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日照供水買粉絲(日照工程招標網介紹?)

时间:2024-05-15 11:23:26 编辑: 来源:

”。《“十五”國土資源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也提出,“建立地下水動態監測網絡,實施地下水動態監測,加強地下水污染監測”。2004年8月,國土資源部組織編制完成了《國家級地下水監測工程項目建議書》,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立項。2004年11月,《國家級地下水監測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了中國國際工程買粉絲公司組織的專家評審。

3.1 總體目標

從國家層面上統一部署、統一實施,建立較完善的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網絡,實現國家對大型平原、盆地和巖溶連片分布區地下水的區域性有效監控,對重要城市、人口密集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區、大型能源礦業基地、重大工程建設區地下水的骨干點實時監控,使之成為支撐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公益網之一,及時向全社會發布監測信息,為科學利用和保護地下水資源、防止水資源不合理開發引發的地質災害、為國家重大戰略決策和宏觀發展規劃提供基礎依據,滿足科學研究和社會公眾對地下水信息的基本需求。

3.2 建設原則

以人為本、突出重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滿足日益提高的人類生態環境需求、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出發點,突出重點,兼顧一般,重點監測與區域控制相結合,子系統監測與大流域控制相結合。對重要人口密集區、糧食基地、工業基地、能源基地、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區、生態環境保護區等,進行重點監測;對人口稀疏、交通不便、高山高原等地區,進行適當控制。

統籌規劃、穩步推進。統籌規劃地下水監測網絡,穩步推進實施。優先安排對地下水依賴程度較高的北方地區、地下水污染嚴重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的西北內陸盆地與西南巖溶石山地區。

因地制宜、優化調整。以地下水系統為單元,以充分利用現有監測網點為基礎,點、線、面結合,淺、中、深結合,上、中、下游結合,一孔專用與一孔多用結合,優化調整監測網絡,充實完善監測站點。結合需求,因地制宜地拓展監測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地下水污染、地下水環境、地下水生態監測。

依靠科技、服務社會。引進與開發并重,監測與研究并舉,提高地下水監測技術水平,提升地下水監控能力、預報預警能力、決策支持能力與信息服務能力。以自動監測、實時傳輸、網絡發布系統為基礎,推進地下水動態分析預報與快速應急反應機制建設,服務于政府決策,服務于社會公眾,服務于地質調查與科學研究。

3.3 總體部署

國家級地下水監測工程主要部署在黃淮海平原、汾渭河谷盆地、東北平原、準噶爾盆地、河西走廊、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黃河源區、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地區、洞庭湖-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四川盆地、西南巖溶石山地區和西藏一江三河地區等16個重點區,受益范圍涵蓋全國30%的面積、70%的人口、75%的GDP貢獻區、90%的城市。

3.4 建設內容

建設完善現代化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網。以16個重點區為核心,建設現代化地下水監測網,實現自動監測與監測數據的實時傳輸與網絡發布,建立地下水動態評價制度,對地下水超采與污染實施預警監督。

建設改造地下水均衡(監測)試驗場。開展水文地質參數、地下水動態規律、污染物運移變化以及相關新技術、新方法試驗和科學研究,為地下水資源的科學評價、合理開發、有效保護、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建設國家級地下水監測中心。國家級地下水監測中心作為全國地下水監測的中樞,負責全國地下水監測數據的接收、儲存、管理、發布,地下水水量模型、水質模型、管理模型的引進、開發、推廣、應用,地下水監測信息管理平臺的開發、建設與維護,以及微量元素與污染組分的分析測試等。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