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數字服務貿易壁壘對本國的影響(國際服務貿易壁壘的概念)

时间:2024-05-21 04:56:38 编辑: 来源:

非常高,我想您你可以考慮充分品牌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了,把企業打造成為一個“跨境電商品牌”是一個可行方向。執行起來就是內外銷一體化運營。您可以通過B2B平臺、B2C平臺,甚至自建平臺,通過電子商務充分拓展你的RCEP市場版圖。

納入多種新貿易形式,跨境電商受益

協定緊跟全球貿易發展趨勢,納入了很多全新的貿易形式,電子商務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電子商務,協定還包括知識產權、競爭政策、政府采購、中小企業等內容,超過世貿組織規定的范疇。

跨境電商涉及多鏈條、多環節運營,RCEP協議的簽署利好跨境電商多個環節,包括降低甚至消除了郵政小包征收關稅的風險、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而降低企業的匯兌風險、降低海外物流倉儲建設成本等。

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化

中國企業海外建廠更便利

RCEP通過建立共同的原產地規則框架以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貿易和減少投資壁壘等規則,大大擴展了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范圍。RCEP協議的落地將降低貿易壁壘,改善商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提高貿易和投資的透明度,進一步便利中國企業對外投資。

東南亞一直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首要地區。2018年,中國對RCEP其他14個國家的投資達到160億美元,占總投資的9%。權威機構預計,隨著RCEP新規則的實施,這一比重2020年將達到14%。

中國得以將本國具有突出競爭力的制造業產能轉移到區域內其他國家,將國內有限的生產資源集中在附加值更高、技術含量更高的產業上,促進國內產業的轉型升級。

RCEP何時可以生效實施?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紹說,根據RCEP的規定,協定生效需15個成員中至少9個成員批準,其中要至少包括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中至少3個國家。現在協定已經簽署,接下來RCEP各成員將各自履行國內法律審批程序,努力推動協定早日生效實施。領導人已責成各位部長加快國內批準程序。中方也將與各方共同努力,爭取讓RCEP協定盡早惠及本地區企業和人民。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人民網)

國際服務貿易壁壘的概念

國際服務貿易壁壘是指一國政府對國外生產的服務銷售所設置的有阻礙作用的政策措施。該定義中的國際服務貿易壁壘僅僅增加國外的服務生產者的負擔,并且 "壁壘"(barrier)指國際貿易政策中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體現的形式。服務貿易壁壘以增加國外服務生產者的成本達到限制貿易擴大的目的。這種壁壘可以是通過對進口的服務征收歧視性的關稅形式,也可以是通過法規的形式使國外的服務生產者增加不必要的費用。譬如,對想要出國旅行的人征收人頭稅,這實際上是增加了旅游服務進口的成本。再如,國內的相關法規僅僅對在本國開展業務的外國保險公司要求配備所有領域的保險專家,但又不允許該公司承擔所有的這些領域的業務,這種做法明顯地增加該公司的負擔并帶有一定的歧視性。服務貿易壁壘還可以采取與商品貿易中的數量限制相同的形式,來控制外國公司提供的服務數量,甚至干脆禁止外國公司提供某些領域的服務。例如:加拿大對在加拿大開業的外國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數額有嚴格的上限控制,而韓國要求在韓國的外國公司禁止提供或承擔有關人壽保險、火災保險和汽車保險等服務業務。但是,并不是一切限制服務進口的法規都是服務貿易壁壘。比如,一國政府對本國生產者和外國生產者采取不同的規章制度,進行區別管理來實現其某些國內經濟目標,達到限制服務進入的目的。舉例來講,政府為了保護保險服務的購買者而對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必要的定期審計,而對于在外國注冊的保險公司的財務是很難開展有效的審計,所以政府便規定在外國注冊的保險公司,必須在當地銀行有一定數額的存款來加以管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對外國和本國的企業采取不同的規章,但其目的不是為了歧視,而是為了達到國內政治經濟目標所必須做的,所以,這種措施盡管限制了服務進入,仍不應視為服務貿易壁壘。相反,存某些情況下,對外國和本國廠商采取相同的法規,但卻具有高度的歧視性,這種措施反而應該被視為是服務貿易壁壘。譬如:外匯管制對本國服務提供者和外國服務提供者表面上都一樣適用,可是事實上都足以阻止外國服務提供者進入本國市場。再如,德國曾提出對于外國在其境內設立的金融機構的總經理要求有很深的德文造詣,顯然這樣的要求對于德國金融機構中的德籍總經理們來講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對于外國的金融機構中的外籍總經理們來講那就是個大問題了。限制外國公司的經營業務范圍是另一種服務貿易壁壘。例如,很多國家規定外國服務提供者不能開展某些服務業務,或者如果打算開展某些服務業務時要具備比本國企業高得多的條件才行。服務貿易壁壘也與對外國服務公司的開業和營業限制經常聯系在一起,有些貿易專家認為,對外國公司投資的當地廠家在銷售服務時的一些限制,通常應該視為是投資壁壘,而不是服務貿易壁壘。事實上,投資壁壘自然而然地會對商業存在形式的服務產生限制作用。因為貿易和投資一般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投資壁 壘經常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是服務貿易壁壘。

政府對信息、人員、資本以及攜帶信息的商品的移動所實施的限制措施其實也是一種服務貿易壁壘,因為它限制了服務在國際國內的自由移動。例如,對資本、貨幣自由移動的限制就阻礙了國際間銀行、保險服務貿易的開展,而對信息移動的限制則阻礙了信息處理服務和信息使用服務的國際間貿易。對人員移動的限制則阻礙了旅游服務、教育和專業性服務的發展以及國際間的貿易。這幾個方面的限制都會對國際服務貿易產生巨大的阻礙作用。

求在線高手:什么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各個行業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及相應對策

張春祥

一、經濟全球化的由來及其內涵

經濟全球化指的是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以尋求相應的位置進行最佳的資源配置。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經濟市場化。世界經濟出現這種新的發展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潮流。特別是80年代以來,其特征日益顯著。“經濟全球化”一詞就是當時那些從事國際政治研究的學者和國際社會的一些權威人士針對世界經濟的特征提出來的。199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斯特雷規模性地使用了這一詞語。這一過程是從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開始的。此后,西方各國都紛紛實行自由匯率制度和拆除關稅壁壘,放松資本進出口管制,從而為國際間的交流掃清了障礙。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是:一是正在快速擴大貿易自由化的范圍。世貿組織正式運行以來,貿易自由化已從傳統的商品領域擴大到技術、金融等服務貿易領域。1997年,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額合計已達6.7萬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增加到16.6萬億美元。 二是投資外向化日趨凸現。1990年,國際直接投資額2430億美元,1996年達到3600億美元,發達國家的對外的直接投資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體,發展中國家對外的直接投資也在穩定增長。三是加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現有14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各種形式的35個區域性經濟集團。這些區域經濟集團不僅內部的商品和資本流動加快,共同大市場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開放程度也在提高。四是正在形成生產網絡化體系。作為經濟全球化載體的跨國公司,“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進行生產。五是加速了金融國際化。時間、地域和國界對資本流動已構不成障礙,國際金融市場年交易量500億美元。每年通過國際金融市場實現的融資安排在1萬億美元以上。

全球經濟化的日趨發展,生產(資本)、金融、貿易等活動在全球范圍內擴散,而管理、資金控制和金融服務等活動日益集中在少數當今國際中心城市。這一經濟趨勢促使一些國際性大城市發展成所謂全球性城市,當今少數5~6個全球性城市掌握了全球范圍80%的貿易額。這些全球性城市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全球性城市;第二個層次為區域性城市。這些城市在全球和區域范圍的經濟中占有支配地位并產生輻射作用時,它的中央商務區(cbd )就成為實現經濟功能一體化的驅動中樞,以跨國公司、財政、金融(貨幣、銀行、市場、證券)等機構高聚集為主要特征。

經濟全球化趨勢表現有四個方面。一是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強化了國際間的經濟聯系;二是國際金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金融工具不斷創新,資金跨國交易的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三是全球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的進程加快,發達國家要求發展中國家全面開放市場;四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不斷向世界各地擴展。就我國沿海的部分城市來講,據報載,美國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已有24 家在上海投資;新加坡由政府牽線,在蘇州設立“新加坡工業園區”;廣東惠州市“八五”期間共簽外資項目5175宗,實際利用外資8.6億美元,引進東芝、索尼、日立、nec、本田、通用等跨國公司的資金與技術;近年引進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達、諾基亞、三洋、金霸王、佳能等跨國公司投資,有效地推動了新技術的建立與發展。

由此可見,地理上的日益分散活動,在功能上逐漸融合為一個全球層次上的互相依存、互相補充的一體化經濟體系,稱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或全球經濟化、世界型經濟)。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在經濟全球化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之初,人們強調的多是積極的、有利的一方面,認為經濟全球化意味著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分配,有利于生產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經濟的普遍發展。因而全球化是具進步意義的歷史大趨勢,如果全球經濟是平等、合理的則可使各國都從中受益。然而當今全球化有其兩重性,對世界各國來說,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既可能從中獲利也有可能受損。在全面認識經濟全球化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利弊的基礎上,各國都紛紛采取相應對策,以減少經濟全球化對國家經濟安全的負面影響。

(一)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正面影響。

進入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得更快了,世貿組織不斷擴大,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發展顯著加快,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國際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同時也是各國為獲得超額利潤、發展本國經濟、提高國際地位而進行制度安排的結果。

2.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科技創新。國際科學技術的創新,能直接帶動全球生產力的提高。在全球化過程中,生產要素必然進一步突破民族國家疆界的限制,在國際間自由流動,從而使各國的企業家能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資金、技術、信息、管理和勞動力在他們希望的任何地方進行生產,然后把產品銷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3.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用最有利的條件進行生產和市場銷售,這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

從以上正面影響來看,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最優配置,某一國家經濟運行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到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有利因素可概括為四個方面:“有利于吸引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有利于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發展上的跨越;有利于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有利于發展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有利,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實現現代化和追趕發達國家的難得機遇。1979~1997年的近20年間,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增長率就高出發達國家一倍。這種趨勢今后還會持續下去。克林頓在訪華前的講話中說:“據預測,在未來20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將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的三倍”。由此可見,宣傳經濟全球化弊大于利,不但不符合事實,還會傳播有害信息。而且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