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河南易購貿易有限公司(農業電商平臺的主要運營風險有哪些?)

时间:2024-05-17 10:48:56 编辑: 来源:

造成我國農業生產方式落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此,轉變我國農業生產方式是提高我國農業和農村整體經濟質量的關鍵。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有助于推進我國農業產業化、信息化、現代化的實現,加快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歷程。

第二,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有助于農業信息的傳播與共享。信息快速流通能夠有效消除生產活動中的不確定因素。我國農業生產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生產,農戶之間以及農戶與市場之間缺少信息溝通。農戶完全憑借個人經驗安排生產,往往造成農業市場信息不對稱和農產品供需不平衡。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構建農業電子商務信息平臺,加強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信息流通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拉近農戶與市場的關系。

第三,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有利于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降低流通成本。一方面由于農產品的生產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和限制,產量極其不穩定;另一方面,由于農產品不易保存,極易腐爛變質,這也加劇了農產品的供需矛盾。目前,我國農產品銷售存在渠道窄、環節多、交易成本高、農產品損耗高等問題。因此,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構建網上交易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減少交易環節和交易成本變得格外迫切。

第四,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農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或農民自主決策的合作社等中間組織為紐帶,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建設、系列化加工、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通過市場機制將農業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三者環節聯結為一個有機的產業系統。農業產業化從整體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是加速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有助于我國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推動我國農業產業升級,促進農業專業化分工發展,并最終促進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的推廣和發展無疑對于改變我國傳統農業落后、低端的局面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也存在很多風險。本研究旨在對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通過系統動力學模型,對中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風險進行模擬,并提出應對風險的對策建議。

2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歷程

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開通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此后,各種農業信息網絡平臺陸續涌現,我國農業電子商務業開始發展。從上個世紀后期以來,我國農業電子商務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發展階段。

2.1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萌芽期

1995至2005年是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萌芽階段。這段時期,國家正式啟動“金農工程”,目的是加速和推進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建立農業綜合管理和服務信息系統。同時,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成立了集誠現貨網(即中華糧網的前身),標志著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開始。這一階段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僅停留于GtoC模式,即由政府委托電商平臺通過競買交易方式采購和銷售國家政策性農產品。

2.2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成長期

2006年到2008年這段時間,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進入短暫的成長期。這一時期我國出現了專門針對小眾市場的生鮮電商企業,這些企業多為傳統零售商。同時,在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農村中,一些農民開始在淘寶網開設網店,成為專職網商,實現創收,并形成示范效應,帶動周圍群眾網上創業開店,各類電商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2.3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調整期

2009年至2012年是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調整期。第一,由于在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初期,農業電子商務市場容量有限,大量電商企業涌入導致市場很快飽和。第二,由于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早期觸網者多為傳統零售商,他們缺乏專業電子商務人才和專門的管理團隊以及資本,面對農業電子商務行業的高額成本、高壓競爭,這些最早涉及農業電子商務的企業幾乎傾巢敗退。第三,缺乏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只是一味地模仿和復制。此外,由于這一時期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導致消費者更加重視食品安全與質量。來自行業發展與消費者需求變化的雙重壓力,最終導致很多電商企業倒閉,我國農業電子商務進入一個資源整合、優勝劣汰的調整期。

2.4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成熟期

2.5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繁榮期

2015年,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以及“互聯網+”與農業的融合,我國農業電子商務進入了快速發展的繁榮期。國家為了進一步激發農村電子商務的市場潛力,相繼頒發了一系列政策,促進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如表1所示。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完善農村現代市場體系、促進農村流通現代化、提高農村流通效率、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表1: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相關政策文件

3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風險及其成因分析

在互聯網經濟盛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作為我國涉農企業戰略性調整和價值創造的重要手段,以及我國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產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一種重要方式。然而,農業電子商務在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同時也給我國農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農業市場帶來了一定的風險。農業電子商務風險是指由于農業電子商務開展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而導致農業電子商務主體發生損失的可能性。農業電子商務的主體包括參與所有參與農業電子商務的涉農企業、農戶和終端顧客群體。農業電子商務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類。

3.1市場風險

農業電子商務市場風險是指在開展農業電子商務活動的過程中,由于農產品市場供求失衡、農產品價格發生波動,或者由于信息不對稱、市場前景預測偏差等因素導致農業電子商務主體經濟上遭受損失的風險。農業電子商務市場風險主要表現為農產品市場預測產生偏差、供給與需求信息發生變動,導致農產品市場價格發生波動、農產品滯銷等等。農業電子商務市場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農業產業自身的弱質性是引起農業電子商務市場風險的根本原因。農業產業的弱質性體現在: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生產周期較長,市場調節具有滯后性,導致農產品的價格發生較大的變動;大部分農產品屬于鮮活農產品,具有易腐性,難以長期保存,對加工的技術和條件要求較高,一旦發生滯銷,農業生產者就會面臨巨大的損失;盡管農業科技在不斷進步,農業生產對于自然條件仍然具有高度依賴性,而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失是超出人類控制的。

第二,農業市場信息的高度不對稱性是引起農業電子商務市場風險的直接原因。農業市場信息的高度不對稱性主要源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國農民整體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在市場中很難及時尋找和準確解讀市場需求,對市場的判斷力比較弱,農民僅憑經驗決定生產,缺乏有效信息,很難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地進行生產結構的調整,使得我國農民的生產具有極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盡管我國涉農信息網站有一萬個左右,卻普遍存在信息雷同、準確性不高、時效差等問題,尤其缺少對農產品市場有預測性、指導性的信息。因此,我國農業市場信息的高度不確定性給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3.2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是指由于農產品質量不符合相關要求而對人、動植物以及環境產生的不良效應,以及發生經濟損失的可能性。農產品質量安全關乎國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我國食品和農產品的國際聲譽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農業產業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密切相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環境污染。農業快速發展給我國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但是也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農業生產環境受到嚴重污染,使得土壤、水源中大量殘留污染物積累,并通過植物吸收轉移到農產品中,嚴重影響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第二,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淡薄。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的生產者、加工者以及銷售者的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意識淡薄,在農業耕作過程中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導致我國農作物農藥化肥殘留量超標;在農產品的加工和銷售過程中,過度使用激素、保鮮劑等農業投入品,加重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第三,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落后。主要體現在多頭管理、缺乏協調機制、缺乏完善的監管體系、農產品質量標準落后、缺乏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等等,最終導致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效率不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頻發。

3.3農產品流通風險

農產品流通風險是指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發生的風險,包括由于產地和銷售地倉儲配套設施不完善致使農產品因保管不善而產生的損耗、在運輸過程中由于冷鏈物流配送未能達到要求而發生的損耗、不能準時送達貨物而給農產品供需雙方造成的損失,以及農產品的自然損耗等等。

由于農產品大多是生鮮產品,需要進行冷鏈流通。據有關資料,近年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只有5%、15%、23%,造成農產品流通損耗率高達25%至30%;而歐美發達國家的肉禽冷鏈流通率已經達到100%,蔬菜、水果的冷鏈流通率也在95%以上。因此,落后的冷鏈配送技術和設備是我國農產品物流過程損耗高、質量難以保證的根本原因。此外,流通渠道單一、信息化水平低、物流成本高也是產生農產品物流風險的原因。

3.4人才風險

人才風險是指由于專業人才匱乏給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潛在風險。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也是我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中,對人才的需求量特別大。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需要大量專業的現代農業和電子商務方面的專業人才,還需要大量精通經營管理、營銷推廣、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但是目前,在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各類人才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現象[3]。研究顯示,縣域網商對電商人才的需求量超過200萬,其中最缺的三類人才是運營推廣、美工設計和數據分析[4]。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國農村人才吸引力低。我國農村和農業環境較差,發展條件和平臺都不如城市成熟,因此,稍有文化的人都會選擇留在城市發展。

第二,對農業電子商務認識不足。目前我國很多從事農業電子商務的人對農業電子商務的觀念認識不足,簡單地認為從事農業電子商務就是開網店,對于電商經營環節中所面臨的產品策劃、質量標準制定、品牌包裝、宣傳推廣以及銷售、物流、售后等各個環節并沒有清晰的認識。

3.5網絡交易的信用風險

網絡交易的信用風險是指由于網絡交易的虛擬化和特殊性,交易主體的信用信息不能為對方了解所引發的風險。買賣雙方的信任是網絡交易成功的基礎,但是現階段我國電子商務交易市場秩序較為混亂,網絡信用糾紛時常發生,其主要表現有商品信息不全面不準確導致產品質量無法保證、賣家發貨不及時、客戶的投訴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處理,以及買家的惡意退款、退貨行為等等[5]。網絡交易的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國網絡交易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另一方面,對于信用認識不足,當信用與利益發生沖突時,信用讓位于利益。

3.6網絡平臺的運營風險

農業電子商務的網絡平臺運營風險是指農業電子商務網絡平臺在日常運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對系統運作專業人員的管理、系統升級調整、與商業合作伙伴的協同運作三個方面[6]。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的高效運作依賴于線上客服人員與客戶的零距離溝通、后臺工作人員的支持,以及庫存、物流、第三方支付平臺等多方合作伙伴的共同參與。因此,參與各方的團隊協作和快速響應對于農業電子商務的運作效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