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古代海上貿易圖片(請求大家給我古羅馬時期的文物資料(最好帶圖))

时间:2024-05-04 07:50:31 编辑: 来源:

防西班牙的迦太基軍隊在年輕統帥漢尼拔的率領下穿越歐洲。公元前218年9月,他率軍穿越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打敗了遭遇的羅馬軍隊。羅馬人在絕望中任命昆圖斯·費邊·馬克西姆斯為獨裁者。他采取避免與迦太基直接作戰的策略,試圖通過不斷侵擾他們,使他們疲憊得不堪應戰。但當漢尼拔軍隊在公元前216年到達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并開始在鄉村肆意蹂躪時,費邊派出8萬大軍前往迎戰,結果全部被殲滅,這是羅馬從未有過的慘敗。意大利南部的羅馬同盟倒向漢尼拔一邊,整個西西里島也都與迦太基人聯盟。統治著大部分希臘大陸的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五世,乘機與漢尼拔結盟,在公元前215年開始了與羅馬的領土之爭。

形勢對于羅馬人似乎沒有多大希望了,但漢尼拔同樣面臨軍隊后繼無援和給養的匱乏,這使得他沒有足夠的兵力去圍攻類似羅馬這樣的城市。羅馬人因而有了反攻的機會。由于殖民地總督普布利烏斯·科內利烏斯·西庇阿的英明戰略,羅馬人重新占領了西班牙。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穿越非洲,直逼迦太基城墻之下。漢尼拔被迫離開意大利半島。當他返回迦太基后,迦太基人重新振作起來并于公元前202年與羅馬人展開最后的搏斗。在非洲北部的扎馬,漢尼拔第一次被西庇阿及其軍隊擊敗。羅馬將迦太基變成了一個屬國(迦太基城于公元前146年最終被毀滅),從而控制了包括非洲北部的整個地中海西部。

由于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五世與漢尼拔結盟,羅馬兵鋒東指,發動了征服菲利普隨后征服其他希臘王國(敘利亞、帕加馬和埃及)的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使羅馬統治了已知的世界。首先,在公元前197年,羅馬將軍提圖斯·奎恩科提烏斯·弗拉米尼努斯在希臘東部的色薩利擊敗了菲利普,并宣布希臘所有城市為自由城市。敘利亞國王安條克,曾試圖從羅馬人手中奪取希臘,但是他的軍隊在公元前189年小亞細亞的馬格尼西亞戰役中被殲滅。最初,羅馬人認為希臘的城市作為自由城市不會對羅馬構成威脅,而把自己看作希臘的“保護者”,能夠阻止任何對羅馬安全構成威脅的集權的產生。但當平定馬其頓王國珀耳修斯叛亂(公元前168年)以后,羅馬對同盟和隸屬國開始實行霸權統治,以防備叛亂的萌生。與此同時,羅馬社會本身也發生了變化。強加給戰敗國家的賦稅和來自被占領城市的戰利品,充溢于羅馬的國庫。在個人生活中,以傳統農耕為基礎的避免鋪張浪費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經歷著劇烈的變化,人們效仿古希臘時期,把奢華和美好當作地位的象征。到公元前2世紀中葉,羅馬人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帝國是一架巨大的造錢機器,創建帝國是一件極其劃算的事情。

第二次布匿戰爭造成了巨大的財富不均。羅馬城內的財富堆積如山,而成千上萬依賴農耕為生的平民,其土地和房屋卻被戰爭損毀。原本富有的人們又發了戰爭財,變得更加富有,他們把土地全部買下來,以至于到公元前2世紀中葉,大莊園在羅馬農業中居統治地位。這些大莊園為暴富的土地所有者擁有,由布匿戰爭和馬其頓戰爭后被帶回意大利的無數新奴隸來耕種。事實上,公元前2世紀,羅馬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勞動力經濟轉變成奴隸經濟。這也造成大量的無業游民涌向城市,大批貧窮、不滿和憤怒的羅馬自由人就集中在羅馬城中。公元前133年,這種情形終于引發了內戰。提比略·格拉古在公民大會上被選為保民官,提出擁有土地的數額應限制在640英畝,這樣就可以從富豪手中剝奪出大量的土地。羅馬富豪和元老院反對提比略·格拉古的改革,他們發動暴亂,一群元老院貴族乘機刺殺了提比略。十年后,提比略的弟弟蓋約·格拉古也當選為保民官,他要求公民大會通過與其兄相似的土地法。公元前121年,他被元老院宣布為國家的敵人而自殺身亡,成千上萬的追隨者也被殺害或處死。這標志著格拉古兄弟叛亂的結束。

在以后的幾十年里,羅馬平民和富豪之間的沖突仍連續不斷,主要表現為出身普通家庭的羅馬統帥、執政官蓋尤斯·馬略(公元前157年—前86年)和出身豪門的羅馬統帥、獨裁官科內利烏斯·蘇拉(公元前138年—前78年)之間的對立。公元前88年,雙方的敵對狀態引發了內戰。馬略的軍隊主要募自最貧窮的階層,他承諾將戰利品和土地分給他們作為服役的代價。這樣就造就了一支新型的軍隊,士兵效忠的不是國家而是他們的統帥。最后蘇拉擊敗了馬略,被元老院賦予統治羅馬事務的全部權力,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裁官。其后幾年,他把權力歸還給元老院,結束了公民大會的權力。

蘇拉的改革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公元前70年,克拉蘇和龐培這兩個野心勃勃的人當選為執政官,他們迅速廢除了蘇拉制定的憲法。由于在亞洲打了勝仗,龐培在羅馬大受歡迎,而克拉蘇盡管鎮壓了斯巴達克斯領導的奴隸起義,卻不受歡迎。龐培與其他有前途且日漸重要的將領結盟,這些將領中最得人心的就是出身于貴族世家的才華橫溢的統帥蓋尤斯·尤利烏斯·愷撒(公元前100年—前44年)。克拉蘇、龐培和愷撒,這三人達成協議,建立了“前三頭政治”,這標志著共和國開始走向滅亡。愷撒在北部的法國、比利時和大不列顛南部打了大勝仗,但在他返回羅馬之前,“前三頭政治”已經不復存在。克拉蘇在與中東帕提亞人的戰爭中死去,而龐培則轉而對抗愷撒,慫恿元老院反對愷撒,并將愷撒宣布為國家之敵。在強大忠誠的軍隊的支持下,愷撒于公元前49年攻入意大利,穿過意大利中部的魯比孔河,一場新的內戰開始了。公元前48年,龐培在希臘的法薩盧斯被擊敗,不久在逃亡地被埃及人暗殺身亡。公元前46年,愷撒回到羅馬,授意元老院任命他為可以執政十年的獨裁者。他被授予統治羅馬國家的絕對權力,在任何實際需要時可以不受法律和憲法的約束。兩年后,他被任命為終身獨裁者,集各種權力于一身。愷撒的絕對權力,使他成為絕對統治者、古羅馬皇帝、最高統治者,他看起來更像一個君主。一些以羅馬共和國為榮的羅馬貴族,對他的權力極為憤恨不平。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蓋尤斯·卡修斯·隆吉努斯和馬庫斯·朱尼烏斯·布魯圖為首的一群陰謀家,刺殺了愷撒。

但是,反叛者企圖和平回歸共和制的夢想卻在現實中變成了另外一場長達十三年的殘酷的內戰。愷撒的追隨者們建立了“后三頭政治”,他們與那些陰謀反叛者斗爭并在希臘菲力皮獲勝。“后三頭政治”由愷撒收養的甥孫馬可·屋大維(自稱卡尤斯·尤利烏斯·愷撒·屋大維)以及愷撒的部下馬可·安東尼和馬可·艾米利烏斯·李必達組成。然而得到元老院支持的屋大維不久就與在埃及得到女王克莉奧帕特拉支持的馬可·安東尼發生了分裂。雙方的戰爭于公元前31年結束,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奧帕特拉在海戰中失敗,兩人于次年在亞歷山大城自殺。

淺談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是什么 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

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

海上絲綢之路在古時候就已經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海上貿易通道,它一直以來就是溝通我國與西方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橋梁。它不僅帶動了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還直接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那么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海上絲綢之路線路圖

首先從經濟層面來說,我們都知道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是從我國的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然后再依次穿過了印度洋,在進入紅海,最終抵達到了東非和歐洲。也正是這樣的線路,使得絲綢之路成為了中國與外國之間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上的重要海上貿易通道,也成功的推動了沿線各個國家的共同發展。

第二是在文化影響方面。首先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了我國民族的工藝以及儒道思想。除此之外,還對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甚至是歐洲的一些國家都產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還掀起了“中國熱”。其中,有中國產出的茶葉以及瓷器都對世界產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除此之外,中國的茶文化在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時,還從生活方式以及思維觀念上都對許多的國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第三是在對歷史的影響。經過歷史的證明,由于絲綢之路所帶動的不同文化上的碰撞和交流,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并且海上絲綢之路對于建設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來說,無疑是最具有深刻的啟迪和極其重要的當代意義。

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

我們都知道,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重要的海上貿易通道。它不僅帶動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還直接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也使得國際化視野的開放交流更加方便。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

海上絲綢之路的圖片

我們都知道,海上絲綢之路指的是古代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一條海上通道。曾在2000多年前的時候,這條以中國徐聞港、合浦港等多個港口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就成為了世界性的貿易網絡。

關于“絲綢之路”的這個名字,曾在1877年的時候就被德國著名的地貌學地質學家李希霍芬提出。它原本指的是中西大陸上的通道,其中的主要貿易就是絲綢,所以才取名為“絲綢之路”,在后期的時候才被延伸為“海上絲綢之路”。關于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可以范圍五個階段:第一就是秦漢時期、絲綢之路的成型階段;第二就是魏晉時期、也就是絲綢之路的發展階段;第三就是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繁榮發展時期;第四就是宋元時期、絲綢之路的鼎盛時期;第五就是明清時期、絲綢之路開始由盛轉衰的時期。

記得在在唐朝中期以前的時候,中國對外的主要通道是陸上絲綢之路,但是后來由于戰亂以及經濟中心的轉移,使得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中外貿易的主要通道,經過不同時代的發展,于是“海上絲綢之路”就成為了約定俗成的統稱。

海上絲綢之路遺址

對于海上絲綢之路來說,它已經延續了將近2000年的時間,成為了歷史活動以及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的一個重要載體。絲綢之路中的多個起點、多條航線,都具有著不同程度上的地位和作用,當然,關于海上絲綢之路遺址也是相當的備受重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海上絲綢之路遺址。

海上絲綢之路-玉門關遺址

我們都知道,海上絲綢之路的線路,其跨度就近有5000公里,其中的沿線遺址中就包括了中心城鎮遺跡、商貿城市、以及交通遺跡、宗教遺跡和關聯遺跡等5類代表性遺跡,共有33處,而申報遺產區總面積就有42680公頃。

據相關了解,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就有22處考古遺址以及古建筑等遺跡,其中就包括河南有4處遺址,陜西有7處、甘肅有5處、新疆有6處。在周邊國家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境內就各有8處和3處遺跡。而關于海上絲綢之路中的三大港口:廣州、泉州、寧波也在2006年的時候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在2012年的時候,我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城市遺址就擴增到9座城市,并再次被列入到了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名單中。截止到2014年的時候,海上絲綢之路所申報的遺址城市共有九座城市,其中就包括了50個遺產點。可想而知,海上絲綢之路對于我國以及其他國家的重要性,它帶動的不僅僅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更是推動了世界的進步與發展。

請詳細闡述中國古代帆船和西方古代帆船在航海時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明末清初東西方艦船比較

17世紀初的明末時期,中國人對于西方船只,有一個統稱,那就是夾板船,但是這樣的稱呼卻并不準確,因為這無法區別西式帆船的各種船型,僅僅是在字面上,認為西式帆船都可以擁有兩層甲板,所以才稱呼其為夾板船。但是實際上對于當時的歐洲人來說,荷蘭人自從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之后,大力發展工商業,荷蘭的商人來往于世界各地做生意,迅速的聚集起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大力發展造船業,使得他們擁有的海船數量已經超出了一萬五千條之多,號稱海上馬車夫。在歐洲的船只,又分為許多種,既有早期的卡拉維爾快帆船,也有時下在大海上大行其道的克拉克帆船,更有從克拉克帆船發展出來的加利恩帆船,也有新近幾十年崛起的蓋倫船,這些船只既可以運貨,也可以充作戰船使用,排水量從一百噸到一千多噸不等,構成了繁榮的歐洲海上運輸的主力。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