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德國海外凈資產(世界凈資產排名前十的國家)

时间:2024-05-17 10:24:32 编辑: 来源:

世界凈資產排名前十的國家

中國、美國等。

世界凈資產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是:中國:凈資產120萬億,美國:凈資產90萬億。日本:凈資產31.2萬億,德國:21.6萬億,英國:凈資產20.7億,法國:凈資產17.7萬億,印度:凈資產12.8萬億,意大利:凈資產11.4萬億,韓國:凈資產11.2萬億,加拿大:凈資產10.9萬億,俄國:凈資產7.8萬億。

凈資產是指屬企業(國家)所有,并可以自由支配的資產,即所有者權益或者權益資本。

各國海外凈資產排名

如果只看對外投資的存量,那全球海外資產最高的國家是美國,截止到2017年底美國的資產存量接近27.8萬億美元,第二名是荷蘭約為10.36萬億美元,德國以約10萬億美元的資產排名全球第三。

日本的海外資產存量約為8.97萬億美元、排全球第四名;之后是法國的近7.93萬億美元、中國大陸也超過了6.9萬億美元,愛爾蘭約為6.03萬億美元、中國香港約為5.47萬億美元……

注:(以上是全球海外凈資產前8名排名)

中國在海外有多少資產?

引言: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國際貿易的頻繁,中國在海外的資產也逐漸的增多,不禁有人疑問,中國在海外的資產到底有多少?

一、海外投資

其實隨著我國國力的增長,我們國家在很多海外國家也進行了投資,這些海外投資很大一部分都是國家出資的某些基建項目。比如說由于我國的基建很好,所以我們經常幫一些非洲國家建設一些公路和鐵路。另外我國的海外投資還體現在能源方面,比如現在的能源非常的稀缺,我們國家也會投資其他國家的能源項目。另外的話還有一些房地產項目,其實在迪拜有很多房子就是由中國的企業建造的。這些海外投資一定程度上也占也屬于我們的海外資產,因為一旦投資之后所產生的收益一部分也歸我們所有。

二、文化投資

三、金融資產

另外我們國家在海外也投資了一些金融資產,比如國家買賣對方國家的債券,通過掌握一些其他國家的債券,我們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穩定國際的市場。還有一些海外的金融機構里面也可以交易我國的股票,這就是我國在海外配置的這些金融資產,通過引進一部分的海外資產,也可以保持我們在國際間的金融開放關系。

海外etf基金iopv如何計算?

etf與平時買賣的開放基金的盤后凈值比,etf多了一個指標叫“IOPV”,這個IOPV跟基金的凈值其實接近,普通開放基金一般只在每日收盤后公布基金凈值,一般是在每個交易日晚上8點之后,由基金管理人公布基金的凈值,而ETF作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則不僅每日收盤后會由etf管理人公布基金的凈值,交易所還會在盤中實時公布etf的iopv,etf的涉及三個關鍵指標,分別是iopv、凈值和價格,所以可以將ipov理解為盤中的etf基金的實時凈值參考

ipov是etf當前凈值,由于etf可以同時在一級和二級市場交易,所以iopv可以用來衡量etf實時交易價格是否偏離了基金的一級市場的價格,如果etf的一級市場價值和二級市場價值發生偏離,就會有套利的機會了,比如一級市場價格小于ipov價格,會產生etf折價,也就是打折賣,投資者就可以在二級市場買入etf再換成一攬子證券,然后在一級市場賣出,賺取差價,當etf價格大于iopv價格,就產生了etf溢價,也就是etf加價賣,投資者就可以用一攬子證券換etf在二級市場賣出套利

由于etf套利對資金量有一定的要求,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iopv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反映盤中etf是否發生了折溢價,iopv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基金折溢價率=【基金份額成交價-etf當前參考凈值】/ETF當前參考凈值*100%,折溢價率取正時,則代表etf溢價,取負值,則代表折價

如果某只etf基金的溢價率過高,說明該etf在市場上交易火熱

日本“失去的十年”

答: 這樣的說法完全出自日本人之口,也許在背后還隱藏著日本人鮮為人知的“野心”

美國經濟理論的傳教士們輕易地相信了日本人到處宣傳的論調:日本經濟發展出現了停滯蕭條的十來年(1991-2001),被稱為"失去的十年"

但是,當我于1993年底進入三井物產(株)北京事務所工作時,經歷的卻是繁忙的工作、奢侈的花銷和大量推進中的投資項目,并未體會到衰退的景象

1996年,在公司的東京總部研修時,白天看到的是井然有序的工作,晚上見到的是觥籌交錯的生活,體會不到蕭條的景象

為什么日本非常樂意接受人們大肆談論他們的不景氣呢?其背后有著非常的隱秘戰略目的

為了逃避“槍打出頭鳥”厄運,日本吸取了八十年代因過于咄咄逼人而招致暗算和打擊的教訓,開始重新“化妝”自己,有意地弱化自己,試圖改變國際上流行的“日本第一”的國際形象

1991年到2002年,日本的GDP年增長1

1%,不僅大大低于高增長時期,也低于世界同期平均增長率

這是形成日本“十年低迷”、“失去的十年”認識的統計基礎

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常因缺乏透明度和具有暗箱操作性常常受到西方學者的批評和指責,但日本政府照樣的我行我素,照樣能通過“作假”的手法,始終將自己打扮成一個日益走向蕭條的國家,將自己定位在“危險”和“蕭條”的邊緣

日本的學術界也不斷地進行歷史總結和 “學術創新”,毫無愧色地說過去的十年是“失去的十年”,而且還追加說,弄得不好還將再失去一個十年

惹得海內外輿論一起跟著唉聲嘆氣

但明眼人還是有的,那些常去日本的學者和專家們說,他們到了日本是一點也感覺不到什么蕭條,日本人的日子不是照樣過得有滋有味嗎?從GDP的各國比較看,1990年到2000年,日本實質GDP平均增長率為1

75%

公認為資本主義優等生的德國同期增長率為2

25%,僅比日本高出0

5%

說明日本在過去的10年中經濟表現并不像人們說得那樣壞

目前日本GDP為533萬億日元

如用GNP衡量,2001年,日本海外總資產達到2

9萬億美元,相當于日本GDP75%;海外凈資產1

5萬億美元,超過我國GDP總量;海外制造業銷售額4348億美元,與日本出口相當

1991-2001年,日本海外總資產年均增長3

1%,凈資產年均增長13

9%,均高于同期日本GDP增幅

13他們正在默默打造一個海外日本

在日本諸多制造企業中,日本三大汽車生產商豐田、日產和本田的表現尤其突出

這幾家企業運營利潤占銷售額的比例均超過10%,遠遠高于大多數生產企業,而且這幾家企業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

照相器材和半導體產品生產商佳能公司的凈收入1994年以來已增長了6倍,但仍在不斷把資金投入技術研發領域

再看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企業索尼和松下公司,1992年3月期決算時,索尼的銷售額約2萬億日元,松下約5萬億日元,但在所謂“失去的十年”中,這兩大企業的銷售額不僅未見減少,反而是大幅度地增長了,在2001年3月期決算時,索尼的銷售額是7

3萬億日元,松下的銷售額是7

6萬億日元

日本雖然是宏觀世界的弱者,但卻是微觀世界的“王者”

日本人在微觀世界和細枝末節之處,往往具有超常的表現,能將自己的所有的潛能都酣暢淋漓地發揮出來

日本通過采取向國外大量轉移產業的方式來淡化產品的國籍,以借船出海的方式避免引起他國的注意

據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到2002年末,日本的海外純資產約合16277億美元,相當于法國、德國、意大利對外純債權總額的6倍,與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時的3831億美元相比,11年間增長了3.25倍

此外,日本還采取了化整為零的手法,放棄了整體戰略(產品)而轉向了局部戰略(零配件)

在成品領域日本竭力以低調和不事張揚的面貌出現,主動放棄了許多世界第一的稱號(無論是在制造業還是金融業),以弱者的姿態出現在世人的面前,讓人們覺得日本是個正在衰落的國家,從而放松對日本的警惕

日本在“細節上”控制著東南亞各國

日本在東亞四小龍和東南亞投資建立的合資或獨資企業所生產的耐用消費品,已直接出口到歐美各國

在民族品牌上日本已經不太講究了,當中國人在全力地打造自己的的民族品牌時,日本人卻在研究如何在“細節”上繼續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既用中國的民族品牌來包裝日本的零配件

對于日本而言,雖然產品的核心部件乃至大部分零部件都由日本或其他國家生產,但組裝的產品卻是‘中國制造’

日本企業樂于‘隱名埋姓’,因為這樣既減少了與美歐的貿易摩擦,又不影響獲得豐厚的利潤

為什么一個國家貿易順差時,該國是資本輸出國?

一個國家是否是資本(凈)輸出國,其衡量尺度是該國的經常項目差額。一個國家如果是經常項目順差,該國就必定是資本輸出國。盡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FDI輸入國之一,由于在過去十幾年中一直保持經常項目順差,中國是不折不扣的資本凈輸出國。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已成為繼日本、德國之后的第三大資本輸出國。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資本是中國的稀缺資源。從總量上看,中國不但未能利用外國資源(外國儲蓄),而且以極低的回報率把自己的資源借給富國,特別是美國來用,這不能不說中國的資源配置出了問題。在中國外匯儲備的增量中,同資本項目順差相對應的那部分外匯儲備的增量可以理解為是中國用股權換債權的結果。FDI流入使外國投資者取得了中國的股權,而中國則購買了相應的外國債權(主要是美國國庫券)。FDI是成本最為昂貴的一種外資(對外國投資者來說,FDI有很高的風險,因而需要很高的回報),而美國國庫券則是回報率最低的一種資產。外國投資者不但將會收回本金,而且將從投資收益中得到利潤和紅利,直到永遠。盡管各有特點,借債和利用FDI沒有本質的不同。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中國在大力引入FDI的同時購買大量的美國國庫券可以比喻為窮人以高利息(不用立即支付)從富人那里借錢,再用低利息把錢借回給富人。這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是:美國是世界上的最大債務國,其凈外國資產的投資收益是正值。中國是世界上的第三大資本輸出國,而其凈外國資產的投資收益卻是負值。其含義自在不言之中。利用外資,引進FDI并沒有錯,問題是要適度,要講究成本效益分析,要糾正雙順差、外匯儲備不斷增加這種國際收支格局。否則,有朝一日,中國居民將無法成為GDP增長的真正受益者。

傳統的資本主義經濟通過擴大生產和壓低工人工資來發展,擴大生產會產生巨大的供給,壓低工資又縮小了需求,兩者是不對稱的,解決的辦法就是靠資本和商品輸出。一般都是從先進國家輸送到落后國家,用不發達國家或地區的需求拉動它的供給。但是今天這個現象顛倒過來了:由不發達或發展中國家進行產品和資本輸出,發達國家的需求拉著發展中國家的供給。這是因為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中,發達國家的產業資本為牟利紛紛到發展中國家投資、生產,使之變成生產中心,而發達國家就變成了需求中心。因此,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說“世界發展的兩大引擎來自于美國的需求和中國的供給”不無道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資本輸出就是正常的了:貿易順差形成了外匯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