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自由貿易港有哪些城市(世界的自由貿易港有哪幾個?)

时间:2024-06-03 07:14:00 编辑: 来源:

中國自貿區有哪些

中國目前有的自貿區:上海自貿區、廣東自貿區、福建自貿區、天津自貿區、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1、上海自貿區:

上海自貿區擴區計劃于去年12月已獲得國務院批復,上海自貿區從原來的28.78平方公里,擴展至120.72平方公里,覆蓋范圍擴至陸家嘴、張江和金橋地區。同時,上海自貿區在開放度上的要求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既包括投資貿易的便利化,也包括金融領域的貨幣兌換自由等內容。

2、廣東自貿區:

廣東自貿區主打港澳牌,將建立粵港澳金融合作創新體制、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自貿區總面積達到116.2平方公里,包括南沙新區、前海蛇口片區以及珠海橫琴新區。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試驗,力爭建成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法制環境規范、投資貿易便利、輻射帶動功能突出、監管安全高效的自由貿易園區。

3、福建自貿區:

作為大陸與臺灣距離最近的省份,福建重點突出對接臺灣自由經濟區,以及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福建自貿區包括廈門、平潭和福州三個片區,面積共118.04平方公里。福建自貿區的目標是經過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力爭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金融創新功能突出、服務體系健全、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園區。

4、天津自貿區:

作為北方首個自貿區,天津戰略定位將掛鉤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自貿區的發展目標,是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貿易自由、投資便利、高端產業集聚、金融服務完善、法制環境規范、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國際一流自由貿易園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5、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2016年8月31日批準設立的我國第三批自由貿易試驗區,是西北地區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陜西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上海自貿區百度百科-陜西自貿區

中國自由貿易港有幾個

兩個,香港和海南。其中最成功的為香港的自貿港,可以概括為兩個字——自由。

首先,整個香港行政區,就是一個自由貿易港,除了四個稅號(酒類、煙草與香煙、碳氫油類、甲醇)以外的所有貨物的進出都可以享受零關稅。其次,在香港設立任何形式的公司所需要的注冊成本很低,外商投資者可以持股100%,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資金都可以進出。

自由貿易港是指設在國家與地區境內、海關管理關卡之外的,允許境外貨物、資金自由進出的港口區。對進出港區的全部或大部分貨物免征關稅,并且準許在自由港內,開展貨物自由儲存、展覽、拆散、改裝、重新包裝、整理、加工和制造等業務活動。目前排名世界集裝箱港口中轉量第一、第二位的新加坡港、中國香港,均實施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集裝箱前去中轉,奠定其世界集裝箱中心樞紐的地位。

中國自貿區有哪些

目前在建的自貿區有18個,分別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

【拓展資料】

自由貿易區(FreeTradeArea)是指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一些國家或地區的組合。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國之間相互取消商品貿易中的關稅和數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員國之間可以自由流動。

隨著時間的發展,自由貿易區發展逐漸呈現以下特點:

(1)數量不斷增加:最典型的是美國對外貿易區的迅速增長。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開始下降,與此同時,美元貶值,失業人數增加。在此情況下,為了刺激對外貿易發展,各州紛紛設立對外貿易區。到1980年,全美的自由貿易區增加到77個,到1994年底,自由貿易區已達199個,貿易分區達285個,總數為484個。

(2)功能趨向綜合:隨著自由貿易區數量的持續增長,自由貿易區的功能也在不斷擴展。早從70年代開始,以轉口和進出口貿易為主的自由貿易區和以出口加工為主的自由貿易區就已經開始相互融合,自由貿易區的功能趨向綜合化。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都可在區內自由進出,在區內可以進行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銷、制造、拆裝、改裝、加標簽、分類、與其他貨物混合加工等商業活動。因此,世界上多數自由貿易區通常都具有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倉儲、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綜合起來就會大大提高自由貿易區的運行效率和抗風險能力。

(3)管理不斷加強:各國的自由貿易區在初創時由于條件不同,功能各異,管理水平也相差較大,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競爭發展,各國自由貿易區的管理已逐漸趨向規范化。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自由貿易區的基礎設施和管理手段也大大改善,形成了各自頗具特色的管理體制。

世界上四個主要的自由貿易區(阿聯酋迪拜港自由港區、德國漢堡港自由港區、美國紐約港自由貿易區、荷蘭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貿易區)的管理機構權威性非常強。四國對自由貿易區管理機構授權上大體相近,都是港區合一,成立經聯邦政府授權的專門機構,負責管理和協調自由貿易區的整體事務,投資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有權審批項目立項。特別是著眼于自由貿易區與城市功能的相互促進,超前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極富特色和成效,帶動了周邊城市經濟發展,尤其是在金融、保險、商貿、中介等第三產業發展上成效顯著。

自貿區有哪些城市

1、廣東自貿區(實施范圍116.2平方公里):依托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

2、天津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努力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制度創新試驗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

3、福建自貿區(實施范圍118.04平方公里):圍繞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要求,充分發揮改革先行優勢,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改革創新試驗田。

4、遼寧自貿區(實施范圍119.89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動結構調整,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

5、浙江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5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東部地區重要海上開放門戶示范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源配置基地。

6、河南自貿區(實施范圍119.77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

7、湖北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6平方公里):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對接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體系,力爭建成高端產業集聚、創新創業活躍、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8、重慶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8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戰略重要支點。

9、四川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9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立足內陸、承東啟西,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西部門戶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先導區、國際開放通道樞紐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示范區。

10、陜西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5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

11、海南自貿區(海南島全島3.54萬平方公里):發揮海南島全島試點的整體優勢,緊緊圍繞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12、山東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8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于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海洋強國的要求,加快推進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發展海洋經濟,形成對外開放新高地。

13、江蘇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7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著力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14、廣西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9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的要求,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著力建設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15、河北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7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要求,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科技成果轉化,著力建設國際商貿物流重要樞紐、新型工業化基地、全球創新高地和開放發展先行區。

16、云南自貿區(實施范圍119.86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沿邊開放的要求,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

17、黑龍江自貿區(實施范圍119.85平方公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要求,著力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

18、上海自貿區(實施范圍120.72平方公里+臨港新片區):根據國務院于2017年印發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當前上海自貿區的建設目標是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