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外朝貢貿易體制(明朝的朝貢貿易體制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4-06-01 11:38:02 编辑: 来源:

朝貢體系的特點是什么?

朝貢體系的特點是:

1、文化制度上的吸引和歸依:朝貢體系所構建的東亞國際秩序長期穩定,既是中國強大實力的體現,又是周邊國家主動融入該秩序和內化吸收當時先進的文化制度的結果。

2、強調松散脆弱的“中心-外圍”權力結構模式:古代中國認為自己是“正統”,而周邊國家或地區則被稱為“蠻”、“夷”,形成一種“同統而不治”帶有明顯藩屬關系的中心-外圍權力結構模式。

3、經濟上“厚往薄來”的互利平等性:朝貢體制既是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表示政治臣屬關系的形式,又是兩國官方貿易的形式,即通過兩國朝廷之間的朝貢與回贈,交換兩國的特產和物品,進行以物易物的貿易。

4、帶有明顯的聯盟外交特征:朝貢國高度依賴中國, 或是抵御外來國家的侵略,或是制衡內部各派勢力,帶有鮮明的合縱連橫的聯盟外交特征。

5、朝貢國之間是外交地位的不平等性:朝貢國之間并不是整齊劃一的平等關系,中原王朝一般會依據周邊藩國的政治臣屬關系來判定其國地位高下。

明朝的朝貢貿易體制是怎么回事

朝貢貿易即貢賜貿易,周邊各國向明朝皇帝進貢,明朝皇帝回賜

這種貢賜關系不是明朝首創,古已有之,但在明朝成為主要的對外貿易形式,是因為明朝的閉關政策

周邊各國為了保持與中國的貿易關系,就采用了這一辦法

而明朝皇帝為維護"天朝上國"的面子,往往厚賜進貢者,所以周邊各國也樂此不疲

朝貢體制與朝貢貿易體系的區別

朝貢體制和朝貢貿易體系在本質上存在一些差異。

朝貢體制是一種基于等級關系的政治秩序,通常存在于東亞地區的古代國家關系中。在這種體制中,小國向大國的皇帝進貢,以表達對后者的尊敬和服從,而大國則會保護并向小國提供必要的政治和經濟支持。朝貢體制的基礎在于表達尊卑、順逆、臣屬等關系,并且是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進行交往的一種外交手段。

朝貢貿易體系則是以朝貢體制為基礎,結合經濟活動的具體實踐而形成的一種貿易體系。在這種體系中,小國向中國進貢,這些貢品包括特產、工藝品、珍寶等,而中國則以經濟、政治或者軍事支持作為回報。朝貢貿易體系在古代中國的對外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國與周邊國家進行經濟交流的重要方式。

總的來說,朝貢體制更注重政治秩序和尊卑關系,而朝貢貿易體系則更強調經濟交流和互惠互利。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