信息,方便社會監督查詢。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建立動態核驗巡查制度,適時核驗生產運營者注冊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

      第十條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對同一主體在本平臺注冊公眾賬號的數量合理設定上限。對申請注冊多個公眾賬號的用戶,還應當對其主體性質、服務資質、業務范圍、信用評價等進行必要核驗。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對互聯網用戶注冊后超過六個月不登錄、不使用的公眾賬號,可以根據服務協議暫停或者終止提供服務。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健全技術手段,防范和處置互聯網用戶超限量注冊、惡意注冊、虛假注冊等違規注冊行為。

      第十一條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依法依約禁止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違規轉讓公眾賬號。

      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向其他用戶轉讓公眾賬號使用權的,應當向平臺提出申請。平臺應當依據前款規定對受讓方用戶進行認證核驗,并公示主體變更信息。平臺發現生產運營者未經審核擅自轉讓公眾賬號的,應當及時暫停或者終止提供服務。

      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自行停止賬號運營,可以向平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