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占世界比重(中國出口貿易占全球貿易量的比重,這樣的數據應該到哪里去查)

时间:2024-06-02 10:12:59 编辑: 来源:

中國進出口占世界貿易的比例

21

26%

中國貿易額占全球21

26%

中國的國際貿易總額為6

06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

1萬億元),占全球貿易總額比例達21

26%

這意味著中國早已與全球經濟融為一體,中國需要國際金融體系

中國進出口gdp占比

18

5%

中國進出口GDP占比是指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1

54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8

5%

進出口貿易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2019年進出口貿易總額30萬億占gdp多少?

2019年我國gdp是99

0865萬億元

30萬的進出口總額,占當年gdp的大約30

27%

中國gdp占世界比例是什么?

2021年中國gdp占世界比例預計超過18%。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過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國家統計局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雙雙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國民經濟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2021年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1、經濟增長國際領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1%,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突破110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突破了1.2萬美元。2021年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3250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2、國民經濟持續恢復,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

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現在從統計數據看,經濟較快增長。

2021年,我國經濟增速為8.1%,高于6%以上的預期目標。一、二、三、四季度同比分別增長18.3%、7.9%、4.9%、4.0%。按兩年平均算,分別增長4.9%、5.5%、4.9%、5.2%,四季度經濟兩年平均增長率比三季度還高,這反映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3、創新動能有效增強,工業制造業較快增長。

2021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個百分點,延續了“十三五”以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態勢;研發經費支出與GDP之比達到2.44%,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

4、外貿外資快速增長,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貨物貿易量增質升,202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9.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兩年平均增長11.3%,按美元計價,我國貿易規模達6.05萬億美元,占世界市場份額繼續提升。2021年一般貿易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達61.6%,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5、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

市場主體增加較多,“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2021年末,我國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5億戶,其中企業4000多萬戶,個體工商戶突破1億戶。

6、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居民收入較快增長。

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分別比上年名義增長9.6%、11.0%、10.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2021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50,比上年縮小0.06。

以上內容參考 央廣網-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比重預計超18%

中國進出口占gdp比例

百分之63

7

根據查詢人民網顯示,2022年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26

81萬億元,增長百分之11

5,占進出口總值的百分之63

7,2023年進出口占gdp比例還沒有公布

gdp指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中國出口貿易占全球貿易量的比重,這樣的數據應該到哪里去查

我國進出口總額占世界比重已超過8%

--------------------------------------------------------------------------------

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新中國成立60周年系列報告之九,用翔實的數據描述了我國從封閉半封閉經濟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經濟總體上處于封閉狀態,進出口始終在低水平徘徊。1950年進出口總值僅11.35億美元,1977年發展到148.04億美元,年均增長9.9%。1978年以后,對外貿易快速增長。2008年進出口總值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猛增到25616億美元,年均增長18.1%。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對外貿易贏得了歷史上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2002-2008年,進出口總值以年均25.9%的速度增長。

我國從小額逆差轉變為巨額順差,從外匯極度短缺發展成為外匯儲備全球第一。新中國成立的頭6年,平均每年逆差約8.5億美元,其后年份為小額順差或逆差。1978年以來,順差大幅增加。2008年接近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大幅增長,2008年末達到1.9萬億美元,我國成為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

1950年,我國出口總值在全球排名第27位,經過30年徘徊到1980年上升到第26位,此后排名直線上升,2007-2008年上升到第2位,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加工生產基地。

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

建國初期,我國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級產品,而進口主要是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直到70年代,初級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仍在50%以上。改革開放后,進出口商品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逐步達到了90%以上,從根本上扭轉了大量出口初級產品來換取工業品進口的被動局面。

改革開放促使對原材料和機械設備的需求不斷擴大,進口與出口相應增長。整個80年代,工業制成品出口與進口所占比重都有大幅提高。90年代,機電產品成為進出口的主力商品。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進出口產品構成進一步發生變化,以IT產業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進口高速增長。

貿易方式不斷創新

新中國成立至1978年以前,我國的對外貿易方式相對比較簡單,主要同前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通過政府間簽訂協定、進行記帳結算的易貨貿易方式;同少數西方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采用國際上通用的現匯貿易方式。

改革開放以后,在大力開展一般貿易的基礎上,我國采用了靈活多樣的貿易方式。在各種新型貿易方式中,加工貿易的發展最為突出。1981年加工貿易只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6%,一般貿易占93.5%。2008年,加工貿易占到41.1%,成為最主要的對外貿易方式。

貿易伙伴多元化

建國初期,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國際市場是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通過貿易和使用蘇聯政府貸款從蘇聯和東歐國家引進156項重點建設項目的成套設備和技術,我國的工業化打下了初步基礎。

80年代末,我國提出了“市場多元化”戰略。經過多年的努力,貿易伙伴目前已遍及世界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2008年,我國前十位貿易伙伴依次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韓國、臺灣、德國、澳大利亞和俄羅斯,雙邊貿易額合計占進出口總值的78.4%。

自由貿易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自2003年以來,我國自貿區建設從無到有。迄今,我國與亞洲、大洋洲、拉美、歐洲、非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2個自貿區,涵蓋2008年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我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澳大利亞、新加坡、冰島、秘魯等的自貿區談判在積極推進之中。

報告指出,我國雖已成為貿易大國,但距貿易強國還有很長的路:粗放型的貿易增長方式還沒根本扭轉;脆弱的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已無力繼續支撐大規模出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