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上海中山醫院膽道外科(上海各大醫院的專長是什么?)

时间:2024-05-20 06:34:27 编辑: 来源:

國膽道阻塞綜合征。這和我國人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環境有關。我國人的飲食成分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轉變為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平衡;加之廣大農村、沿海地區的生活方式,蛔蟲在人體內的寄生相當廣泛,蛔蟲可將細菌帶入膽道內。細菌亦可經門靜脈血流到肝臟并排至膽道內,腸道內細菌尚可通過奧狄氏括約肌返流入膽道內;膽道感染發生在幾乎全部肝內膽管結石的病人,膽汁中細菌密度很高,反復的膽道感染降低了膽道組織的抗損傷能力,使膽管上皮再生不良,增加了膽管狹窄的發生率,造成膽汁停滯。膽汁停滯有利于膽汁內細菌繁殖及產生大量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均是形成膽管內色素結石的重要原因。

而西方國家的結石則以膽固醇為主,其飲食結構為精制碳水化合物。日本人的膽石原先三分之二為膽色素結石,但其近年來隨著飲食的西化,這種結石的發病率已明顯減少,而膽固醇結石則顯著增多。1984年我們對北京地區的膽結石分析,發現與日本膽石類型的變動相似,這種變動趨勢與我國城市居民中蛔蟲感染率下降,飲食中蛋白、脂肪的含量增加有關。非洲的黑人中膽石癥少見,Capron認為與黑人飲食中豐富的纖維素含量有關。然而在用西式化飲食及生活水平較高的黑人中,膽固醇結石的發病率有所增加。所以,飲食和生活習慣與膽結石的類型呈正相關。

哪些人容易患膽結石?

膽石癥雖然常見,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患膽結石。那么,哪些人容易患膽石癥呢?通過臨床觀察、實驗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等方法,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膽石癥的“危險因子”。有這些“危險因子”的人就容易患膽結石。膽固醇結石的“危險因子”包括:

(1)年齡大 青少年患膽石的極少。膽石癥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因此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患膽石癥,年齡越大,患膽結石的人就越多。

(2)女性 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膽固醇結石,女性病人一般要比男性病人多2倍以上。多次妊娠的婦女更容易患膽結石,長期口服避孕藥物或絕經后用雌激素類藥物治療的婦女,患膽石癥的也較多。

(3)肥胖 肥胖的人容易患膽石癥。肥胖的人有長期的過度營養,膽汁中含有較多量的膽固醇,可導致膽固醇結石的形成。

(4)飲食 經常進食較多,食物中含有多量的動物性脂肪、膽固醇和糖,就容易產生膽固醇結石。西方式的飲食方式是膽固醇結石形成的主要因素。

(5)某些疾病 患局限性回腸炎的病人,容易發生膽固醇結石,這是因為病變的回腸不能完全吸收腸內的膽汁酸,造成膽汁酸的過量喪失所致。同樣的道理,作了回腸切除手術的病人,也容易患膽固醇結石。

凡有上述“危險因子”的人應該經常警惕膽石癥的發生,如一個中年以上的肥胖婦女,在飯后經常感到上腹飽悶,甚至脹痛不適時,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以確定有否膽結石。平時避免進食過多和過度肥胖,對防止膽結石也有一定的作用。

什么是膽結石的十大誘發因素?

據科學家研究,膽結石有以下十大誘發因素:

(1)經常喜歡吃高糖、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

(2)患膽道寄生蟲病者,如蛔蟲、肝吸蟲病等。

(3)女性激素增高者。

(4)肥胖及體力活動減少者。

(5)膽囊及膽道感染者。

(6)身患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腎炎、甲狀腺功能低下、溶血性疾病等。

(7)長期服降血脂藥物:如安妥明、煙酸。

(8)情緒:長期精神緊張、抑郁。

(9)遺傳。

(10)手術:如迷走神經切斷術,破壞了膽囊的排空功能;小腸遠端廣泛切除術,引起膽鹽的肝—腸循環障礙等。

膽結石為什么可引起膽道出血?

膽結石引起膽道出血常常與在膽結石基礎上合并感染有關。發病機制有三種類型:①肝內彌漫性小膽管炎、膽管周圍炎型。主要病變在匯管區,區域間小葉管與小葉間靜脈相溝通發生多個小膽管血管瘺,廣泛的小膽管出血匯集成膽道大出血。②肝膿腫型。多發性膽源性肝膿腫匯集成大膿腫,膿液腐蝕肝動脈或門靜脈分支,導致膽道出血。③肝膽管潰瘍型。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時,梗阻上方肝膽管粘膜上皮脫落形成多個潰瘍,潰瘍可穿透鄰近肝動脈、門靜脈而發生膽道大出血。

磁共振檢查對膽結石的診斷有無價值?

磁共像在T�2權重像上,膽囊呈高信號區,其中結石為低信號影,但小的結石常被高信號的膽汁遮蓋而不易顯示出現。一般認為,核磁共振檢查膽結石的效果遠不如B超,與CT比較也遜色不少。因此,膽結石不是核磁共振檢查的適應癥,更不宜作為首選的檢查方法。

膽結石手術治療的效果如何?

雖然現在已有不少應用非手術的方法可以治療膽結石,如體外震波碎石、口服鵝去氧膽酸溶石治療、注入甲基叔丁醚直接溶解膽固醇結石、應用中醫中藥治療等,但這些方法有的還處在臨床研究階段,有的效果不確切、不滿意,而且多數方法只適用部分膽結石的病人,因此,手術治療仍然是治療結石的主要手段。膽結石病人經過手術治療后,絕大多數都會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病人的癥狀會得到解除,能完全恢復健康,過著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但是,確有少數病人在手術后還會有膽結石的癥狀,膽石會復發,甚至需要再次手術。

經“T”形管膽道造影,發現膽道中還有膽結石該怎么辦?

臨床上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手術時曾經仔細地探查膽道,認為膽石已經取盡,而手術后作經“T”形管膽道造影,仍發現有膽道結石殘留,這時往往容易遭到病人的埋怨,認為醫生手術不仔細。實際上,盡管醫生手術很仔細認真,而且在手術時還作過膽道造影或用纖維膽道鏡作了檢查,總會發現有少數病人的膽道內的結石沒有取盡。如造影發現有結石殘留,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等待結石自行排出

結石較小,有時雖沒有經過特殊的處理,也會通過奧狄氏括約肌排入十二指腸。

(2)生理鹽水沖洗

用生理鹽水從“T”形管內以一定的壓力注入,沖洗膽道,有時會將膽道內的結石沖入十二指腸。

(3)用纖維膽道鏡取石

如放置的“T”形管較粗,可以在手術后第六個星期,將“T”形管拔出,隨即把纖維膽道鏡經過原來“T”形管的瘺道放到膽總管內,然后放入取石網將結石取出。

(4)內窺鏡乳頭括約肌切開術

這種方法是用纖維十二指腸鏡先作檢查,當看到膽總管在十二指腸的開口處乳頭后,再將一根特制的乳頭括約肌切開刀通過纖維十二指腸鏡送入膽管內,然后切斷乳頭括約肌,這樣,既擴大了膽總管在十二指腸的開口,又使膽管里的結石便于排入十二指腸。

(5)溶石法

通過“T”形管注入某些藥物,如膽鹽溶液、肝素、甲基叔丁醚等,有時可將結石溶解排出。

(6)手術

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效,那就只能再次做手術將結石取出。

手術以后為什么又會發現結石?

外科手術是治療膽石癥的有效方法。可是,有些病人手術若干年后,舊病復發,膽管內或有殘留結石,或出現新的結石,這種情況稱膽道殘余結石,經受切腹之苦的病人對此往往沒有思想準備,十分惶恐,不知所措。為什么會發生膽道殘留結石?這是膽石癥病人十分關心的事。據1983年全國性學術會議統計,我國膽道殘留結石發生率為20%~40%,遠較國外高。有以下幾個原因:

(1)疾病本身的原因:

①在急診手術中,由于時間匆促,病情危急,全身情況差,不宜長時間手術而取石不徹底。

②結石過多,尤其是肝內膽管多發性結石,無法一次取凈或取石有困難。

③有些病人在膽囊切除后,由于其肝臟排出的膽汁成份異常(稱成石性膽汁),容易形成新的結石,稱再發性結石。

(2)醫療條件方面的原因:由于醫療設備或技術的限制,不能對結石的部位、大小、數量等作出準確的判斷,以致盲目取石,容易遺漏。也可能由于醫生選擇的手術方法不恰當,如多發性膽囊結石不先結扎膽囊管,而手術操作的擠壓使部分膽囊內膽石被擠入總膽管。

為什么有些膽石癥病人需要再次或多次手術?

膽系疾病再次或多次手術的機率在全身其它所有的疾病中是最高的。為什么會這樣呢?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

(1)有時病人的病情重篤,不能耐受根治性的較大手術,只能采取應急措施。先做膽囊造瘺或膽道切開、T形管引流減壓,以搶救病人生命。待3個月后再根據病變具體情況,選擇恰當術式行二期手術治療。

(2)由于膽道系統解剖上具有一定的變異性,所以術中容易出現醫源性的膽管損傷。

(3)膽道疾病由于其復雜性和特殊性,如肝內膽管結石常不易取凈、膽道結石容易復發等諸因素,導致了膽道再次手術的可能性。

(4)對整個膽道系統情況,尤其是肝內病變的情況,在手術前和手術中未能完全弄清楚,因而遺漏病變而未能得到適當處理。

(5)膽囊結石手術時,遺漏膽管內結石或括約肌狹窄病變。

(6)手術后慢性膽管炎的發展,可導致繼發性的膽管狹窄和膽管?/ca>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