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絲綢之路貿易交往的特點是什么(唐朝對外交往的主要形式和特點是什么?)

时间:2024-05-07 07:13:51 编辑: 来源:

絲綢之路雙方經濟交流特點是什么,反應了什么問題

互通有無、互利互惠,新時代各國各地區人民對共享全球經濟發展的成果的愿望,這一戰略構想為古絲綢之路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時代背景:

海洋是各國經貿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全球政治、貿易格局不斷變化形勢下,中國連接世界的新型貿易之路,其核心價值是通道價值和戰略安全。尤其在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合縱連橫的背景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和拓展無疑將大大增強中國的戰略安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海自貿區,高鐵戰略等都是基于這個大背景下提出的。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合作伙伴并不僅限與東盟,而是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增進同沿邊國家和地區的交往,串起連通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各大經濟板塊的市場鏈,發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合作經濟帶,以亞歐非經濟貿易一體化為發展的長期目標。由于東盟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和必經之地,將是新海絲戰略的首要發展目標,而中國和東盟有著廣泛的政治基礎,堅實的經濟基礎,21世紀海絲戰略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

自2003年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以來,攜手開創了"黃金十年"。,中國東盟博覽會連續舉辦十年,以經濟合作為重點,逐漸向政治、安全、文化等領域延拓,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抗擊重大災害中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形成了合作交流的良好局面。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中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以自貿區升級為標志,關系已進入成熟期,合作已進入快車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重要推力和載體,將從規模和內涵上進一步提升雙方貿易政治關系。

隨著美國經濟模式向出口推動型轉變,亞太多國均面臨出口市場萎縮的巨大壓力,加快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已成為共識。

國際背景: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開始凸顯,政治地位也明顯提升,并被看做下一個超級大國。因此,美國在建立"兩國集團"(G2)或中美國(Chimerica)的愿望落空后,轉而實行"重返亞太"或"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并在2013年調整為"亞太再平衡"。客觀地看,再平衡政策是盎格魯撒克遜的傳統地區戰略,迥異于冷戰時期的對蘇遏制戰略。但從安全與經濟角度看,中國顯然是美國再平衡的主要對象。

國內背景:

經濟方面,2008年11月推出的"四萬億計劃"負面效果日益凸顯:大量產能過剩,銀行不良貸款率明顯增多,經濟結構調整緩慢,外匯儲備增勢難止。從政治與安全角度看,對中國來說,海上的周邊國家包括韓國、日本、南海沿岸國家。中日未來幾年大幅度改善政治與安全關系的可能性不大,中韓之間提升政治與安全關系的空考慮到歐美經濟復蘇緩慢、市場飽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需要培育與開發歐美以外的市場以保持外貿增長,轉移過剩產能,減少外匯儲備。在周邊國家實施這些計劃,讓他們進一步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無疑是雙贏的選擇,值得優先實施。外交與安全領域,也需要突破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構筑中國自己的安全空間與機制,而從周邊開始同樣是現實選擇。

基于上述考慮,新一屆中國政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后,由主席在2013年9月初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建設涵蓋近30億人口的"絲綢之路經濟帶",10月初在他訪問印尼時,提出與東盟國家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并在10月底召開了規模空前的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確定了今后10年周邊外交工作的戰略目標、工作思路與實施方案。

因此,"一帶一路"是中國作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地區大國,在崛起為世界大國的過程中,針對大周邊地區而實行的一項中期戰略,旨在和平地突破美國的"亞太再平衡"這一"戰略緊身衣",由近及遠地構筑涵蓋大周邊的區域性政治安全經濟網絡,其中經濟是領域重心,小周邊是區域重心。

綜合論之,中國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原因為:

1、產能過剩、外匯資產過剩;

2、中國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對國外的依存度高;

3、中國的工業和基礎設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擊,容易失去核心設施。

4、中國邊境地區整體狀況處于歷史最好時期,鄰國與中國加強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

漢唐時期對外交流的特點 漢唐時期對外交流的特點是什么

1、漢代以陸路為主,唐朝水陸并舉。西漢張騫通西域后,“絲綢之路”開通,中國同西亞,歐洲商貿關系開始發展起來。唐朝“絲綢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還開辟了登州,揚州,東至西亞,歐洲的海上商道。

2、漢以商貿為主,唐使臣、商貿、文化全面展開,與朝鮮、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臣往來通好。

3、漢代商貿具有單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雙向性,不僅傳播文化,而且廣泛吸取各國經濟文化成果,促進唐朝繁榮。

4、品種增多。漢代以絲和絲織品為主,唐代絲綢、瓷器、紙張、茶葉等商貿物品大為增多。范圍廣,漢代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有所突破,唐代形成中華文化圈。

唐朝對外交往的主要形式和特點是什么?

唐朝對外交往的主要形式有:使節往來、留學生、技術交流、宗教往來、藝術交流;唐朝對外交往的主要特點有交往范圍廣泛,交往領域全面兼收并蓄,交往渠道眾多,交往內容明顯不同,在交往過程中,儒家文化圈形成

古代對外貿易有什么特點

說到這個我國古代的對外貿易,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畢竟我國歷史上對外貿易的發展還是非常壯闊的,那么在古代的話,我國對外貿易的特點有哪些呢?怎么樣才能象征我們古代貿易的發展迅速。從古到今對外貿易又是怎么發展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古代對外貿易有什么特點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

①秦漢時期,對外貿易主要以陸路為主。

②隋唐時期,水、陸并進。

③兩宋時期,陸地商路中斷,海外貿易發達。遼、夏、金政權將歲幣西運。

④元朝時期,水、陸兩條商路并進。

⑤明朝,海運發達,遠達東非和紅海。

⑥清初,閉關鎖國,只準廣州一地接待外商。

目的:①貿易不以營利為主,而以加強友好往來或者宣揚國威為主。例如鄭和下西洋。②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例如絲綢之路。③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

特點: ①先陸路貿易,后海路貿易。②外貿政策由開放到閉關。

2、古代對外貿易是怎么發展的

1、漢代:中國與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保持著頻繁的貿易往來。張騫通西域后,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通過絲綢之路與中亞、西亞、南亞諸國進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南海諸國即印度半島等地進行經常的貿易往來。

2、唐朝:對外貿易繁榮。唐政府在廣州設置市舶使,管理對外貿易。史實略。

3、兩宋:

①北宋政府在廣州、杭州等地設置市舶司,負責管理對外貿易和事務,征收商稅。

②南宋海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有廣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貿易港。

③南宋政府采取鼓勵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設有番坊,有外商長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國家眾多,以阿拉伯人最多。

④對外貿易東達日本、朝鮮,西至非洲一些國家。

4、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

5、明朝:鄭和下西洋與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貿易,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明朝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有廣州、泉州、寧波、福州。

6、清朝:政府實行閉關政策,一方面禁止國人出海貿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來華貿易。只開放廣州一地對外貿易,還幾次下令實行海禁。在正當的中外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出現貿易順差。

對外開放、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才能促進社會進步,閉關鎖國只能造成國家、民族的落后;加強聯系、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是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適應歷史發展趨勢者存,逆歷史發展趨勢而行者亡;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條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國人民同外國交流的主流,說明我國古代人民是愛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商路的演變:

①秦漢以陸路為主。

②隋唐海陸并進。

③兩宋陸路中斷,海貿發達。

④元朝水陸并進。

⑤明朝海運發達,遠達東非和紅海。

⑥清初閉關鎖國,只準廣州一地接待外商

絲綢之路和三角貿易的內容區別

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于西漢都城長安(東漢延伸至洛陽)。絲綢之路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三角貿易:16世紀開始的“黑三角貿易”即奴隸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廉價的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由于被販運的是黑色人種,故又稱“黑三角貿易”。歷時400年之久。

共同點:溝通了以亞歐為主的經濟貿易,促進了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并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經濟文化聯系。

區別:三角貿易是非正義的,它使非洲的勞動力大大減少,致使非洲的貧窮與落后。

絲綢之路是正義的,只為加強各國經濟文化聯系。

親,如有問題請HI我或是郵件聯系也可以

如若滿意請采納我的答案,謝謝O(∩_∩)O~

往昔つ惋兮團隊蘇依然為您解答!~~

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特點和興盛的原因?

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特點是以東南沿海港口為起點,貿易范圍較廣,出口貨物以手工業品為主,進口以原料、貴重奢侈品為主。這條絲綢之路的興盛的原因如下:

1. 唐朝的繁榮是基礎保障: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 開放的政策是重要條件:唐朝政府實行開放的政策,鼓勵海外貿易,這使得海上絲綢之路得以蓬勃發展。

3. 地理環境的影響:唐朝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同時,唐朝海上交通技術相對發達,這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提供了技術保障。

總之,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