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網織紅細胞計數3.11(富馬酸鐵簡介)

时间:2024-05-03 08:27:25 编辑: 来源:

馬酸鐵的蛋白結合率在血紅蛋白中很高,而在肌紅蛋白、酶及轉運鐵的蛋白中均較低,在鐵蛋白或含鐵血黃素中也很低。鐵從尿液、膽汁、汗液、脫落的腸黏膜細胞及酶內排泄,每天排泄量極微,丟失總量為0.5~1.0mg。女性由于月經、妊娠、哺乳等原因,每天平均排泄約1.0~1.5mg。富馬酸鐵口服后不能自腸道吸收者均隨糞便排出。

4.8 富馬酸鐵的適應證

富馬酸鐵為抗貧血藥,用于預防和治療缺鐵及缺鐵性貧血,尤其對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營養不良),生長發育期需求增加和慢性失血引起者效果更佳。

4.9 富馬酸鐵的禁忌證

1.對鐵劑過敏者。

2.血色病、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及非缺鐵性貧血(如海洋性貧血)。

3.嚴重肝、腎功能損害。

4.10 注意事項

1.(1)酒精中毒;(2)肝炎;(3)急性感染;(4)腸道炎癥(如憩室炎、潰瘍性結腸炎等);(5)胰腺炎;(6)消化性潰瘍。

2.藥物對妊娠的影響:妊娠期補充鐵劑以在妊娠中、后期最為適當,由于此時鐵攝入量減少而需要量增加。

3.應用鐵劑后,血清結合轉鐵蛋白或鐵蛋白增高(易導致對貧血的漏診),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易與上消化道出血相混淆)。

4.用藥前后及用藥時應當檢查或監測:(1)血紅蛋白;(2)網織紅細胞計數;(3)血清鐵蛋蛋白及血清鐵。

5.用藥前須明確診斷,并盡可能找到缺鐵的原因。

6.口服富馬酸鐵有輕度胃腸反應,可飯后即刻服用以減輕胃部 *** ,但藥物吸收有所影響。如反應明顯,可減少初次口服劑量(以后逐漸增加)。口服鐵制劑期間,不宜同時注射鐵制劑,以免發生毒性反應。

7.通常口服鐵劑后4~5天血液中網織紅細胞數即可上升,7~12天達到高峰,血紅蛋白于用藥第4周時明顯增加,但恢復正常值常需4~12周,而血紅蛋白正常后須繼續服藥2~3個月才能使血清鐵蛋蛋白值恢復正常。

8.富馬酸鐵過量時發生的急性中毒多見于兒童,一次性攝入130mg鐵即可使小兒致死。另外,由于壞死性胃炎、腸炎,患者可有嚴重嘔吐、腹瀉及腹痛,以致血壓降低、代謝性酸中毒,甚至昏迷。24~48h后,嚴重中毒可進一步發展至休克、血容量不足、肝損害及心血管功能衰竭,患者可有全身抽搐。中毒后期癥狀有皮膚濕冷、發紺、嗜睡、極度疲乏及虛弱,心動過速等。因此,有急性中毒表現時應立即用噴替酸鈣鈣鈉(促排靈)或去鐵胺救治。中毒獲救后,可能會有幽門或賁門狹窄、肝損害或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等后遺癥,須及早妥善處理。

4.11 富馬酸鐵的不良反應

富馬酸鐵具有收斂性,口服后常有輕度惡心、胃部或腹部疼痛,多與劑量有關。輕度腹瀉或便秘也很常見。

4.12 富馬酸鐵的用法用量

1.成人:(1)預防缺鐵:每天0.2g。(2)治療缺鐵:每次0.2~0.4g,每天總量0.6~1.2g,輕癥療程為2~3周。重癥則為3~4周。

2.兒童:1歲以下,每次35mg,每天3次;1~5歲,每次70mg,每天3次;6~12歲,每次140mg,每天3次,

4.13 藥物相互作用

1.稀鹽酸可促進三價鐵離子轉為亞鐵離子,有助于鐵劑吸收,對胃酸缺乏患者尤為適用。

2.富馬酸鐵與維生素C同服,可增加富馬酸鐵吸收,但也易致胃腸道反應。

3.富馬酸鐵與西咪替丁、去鐵胺、二巰丙醇、胰酶同服,可影響鐵的吸收。

4.富馬酸鐵與制酸藥(如碳酸氫鈉、磷酸鹽類及含鞣質的藥物)同用,易產生沉淀而影響吸收。

5.富馬酸鐵可減少多巴類藥物(如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甲基多巴等)、四環素類、氟喹諾酮類、青霉胺及鋅制劑的吸收。

6.富馬酸鐵與含碳酸氫鈉、磷酸鹽類及鞣質(如濃茶)的飲料同用,易產生沉淀而影響吸收。

4.14 專家點評

1mmol/L的鈣=多少的mg/L的 鈣?

鈣的摩爾質量是40g/mol

1mmol/L×40g/mol=40mg/L

所以,答案就是40mg/L

酰氨咪唑簡介,有什么功效?

醫學百科,馬上計算!

4.1 臨床表現

[2]

1.不良反應發生率隨血藥濃度的增高而增加(>8.5~10μg/ml):

(1)胃腸道反應不常見,也輕微。偶有肝炎和肝膽汁淤積發生。

(2)較常見有視力模糊、復視。

(3)較不常見有過敏反應StevensJohnson Syndrome。

(4)罕見不良反應有腺體病或淋巴腺病(腺體腫脹)。

(5)心律失常或房室傳導阻滯或心動過緩。

(6)粒細胞減少和骨髓抑制,急性腎衰竭較為罕見。

(7)中樞神經系統表現,語言困難或不清、精神抑郁不安或神經質、耳鳴、顫抖、幻視、不能控制的軀體運動、SLE綜合征。

(8)應用酰氨咪唑的患者中約1%病人出現蛋白尿。

(9)周圍神經病。

(10)低鈣血癥:發作頻率增多的肌肉或腹部痙攣。

(11)急性尿紫質病,尿色呈深暗色。

(12)栓塞性脈管炎。

2.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綜合征:酰氨咪唑 *** 抗利尿激素釋放,引起水潴留,血容量增加,低鈉血癥,導致精神異常及抽搐。

3.如出現眩暈、嗜睡、頭昏、軟弱、肌肉共濟失調時,應警惕為中毒先兆。

4.急性中毒常在過量攝入后1~3h發病。以神經肌肉表現為主;尚可有心率增快、血壓改變、休克和傳導障礙等心血管癥狀。出現糖尿和腦電圖異常。

4.2 實驗室檢查

血液中酰氨咪唑的濃度一般大于其治療濃度。[2]

4.3 診斷

酰氨咪唑中毒的診斷要點為[2]:

1.有服用或誤服酰氨咪唑史,出現上述臨床表現。

2.排除其他藥物中毒可能性。

4.4 治療

酰氨咪唑中毒的治療要點為[2]:

1.過量者,立即催吐、洗胃。

2.對癥支持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保持生命體征穩定,治療并發癥。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高于參考值?

另一題也可參考這里。

正常值

臨床常規檢驗項目:

一:紅細胞記數RBC:

臨床意義:診斷各種貧血和紅細胞增多癥

正常參考值:男(4.0-5.5)T/L

女(3.5-5.0)T/L

二:血紅蛋白HGB

臨床意義:同上

正常參考值:110-160g/L

三:紅細胞比積HCT

臨床意義:同上

正常參考值:0.37-0.49

四:平均紅細胞體積MCV

臨床意義:判斷貧血的類型

正常參考值:82-92fl

五: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

臨床意義:判斷貧血的類型和輕重程度

正常參考值:27-31pg

六: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臨床意義:判斷貧血的類型和輕重程度

正常參考值:320-360g/L

七: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臨床意義:RDW增加可見于營養缺乏性貧血

正常參考值:11.6-14.8

八:白細胞記數WBC

臨床意義:增高見于感染、組織損傷、白血病;降低見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進等

正常參考值:4-10G/L

九:白細胞分類DC

臨床意義: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診斷和判斷感染輕重程度。中性粒細胞增高見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見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嗜酸性粒細胞(EOS)增高見于過敏性疾病、某些皮膚病及傳染病的早期;降低見于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后等。

正常參考值:分葉核粒細胞 GRAN 50-70%

嗜酸性粒細胞 EOS50-300G/L(G=106)

淋巴細胞 LYM 20-40%

單核細胞 MID 3-8%

十:血小板記數 PLT

臨床意義:檢測凝血系統的功能

正常參考值:100-300G/L

十一:平均血小板體積 MPV

臨床意義:判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正常參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壓積 PCT

臨床意義:同PLT

正常參考值:0.1-0.3%

十三:血小板分布寬度 PDW

臨床意義:PDW增加見于血小板降低

正常參考值:15.5-18.0%

十四:網織紅細胞記數 RC

臨床意義:判斷骨髓增生情況,評價療效

正常參考值:0.5-1.5%

十五:血沉 ESR

臨床意義:增高見于炎癥、惡性腫瘤、貧血、高膽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癥

正常參考值:男 0-15mm/h

女 0-20mm/h

十六:尿比重 SG

臨床意義:降低:尿崩癥、腎功能不全

增高:腎小球腎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

正常參考值:1.010-1.030

十七:尿酸堿度 PH

臨床意義:酸性尿:尿酸鹽結石、酸中毒

堿性尿:草酸鹽結石、泌尿系統感染等

正常參考值:5-8

十八:尿沉渣鏡檢

臨床意義:紅細胞:腎炎、腫瘤可增加

白細胞:泌尿系統感染

上皮細胞:尿路感染、腎盂腎炎增加

管型:各類腎炎腎病

正常參考值:OBL:neg 0-5(±) 2-6(+) 8-15(++) 20-30(+++) >40(++++)

LEU:neg 0-5(-) 5-10(+) 10-15(++) 20-40(+++) >50(++++)

上皮細胞:少量扁平及圓形上皮

管型:偶見透明管型

十九:本周氏蛋白

臨床意義:陰性監獄多發性骨髓瘤

正常參考值:陰性

二十:尿膽紅素 U-BiL

臨床意義:陽性見于黃疸

正常參考值:陰性 1(SCHWACH) 3(MAESSIG) 6(STARK)

二十一:尿膽原 URO(UBG)

臨床意義:陽性見于黃疸及肝病

正常參考值:0.2 2(+) 4(++) 8(+++) 12(++++)

二十二:尿酮體 U-Ket

臨床意義:陽性見于糖尿病酮癥、腹瀉

正常參考值:neg 5(±) 15(+) 50(++) 15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