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形式(絲綢之路主要商品是什么?)

时间:2024-05-13 06:10:10 编辑: 来源:

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形式包括

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形式包括互市貿易、朝貢貿易、民間貿易。

1、互市貿易

互市貿易是指邊境地區邊民在中國陸路邊境二十公里以內,經政府批準的開放點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過規定的金額或數量范圍內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互市,中國歷史上中央王朝與外國或異族之間貿易的通稱,隨著西域道路的通暢,得到不斷發展,海上貿易也開始出現。

2、朝貢貿易

朝貢貿易是指中外商人的商業等價交換,相當于今天的市場經濟,不再是朝廷說了算的不等價的貿易經營,這種貿易,朝廷和地方都要賺到錢,要管好,必須設立一個專門機構朝廷管理。

3、民間貿易

民間貿易是指漢朝和西域地區之間的私人貿易,這種貿易由商人和游牧民族等私人主體進行,以貨物交換為主,貿易形式多樣。

絲綢之路的介紹及發展:

1、絲綢之路的介紹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展于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絲綢之路的發展

絲綢之路是世界上最長、歷史上最重要的陸路貿易路線,貿易開始于幾千年前,因為商人發現運輸產品是有利可圖的,絲綢是主要的貿易項目之一,通過沿路貿易和旅游,歐亞大陸的文化在經濟、技術和文化上得到了發展。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是哪種國際貿易形式?

我覺得最大的難度在于物流,整個運輸過程中的人員成本、時間成本以及風險成本的占比太高了

再加上當時沒有通用的貨幣,如果用金銀這種貨幣,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所以如果給它下定義的話,屬于以物易物的貿易方式,而且跟現代貿易沒有任何對標的方式,例如離岸、到岸、到門等都不匹配

絲綢之路主要商品是什么?

絲綢之路的起源是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昆侖山的北麓,經過于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干),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1)貨物的交易輸出輸入:

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鐵器、打井技術等傳到西域,西域的土特產、樂器,印度的佛教等也傳入中國。中國以盛產絲織品而聞名世界,被稱為“絲國”。通過絲綢之路,大量絲帛錦繡不斷西運,同時,西域的“珍奇異物”也被輸入中國。 中國著名的陶瓷,也經由這條交通路線銷往各國,西方的香藥也通過這條路貿易的范圍十分廣泛:線輸入中國.絲綢之路同時又有"玉之路”、“寶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的稱呼.

貿易的范圍十分廣泛:

中國商人用絲綢,茶葉、糖、蠶絲、瓷器、紙張、珍珠母、樟腦、肉桂、銅、明礬、金銀、絲制品、漆器、植物油、竹器、大黃等商品,換回歐洲人,阿拉伯人帶來的棉花、羊毛及制品、阿拉伯馬,鐵、鉛鋅、鉆石、雕像、珊瑚、琥珀、魚翅、珍珠、米等商品.

中國商人的貨物主要是漆器、瓷器、鐵器、茶葉等等;而由此路東傳的物品有西方的玻璃、寶石、葡萄、石榴、胡桃、芝麻、胡瓜(黃瓜)、大蒜、胡蘿卜等,以及大宛馬、無花果等。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活版印刷術)也經由陸上、海上絲綢之路傳到了西方;而西方國家的文學、藝術和宗教等也相繼傳到中國。

"無形的貨物"

(2)豐富的文化的遺產:

中國段絲綢之路沿線有著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主要有: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保存釋迦牟尼佛骨的法門寺、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長城嘉峪關和漢代烽燧遺址、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塔爾寺、絲路重鎮高昌故城遺址,沿途還發現了一批制作精美的銅器、骨器、陶器、石器、動物骨骼及炭化了的農作物果實等。

 絲綢之路是漢唐千余年間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絲綢之路和三角貿易分別代表什么歷史時期的貿易通道

陸上絲綢之路起于西漢都城長安(東漢延伸至洛陽)。絲綢之路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16世紀開始的“黑三角貿易”即奴隸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由于被販運的是黑色人種,故又稱“黑三角貿易”。歷時400年之久。

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外交往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和平交往和暴力沖突;

補充原題:

【題文】

(1)西漢時期兩次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作出重要貢獻的是誰?

(2)請你簡述漢朝陸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程。

(3)古代不同民族間的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兩種?現代文明交往中我們應持怎樣的態度?

題型:問答題難度:偏難來源:期末題

【答案】

(1)張騫。

(2)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蔥嶺——西亞——歐洲。(答對4個即可得滿分,但“長安”必答。)

(3)和平交往和暴力沖突;對待不同的文明應愛其所同,敬其所異,借鑒吸收,平等互利,和平往來。

請采納~

絲綢之路與17世紀世界貿易的異同點

絲綢之路貿易,是溝通中西交通的路上要道,有利于中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其中張騫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做出了巨大貢獻。絲綢之路對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作用,對當代中國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依然發揮重要作用(絲綢之路經濟帶)。

17世紀世界貿易我想應該是16-19世紀的黑奴貿易(三角貿易),為西方國家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推動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17世紀中期荷蘭占據優勢,18世紀中期以后,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日不落帝國)。但三角貿易卻導致了非洲的貧困。

相同點較難總結,因為兩種貿易的差別太大了。必須說明的是,兩種貿易或多或少或利或弊地促進了經濟全球化,是當代經濟全球化的來源之二。

讀者可觀看大國崛起,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