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社交媒體邏輯名詞解釋(阿斯伯格綜合癥能出天才嗎)

时间:2024-05-06 03:24:20 编辑: 来源:

最重要的角色,他們聲稱具有或被賦予的品性是他們最為本質和特有的品性。也就是說, 當演出結束,演員回到后臺才顯現出真實的面目,恢復本來的自我。 后臺就是觀眾止步、閑人莫入的地方。用于分隔舞臺(前臺)和后臺的屏幕把通過表演展現出來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隔離開來,也把演員與觀眾分隔開來,從而造就出一個表演中的世界,使觀眾暫時忘記現實的存在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表演的世界中去,跟著演員所呈現出來的那個角色去體驗另一種生活。

(二)相關核心概念闡述

以下概念介紹比較抽象,大家做到基本理解即可。此外,可對每個概念進行簡單的記憶。

戈夫曼擬劇理論的展開就是 通過對一系列舞臺表演概念的解釋實現的 。

· 前臺與后臺

他引入戲劇表演中的 “舞臺” 一詞,將人類的表演場也稱作舞臺。舞臺又被劃分為 前區(前臺) 和 后區(后臺) 。

前區 是一種制度化的社會存在,人們所扮演的通常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和社會化的自我 。前區的活動離不開兩個基本要素——舞臺設置和個人前臺。前者包括舞臺設施、裝飾品、布局以及其它一些為人們在舞臺空間各處進行表演活動提供舞臺布景和道具的背景項目;后者是能使觀眾確認表演者的傳達性配件,體現了表演者的身份特征并期望表演者將它們帶入舞臺設置中去。

盡管一個區域被認定為具有與它固有聯系表演的前臺或后臺區域的傾向,但仍有許多區域在此時情境中作為前臺區域,在彼時情境中又作為后臺區域出現。就是說 ,前區和后區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前后臺”區分的意義主要有兩點 :第一,確保“前臺”能夠實現選擇性呈現,讓演員在表演中將不符合觀眾期待的行為隱藏在“后臺”;第二,建構并鞏固權威,一方面隱藏行業秘密、建構專業權威,另一方面制造觀眾與演員的距離感,鞏固個人的權威。

· 表演框架

社會事實成了一種難以捉摸的與場景有關的概念。社會場景形成了我們語言表達及行為方式框架神秘的基礎。當一個表演者想要觀眾相信自己的表演是真實的,他必須首先有充分的自信認為自己對場景及自我概念的把握是正確的。因此,戈夫曼并不關心客觀世界的實際情況,而是關心這個世界在人們心目中的狀況,即人們對它的定義。“我所面對的也不是社會生活的結構,而是個人在他們社會生活的任一時刻所擁有的經驗結構。” 這種主觀的經驗結構就是所謂的表演框架 。它是“一種情境定義,是根據支配事件——至少是社會事件的組織原則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主觀投入做出的。”在這個框架中,角色被扮演并可以窺見到表演者的自我。自我就不再是一種半遮半掩在事件后面的實體,而是在經歷這些事件時管理自己的一種可以變化的程式。

簡言之, 表演框架 是人們所依據的、在被社會大多數人接受的社會規范系統中形成的主觀經驗結構,即 那些社會大舞臺表演的依據或腳本。

· 印象管理

為使人們根據不同的表演框架,更靈活地進行角色的轉換和定位,戈夫曼提出了諸多印象管理的技巧。

他認為,“在人際互動中,不管個人具體目標是什么,他的興趣始終是控制他人的行為,特別是控制他人對他的反應。這種控制將主要通過影響他人而逐漸形成的限定而實現的,而且他能通過給他人某種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現自己達到影響這種限定的目的,他給人的這種印象將引導他人自愿地根據他的意圖而行動。”這就是所謂的“印象管理”。

戈夫曼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四種:理想化表演、誤解表演、神秘化表演和補救表演。

理想化表演: 核心是“掩飾”,掩飾那些與社會公認的價值、規范、標準不一致的行動,顯示理想化的面孔。戈夫曼認為,人們經常在前臺演出中竭力展示他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因而不可避免地在演出中隱藏某些事物。

神秘化表演: 是與互動方保持一定距離,使對方產生一種崇敬心理的表演。演員經常通過限制自己與觀眾的接觸,而將其演出神秘化。借助自己與觀眾間的社會距離,演員可以在觀眾中造成一種令人敬畏的印象,還可以避免觀眾對演出提出質疑。觀眾也卷入到這一過程中,經常以尊敬的方式,對表演者這一行為進行配合。

誤解表演 :指使別人產生錯覺,即得到假印象的表演。誤解表演有兩個目的:獲得利益和滿足虛榮心。誤解表演也存在著善意惡意之分。

補救表演 :是用來應付一些非預期的意外行動的,如無意的動作、不合時宜的后臺闖入等。

(三)理論評價

此部分可以“可借鑒處”和“不足處”為邏輯進行理解,然后分別提煉關鍵詞進行簡單記憶。

從戈夫曼的理論中可看出他是 承認社會對人的存在的決定作用的 ,尤其是他提到一定的社會規范對人的限制作用。這一點是正確的認識。社會的確像是“劇作家”,它仿佛以無形的力量為每個個體準備好了一定的劇本,并由此而生出期望來要求個體進行“表演”。

但從整體上看,他的理論重心并不在此。 他所討論的是微觀社會過程中的人際互動問題 ,他強調的是個人的“形象管理”,而這種形象管理的背后是人的經驗結構,這正是戈夫曼所關注的對象。

當然,在戈夫曼對人際互動的論述中,他對表演、自我和情景定義等的論述, 人為地夸大了人在行動中的虛假的一面 。他把人際互動中的虛假性片面夸大了。也正因為這樣,他受到了周圍人的尖刻的批評。

此外,在戈夫曼的理論中,可以發現 他非常強調人的主觀因素 。如他在前、后臺關系轉化時提到的,這種轉化的前提是個體對一定情境的意義界定。在對劇組表演論述中他又指出對某些特定情景定義的維護是劇組表演進行的前提等等,仿佛在這其中決定人的行為變化的都是人的主觀因素,而一定的社會客觀因素以及特定的歷史條件限制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戈夫曼過于強調了人的行為的主觀性,使他的理論有了缺憾。

總的來說,歐文·戈夫曼作為一位杰出的社會心理學家,他對人的微觀社會行為的研究還是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他的擬劇理論,雖說有諸多偏頗之處,但是他的生動而又深刻的理論主題,還是吸引了諸多研究者的興趣,加深了人們對微觀領域的探討與研究。從這點講,他的這種開創精神與研究態度也是對社會心理學發展的一份貢獻和對后來者的一種激勵。

三、新媒體環境下的“擬劇理論”

此部分內容可在理解后背誦框架。

(一)“擬劇表演”元素在網絡社會中界限模糊

不可否認,擬劇理論在網絡社會中仍具適用性,但究其元素在復雜多變的網絡中已受社會活動的條條框框限制,因網絡社會每時每刻轉換著不同的場景模式,模糊了其元素在原有的社會場景的分界線,臺前與幕后間清楚的區分界限模糊,相應地造成其表演者身份認證的模糊。

1.完美的表演框架界限模糊

網絡社會是一個高度“自由化”的社會,網絡的“匿名性”可使參與者的真實身份全部或部分隱藏起來。社會化參與度的高漲,使受眾對于在網絡中所挑起的話題有著不同的“聲音”,人們在個人價值觀判斷方面產生諸多分歧,對事件的判斷有多種認定準則,致使話題發出的表演者根據這些“聲音”,不斷循環往復地改變著自己的表演框架,力圖呈現完美的角色扮演形象。大眾心目中的表演框架各有千秋,所謂 最為正確的表演框架的界限難以定論 。

2.區域的“泛邊緣化”

戈夫曼認為,區域是“受某種程度的知覺障礙限制的地方。區域隨其所受限制的程度與產生知覺障礙的溝通媒介的不同而不同。“其著重強調溝通媒介對區域的影響。而在網絡社會中,表演者用來溝通的媒介平臺更是十分多樣化,人們運用多樣的媒介平臺所提供的內容服務無時無刻地不在轉換著自己的角色扮演,前后臺相互跳躍,出現了 區域的“泛邊緣化” 現象。

3.表演者身份認定界限模糊

印象管理在網絡社會中,主要是指表演者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來完善其所要塑造的角色形象。但事實上,人們對表演者在網上所努力呈現的形象與其真實形象之間已分不清虛實,大眾對表演者身份的認定界限已模糊。

(二)界限模糊的成因

1.社會場景的差異及快速轉移

完美的表演框架難以定奪與表演者所處的社會場景密切相關。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表演者所的社會場景的差異性;二是網絡社會中場景的迅速轉移。

大眾所處的社會環境場景的差異性導致其對問題的觀點產生分歧。 賴特·米爾斯曾表述道不同的社會場景組合組合在一起后致使原本恰當的行為模式不再恰當。尤以“當一個特定的私人場景與其他社會場景融為一體,變得公開時,行為方式必須隨之調整、變化。場景的組合改變了角色的行為模式并且改變了社會現實的構成。”大眾站在不同的場景面對同一的問題會有不同的認知理解。

網絡社會中場景的快速轉移導致大眾所關注的是過去的自己。 在網絡社會中,迅速及時是信息傳播的主要特點,或許前一秒還是這一個場景,后一秒已因信息的轉變而迅速轉入另一場景,期間變化是大眾所始料未及的。大眾認為自己始終是一個統一的“我”,行為方式始終是大體相同的,殊不知自己所關注的卻是在過去場景中自己的行為準則,而拿過去場景中的行為準則去適應現在場景中的“我”無疑是一種空間上的錯位,“我”所認定的完美的表演框架早已時過境遷,不再適合現在的“我”了。

2.“前臺”與“后臺”相互位移

區域的“泛邊緣化”境地主要是由于網絡空間中“前臺”與“后臺”時常相互位移所致。“前臺”在網絡社會中指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利用相關文字、視頻、圖片等形式在大眾面前呈現出的經過精心策劃和設計的舞臺形象,而“后臺”指沒有在網絡媒體的聚光燈下中所呈現的最自然的自我狀態。現今隨著網絡信息透明化程度的逐漸加深,人們對于窺視他人的后臺隱私更是充滿好奇。于是,后臺區域成為前臺表演的另一“新演示”場景。前臺與后臺在網絡社會中時而相互位移,時而又恢復原本正常狀況,導致其區域分界線處于一種“泛邊緣化”境地。

3. 網絡媒體的“鏡面反射”

造成表演者身份認定界限模糊,與大眾是通過網絡媒體而認識到表演者的形象有著直接關系。在網絡社會中,印象管理藝術注重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來完善表演者所要塑造的角色形象。觀眾在網絡媒體上接受到的表演者呈現的形象,不是表演者的“本來面目”,而是通過網絡媒體這枚多變的“鏡子”反射出的“形象影子”。這種“鏡面反射”的“形象影子”,是印象管理在網絡社會中所獨有的特點。

(三)梅羅維茨對戈夫曼理論的發展

此部分內容需結合梅羅維茨的「媒介情境論」進行理解學習~

梅羅維茨進一步發展了戈夫曼的理論,將“前后臺”概念引入媒體研究中,定義了新聞生產的“前后臺”。

梅羅維茨認為媒介是“作為信息系統的場景”,因而電子媒介所創造的“新場景”就使信息傳播脫離了物理場景的限制。 梅羅維茨進一步把“前后臺”區分為“前前臺”“中臺”和“深后臺” :他認為在電子媒介中,“前臺”和“后臺”不是單純的二分法,而是坐標軸式的分布,“前臺”與“后臺”分別代表坐標軸上“正式”和“即興”兩個相反的面向。從“前臺”到“后臺”的過渡地帶被稱為“中臺”,“中臺”的行為模式“包括最初的臺上和臺下行為模式的元素,但又缺乏兩種行為模式的極端行為”,由此劃分的 “前前臺” 和 “深后臺” 會相應更加極致地體現出前臺與后臺各自場景的行為特點。

以互聯網時代的開放式新聞生產為例,媒體“后臺”的開放將原本處于“前臺”的新聞文本推向“前前臺”,開放后的“后臺”成為“中臺”,仍然隱藏在幕后的要素組成“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