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尊潤產業學院(中國保險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时间:2024-05-17 10:09:03 编辑: 来源:

吳曉邦是我國新舞蹈的奠基者、開拓者和實踐者,杰出的一代舞蹈大師。為紀念這位我國新舞蹈的先驅,1999年在其故鄉太倉落成了我國第一座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舞蹈紀念館——吳曉邦舞蹈藝術館。

宋文治藝術館

宋文治藝術館,建于1989年,座落在太倉市縣府東街12號,館內有宋文治先生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60件代表作和他收藏的30多件明清書畫珍品,及具有很高價值的30件遠古彩陶等。宋文治系太倉西郊人,先后師從著名畫家張石園、吳湖帆先生。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美協副主席、省政協常委、省書畫院副院長和南京大學教授。

昆曲

昆曲始源于太倉南碼頭(也稱南關,即今南郊鎮)。昆曲乃藝苑中的奇葩,戲曲中的陽春白雪,歷來受文人雅士的青睞。據地方志記載,元明時太倉南碼頭是極盛一時的活碼頭,南人北人雜居,南腔北調互相影響。明代嘉靖、隆慶年間,長期寓居于南碼頭的魏良輔改良土腔,創造了一種十分典雅華麗的新聲腔,世稱昆腔、昆曲。昆曲從民間走向舞臺,則自昆山梁伯龍的《浣紗記》開始。清初太倉大詩人吳梅村詩云:“里人度曲魏良輔,高士填詞梁伯龍”指的就是這事。因《浣紗記》的演出成功,昆曲聲譽日隆。士大夫均以聽昆曲、習昆曲為雅事。太倉在明清時期有不少昆曲班子,也出現了不少昆曲藝人。近代太倉還出現過昆曲傳字輩藝人朱傳茗,昆曲音樂家、昆曲笛師高步云等,至今,太倉民間還能搜集到昆曲工尺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昆曲在太倉的普及,以及太倉人對昆曲的貢獻與感情。

魏良輔

魏良輔(生卒年月不詳),明戲曲音樂家,昆曲(南曲)始祖。字尚泉,原籍江西豫章(今南昌市),后遷居太倉南碼頭(今南郊鎮)。魏良輔熟悉音律,初習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鉆研南曲。他的家鄉盛行弋陽腔,而他卻厭鄙弋陽,為改變所處的藝術環境,于嘉靖年間1522——1565)來到了當時南戲北曲十分活躍的太倉,居住在太倉南碼頭。在當地駐軍中,有很多人通曉音律,魏良輔常與他們切磋技藝和商討樂理。這時,他結識了駐地的一位南曲專家、太倉衛百戶過云適,常向他請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過認為滿意了方肯罷休。他還請教從安徽壽州(今壽縣)發配至太倉的善弦索、北曲的戲劇家張野塘。當時張正在軍中服役,對魏的求教欣然應允,兩人結為摯友。后來魏良輔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張野塘。以后,魏良輔在過云適、張野塘等人的協助下,吸收了當時流行的海鹽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調的某些特點,對流傳于昆山一帶的戲曲唱腔進行加工整理,將南北曲融合為一體,既可使南曲“收音純細”,又可命名北曲“轉無北氣”,從而改變了以往那種平直無意韻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種格調新穎、唱法細膩、舒徐委婉的“水磨腔”(昆腔)。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現,終于使昆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美。同時,魏良輔對伴奏樂器也進行了改革。原來南曲伴奏以簫、管為主要樂器,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將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樂器集合于一堂,用來伴奏昆腔的演唱,獲得成功。魏良輔從此名聲大振,被譽為“國工”、“曲圣”,乃至昆腔(南曲)“鼻祖”。著有《曲律》(一名《南詞引正》)一書,是論述昆腔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作為一個獨立的樂種,其名稱大約在五十年代初才定名。然江南絲竹的雛型——“弦索”,則為明代嘉靖、隆慶年間太倉衛軍士張野塘創制,跑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據載,素工弦索的張野塘因罪發配至太倉后,與戲曲家魏良輔因共同的受好,很快成為忘年之交,魏因愛張之才,后將女兒許配給他。張野塘與魏良輔合作后,開始習南曲,更定弦索音,使之與南音相近,又改三弦之式,名曰弦子。組建了一個以弦樂、管樂、鼓板三類樂器合在一起規模完整的絲竹樂隊,創制出了一種“頗相諧和、殊為可聽”的吳中新樂“弦索”。弦索在明清時,主要用于昆曲的伴奏。16世紀中葉后,昆曲逐步成為統領中國劇壇的主要劇種,因此,弦索除為昆曲伴奏外,演變成為獨立的一支絲竹演奏樂隊。明萬歷年間,文淵閣大學士、首輔王錫爵對音樂、戲曲等有所偏愛,常請張野塘、趙瞻云等去表演、授藝,這對江南絲竹的流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清雍正、乾隆年間,不少演奏江南絲竹的家樂班轉為民間職業樂班,經常出入民間廟會、燈會等喜慶場所。此時,江南絲竹演奏已不僅僅是一種娛樂,還是一種謀生手段。延至民國,太倉有江南絲竹班子100多個。主要樂曲有民間廣泛流傳的《行街》、《三六》、《云慶》、《歡樂歌》等八大名曲。

長江四鮮

太倉地處長江入海口,江海交匯之處,魚類品種甚多,較為著名的有合稱為“長江四鮮”的銀魚、刀魚、鮰魚、鰣魚。銀魚:古稱“膾殘魚”。此魚形細長,身透明,體光滑,長約一指。喜棲息于近海的長江口,正規名字叫間銀魚,當地人眾稱“面杖魚”。因這魚細骨無鱗,色明瑩如銀,其味又極鮮美,故深受食客青睞。刀魚:因此魚其狀似刀形,俗稱刀魚。刀魚“狹薄而長頭”,與鳳鱭有相似之處,但比鳳鱭個大,也稱江鱭。個大者有一尺來長。此魚特點是肉質細膩鮮嫩,入口即化,但絲毛骨較多,食之須小心。清明前大量上市。一過清明,其絲毛骨即變硬,價錢就開始下跌。鮰魚:亦稱鮠魚,俗稱白戟。此魚特點其吻圓突,口腹部,體無鱗,大者長達一米以上。現產量急劇減少,大鮰魚已不易捕捉。鮰魚肉肥肉鮮,精燉紅燒,均為魚中名品。其鰾肥厚,可制魚肚,歷來為上等食用魚類。鰣魚:古稱“魱”。形秀而扁,似魴而長,長約70厘米,銀白色,腹部具棱鱗。一般三四齡成熟,春夏之交,溯江而上,主要產于太倉的長江入海口到南京燕子磯一帶的下游地段。其味極為鮮美,更宜不刮鱗清燉,為長江魚類中的極品。可惜近年已瀕臨絕跡,其身價愈發昂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