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原因是(中國雙順差產生的原因?)

时间:2024-05-17 14:03:32 编辑: 来源:

中國貿易順差的原因和影響

我國外貿順差大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我們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國,出口量世界第一,出口金額巨大,這是形成順差的第一因素

第二,我們一直希望能大量購買美國和歐洲的先進技術和武器,但他們都封鎖我們,不賣,導致我們大量外匯剩余,是形成我們順差的第二大原因

我國貿易持續順差的原因及對策總結

每年我國對外加工貿易順差在當年貿易順差中的比重都在100%以上

可見,我國加工貿易持續大幅增長,是我國對外貿易順差急劇增加的根本原因

2.我國的進口替代能力加強 我國加工貿易在2002年~2004年間出口增幅快于進口增幅,而且自2005年開始,加工貿易進口增長遠落后于出口增長

這說明了隨著我國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加工貿易進口原料、零部件的國內供應比重在迅速增長,進口替代能力加強

這也是我國加工貿易急劇增長中貿易順差迅速擴大的關鍵原因

3

我國對外貿易環境的變化 自2001年底我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以后,WTO成員國中原有的一些禁錮我國優勢產品出口的制度被取消,使得我國的出口能力在短期內得以迅速釋放,出口規模急劇擴大

例如,2005年全球紡織品進口配額限制取消后,我國當年紡織品類及相關物品的凈出口額同比增長了31

1%,成為當年我國貿易順差的最大驅動力量

二、我國對外貿易持續順差的深層次原因 1

我國對貿易順差的觀念滯后 我國曾長期外匯短缺,因此,政府一直把鼓勵出口作為對外貿易政策的重點,使人們形成了“貿易順差有利于中國”的觀念

但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情況已完全不同于當初,截至2006年底,國家外匯儲備余額已達10663億美元

然而,許多地方或部門的觀念仍然停留在當初,體現在政策上,各級政府鼓勵出口換匯、創匯的措施不少;鼓勵進出口平衡安排和鼓勵進口的措施則相對不足

2

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模式 長期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增長走的是“以量取勝”的路子

我們利用勞動力優勢,通過發展加工貿易,擴大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量,推動對外貿易迅速增長

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技術含量低,隨著大量的發展中國家的參與,國際市場上這類產品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而由于我國這類出口產品的綜合競爭能力差,許多出口只有通過低價競銷才能實現

因此,伴隨我國出口規模及貿易順差大幅增長的是對外貿易收益的不斷減少,出現了“貿易的貧困化增長”

3

貿易伙伴國對其向我國進口的管制和限制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我國在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同時,應該從貿易伙伴國進口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品,這樣才能在國際貿易中實現進出平衡

但美國等發達的貿易伙伴國,為維持其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嚴格限制其國內相關先進技術產品向我國出口,導致我國想要和需要進口的產品進不來,人為地擴大了我國的貿易順差

4

我國的經濟結構失衡和內需增長不足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多年的過度投資導致許多行業的生產能力過剩

而近年來,由于相關改革不到位,我國居民住房、醫療等支出激增,引發消費信心不足,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一直居高不下,加之曾占國內需求總量一半的農村消費因農民收入增長放緩而劇減,使得國內消費品市場的長期低迷

國內供求的這種矛盾使得國內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迫使企業把目光轉向國際市場,盡量擴大出口,致使我國出口迅速擴張

另一方面,國內消費增長不足又直接抑制了進口消費品的增長

這兩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進一步加劇了我國外貿的順差

三、解決我國外貿持續順差的對策建議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我國的貿易持續順差既有國際方面的原因,也有國內自身的原因,因此,解決我國貿易順差問題,是一個長期的綜合治理工程

1

切實轉變觀念 要解決我國對外貿易長期持續順差問題,首先應樹立“貿易平衡”的觀念

要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現實,辨證地認識貿易順差的利弊

事實上,長期的貿易順差,會引發人民幣升值,導致貿易摩擦加劇從而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還會帶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劇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資源、環境矛盾

因此,我們要從我國人均自然資源水平較低的基本國情出發,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善于利用國外資源,發展對外貿易,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今后各級政府和部門在制定和修訂發展規劃、政策和法律法規時,都應以實現貿易平衡為出發點,既鼓勵出口,也要鼓勵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利的進口

2

切實轉變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模式 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應轉向“以質取勝”,從根本上扭轉貿易的貧困化增長局面

為此,在繼續加強引進、消化和吸收先進技術的同時,政府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鼓勵生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自主品牌意識,實現由目前的貼牌加工為主向自有品牌生產、營銷為主的轉變;要積極推動一般貿易和其他形式貿易的發展,改變加工貿易在我國外貿中占主要比重的局面;還應鼓勵我國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發展對外直接投資,變商品出口為技術出口,緩解貿易順差

3

進一步深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 首先,進一步推進我國市場化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完善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傳導機制,加大政策調控的力度和效果,實現我國結構調整的目標;制定科學的產業政策,加強經濟發展規劃,嚴格防止重復建設,有效地緩解或化解產能過剩問題

其次,進一步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對房地產行業的有效調控,解決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降低國內高儲蓄率

中國貿易不平衡的原因

1中國貿易平衡狀況的歷史演變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從貿易逆差向持續順差轉變的一個過程,從中國統計年鑒中收集到自1978—2012年進出口差額數據,利用Excel制作出條形圖和線形圖,橫坐標表示年份,縱坐標為進出口差額。如圖:大致可以把我國貿易狀況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一)1978年—1989年,此時的中國經濟剛處于起步階段,貿易逆差為主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12年中有10年處于逆差狀態,累計逆差46840百萬美元,年均逆差3900百萬美元。

(二)1990年—1994年,貿易順差逐步發展階段。

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對外貿易逐步增加,在這個階段,除1993年出現12220百萬美元的逆差外,均為貿易順差,累計順差14380百萬美元,年均順差2876百萬美元。

(三)1995年—2006年,貿易順差高速增長階段。

該階段,貿易順差持續增長,1995年—2006年的12年間累計順差高達495900百萬美元,年均順差41325百萬美元。顯然,自改革開放以來,巨額的出口貿易順差,大大的拉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四)2007年—2009年,貿易順差緩沖階段。

在這一階段里,我國處于貿易順差的環境中,但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進出口貿易差額在2011年相對有所下滑。在這三年里累計順差達到758145百萬美元,年均順差252718百萬美元。雖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我國的累計順差以及年均順差仍在增長。

(五)2010年以來,貿易順差繼續高額增長。

走出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后,我國貿易順差繼續快速整張。在2011年—2012年,貿易順差額達到了148.68%的增幅。縱觀我國自改革開放35年來貿易平衡狀況,我國貿易順差呈現出波動增長的情況,每年的貿易順差增幅大致為向上增長的趨勢,這也表明了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程度的加大。

2中國貿易失衡的原因分析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逆差到順差。并且從1995年后,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情況。針對這一現象,并結合我國的國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了我國貿易失衡的原因。

2.1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

從我國的貿易產品上來看,我國主要出口鋼鐵﹑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主要以農產品﹑高科技產品等技術密集型產品,我國的這種貿易格局是由于各個國家的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導致的。生產要素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或一個經濟活動組織從事生產活動時的各種投入。根據赫克歇爾—俄林的資源稟賦理論,一個國家或地區應該出口那些在生產中密集使用該國最豐富生產要素(資源)的產品(即使用廉價要素比例大的產品),而進口那些在生產中密集使用該國最稀缺資源的產品。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我國的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而且廉價,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而歐盟核心成員國和美國均屬發達國家,人口相對稀少,但是資本和技術相對豐裕。因此需要進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據商務部統計,2006年我國對美國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鍋爐零件﹑光盤驅動器等技術含量較低的機電產品和玩具鞋靴﹑服裝等生活消費品,而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為航空器﹑光學儀器﹑大規模集成電路﹑高級晶體管等高技術產品。當然,我們也可以從這樣一個例子來分析這樣一點,美國蘋果手機零部件的生產大都設置在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和印度,因為相比較來說,我國的勞動力資源很豐富,而且付給工人的工資相對也較低,所以發達國家將工廠設在發展中國家以獲取利潤。顯然,中美﹑中歐貿易的商品結構符合國際分工及資源稟賦理論,各自在相對資源比較豐富的產業上形成順差。

我國處于長期貿易順差的原因是?

原因:

1.經濟全球化為這一結果提供了基本條件.在全球化的推動下,當今各國的經濟比以往聯系得更加緊密,商品和服務越來越自由地在國與國之間流動,這必然為推動剛剛加入世貿體系的我國貿易的快速增長增了可能和條件.

2.我們的供給能力比較強.近三十年來的快速增長,國內投資的較快增長,以及國際分工帶來的外國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我國的生產能力已經是大大增強,而且形成了較強的產業鏈,更重要的是,形成這一生產能力的,正是國際上短缺的或者是不愿意經營的加工貿易,目前占我國出口比重已達60%,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3.是國際市場對中國生產的商品需求比較大.受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勞動密集型仍是我國目前生產的基本特征.

4.是我國生活成本比較低,決定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

5.是外貿企業的國際貿易順差比重激增.

6.是國內消費外貿企業產品替代了進口.

7.是先進技術進口的限制,降低了中國進口額.

8.是外商投資企業偽報進出口額以轉移資金.

9.是公,私國外旅游,純資金流出.

10.是實物走私,減少了進口額.

11.是跨國公司全球范圍內的內部關聯交易來轉移利潤.跨國公司利用他全球范圍的內部關聯交易,通過實物的國外提價\降價,在實物數量不變的情況下轉移利潤,從而影響貿易順差.

中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