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宋代海外貿易的機構名稱是什么(求七下的歷史期中復習提綱)

时间:2024-05-15 11:01:49 编辑: 来源:

朝貢貿易的目的和影響

目的: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

影響:

一是由于“朝貢貿易”完全建立在明朝的補貼上,導致了明廷財政的縮減。

二是由于“朝貢貿易”主要是宣揚“國威”,影響了正常的海外貿易的發展,導致了中國逐漸失去唐宋以來海外貿易的優勢地位。

三是由于“朝貢貿易”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貿易途徑,導致了民間的走私的頻繁,影響了社會的安定。

擴展資料

屬國的設置始于戰國,如秦兵器銘文中已有屬邦一詞。漢避漢高祖劉邦諱而改稱屬國。據《漢書》卷6《武帝本紀》記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并將其眾合四萬余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以其地為武威、酒泉郡”。《漢書》卷6《武帝本紀》顏師古注曰:“凡言屬國者,存其國號而屬漢朝,故曰屬國。”《后漢書》卷118《職官志・百官五》又云:“屬國,分郡離遠縣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可見“屬國”是中央王朝為安置歸附的邊疆民族而依緣邊諸郡設置的一種行政建制,“主蠻夷降者”,與郡同級。

從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到漢末為止,北、西、東三邊諸郡:定安、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北地、犍為、廣漢、蜀郡、張掖、居延、遼東都有屬國的設置,大者領有五六城,小者一二城。大郡割邊遠縣置屬國,如割廣漢北部都尉所治為廣漢屬國,割蜀郡西部都尉所治為蜀郡屬國,割犍為南部都尉所治為犍為屬國,割遼東西部都尉所治為遼東屬國。小郡則屬國置于本郡之內,不另標名稱,如龜茲屬國只作為上郡的一個縣而存在。

屬國設有都尉、丞、侯、千人等官,下有九譯令,又有屬國長史、屬國且渠、屬國當戶等官。各官由漢人或內屬胡、羌的首領充任。屬國都尉秩比二千石,與西域都護同一級,直屬中央,其治民領兵權如郡太守。

屬國官掌屬國兵,稱屬國騎或屬國胡騎,又稱屬國玄軍(玄軍即鐵軍)。張掖屬國有精兵萬騎。

歷史延伸

求七下的歷史期中復習提綱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第1課 繁榮一時的隋朝

1、★★ P.2、南北重歸統一

581年,外戚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滅陳,南北重歸統一,為隋唐盛世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2、★★P.4大運河的開通及作用P4《隋朝大運河》圖

(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2)概況: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鑿大運河。

一個中心:洛陽;兩個端點: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四個河段:從北向南分別是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P.5五大水系: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3)作用: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有利于隋朝的政治統治,促進了我國的內河航運的發展;但另一面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是隋朝暴政的重要表現。

(4)運河與家鄉:淮安地處運河的邗溝段,淮安有漕運總督府,運河之都——淮安。

(5)評價:“開鑿大運河”

第2課 “貞觀之治”

一、P.8---9 “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

1、★★主要表現:

⑴ 政治清明: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輕徭薄賦,重視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革除弊政,善于用人,虛心納諫﹙“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潛;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那時名將、名相輩出﹙房玄齡、杜如晦、魏征﹚。

⑵經濟繁榮:人民生產和生活安定,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國力強盛。

⑶文化昌盛:繼承、發展并完善了隋朝的科舉制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廣納賢才。(“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⑷民族關系和諧:邊疆各族同漢族通好,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冊封邊疆少數民族首領。(“自古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⑸外交開放:唐政府推行開放的外交政策,鼓勵對外貿易,那時中外貿易活躍,交往頻繁。

2、主要原因:

(1)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為唐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吸取隋亡教訓,政治清明,政策開放。

(3) 唐太宗能知人善用,虛心納諫,發展教育,培養人才,貞觀年間名將、名相輩出。

(4) 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3、封建社會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點:

(1)主要盛世:西漢的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東漢的“光武中興”、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A、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是盛世局面出現的前提和基礎。B、政治清明和政策穩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證。(如:制度的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放的外交政策等。)C、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D、統治者的勤政愛民、勵精圖治。

(3)共同表現: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思想活躍,外交開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4、現實意義:(1)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保證社會經濟發展。(2)合理調整統治政策,促進經濟快發展。(3)重視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任用,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4)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并重,確立民本思想,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創建和諧社會。

三、★★P.9武則天的政績: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國封建社會杰出的女政治家,主要政績為:她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保持了唐朝政治經濟政策的延續和穩定,促進了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二、★★評價唐太宗

﹙總評﹚唐太宗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1、政治經濟上﹕

P.8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訓,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和徭役負擔,注意“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欲望。

P.8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視納諫。貞觀年間,名相、名將輩出。

P.8③合并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人民負擔。

2、文化上

P.18④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大大擴充國學的規模。

3、民族關系及對外關系

P.9⑤唐太宗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民族的共同擁戴,北方各民族尊稱他為“天可汗”。

⑥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加強了唐蕃友好關系,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發展。

⑦唐太宗推行開放的對外政策。派玄奘西游天竺,促進了中印友好往來。

﹙總結﹚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增強,多民族的國家進一步得到鞏固,對外交往更具開發性,社會出現了國家和睦、社會和諧、民族關系友好、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好局面,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同時,他的統治也為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奠定了基礎,不愧為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第3課 “開元盛世”

一、★★P.15含義: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稱為“開元盛世”。

二、★★原因和條件:唐朝前期經濟發展的基礎;武則天時期的政策延續和穩定為開元盛世提供了保證;唐玄宗本人的勵精圖治。

三、★★表現:

1.政治清明:P.12任用賢能(姚崇、宋璟),整頓吏治。

2.經濟繁榮:

(1)農耕技術提高和農業的發展P.13---14:曲轅犁和筒車的發明,興修水利,水稻種植采用育秧技術;江南地區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西域蔬菜的傳人;茶葉在江南地區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飲茶之風盛行。

(2)手工業發達:絲織技術高超;制瓷業發達,越州的青瓷和刑州的白瓷以及唐三彩世界聞名。(3)商業繁榮P.15(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市).

四、地位:唐朝歷史的全盛時期。

第4課 科舉制度的創立

1、科舉制度誕生的背景:魏晉以來的選官制度嚴重阻礙了社會對人才的選拔和任用。

1、 科舉制度發展的概況

(隋唐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

(1)誕生于隋朝:

①P.17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②隋煬帝設置進士科,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2)完善于唐朝:

①P.18唐太宗擴大國學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②P.18武則天開設殿試,增設武舉。

③P.18唐玄宗把詩賦作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

(3)P.89明朝時發展到鼎峰:明朝時期,采用八股取士,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考生只準根據指定觀點答題,不準發揮個人見解。

(4)八上P.117鼎盛于明清:1905年,清政府擬定《奏定學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體制,科舉制度被正式廢除。

3、科舉制度的影響

(1)P.19隋唐科舉制度的影響:隋唐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教育和用人制度改革與創新,也是世界最早的考試制度,它的誕生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同時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有利于唐詩的繁榮。

(2)P.89明清時期的影響: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的形式和內容走向模式化和固定化,成為封建統治的御用工具,許多讀書人考中做官后,成為皇帝忠實奴仆,同它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的創造性,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第5課 和同為一家

P.23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8世紀初,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一、原因:唐代文明的先進與國力的強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唐政府具有博大的胸懷,外交的開放。

二、表現:

1、P.29遣唐使及唐對日本的影響

隋朝時,已有日本遣隋使到來,唐朝從貞觀年間開始,日本來中國遣唐使有十多批,同來的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他們成為推動日本社會改革的核心力量。

唐對日本的影響:

①政治方面:日本仿照隋唐政治制度,建立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廢除世襲制,以才選官。

②經濟上:仿照隋唐均田制,實行班田收授法,國家定期把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并向他們收取賦稅。

③文化方面: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設立太學,地方設立國學,參照漢字創造了日本文字,唐詩在日本廣為流傳,中國書法深受日本的喜愛。

④社會生活方面:日本至今還保留著唐朝人的某些風尚,如日本的建筑、飲食、茶道、錢幣、重陽節登高等。

2、P.30鑒真東渡

唐玄宗時,應日本僧人邀請,唐朝高僧鑒真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設計了日本的唐招提寺,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傳播作出了重大貢獻。

3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