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和中國哪款社交軟件相似(哪些國內軟件在國外也很火?) - 副本

时间:2024-04-28 05:00:51 编辑: 来源:

國外社交軟件都有哪些呢?

      01

      國外的社交軟件有:Facebook Messenger(臉書/臉譜)、Twitter(推特)、ICQ(I Seek You)、YouTube(油管)、Instagram(照片墻)等。

      國外的社交軟件舉例:

      1、Facebook Messenger(臉書/臉譜)

      Facebook Messenger(臉書/臉譜)是由Facebook網站2012年推出的一款社交軟件,目前用戶人數已超過10億。

      2、Twitter(推特)

      Twitter(推特)是一種微博、博客類為主的社交軟件,擁有大量用戶群,最主要的是,有相當多的名人會使用Twitter社交。

      3、ICQ(I Seek You)

      ICQ(I Seek You)是IM即時通訊軟件的鼻祖,目前被AOL(American Online/美國在線)收購,某種程度上來說,用過的小伙伴會驚奇的發現,我們的QQ和ICQ是如此的相似。包括郵件、個人主頁(QQ空間)等等。

      4、YouTube(油管)

      視頻分享網站,2005年2月14日創站,全球網站排名第3位,在國內的模仿者有優庫、土豆、56等;

      5、Instagram(照片墻)

      照片分享平臺。根據BusinessInsider的調查,Instagram(Ins)是時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app。用戶可以通過Ins分享照片,即拍即傳。而且,Ins目前已經接通了世界范圍內多個國家的流行社交平臺:facebook、twitter、tumblr、flickr、新浪微博、日本的mixi等等。

哪些國內軟件在國外也很火?

頭條系的軟件產品在國外也很火,如抖音的海外版Tiktok

其實國產APP成功出海的不在少數,很多優秀產品都在國外市場悶聲發大財。

1.茄子快傳。

功能:

主要功能是在無需聯網的條件下實現跨平臺設備間的資源傳輸,傳輸過程零流量消耗。茄子快傳以“自分發”的傳播形式在全球市場上保持高速的增長態勢,同時從企業發展戰略上已成功轉型為新興市場最具價值的社交化內容分享平臺,深受年輕人喜愛。

發展路徑:

2015年成立于北京

2017年03月16日,茄子快傳Shareit用戶數突破10億。

目前茄子快傳在全球市場擁有超14億用戶,日新增用戶超過200萬,日活躍用戶超7000萬,月活躍用戶超4億。“雙印”市場(印度和印尼)用戶超 4億,日分發資源超 7 億,成為“雙印”、中東等黃金地區的“國民應用”。

據 App Annie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茄子快傳穩居全球 36 個國家 Google Play 工具類榜單排名第一,62 個國家 App Store 效率榜排名第一。

創始人:

仇俊

2.獵豹移動

功能

旗下移動工具應用家族包括《獵豹清理大師》《獵豹安全大師》等,游戲矩陣包括《鋼琴塊2》《滾動的天空》《跳舞的線》等

發展路徑

2010年11月成立于北京

2014 年 5 月 8 日,獵豹移動在美國紐交所正式上市

截至2018年6月,公司產品在全球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約為5.4億,超過70%的用戶來自海外市場

創始人

傅盛(原360安全衛士團隊負責人,可牛影像CEO)

3.螞蟻金服的本地支付產品

印度的Paytm、韓國的Kakao Pay、馬來西亞的Touch'n Go、巴基斯坦的Easypaisa、菲律賓的GCash……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目前已在9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打造了本地版支付寶,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眾多用戶和商家,逐漸享受數字普惠帶來的時代紅利,比如Paytm在印度就有700萬“碼商”,移動支付已滲透到印度人的日常生活。

此外大家都知道馬云爸爸的阿里巴巴是中國線上B2B的龍頭老大,阿里巴巴的海外版“速賣通AliExpress”,在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西歐國家,全球速賣通已成為當地主流電商平臺,過去一年,全球速賣通在東歐、中東、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也增長強勁。在西班牙,幾乎人人都知道“AliExpress”,在當地擁有超過770萬注冊用戶。

4.其他小團隊提供的針對性工具產品

在流量見頂的中國市場,無論是大家熟悉的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巴巴,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都將眼光投向了更具有發展潛力的海外市場,如廣州有一家小團隊專門提供了一個定向的小語種雙向翻譯和輸入法的工具得到了當地的高度認可。

除了APP之外,中國的手機市場小米華為OV們打的熱火朝天的同時,傳音手機以非洲手機市場占有率第一、全球手機市場占有率第四、2018 年全年營收 226.46 億元的成績震驚了中國。為非洲朋友量身定制的產品,撬開了非洲市場。

現在市面上有哪幾種即時通訊工具?

2004中國即時通訊十強榜強勢出爐

IT.SOHU.COM 2004-11-01 18:02 轉自: 搜狐IT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打印】 【關閉】

科博會驚艷發明看花眼(組圖)

IT評論:掘墓人Skype 探尋魔鬼海域龍三角(圖)

男嬰體內活寄生胎

互聯網的復蘇發展在其四大業務平臺上經歷了選擇上的變換演繹。從信息發布平臺到娛樂游戲平臺,從交易支付平臺又到現在的通信交流平臺。每一次的熱點變換都會促生出一批新的成功企業。譬如信息發布平臺之于四大門戶,娛樂游戲平臺之于盛大、邊峰。交易平臺之于阿里巴巴、8848一樣,被深圳高交會定義為下一個互聯網界“主角”的即時通訊又將催生哪些公司的成長和

爆發?

根據即時通訊軟件在娛樂和商用兩方面的價值表現,我們將目前已經顯露的諸多即時通訊軟件產品進行了對比評測,從中選出最有可能成為下一流行主導的十大風云新秀。

NO.1騰訊QQ

這一最早的國產即時通訊先驅,在娛樂即時通訊領域己經非一般“戰士”堪比。他的用戶量級和技術水平,從全球范圍看都已將其起家時模仿的老牌OICQ遠遠的拋在身后。集圖文消息實時發送和接收功能為一體的QQ,還為用戶提供了游戲社區,開放型聊天室的服務。而且,在網絡硬盤,彩信DIY,圖文隨心混排,QQ群中群,文件傳送,音樂中心等功上能都極討用戶歡心。但很多功能只對付費會員開放,花錢購買才能得到。這對于擁有3.2億會員的QQ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收入。因此,QQ以目前的成就,在未來娛樂即時通訊領域的競爭中有著壓倒性的競爭優勢。

娛樂指數:★★★★★

商用指數:★★☆☆☆

成功指數:★★★★☆

NO.2微軟MSN

微軟的技術力量和服務體系勿庸置疑,從這方面看,MSN應該屬于世界范圍內最強勢的即時通訊軟件。它不但可在PC機的主流操作系統WindowsXP上進行,而且在掌上電腦、智能手機上也有相應的客戶端可供使用。

除了基本的實時圖文發送、接收功能,用戶還可通過MSN從PC機上與其他聯系人進行語音交談、或者通過電腦給其他聯系人撥打電話、發送文件、召開多人聯機會議并一起玩MSNZone網絡游戲。同時,用戶還可收到hotmail的新郵件到達通知以及最新的MSNBC新聞頭條等。這些與QQ提供的某些功能有極多相似但又表現不同的設計,經微軟公司以其雄厚的資金、技術實力不遺余力的推廣,MSN在即時通訊市場,尤其是娛樂IM市場的攻城拔寨變的輕而易舉,對霸主QQ己經顯露出極為猙獰的面目。

從商用角度分析MSN。由于其獨特的非ID號注冊原則,用戶不能隨便搜索到在線用戶,也不能隨意猜測到其他MSN用戶的ID,所以MSN解決了商務用戶不想被騷擾的困擾。而且,MSN白板功能及網絡會議等功能的加入,可為企業提供類似于RTX的企業內部辦工系統。故在企業用戶市場上,MSN要遠比QQ受歡迎的多。因此,MSN如果要在商用領域謀求進一步的發展的話,他極有可能走類似于RTX的,應用于企業內部交流使用的OA Messenger道路。

娛樂指數:★★★★☆

商用指數:★★★☆☆

成功指數:★★★☆☆

NO.3雅虎通(Yahoo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的出現,掀開門戶網站在即時通訊市場屯兵布陣的序幕。這一在國外有著大規模用戶量級,對MSN形成極大威脅的“門戶型”IM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開發上卻并未獲得足夠的成功。目前僅以2..7%的市場占有率排在QQ的77.7%和MSN的17.3%之后,只比老牌產品ICQ的2.4%景象稍好一點。但是,因為其集成了主流即時通訊軟件的絕大多數優點,而且首次實現了即時通訊產品與搜索工具的融合,通過其搜索產品“一搜”與“雅虎通”的巧妙整合,推動了搜索向桌面的擴展。因此,當IM的各大主流功能不再是各類即時通訊軟件的比拼焦點時,及早涉足IM與搜索的并攏應該是一個十分具有前瞻性的決定。

雅虎通在商用領域的拓展,本來并沒表現出多大的動作。但是因為3721的加入,這種勢頭己經明確顯現。依托龐大的企業資源庫,再加上雅虎通本身的功能優勢,3721對“雅虎通”的推廣將勢在必行。這種跡象在3721的“企業名片”服務里已有所體現。基本實現了企業會員之間的商務溝通。

娛樂指數:★★★☆☆

商用指數:★★★☆☆

成功指數:★★★☆☆

NO.4新浪UC

上面己經提到,自全球最大門戶網“雅虎”推出其IM軟件Yahoo Messenger后,國內各大門戶就開始了對即時通訊市場的爭奪。繼網易“泡泡”、搜狐“搜Q”相繼推出之后,新浪也加快了即時通訊的跟進步伐。但郵件捆綁式的“新浪了了吧”面世之后卻遭遇了雞肋式的冷遇。對此,新浪迅速改變對策,走強強聯合式的并購之路,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宣布收購“朗瑪UC”。

UC,這一因QQ服務器不堪重負,暫停免費用戶注冊并推出付費服務導致大量免費用戶倒戈,從而借機崛起的即時通訊新貴,可以說是國內唯一一個能在娛樂功能和用戶量級上與QQ逼近的IM產品。因此,它的加入意味著新浪能夠坐收優勢的技術支持和龐大的用戶群體,而新浪倚借其國內門戶的領先優勢,超強的人氣及廣泛的娛樂服務與UC已有成就相整合,打造而成的“新浪UC”可以說是一個“巨型級”的娛樂即時通訊“航母”,通過新浪的運作,相信他的啟動,至少在門戶娛樂即時通訊領域會有一個較大的成功。

但是,對于商用而言,由于UC極強的娛樂色彩,再加上投身門戶,服務于固定網絡群體的限制,“新浪UC”基本不可能走上商用化道路,而且也不太可能得到企業級用戶的寵愛。

娛樂指數:★★★★★

商用指數:☆☆☆☆☆

成功指數:★★☆☆☆

NO.5網易泡泡(POPO)

實際上,憑借網易POPO的出道時間(國內四大門戶最先推出的IM軟件),以及其位列2003年國內即時通訊軟件用戶量排名第三的實力,完全應該排在更好的位置。但由于新浪與UC的合并,直接導致其運用于門戶娛樂服務的IM市場占有率大幅下滑。同時,日前爆出的“網易泡泡”在會員“金幣”上的新政策對會員的打擊極有可能導致其用戶的分流,故今年的景象已大不如前。

但是,較之“新浪UC”而言,網易POPO卻在商用領域表現出一定的生存能力,拋開其具備的,與各大主流IM軟件類似的功能不談。單從網易POPO在網絡聯接和防火墻穿透方面擁有的優勢來看,只要能瀏覽網頁就能使用POPO及其可以穿透任何防火墻的能力,使得它對經常在網上傳輸文件的商務用戶形成極大的幫助。

不過從長遠看來,由于其娛樂定位與門戶角色的限制,商務用戶又基本上屬于個人行為而沒有上升到一個企業級別,且只是一小部分功能適用于商務用戶,而這一小部分功能對網絡安全又存在極大的隱患。所以,網易POPO不太可能在商務領域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除非能有一家合作伙伴像3721之于雅虎通一般的推廣。

娛樂指數:★★★★☆

商用指數:★☆☆☆☆

成功指數:★★☆☆☆

NO.6搜狐“搜Q”

搜Q的存在,應該是一個尷尬。同屬門戶即時通訊一系,但其研發時機落后了網易POPO,市場跟進力度又不敵新浪UC。當網易因其較早進入拼下一定的市場份額,新浪以其并購之便坐擁龐大用戶之時,“搜Q”的出現并沒砸出多大的響動。這與“搜狐”表現出的服務比重極大、且極具特色的娛樂服務門戶的身份極不適應。

不過應該值得欣慰的是:另一家同以“娛樂”見長的門戶網“TOM科技”,至今仍在即時通訊合作伙伴的選擇上搖擺不定。這樣看來,“搜狐”憑借其成熟的娛樂服務功底,強勁的商業運作能力,也未嘗不能在門戶即時通訊的市場爭霸中搶得一席之地。

但是,“搜Q”這一娛樂性極重的IM產品,比上述兩個性屬行業門戶的UC和POPO更不具商用優勢,基本可以排除它在商用領域的發展。

娛樂指數:★★★★☆

商用指數:☆☆☆☆☆

成功指數:★★☆☆☆

NO.7阿里巴巴“貿易通”

“貿易通”,由全球最佳B2B網站“阿里巴巴”于2003年11月推出,是專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費商務即時通訊軟件。從界面風格到服務內容都體現了商務用戶對即時通訊軟件的需求。商務用戶使用該軟件不僅可以實現實時的在線交流,同時還可由它發布即時商業供求信息以及隨時查看最新商業資訊等功能。

這樣看來,“貿易通”本身是一款極為不錯的商用IM軟件。但是,它出身卻是專業而又強勢的B2B網站“阿里巴巴”,這種以會員人氣為核心競爭力的B2B網站,生存之本就是會員因其服務提供而產生的“粘性依附力”。所以,當阿里巴巴為了能在同行的競爭中獲取更高的競爭優勢時,本身龐大的商圈加上便捷實時的溝通工具,較高的成交機會對會員來說絕對是一種極大的誘惑。當然的,會員也就不會離開“阿里巴巴”而另投其它B2B網站。

有了這樣的研發背景,“貿易通”的應用層面就會產生很大的局限。“阿里巴巴”不愿也不會向其它競爭對手提供此種技術,而其它B2B網站也不希望自己的會員用上“阿里巴巴貿易通”,一旦有會員使用也就意味著會員有流失的可能。最后的結果是:“貿易通”沒有在商務領域得到廣泛的發展,而商務領域也由于N多B2B網站的推動產生了無數諸如“買賣通”“資訊通”“消息通”甚至“小靈通”的這“通”那“通”。

還有一點局限之處在于:“貿易通”只提供會員與會員的交流,對于隨機訪客與會員的交流并未解決。

娛樂指數:☆☆☆☆☆

商用指數:★★★★☆

成功指數:★★☆☆☆

NO.8 電子名片TraCQ

這一2004年以來見報率極高的IM軟件,從2003年問世之初即嚴格定位于商用即時通訊領域。在商用領域,他開創造了多項即時通訊新模式。

首先,實名制注冊、組織行為管理,這一創新要求企業在電子名片(TraCQ)的注冊中必須遵循實名原則并通過企業管理員統一管理。新原則的實施,可使企業免去使用傳統娛樂IM軟件公私不分的不可控性。統一有序的組織管理加上具體到位的實名帳號,會使企業的溝通及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改善。

其次,TraCQ電子名片獨創網頁會話技術,一改傳統IM軟件必須通過PC桌面登錄客戶端并添加聯系人方可交流的局限。企業只需將電子名片(TraCQ)嵌入自己的網頁,即可為訪問企業網站的訪客提供便捷的交流途徑。訪客無須下載安裝任何客戶端軟件,只要點擊企業網站上的工作人員名片就可直接進行全面的文本、短信及視、音頻在線洽談。這一交流模式的創新,從根本上突破了阿里巴巴“貿易通”只提供會員與會員間交流的弊端,使得會員與會員、客人與會員的交流都變得更加直接有效,最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成交機會。

而且,電子名片(TraCQ)以“網站的導購員”為口號推出一系列應用于此的增值服務,譬如電子名片的“訪客接待”功能可讓企業網站像超市導購一般主動上前與“顧客”打個招呼,從而建立溝通,了解顧客購買意向的同時為顧客購物提供信息幫助。而另一“流量分析”功能扮演的角色則是在企業網店一天的營業后統計光臨網店的顧客人數,分別來自哪里,通過什么途徑即由哪個關鍵詞及搜索引擎而來,為企業開展網絡推廣提供系統科學的數據。

可以說,由于TraCQ電子名片的出現,使即時通訊軟件與互聯網的基礎——網站的結合變得更加密切。使得點對點的溝通通過IE即可方便的實現。這可能進一步推動“靜態網站”向“交互網站”的升級,開創即時商務的新時代。

但是,娛樂性的太少涉及可能使電子名片(TraCQ)不能在市場中獲得即時通訊主流用戶即個人會員的青睞。這可能影響其在市場的快速普及。

娛樂指數:☆☆☆☆☆

商用指數:★★★★★

成功指數:★★☆☆☆

NO.9 IMU

IMU開發的初衷本來非常不錯,實現即時通訊軟件的“互聯互通”也的確讓他吸引了很多的關注,為他贏得了較快的風險投資。但其隨后的市場操作及發展走向都與當初的定位有著一定的偏差,并沒借資本的進入鬧出應有的的動靜。

說是互聯互通,表現出的執著勁頭又沒有后起之秀MYIM來的堅決,定位娛樂卻又時不時的涉足商務。因此,到目前為止,IMU仍沒有一個明確意義上的固定客戶群體。搖擺不定的選擇,方向模糊的操作,極容易在競爭激烈的即時通訊市場中迷失自己得以成名的看家本領。

畢竟,將自己的長處做精做細才是立足壯大的根本。

娛樂指數:★★☆☆☆

商用指數:★☆☆☆☆

成功指數:★☆☆☆☆

NO.10 Skype

Skype的入選完全是一個意外,本來這個位置要留給江河日下的老牌IM軟件ICQ,但“TOM科技”終于以堅定的決心向業界聲明,他們將與歐洲新貴Skype攜手進入國內即時通訊市場。這一聲明的發布,徹底終結了ICQ借TOM重整河山的想法。也從一定意義上宣告了國內四大門戶在即時通訊市場的布局完成。

此款軟件使用的具體體驗尚不清楚,但以其擠掉ICQ得寵于TOM 的能力看來,Skype一定有其獨到之處。以TOM在娛樂服務方面的優勢和成就力推,應該會在中國市場有所突破。

但是,其近兩日極力強調的,以語音為主的通訊能否在中國現有的網絡環境中取得成功還有待考察。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款純語音聊天的軟件在中國這種多種上網方式并存的網絡環境下做到100%的暢通。

而且,以語音聊天的單一優勢拼打功能多元、服務成熟的即時通訊市場尚顯得單薄。

娛樂指數:不明

商用指數:不明

成功指數:★☆☆☆☆

日本人用什么社交軟件比較多啊?

日本人最常使用的SNS是LINE,就像中國的買粉絲似的。除了LINE之外,還twitter,facebook使用的人也很多。

LINE主要用戶群來自日本,但LINE是由韓國最大搜索引擎NHN Naver開發的APP。就像是中國的買粉絲似的。

但是很多日本人不更新LINE的朋友圈。只用免費通話、免費短信功能。還有免費貼圖(和其他公司合作的廣告貼圖),消費貼圖(個人做的)都有。

Facebook是美國的一個社交網絡服務網站。

雖然以前有了日本本土的社交網站叫Mixi。但是Facebook來到日本之后,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放棄使用日本本土的社交網站,開始轉向國外的社交網站 Facebook。

LINE主要功能:

在開通數據流量或連接wifi條件下,可隨時隨地,免費通話。

只要是LINE的智能手機用戶之間,就可以進行免費通話,使用高清音質 的LINE,聊多久都免費。

更能表達心情的貼圖和表情

使用自帶的貼圖,表情符號,可以發送更加可愛的消息。

更換背景,讓發送消息更有趣

可以使用23種不同的背景,或者更換保存在手機中的圖片作為背景。

隨時可以和朋友們免費互發消息

只要是LINE用戶,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免費短信,還可以在群聊中發送圖片,地圖等

whatsapp和買粉絲的區別是什么?

首先,Whatsapp沒有類似‘朋友圈’功能,也沒有公共賬號,所以說不具備媒體屬性。

其次,Whatsapp沒有游戲平臺,也沒有表情商店。

Whatsapp不支持PC端,不能掃二維碼,沒有’一起按‘這種加好友的功能。

買粉絲與Whatsapp的用戶數對比:whatsapp的使用量是多于買粉絲的(因為港澳臺地區以及外國人通常都是用whatsapp)

Whatsapp在聊天過程中,會出現‘對方正在輸入….'這句話,如果你的信息傳送成功,會在信息方框右下角顯示一個綠色小勾勾,如果對方’已讀‘該信息,則會出現兩個小勾勾。

Whatsapp可以一鍵撥號,但是通話不會通過互聯網,而是你的電信運營商。

Whatsapp每個用戶必須自定一個別人能看得到的狀態;可選狀態是Whatsapp預先設定好的,如有空,正忙,在學校,電池快沒了,在睡覺……也可以自己編輯

個人認為whatsapp更簡單好用,內容也更純粹,在隱私保護方面也更加完善。當然,不否認wechat功能確實很多。要看您個人喜好了。

現在的互聯網與云計算中心的區別

云計算、社交網絡和移動互聯網

什么是云計算

首先是云計算。時至今日,我的身邊還常有朋友問起,這個喊得震天響的云計算,到底是什么東西?開始時我也會解釋一大堆話,后來發現,簡單記得住最管用。于是概括為一句:云計算就是互聯網,互聯網就是云計算。而云計算的用處,或者說目的,是要將個人電腦(臺式機也好筆記本也好)放到互聯網中。

什么叫個人電腦放到互聯網中?舉例來說,你能直接在網絡上看電視劇,并且可以在任何能上網的地方接著看同一部電視劇。而在幾年前,你可能得先把電視劇一集集下載到你的個人電腦里,還得先安裝好暴風影音這樣的播放軟件。換句話說,原本屬于個人電腦的功能,現在被互聯網替代了。

云計算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取代個人電腦的全部功能,這就叫把個人電腦放到網絡里。云計算將最終讓你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做任何與電腦相關的事,還不用隨身帶著筆記本或者U盤,因為你需要的所有數據、軟件都在云中,在你的網絡賬戶里。

對IT圈外的朋友來說,“把個人電腦放到網絡里”這句話聽起來可能還不夠刺激。充其量,它不過能讓我們的信息生活更方便而已。但如果我告訴你這一變化將造成曾經只手遮天的微軟帝國的消失,那么你可能精神為之一振。有那么厲害嗎?不過細想想也不奇怪,如果個人電腦都消失了,那么Windows還有什么用呢?

回顧一下我們如今的電腦操作,那種軟件使用的最為頻繁?沒錯,是瀏覽器。當云計算的終極目的成真,我們將只需要在本地電腦中留下一個瀏覽器,而不再需要Windows的其它復雜功能。到那時,我們甚至希望開機就直接看到一個運行之中的瀏覽器,而不再需要Windows本身(這正是Google的chrome os項目的目標)。

對于IT從業人士來說,個人電腦向互聯網的遷移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機會和可能。以往我們熟悉的各種桌面軟件,大到Office,小到記事本,在云時代都需要改寫為互聯網中的網頁。僅這一條就意味著數以億計的潛在財富價值。更不用說個人電腦向互聯網遷移過程所伴隨的另一個實質性變化——社交。

社交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個人電腦向互聯網的遷移正好將為社交舞臺提供遠遠超過今天的空前龐大的用戶群體基礎。我們知道,即使是在Windows和互聯網共存的今天,社交網絡服務都已經產生了如Facebook般市值估價超過千億的超級大公司。換句話說,云計算孕育的不僅是再造一個微軟帝國的潛力,更意味著一個史無前例的巨大影響力的信息時代的真正來臨。

云計算分析與預測

對于業內人士來說,即使所有人都知道云計算的好處,也不見得有多少人能真真切切地將它落到實處。表面轟轟烈烈的云計算產業建設,到如今看來也不過是為多搞一些機房拉資金的噱頭。落到實處的云計算就只是鋪寬帶、上機器?前車之鑒是,電信運營商們投入大筆資金砸向3G,等到管道鋪好才最終發現自己更像是在為互聯網公司們做嫁裳。

硬件投資是必須的也是賺錢的,但它只是行業生態系統中最低端的部分。這種技術門檻極低的基礎建設就不要再拉上云計算的幌子了。

云計算的真正精彩在于軟件行業。雖然以“互聯網即云計算”的角度來講,所有互聯網公司都與云計算相關,但卻并非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真實地參與云計算的發展進程。不是不想參與,是不知如何參與。

應該怎樣將云計算落到實處?緊緊把握“個人電腦向互聯網遷移”這一本質正是關鍵。遵循這一思路,網絡操作系統,或者說online windows,也許正是云計算領域的頭等發展大事。如果做不了OS,那么退而求其次,發展云時代的應用軟件,或者說互聯網服務,也是正解。

也有一些聰明的公司看懂了云的未來。就國內而言,騰訊在這方面的動作可謂領先一步。打開web2.qq.買粉絲,呈現在眼前的與其說是網頁,不如說是在線的windows桌面。這種數據、軟件、操作皆在云中的網絡桌面,正是網絡操作系統的雛形。隨著越來越豐富的第三方應用被加入其中,企鵝帝國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辛運的是,云計算并非復制一個online windows那么簡單。這才使云計算不至于被大公司們壟斷,從而給我們留下了參與的機會。問題在于,即使騰訊們把頁面做得再像Windows,互聯網的生態也不會遭到個人電腦時代的壟斷之災。門戶主頁、電子郵箱還是可以照常打開,絲毫不受所謂網絡操作系統的約束。要知道,在個人電腦時代,任何軟件沒有Windows都是不可能存在的。這種截然不同的本質區別表明:看起來很像Windows的網絡桌面只是一個桌面。你甚至可以將它理解為網絡硬盤。無論如何,它絕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操作系統。

盡管如此,網絡桌面仍然是云時代生態系統中最接近操作系統的一環。只是,當年Windows的榮光再也無法復制,絕對壟斷的可能也將連同這種并不光彩的榮耀一同褪去。某個優秀的網絡桌面(比如Facebook)可能長期被大多數人設為主頁,但這并不妨礙長尾用戶群中的少數人按照自己的偏好選擇其它網絡桌面。不同公司的網絡桌面產品將共存于云中,而所有互聯網服務都可以很好地在它們中運行,不受兼容性的困擾。因為,云時代的決定性標準不是由某一家制定,而是植根于已經深入人心的公共網絡協議。

換句話說,云時代將不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操作系統。網絡桌面與其說是操作系統,不如說是另一種云中的應用軟件。也可以認為,云時代的操作系統,由互聯網中的所有服務共同組成。

因此,落實云時代的關鍵,最終歸結為開發互聯網服務。但是,互聯網服務并不等于傳統的互聯網網站。最大區別,在于互聯網服務于用戶及其它服務交互的軟件特性,而傳統網站只是一段段靜止的文字和圖片,只相當于個人電腦中的一個個數據文件。

這就是為什么互聯網中為數眾多的網站中,只有少數算是真正參與到了云計算的進程之中。即使是Web2.0的興起讓許多網站開始重視與用戶的互動,也很少有網站能夠像Windows時代的軟件一樣,與外部數據一起與系統共生。換到互聯網語境之中,這也可以理解為網站的開放性。在這方面,不僅需要膽略,更需要想象力。Facebook與Myspace的不同,正是因為前者將自己的社交資源向外界開放,才獲得了決定性的質的飛躍。

簡而言之,喧囂的云計算其實很簡單。無需長篇累牘的論文,無需盲目的政府投資。未來和機遇在于互聯網服務的創新和細化。中小互聯網內容提供商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平臺和系統將不再重要,絕對性的壟斷將分流到一些優秀的互聯網服務之中。隨著云計算的深入,優秀的互聯網服務將越來越多,信息世界的秩序則將最終趨于平等和自由。

社交網絡

相較于云計算,社交網絡的概念容易理解一些。畢竟,人們對社交并不陌生。社交網絡嘛,就是在網絡上社交唄。用更廣義也更簡單的話來概括,社交網絡就是多用戶參與的網絡。

從這個意義上講,Web2.0熱潮的核心概念社交網絡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為人熟知的即時通訊軟件如QQ,多人網絡游戲如傳奇,都是早在Web2.0之前就已經大獲成功的社交網絡服務。

今天,我們已經有了Facebook、騰訊等巨無霸級的大型社交網站。這是否意味著社交網站已經發展到了熟透的階段?是否意味著后人已經沒有進入該領域的機會?

第三方登錄的深意

更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數大型社交網站都已經陸續開放了第三方登錄功能。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在很多中小網站中見到“用QQ賬號登錄”的選項。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已有的QQ賬戶登錄,而無需另外注冊。這既是所謂的第三方登錄。對中小網站來說,這絕對是有效吸引用戶流量的天大喜事。

為什么社交網站巨頭們要做這樣的慈善事業?要知道,今天名不見經傳的小網站,明天就可能成長為可怕的競爭對手?究竟其中有何玄機?

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解答,但深層的答案還是要從云計算之中尋找。我們之前講過,云計算的生態將最終由許多互聯網服務共同構成,這些互聯網服務將呈現出一種開放可交互的狀態,就如同個人電腦中軟件與軟件,軟件與數據文件的關系一般。云中的“個人電腦”要求云中的“軟件”們互通而不是各自為政,而互通的關鍵則是統一的用戶身份認證。

換句話說,用一個賬戶通行互聯網是云計算的天然需求,而現行互聯網中一個網站一套用戶賬戶的格局已然成為了云計算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破除它勢在必行。

這種技術發展所蘊含的自發動力才是巨頭們開放用戶資料行為的幕后推手。早在Facebook率先開放用戶資料之前,用于賬戶互通目的的網絡通行證技術OpenID就已經如暗流涌動,隨時可能破冰而出。即使Facebook自己不開放,遲早也會有別的網站這么做。與其守住既得利益等到人老珠黃,不如順勢而為與世界共同前進。這也正是一流公司是否能夠持續優秀的基因所在。

從長遠看來,開放賬戶資料的確會逐漸削弱Facebook這樣的巨頭原先擁有的平臺壟斷優勢,甚至有淪為賬號提供商的風險。但這是大勢所趨。互聯網從誕生之日其就擔負著自由與平等的使命,任誰也改變不了。順勢而為,秉持開放的態度,反而能夠在現有的優勢基礎上,集中精力做強做深具體的內容服務,從而在新的階段持續保持優勢。例如,在社交空間這項服務上,相信Facebook將長期保有優勢(所謂社交空間,即用戶進行經常性社交活動的場合。并非所有的社交活動都在社交空間完成,但社交空間卻是社交活動最多的場合)。

對于廣大IT從業人員來說,開放的互聯網當然更意味著福音,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伴隨著云時代的深入,社交這塊大蛋糕將愈發顯露出活力。

移動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也許是時下最熱的IT領域,連圈外的朋友們也很樂意將它作為時髦詞掛在嘴邊。畢竟,不懂云計算,不懂SNS,還不懂天天把玩的小手機嗎?

然而,筆者要說的是,移動互聯網恰恰是筆者最不看好的方向。一旦IT再次出現泡沫(但愿不會),其源頭必然是今天投資人競相追捧的所謂移動互聯網。

手機≠移動互聯網

最大的問題也是最容易搞錯的一點是:手機不等于移動互聯網!如果你仔細讀過本系列文章之前的部分,你應該明白,未來的互聯網將成為每個人的“個人電腦”,而任何一種具備顯示屏的終端,無論是臺式機、筆記本、手機、腕表、相機,又或是公共查詢機甚至是ATM機,都將成為云中“個人電腦”的顯示終端。換句話說,互聯網的未來形態天生就是移動的,而與是否使用手機無關。我們將會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設備接入云中的“個人電腦”,這才是移動的真實含義。

那么手機將會是移動互聯網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嗎?是,又不是。我們的確將經常使用手機來接入互聯網,但同時大部分的工作仍然是通過其它設備,尤其是傳統的配備有大屏幕的臺式機或者筆記本來完成。

原因在于,手機歸根結底受制于屏幕大小和輸入的流暢性,因而不可能成為大部分電腦操作的適用設備。你可以用手機編短信發微博,但你不會用它來編輯word或excel,甚至長一點的email也不會用它。同樣的,你用手機來彈小鳥打僵尸,但你會長時間用它來玩魔獸或是使命召喚嗎?甚至賽車游戲你也會覺得還是臺式機來的爽快。

把手機屏幕做大點能不能有所幫助?君不見今天清一色蘋果長相的智能手機們比拼的正是面子大小。只是實在懷疑,這種令廣大MM們不爽的磚頭風到底能持續多久?莫非我們真的想要吧筆記本揣到褲兜里逛街?NO!那還是手機嗎?

手機的定義決定了它的體積不可能無限增長。它的輸入方式從鍵盤、觸摸再到語音、圖像識別也就達到了想象力的上限。最頂級的設備也無法改變手機不利于閱讀和輸入的特性,因此已經和正在燒錢的朋友們請接受這個現實:手機≠移動互聯網,手機只適合簡單應用,最多是正常應用的簡化版。

給手機設計開發者如下建議。你們開發的應用應該:

1.不需要總是看屏幕

2.不需要仔細看屏幕

3.如果你的應用必須隨時看屏幕,仔細看屏幕,那就不用煞費苦心在手機上牽強附會了。配備有鼠標鍵盤和正常尺寸屏幕的傳統電腦才是你應該考慮的目標。手機取代不了傳統電腦。

第二個問題

筆者不看好移動互聯網的第二個根本原因在于基礎設施的不成熟。即使已經到了3G審美疲勞4G才是王道的21世紀,我們最缺的依然是基礎設施建設。今天的移動互聯網硬件環境,和我們剛跨入新世紀互聯網剛抬起全民普及苗頭時的那個年代極其相似。從業者一片熱血沸騰,用戶們卻還在盤算30塊錢包20小時還是80塊錢包60小時劃算。

歷史的驚人相似實在無法不讓人聯想到曾經的泡沫危機。君不見,上一次的互聯網喧囂散盡之后,多少互聯網先驅們被拍在岸邊,死在明天。足足七八年之后互聯網才盼到了復蘇,結果是毛頭小子開心網們撿了大便宜,而從之前的陰影中活下來的就只有利用互聯網卻不采用互聯網思路的QQ而已。

除非基礎設施足夠成熟,否則進入移動互聯網就是一種先烈式的冒險。筆者的建議是,五年之后再作打算也不晚。

智能手機誤入歧途

最后一個問題,讓我們再來湊湊手機的熱鬧。喬幫主引領的智能手機革命成功擊破了中國山寨頭頭們冒起的泡泡,搞得大大小小的手機店不換上清一色的蘋果狀磚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賣手機,也搞得稍懂一點時髦的年輕人不揣上一塊磚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帶了手機。但事實是,智能手機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筆者升級過一次Android系統。從上網查資料下載升級包再到最后安裝成功,總共花費兩個小時。據說這已經算是好成績。普通用戶大概不會和系統較勁,但如果想要嘗試某款新軟件功能,也必須要經歷先下載再安裝后使用的過程。至于應對安裝沖突、升級失敗、運行異常,以及控制情緒避免系統設置查找抓狂癥,乃至學習新型殺毒軟件和防火墻的用法,也是每個智能手機用戶必須具備的常規素質。

這一切多像那令人懷念的Windows 95年代!可是拜托,我們里那個歲月已經不折不扣的過去了十六年的光陰。云計算都已經過喊得耳朵起了繭,微軟都已經不再是歷史舞臺的主角,為什么手機開發者們還試圖讓我們重復那當年的往事?

不要下載!不要安裝!手機軟件應該直接做成網頁應用,在瀏覽器中打開就OK!你說本地軟件才能跑的順暢,難道你不知道現如今連網絡游戲都在轉型網頁版免安裝?你說放在桌面的快捷方式才能吸引用戶,難道你不知道網頁圖標也可以放到桌面上?順便說一句,瀏覽器的開發者們應該好好學學UC,把瀏覽器的入口界面做得像桌面一點很難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