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型外貿公司年銷售額大概有多少(開外貿公司(中小型)從零開始到走上正軌盈利,需要多長時間?)

时间:2024-06-03 11:33:00 编辑: 来源:

中型外貿企業包括哪些

法律主觀:

兩者有明顯區別,外貿企業指單純的進出口企業,自己不生產產品,從生產廠家進貨,銷售給外國,中間掙差價和退稅。生產企業,是指也有外貿出口權,自己是生產廠家,但一般來說只能出自己工廠生產的產品。這種企業他不交 增值稅 ,他也沒有退稅,這就是所謂的不征不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九條企業法人分立、合并、遷移,應當在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批準后30日內,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開業登記或者 注銷登記 。

開外貿公司(中小型)從零開始到走上正軌盈利,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是完全沒有外貿進出口工作經驗的人開設外貿公司,必須有充足的資金支持,一般在一年之內不會盈利,也就是說必須準備用于一年的運營資金。

而且必須聘用具備豐富經驗的外貿業務員,或者與外貿業務員做利潤分成,就可以很快的運營起來。

如何定義中小型外貿企業?

定義:

職工人500 人以下,或銷售額15000 萬元以下,有從事對外貿易(進出口)的企業,在國家規定的注冊企業的相關領域內,這些企業對合法產品有進出口經營權。

外貿企業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一)企業具有獨立從事進出口業務經營活動的權力。這是企業獨立性的基本要求,即企業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獨立自主地進行經營活動。企業要有穩定的、適銷對路的出口貨源和出口渠道,或有一定的進口訂戶和進口渠道。經營的商品質量要好,適銷對路,使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能力,進口商品能滿足國內四化建設和用戶的需要。

(二)擁有為直接從事進出口商品交換活動所必需的人員(包括管理、業務、外語和技術干部)、資金和物質技術設備,并有自主的支配權和使用權。沒有一定的人員、資金和物質技術設備,企業就無法進行經營活動。企業不能自主地支配和使用它所具有的人員、資金和物質技術設備,企業就失去了經營的活動。

(三)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以收抵支,并能取得盈利。這是企業獨立經營的核心。為此,就必須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耗費,進行正確的計算和嚴格的監督,用自己的收入抵補開支,保證取得盈利。企業盈利的一部分以稅收形式上繳國家;另一部分留給企業,用于企業擴大業務經營和職工福利。這是社會主義企業必須承擔的經濟責任。

(四)具有法人的權利和地位。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獨立地行使法定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的經濟組織。凡是實行獨立核算,進行獨立經營的外貿企業,依法取得法人的資格和地位后,即成為受法律承認和保護,并可依法行使法定的權利和義務的獨立單位。所以,企業取得法人的資格和地位后,就可以在銀行開立帳戶,對外簽訂經濟貿易合同,對經濟后果負有經濟和法律責任。

上述四個方面是外貿企業的基本特征,也是外貿企業必須具備的條件。它們是相互聯系,缺一不可。

我國中小企業有多少

問題一:中國有哪些知名的中小企業,,??,急需啊 勞請各位幫幫忙吧 無錫尚德太陽能、青島金王集團(這倆是典型的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例子) 寧波立時(塑料)、寧波西摩(電器)、大連理想(罐頭)

問題二:截止2015年中國有多少中小企業數量 以個人獨資企業等形式的企業大概有1100萬家,另外以個體戶登記的企業有3600萬家,合在一起有將近5000萬家。

問題三:我國中小企業的標準是什么? 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

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 印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制定本規定。

二、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具體標準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

三、本規定適用的行業包括:農、林、牧、漁業,工業(包括貳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批發業,零售業,交通運輸業(不含鐵路運輸業),倉儲業,郵政業,住宿業,餐飲業,信息傳輸業(包括電信、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其他未列明行業(包括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

問題四:我國代表性中小企業有哪些 我國目前對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為2003年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研究制訂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家統計部門據此制訂大中小型企業的統計分類。根據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于2002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精神,原國家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于2003年2月19日發布了《關于印發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對主要行業的中小企業的標準作出了明確的界定。該標準是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的。按照《通知》的規定,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應該按照以下標準認定: 工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 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 建筑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3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4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6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 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 批發和零售業,零售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500 人以下,或銷售額15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 人及以上,銷售額1000 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 批發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 交通運輸和郵政業,交通運輸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3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5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郵政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1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4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準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各國一般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定義,質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及所處行業地位等,量的指標則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量的指標較質的指標更為直觀,數據選取容易,大多數國家都以量的標準進行劃分,如美國國會2001年出臺的《美國小企業法》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準為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英國、歐盟等在采取量的指標的同時,也以質的指標作為輔助。 住宿和餐飲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800 人以下,或銷售額15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4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 “職工人數”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末從業人員數代替;“工業企業的銷售額”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產品銷售收入代替;“建筑業企業的銷售額會計科目”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工程結算收入代替;“批發和零售業的銷售額” 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銷售額代替;“交通運輸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的銷售額”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營業收入代替;“資 產總額” 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資產合計代替。規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各類所有......>>

問題五:2014年全國大中小企業各有多少家? 目前,全國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總量超過4200萬家,比2007年增長了49.4%,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同時,中小企業也貢獻了58.5%的GDP,68.3%的外貿出口額,52.2%的稅收和80%的就業,在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教興國、優化經濟結構等諸多方面,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問題六:?中國現在有多少企業 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有中小企業2930萬個。此外還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工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占到了全國企業總數的99%,達到2000多萬家。”在大量的文獻中還可以看到這樣的引用,“根據國家經貿委中小企業司最新數據統計,國內中小企業數量是1100萬家”,此外,原國家經貿委副主任張志剛曾說,近兩年我國中小企業已經超過800萬家。國家工商總局也曾經公布過,我國企業數量為800萬家。而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09年末,我國共有法人單位510.7萬個,其中企業法人302.6萬個。 2010世界五百強中國企業排名: 前面為世界排名 17 中國石化 中國 煉油 131,636 24 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110,520 29 國家電網 中國 電力 107,185.5 154 鴻海精密 中國臺灣 電子 40,595 170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銀行 36,832 180 中國移動通信 中國 電信 35,913 192 中國人壽 中國 保險 33,711 215 中國銀行 中國 銀行 30,750.8 230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 銀行 28,532.3 237 中國南方電網 中國 電力 27,966.1 275 中國電信 中國 電信 24,791.3 277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 銀行 24,475.5 290 和記黃埔 中國香港 多元化 23,661.0 299 中化集團 中國 貿易 23,109.2 307 寶鋼集團 中國 金屬 22,663.4 327 中油公司 中國臺灣 煉油 21,796.1 342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中國 工程建筑 20,520.4 343 國泰金融控股 中國臺灣 保險 20,436.4 384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中國 工程建筑 18,735.7 385 一汽集團 中國 汽車 18,710.7 396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中國 工程建筑 18,163.2 402 上汽集團 中國 汽車 18,010.1 405 中糧集團 中國 貿易 17,953.2 427 華碩電腦 中國臺灣 計算機 17,224 435 中國五礦集團 中國 貿易 16,902.2 447 廣達電腦 中國臺灣 計算機 16,531.3 456 臺塑石化 中國臺灣 化學 16,281.8 457 怡和洋行 中國香港 貿易 16,281.0 469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 煉油 16,038.9 488 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 中國 海運 15,413.5 現行的企業建立政策和趨勢: 1、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未明確限制的投資領域,都允許民營經濟進入;凡是承諾向外資開放的領域,都向民營經濟開放;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未作明文規定的,不得另行設置注冊登記的前置條件。鼓勵民間資本在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城建、環保和科技、教育、衛生、文化、體育、旅游、社會福利、社區服務等領域投資發展。選擇一批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 *** 投資項目,向民營企業開放。 2、民營企業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項目,其所需國產設備投資的4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