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中國主要的貿易伙伴決定因素(為什么中國要實行貿易保護政策?)

时间:2024-05-02 12:41:50 编辑: 来源:

產率,從而也會促進經濟增長。根據Rybezynski的理論(該理論將增加的外商投資劃分為主要在初級產業和制造業或者在輕工業與重化工業之間分配),直接投資的增加將擴大產出水平,提高生產力,推動經濟向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發展。表6顯示出在不同外資分配劃分方式下,直接投資與全要素生產力提高的關系。

從表中可以看出,如果增加30億美元的FDI,制造業領域和重化工業的全要素生產力將提高0.853%和0.983%。該數據是在極其嚴格的假設條件下取得的,但是,充分顯示出FDI能夠提高勞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雖然增長不多,但重要的是,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所有成員國的經濟增長都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有成員國的實際GDP都將有所增長。

4.降低非關稅壁壘將有利于出口的擴大和經濟福利的增加

非關稅壁壘很難量化。UNCTAD(1994)研究報告指出,僅與通關相聯系的各種程序所付出的成本相當于貿易總值的7%-10%,如果在這些領域協調一致,那么這些成本將減少25%,也就是說將增加相當于貿易總值1.75%-2.50%的收益。以2001年的數據計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后,通關程序的協調簡化將使中國至少增加7.2億美元的經濟收益。

標準和認證的差別也阻礙了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美國商務部和歐盟委員會1998年的研究指出,全球貿易值25%的產品出口涉及技術條例,而其中15%-25%的技術條例成為出口的技術壁壘,這些技術壁壘源于不同的標準和認證。與標準和認證相關的技術條例造成的出口損失占總出口值的3.75%-6.25%。因此,如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能夠使標準和認證統一,以2001年數據計算,則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將因此增加6.86億美元。總的看來,從降低非關稅壁壘中,中國至少可獲得14億美元的額外收益(見表7)。

此外,貿易便利化能夠增加兩地的福利。雙方通過建立區域內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協調海關、銀行、運輸部門的管理和經營,將大大提高雙邊貿易的效率。如果在此基礎上建立起電子商貿系統,將會使雙方獲得巨大的收益。通過雙邊相互承認協定,把標準、認證、技術條理統一起來,則可以大大減少檢驗、授信和認證的成本,同時檢驗和認證市場本身也會因雙方的協調統一而擴大。至于知識產權保護,則可以通過雙方的技術合作,建立統一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5.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在近期對服務貿易的總體促進作用不會很大,但對某些領域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世界貿易組織將服務分為商務服務、通訊服務、建筑及相關工程服務、分銷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服務、旅游服務、娛樂文化體育服務、運輸服務和其他服務等12個類別。而服務貿易又分為四種形式:跨界提供、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服務貿易的開放就是指這12個服務類別的4種貿易方式的開放。

由于許多服務活動天然的信息不對稱和服務消費與生產的同步性,要對服務貿易開放的影響進行評估非常困難。從理論上說,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將促進貨物貿易。世界銀行最近對自由貿易區的研究表明,服務貿易自由化有特別重要的積極作用,因為,第一,與貨物貿易不同,服務貿易的障礙主要是數量限制,服務貿易自由化不會造成貿易轉移效應;第二,服務業的投入是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基礎性投入。另外,服務貿易的自由化還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由于自由貿易區,不僅不會產生排擠效應,反而有可能給區外有競爭力的服務提供者帶來市場擴大的好處,因而有利于吸引區外服務業FDI。

服務貿易的開放問題也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開放程度會在WTO承諾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目前中國東盟之間的服務貿易水平之所以低到在統計上可以忽略不記的地步,除了雙方都是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缺乏國際競爭力之外,還在于雙方在服務貿易方面設置了許多障礙。東盟的貿易障礙中服務貿易障礙占的比重最大(參見分報告《東盟的貿易障礙》)。幾乎所有的東盟國家都在電信、廣播電視、金融保險、建筑、會計、法律、分銷等領域設置了堅固的貿易屏障。其中,限制外資股權比例最多,且普遍存在于金融、保險及電信等行業。此外,行政程序繁雜(如申辦工作證、臨時居留證等程序繁雜及申請延期困難等)、內陸運輸不便、通訊設備不足,以及信息取得不易等,也造成服務貿易發展的阻力。無庸諱言,中國也存在許多服務貿易障礙。如銀行經營本幣業務許可證制度、保險公司的規模、電信方面股權限制等。

從行業來看,由于我國在金融、通訊和專業服務等方面不具備比較優勢,中國和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后,可能會增加進口,而具有較大出口潛力的部門是工程承包和文化服務方面。而在建筑、人力資源開發和培訓等方面,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可能獲益較多。例如,新加坡在建筑業、金融、買粉絲服務業、電信和教育培訓等方面具備較大的比較優勢,而中國具有在設計、建筑理念和經營管理上有待升級的龐大的建筑業市場以及大量的急于“充電”提高的勞動力,這將使新加坡成為中國服務業開放的最大受益者。

從國際服務貿易的四種提供方式看,跨境消費和自然人流動方面,中國的優勢比較明顯,跨境交付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商業存在則是比較薄弱的環節。

6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有利于增進國內競爭,推動中國產業結構升級。中國可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快貿易與關稅改革開放步伐,為全面開放市場提供重要經驗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后,一些產品的關稅保護將取消,國內一些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這將迫使企業改進技術、通過結構重組等手段提高競爭力,并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結構升級。基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實際運作中允許成員國對敏感部門實施一定程度、一定時間的保護,使其在一體化過程中對經濟結構重組不會造成過大的競爭壓力。因此比多邊貿易體系更具靈活性和可接受性,為成員國調整國內產業結構、深化體制改革贏得一定的時間,并成為面對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必要的歷練和緩沖。中國可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快貿易與關稅改革開放步伐,為全面開放市場提供重要經驗。

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無疑在較小范圍內為中國關稅體制改革提供了國際環境,可以為全面開放市場提供經驗。

二、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策略思路

建立中國凍盟自由貿易不僅影響成員國的利益,而且將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區域外相關國家或地區如美國、日本、印度及我國臺港澳的利益。制定正確的方針,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成敗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妥善處理與美日的關系,減少來自美國的干擾

中國決定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在東亞區域經濟合作進程上搶占了先機,區外相關國家或地區紛紛做出反應。這些動作許多是為了應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影響而采取的措施,雖不乏有針對中國的方面,但多數國家難以對中國構成嚴峻挑戰,無損于中國在東盟的地位,只需按相關國際慣例處理即可。

唯有美國和日本在東盟影響大、根基深,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最大的外部牽制因素。但是,美國與日本在東盟的利益又有差別。美國在東盟的戰略利益主要表現在政治和軍事上,經濟上的利益相對次要。我們不必太擔心美國的阻撓。對美國應該采取的策略:一是要善于利用矛盾,擴大我國與美國的共識;二是多宣傳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美國的正面影響;三是突出經濟合作的互惠互利,盡量淡化我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意圖。

日本在東盟的利益主要表現在經濟方面,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日本的利益是有沖突的,為此,一是可以考慮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外再與新加坡、泰國、韓國分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二是加強與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的合作;三是考慮與日韓或其他重要貿易伙伴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防止有人利用中日矛盾牽制中國。

2.注意平等協商,切忌大國主義的想當然

我國在與東盟進行合作上,目前有兩個問題需要高度重視:一是對東盟國家的心理、脈搏和利益把握不夠,我們真心展現合作誠意,但東盟卻認為我們強加于人。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目的之一,是打消東盟對“中國威脅”的疑慮。二是眼高手低。我們對中國發揮主導作用的重要意義說的很多,但對于如何才能發揮主導作用卻很少有人認真研究。在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上,我國要向東盟學習的地方很多,東盟走在我們前面,比我們更有經驗。他們在自由貿易區研究、制訂自由貿易區規則和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方面實際上處在很主動的地位。我們很大程度上還有被動應付的色彩,在很多方面還沒有資格和能力發揮領導作用。

總之,中國要實現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戰略意圖,必須十分講究策略,在做法上要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形成對照,要注意對方的感受,不要一廂情愿、自以為是,要竭力避免出力不討好、好心買反感。同時,要放低急于當頭的調門,認真掌握發揮主導作用的本領。

3.要放眼未來,但更要立足現實

因此,在與東盟自貿區的談判中不能盲目地“犧牲現實利益換長遠利益”,要盡可能爭取更大的現實利益,只有這樣我國長遠的戰略目標才更有可能實現。

當然,對現實利益的認識要有遠見,要動態地看現實利益,不開放、不讓步、不合作不等于維護現實利益。

4.正確看待區內有區與區外建區的問題

當前有些東盟國家在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外,還單獨與區域外的其他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例如,新加坡已與新西蘭、日本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并正在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等討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問題。東盟對在區域自由貿易區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關系上有不同看法,擔心這樣做可能為區外國家的產品進入東盟打開后門。還擔心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會分散對業已存在或正在談判的自由貿易區的注意力。這些國家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舉措招致區內其他國家的反對,馬來西亞就曾對新加坡公開表示不滿。但東盟有的國家認為,率先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可以樹立一個樣板,并提出與中國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的建議,認為這樣可以帶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早日建成。如何處理雙邊貿易協定與區域貿易協定之間的關系,是中國與東盟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

區內有區和區外建區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只要各走各的軌道就不是問題,中國也要考慮分散風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也要考慮與區域內外的國家建立其他自由貿易區的問題。疊床架屋的自由貿易協定的主要問題不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規則間的沖突,而是增加了本國海關的負擔,增加管理成本。只要各國從多重自由貿易區中帶來的利益大于成本,只要管理跟得上,本來也不是個問題。美國的貿易政策歷來都是從三個層面展開的,即多邊、區域與雙邊,相互促進。美政府在全球多邊談判受阻,區域談判得不到國會授權的情況下,往往通過雙邊的渠道拓展市場,為本國產品尋找出路。因為與多邊、區域談判相比,兩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具有時間短、見效快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明顯重視。雙邊合作的好處還表現在:可以從小范圍的實質性合作做起,在此基礎上擴大合作范圍,提高合作水平。此外,通過商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本身也是學習和試驗的過程,許多經驗可以直接運用到多邊和區域談判中去。

當然,中國與東盟個別國家進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應爭取在取得東盟各國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雙邊自由貿易談判應服務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并在進程上與之相協調,從而避免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產生不利影響。

5.應該高度重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的臺灣因素,防止自由貿易區成為臺獨勢力分裂祖國的新借口

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大陸與臺灣屬于不同的關稅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各種優惠待遇自然不能直接惠及臺灣。這樣臺灣必然有進一步邊緣化、進一步被孤立的感覺。為此,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