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對外貿易結構優化理論有哪些(平衡國內經濟循環和對外貿易的例子有哪些)

时间:2024-04-30 10:54:24 编辑: 来源:

口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制度和國內稀缺的自然資源,促進經濟增長。劉曉鵬在2001年通過對1952年以來我國GDP與進出口數據的協整分析,并根據Granger定理運用EG兩步法建立三者間的誤差修正模型,揭示了進口增長對于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及其對于經濟增長促進作用的原動力之所在[1]。季鑄在2002年的研究顯示,在一定條件下進口和出口一樣可以成為經濟增長的增量因子,進口貿易比貨幣政策更能實現“低通脹、低失業、高增長”的目標[2]。許啟發和蔣翠俠在2002年通過Granger因果檢驗發現,進口與出口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存在單方向的因果關系,并主張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并重[3]。2004年范柏乃和王益兵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952-2001年度統計數據為基礎,實證分析了我國進口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互動關系[4]。

二、進口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機制分析

1、增加生產要素供給,有效緩解經濟發展的供給“瓶頸”。對大部分發達國家來說,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曾從欠發達國家通過進口獲得穩定而便宜的原料和燃料。這些生產要素的大量進口,一方面彌補了國內相關要素的供給不足,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生產企業的利潤率,這對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普遍缺乏現代化機器設備,通過進口從發達國家所獲得的先進的機器設備對其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日本由于自然資源貧乏,自19世紀80年代開始,依靠進口,擴大了自然資源的供給,國外的廉價資源為本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2、促進技術進步,提升產業結構。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導性因素,發達國家也不僅靠自身發明來滿足本國技術進步所需的大量技術。一國獲得技術的重要渠道就是通過進口貿易,不僅可以節省時間,減少浪費和開發不成功的風險,縮小了我們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通過技術貿易,即進口先進的產品、技術和設備,來獲得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可以加速國內產業的發展,幫助當地企業發展,進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3、促進市場競爭機制的建立與完善。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是促進國內企業提高技術與管理的重要動力。開放進口市場,對國內生產落后的企業來說,無疑會是雪上加霜,但是進口商品的沖擊也刺激了國內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以此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從而提高我國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促進國內產品的升級換代,打破傳統的產業結構,促進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帶來經濟的動態增長。

另外,通過進口貿易引進國內尚未生產的產品,還可以起到開拓國內市場、引導新興產業成長的作用。進口商品刺激國內需求,給國內企業以明確的生產信號,進而引導進口替代工業部門的產生。實踐證明,進口替代是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走向工業化的第一步。同時,通過進口貿易帶動人員的交流、文化的傳播和思想的交換,對一國的政治、文化和社會進步產生積極的影響,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

三、當前我國適度擴大進口的現實性分析

自我國加入WTO以來,出口增長更加強勁,貿易順差迅速擴大,外匯儲備急劇增加。國際收支大體平衡是一個國家追求的一個宏觀目標,我國長期以來所實行的鼓勵出口政策有必要向追求貿易大體平衡轉變,這就要求我國在合理規范出口的同時,適度擴大進口。

1、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改革開放以來,盡管經濟增長迅速,經濟總量不斷攀升,但由于起點低、基數小,到現在為止,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卻處于全球100多位。因此,我國要加快發展就必須充分利用自身的“后發優勢”,加強同發達國家的協調與合作,加大高科技產品和先進技術的進口額,重視改善進口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機制,以進口突破制約經濟增長的瓶頸。

2、由貿易順差帶來的貿易摩擦不斷涌現使我國成為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我國加入WTO后出口激增,使世界上許多國家擔心我國的產品會逐步奪取他們的市場,由此導致各種針對我國的反傾銷調查不斷增加,中國出口風險急劇增大。要緩和同這些國家的經濟關系,必須規范我國出口的秩序,適度地擴大進口,改善進口的結構,提高進口的質量和向現實生產的轉化能力。

3、抑制進口需求是對我國外匯資源的一種巨大浪費。對于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適當的外匯儲備是必需的,大量增加的外匯儲備是資源閑置,而且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巨額經常項目順差轉化為大量貨幣投放的壓力給國內爆發通貨膨脹埋下了隱患。因此,要求確定合理的外匯儲備規模,擴大進口以平衡對外貿易進而抑制外匯儲備繼續超速增長,并逐步消釋過剩的外匯儲備,使外匯儲備參與到我國經濟增長中來,為擴大進口提供物質保證。

四、充分發揮進口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1、適當調整和完善現有對外貿易政策,能夠重視進口貿易。在進出口貿易上適度增加進口,在保證國家外匯儲備充足、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條件下,促進國際貿易長期健康的發展、推動國民經濟良性循環。適當的進口,也是對國內消費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的豐富。我國應在擴大出口的同時,加快進口體制的改革,消除對國內市場的過分保護,進一步降低關稅總水平,便利通關手續和報檢程序,減少貿易扭曲。通過進出口結合實現國內外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2、優化進口貿易結構。把進口與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技術改造緊密結合起來,有秩序地進口那些我國經濟建設急需的資源、原材料及先進的設備,搞好我國的能源儲備,確保能源安全。目前,我國受國內需求擴張的拉動,對國際市場上的資源,能源等初級產品需求迅速增加,包括:(1)原油、鐵礦砂等初級產品和鋼鐵、有色金屬等基礎原材料產品;(2)化工類產品;(3)我國產業升級所需設備的進口。技術的進口則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降低技術成本,實現資源節約。實行戰略性進口政策,彌補我國的資源和技術供給不足。

3、加快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對國內支柱產業和技術落后的產業應該加大進口力度,引進關鍵設備和創新技術,分享國外先進技術和創新成果,我國普遍存在著在低技術領域中橫向拓展產品的問題,應避免重復引進設備,引進設備后應重視軟件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鼓勵創新,加大自主開發新技術的能力。通過進口替代國內低效率產業和自主技術創新,將生產要素轉移到高效率產業,帶動產業升級,可以極大地促進生產率的提高,保證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論述國家實施貿易政策的措施有哪些

對外貿易政策有自由與保護之分,縱觀各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歷史,基本上都經歷了由保護到自由再到保護的過程。中國外貿政策的發展演變過程也始自保護貿易政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中國對外貿易政策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存在不同的特點,理論依據也在不斷地更新,具體的貿易措施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對外貿易的國別和區域政策開始逐漸得到重視。

根據經濟發展階段以及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的不同,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劃分為四個階段:(1)1949-1978年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2)1978-1992年改革開放后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下的國家統制型的開放式保護貿易政策;(3)1992-2001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入世前具有貿易自由化傾向的保護貿易政策;(4)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后的逐漸與wto規則相適應的規范的公平與保護并存的貿易政策。

一、建國后改革開放之前的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1949-1978年)

1949年9月通過的政協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是“實行對外貿易的管制,并采用保護貿易政策”,明確指出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保護傾向。同時,由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經濟封鎖和禁運政策,使得自力更生和自給自足成為中國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選擇了在資金短缺的經濟中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戰略,使對外貿易成為調劑余缺的手段,對外貿易政策的目標就是換取進口必要機器設備所必須的外匯,基本上忽略了對外貿易的效率原則。

在這個階段,中國執行的是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具體而言,在對外貿易體制上建立了傳統的“高度集中、獨家經營、政企合一”的形式,完全由政府來取代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在政府的對外貿易管理手段上,基本以行政計劃為主,主要靠計劃和數量限制來直接干預進出口,不參與世界性的貿易組織,很少進行雙邊經濟貿易合作(除了早期與蘇東國家之間的經濟來往);同時對外貿易的目的主要是創匯,為滿足必須的進口對外匯的需求,而采取人民幣幣值高估以及外匯管制的匯率政策(從中國對外貿易的數據來分析,人民幣幣值高估實際上鼓勵了進口,抑制了出口,導致建國后20年中出現進口贏利,出口虧損的局面)。

在對外貿易戰略方面,中國此時基本上采取的是“進口替代”戰略。在1960年之前選擇的進口替代行業基本上是重工業,這與中國當時的工業化戰略是相輔相成的,隨后才開始有計劃地引進部分基礎工業。但是,與拉美國家的經歷相同,完全的進口替代政策也導致國際收支狀況日益惡化,外匯收不抵支;引進的技術和設備消化吸收不良;企業缺乏發展的動力,即使是先進技術設備的引進,一段時間后,又成為落后。

在此階段,政府也采取進行進出口管制、征收關稅、海關監管和商品檢驗等具體的貿易措施。制訂關稅政策的目的是“保護國家生產”和增加財政收入,保護國家生產就是用較高的關稅稅率加重進口商品的成本,以保護中國已有一定基礎的手工業和輕工業產品以及其它新興工業產品的正常生產和發展,不致遭受外來商品的競爭。

二、改革開放后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下的國家統制型的開放式保護貿易政策(1978-1992年)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對外貿易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指導思想。由于經濟體制從嚴格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商品經濟體制,使得中國對外貿易政策開始變化。這一階段對外貿易政策的主要標志有兩個,一是1982年1月黨中央書記處會議,它為對外經濟工作確定了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二是1986年“七五”計劃的公開發表,為對外貿易戰略設計了明確的藍圖。此外,中國在1986年7月正式向關貿總協定(gatt)遞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制度備忘錄》,提請恢復中國在gatt的創始締約國地位。

根據外貿體制改革的力度,可以把這一階段區分為1978-1987年、1988-1992年兩個時期。前一時期是改革初期,對外貿易體制改革主要體現在下放對外貿易經營權,開始工貿結合的試點,簡化對外貿易計劃的內容,并實行出口承包經營責任制度。后一時期的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重點則體現在外匯管制制度的放寬、出口退稅政策的實行、進出口協調服務機制的建立、開始鼓勵發展加工貿易。

對外貿易政策著重體現在獎出限入的政策上:(1)采取出口導向戰略,鼓勵和扶持出口型的產業,并進口相應的技術設備,實施物資分配、稅收和利率等優惠,組建出口生產體系;實行外匯留成和復匯率制度;限制外資企業商品的內銷;開始實行出口退稅制度;建立進出口協調服務機制等一系列措施。(2)實施較嚴格的傳統進口限制措施,通過關稅、進口許可證、外匯管制、進口商品分類經營管理、國營貿易等措施實施進口限制。(3)鼓勵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鼓勵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和引進先進技術。

比較優勢理論逐漸成為中國開展對外貿易的理論基礎。中國對外貿易國別結構和進出口的商品結構明顯地體現了這一點。中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品。與改革開放前相比,這一階段的對外貿易政策更注重獎出與限入的結合,實行的是有條件的、動態的貿易保護手段,因此稱此階段的對外貿易政策為國家統制下的開放型保護貿易政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