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陶瓷出口貿易現狀(陶瓷在一帶一路帶動下會面臨怎樣的新發展?)

时间:2024-06-02 18:54:14 编辑: 来源:

陶瓷在一帶一路帶動下會面臨怎樣的新發展?

——原標題:2019年中國陶瓷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提升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水平大勢所趨

1、2018年中國陶瓷行業寒冬初顯

2018年中國陶瓷磚產量大幅回落至2012年的水平,創下了行業有史以來產量的最大跌幅。2018年我國陶瓷磚產量90.11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1.2%。

重要建陶產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負增長,其中福建為-5.4%,廣東、江西和山東增長均在-15%以上;

新興建陶產區唯有四川產量實現13.3%的增長,其他河北、河南、廣西等產量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2018年我國陶瓷磚出口下滑態勢繼續延續,全年陶瓷磚出口39.86億美元,同比下降9.94%。

2007-2018年中國陶瓷磚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陶瓷行業的蕭條并非沒有征兆。陶瓷行業與建材行業相關。本游有嚴厲的環保政策限制,下游受房地產行業去杠桿、貿易戰等因素影響,消費力度驟降,雙重因素推動下,陶瓷行業寒冬降臨。

2、2019年中國陶瓷行業乍暖還寒

進入2019年,因建材行業回暖,主要建材產品生產總體保持平穩。其中,陶質磚、瓷質磚、衛生陶瓷制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8%、8.6%、10.3%。

2019年H1中國陶質磚、瓷質磚、衛生陶瓷制品產量增速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量增長的同時,建筑陶瓷制品、衛生陶瓷制品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6.3%、34.5%。生產數據與盈利數據雙飄紅,陶瓷行業似乎重現生機。

2019年H1中國建筑陶瓷制品、衛生陶瓷制品利潤總額增速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2019年中國陶瓷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進一步分析陶瓷行業消費市場后,發現國內陶瓷行業仍不容樂觀。據中國建材流通協會陶瓷衛浴經銷商委員會、中陶家居網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19年6月,全國瓷磚總需求量為31.6億㎡,同比下滑10%。

陶瓷需求雖有所下降,但地區消費仍然呈現出一定亮點:

——東部地區(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市)10.7億㎡,約占全國瓷磚總需求量的34%。

——中部地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個省)瓷磚需求量為8.8億㎡,約占全國瓷磚總需求量的28%。中部地區正逐步成為瓷磚需求的主要市場。

——西部地區(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市、自治區)瓷磚需求量為10.1億㎡,約占全國瓷磚總需求量的32%。云貴川是主要市場需求點,精耕細作市縣市場將會有較大的空間。

2019年H1中國瓷磚地區消費需求占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另外,2019年7月,國家海關總署發布上半年外貿進出口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1-6月中國陶瓷產品累計出口額762.5億元,同比下降3.9%。陶瓷出口市場也不容樂觀。瓷磚在國外的受挫,并非因市場需求收縮,更有其深刻的原因——中國瓷磚在世界各地正在遭遇著各種形式的反傾銷與貿易壁壘,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讓中國瓷磚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下降。

4、中國陶瓷行業尚未走出行業寒冬

產量數據,利潤數據飄紅的同時,市場需求卻呈現出艱難的局面,經濟數據的背離,背后是否有原因?

首先,要明確,2018年行業數據顯示是過去20年中最差的,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寒冬,2019年對于2018年的增長是沒有代表性,不能說明問題。

所以,2019年的需求數據,才更能說明行業的發展境況。2019年的需求數據,下降較上年更甚,說明陶瓷行業尚未走出行業寒冬。

5、中國瓷磚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其一,未來房地產行業將發生巨大變革,瓷磚行業必將受此波及。這里引用重慶市原市長在黃奇帆在世界華人不動產學會暨房地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國際研討會上的一段話:

未來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因此,今后十幾年,整個房地產行業將會迎來大洗牌,行業集中度會持續上升,這也決定了陶瓷行業的集中度在提升。

其二,環保之路勢不可擋。2015年-2018年是環保倒逼產業轉型,但在當下,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企業首先要環保達標才能夠實現獲得參與市場競爭的資格。故接下來在面臨勞動力短缺的挑戰下,需要不斷地提高智能制造的水平。

其三,從行業機會看,裝配式建筑、集裝箱式建筑成為建陶行業新的拐點。同時新型材料、高附加值產品的進軍與探索吹響了陶瓷行業跨界的沖鋒號,特別是發泡陶瓷、功能性瓷磚。

一場深刻且持久的變革,正在陶瓷行業悄然發生。一等企業具有強烈的嗅覺,引領行業變革,二等企業及時掉頭,跟隨行業變革,三等企業會等在原地,后知后覺,最后感嘆時不與我。考驗功力的時刻到了,準備好了么?

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與展望

(粘貼于佛山政府網政務公開專欄)

摘要:經過改革開放后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佛山已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建筑衛生陶瓷生產基地,陶瓷產業的發展對佛山經濟的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國內外陶瓷行業競爭的加劇和形勢的發展,佛山陶瓷產業面臨著一系列制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受內外因素影響,佛山陶瓷產業發展面臨不進則退、小進也退的嚴峻局面。

本文首先詳細闡述了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其次,分析佛山陶瓷產業的現狀,包括其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最后,展望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前景,指出其發展的方向是:走可持續道路、做強區域品牌、增強自主創新、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等。

關鍵詞:佛山;陶瓷產業;發展歷程;展望

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制作來體現的,并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征。

談及陶瓷,就不得不令人想到佛山。佛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佛山的歷史文化多種多樣,而陶瓷文化無疑是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響力、傳播最廣的。石灣陶瓷則更是佛山的一張亮麗“名片”,它使佛山獲得“南國陶都”的桂冠,并延伸發展了“大佛山陶瓷”地域經濟的概念。

一、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

佛山是鑲嵌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佛山陶瓷歷史源遠流長,南風古灶,五百年窯火不斷,石灣公仔,享譽中外。佛山陶瓷生產始于唐,奠于宋,鼎盛于明清,今天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陶瓷產地之一,其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建國以前的輝煌與沒落

佛山石灣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貝丘遺址中已揭開其燒陶的歷史序篇。秦漢時期,石灣制陶技術已有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大批陶俑、動物、器皿等,證明此時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藝術。六朝時期,石灣人已掌握了陶釉技術。唐代,石灣已出現陶瓷商品性的生產。宋代,石灣陶瓷產品已由圓型窯生產向龍窯生產過渡,逐漸形成了陶瓷商品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體系。明代,石灣陶瓷業進入繁榮時期,這時的石灣,作為民間陶瓷商品生產的集中地(即所謂民窯),已經形成顯著的行業生產特色,兼融中原各大名窯生產技術和高溫釉彩的普遍使用,使石灣陶瓷制造技術日趨完善,美術陶瓷以一種極具地方民俗特色的藝術開始出現,又極大地提升了石灣陶瓷的藝術品位。《明詩綜》有載:“石灣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當時石灣陶瓷生產的地位。清代,石灣陶瓷業進入鼎盛時期,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產和風格獨特的陶塑瓦脊、建筑裝飾構件、陶塑神仙佛像、園林用品、外陳設品、文房用具、藝術人物以及花鳥蟲魚等美術陶瓷的生產,不僅經營著中國華南多個省、區的廣闊市場,而且還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各國市場,成為當時生產技術和商品經濟都相當發達的陶瓷生產營銷基地,為當時佛山形成與湖北漢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并稱全國四大名鎮,列為全國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一,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清代中葉以后,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后,佛山的陶瓷業由停滯而趨向衰弱。國民黨統治時期,佛山陶瓷業不但不能發展,而且日漸蕭條、衰退,洋瓷輸入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至解放前夕,佛山的陶瓷業已奄奄一息。盡管如此,它仍然頑強地生存下來。

(二)建國之后的重新崛起

新中國成立后,通過沒收官僚資本,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個體手工業,我國陶瓷業獲得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建立了社會主義的陶瓷工業體系。在這一時期,佛山陶瓷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以石灣為中心,生產美術、化工和建筑陶瓷產品,在國內及出口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出口量在70年代占全國的20%。

但佛山陶瓷產業的高速發展還是在改革開放后三十年。改革開放后,以石灣為龍頭的佛山陶瓷業抓住千年未遇的發展良機,迅速調整生產布局,引進先進設備,改革生產技術,開發建筑裝飾陶瓷,創造了千年陶都的再度輝煌。在只有三十年的高速發展歷程中,佛山陶瓷業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改革開放至二十世紀80年代末。佛山建筑衛生陶瓷開始起步,標志著我國現代化建筑衛生陶瓷生產的興起。1982年廣東佛陶集團率先在中國大陸引進第一條意大利年產30萬平方米彩釉磚自動生產線,80年代中期,佛陶集團又率先在中國大陸從德國引進了第一條現代化的衛生陶瓷生產線,標志著中國陶瓷業邁出了告別傳統工藝和傳統生產方式的第一步。期間主要以國有企業為骨干,政府在投資、技術裝備引進或開發等方面大力扶持。大型國有企業廣東佛山陶瓷集團可以稱之為中國建筑衛生陶瓷發展的領軍企業,當時的條件下,該企業在投資、生產、技術、產品、管理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培養了大批陶瓷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為佛山陶瓷高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佛山陶瓷集團作為我國建筑衛生陶瓷的基地,聚集了當時各方面技術力量,生產不斷上升,企業效益不斷增長,因此帶動了當地一些國有及集體陶瓷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陶瓷產品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由于當時建筑衛生陶瓷生產線許多設備要引進,投資大,項目建設審批、貸款等環節較多,建設周期長,生產技術門檻較高,所以生產的發展跟不上需求的增長,形成了賣方市場,企業的效益極好,壓磚機被喻為“印鈔機”。

第二階段是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至中期。佛山建筑衛生陶瓷產業實現多種所有制企業并存發展,供需達到平衡。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適逢由佛山直接管轄的四個縣接連改為由佛山代管的縣級市,如南海縣改為南海市、順德縣改為順德市,這些剛成立的縣級市政府為發展經濟,鼓勵發展陶瓷產業,石灣周邊的鄉鎮,如順德的樂從和南海的南莊、西樵、羅村大建鄉鎮陶瓷企業。同期廣東率先進行企業轉制改革,個人資本開始進入陶瓷產業,部分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開始轉制為民營企業,體制和機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