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以什么為主(什么是中國出口商品結構)

时间:2024-05-06 00:28:39 编辑: 来源:

什么是中國出口商品結構

截至2018年,中國出口商品結構:

一是進出口更趨平衡。進口增速快于出口4.3個百分點,貿易順差收窄21.8%,中國市場向世界進一步開放、共享。

二是貿易伙伴多元化積極推進。對東盟、拉美和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13.7%、14%和12.4%,共同拉動同期外貿增長3.1個百分點,我國外貿多元化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

三是市場主體表現更加活躍。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4.5%,對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最高,達到56.5%。其他各類型企業進出口也實現增長,市場主體參與外貿發展的動力更趨強勁。

擴展資料:

中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措施:

在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兩難或多難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克服這些困難需要企業、政府共同采取措施來努力。從出口來講,決定性因素還是國際市場上的需求,也有我們自身提高產品競爭力的問題。

在外貿出口當中中小微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或者是私營企業,國家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再加上這些小微企業適應市場快、船小好調頭,對國際市場的變化反映更加靈敏,所以他們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在不斷上升。這也是我們國家對外貿易調結構的一個重要成果。

過去外商投資企業占我們國家外貿出口50%以上的情況在逐步改變,國內的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在快速發展,這應該是一個好的勢頭。就此來講,我們國家已經確定對外貿易要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商品結構一系列措施。

擴展資料:鳳凰網-海關總署:進出口產品結構更為優化 國際競爭新優勢逐漸顯現

中國貨物和服務貿易的結構有什么特點,怎樣調整

近年來,我國服務業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了服務貿易的增長。1989年我國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在全世界名列第30位,2000年上升到第12位。但是,由于我國服務貿易起點低、基礎差,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1、服務貿易整體水平差

我國服務業總量不足,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偏低。200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32254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3. 6%。與中等收入國家的46%—56%、高收入國家的59%—65%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服務業落后使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2002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為660億美元,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2.3%。而同期美國服務貿易總額占全球的16.5%,是我國的7倍多。從總體上看,除旅游等少數行業外,多數服務貿易領域處于逆差狀態。加入WTO后,服務貿易逆差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2、服務貿易內部結構不合理

1995—2002年,我國服務出口總額中,旅游服務一直居于首位,其比重由27. 6%升至36. 5%:金融服務所占比重一直在19%左右;運輸服務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7. 1%降為19%。而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興服務業則是明顯的弱項,1995年這類產業在服務進口額中所占比重為22. 9%,2001年劇增為52. 4%,是使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日益增大的重要因素。

3、服務貿易管理滯后

由于服務業是由許多相關行業組成的產業群,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行業范圍極廣,國際社會要求一國對其國內的服務業進行整體協調和管理。目前,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存在許多缺陷,如中央與地方在服務業對外貿易政策和規章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別,服務業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甚至相互掣肘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服務業的統計也不規范,行業標準等方面有許多不符合國際慣例。

4、服務貿易立法不健全

長期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立法嚴重滯后,雖然近年頒布了《商業銀行法》、《保險法》、《海商法》等,但與服務貿易廣泛的內涵和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目前我國尚沒有一個關于服務業的一般性法律,已有的規定主要表現為各職能部門的規章和內部文件,不僅立法層次較低,而且缺乏協調,從而影響了我國服務貿易立法的統一性和透明度。

一要針對服務貿易管理體制不完善的問題,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統籌規劃并適時調整制定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戰略,轉變只重視貨物貿易,輕視服務貿易傳統觀念,確立戰略共識,避免多頭管理的混亂局面,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同時,要有序推進戶籍制度、社保制度、土地制度及中介服務組織的改革,并與中國經濟社會綜合管理體制改革委員會形成配套。而在完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統計體系方面,要加強服務貿易統計調查工作的法制化和規范化管理,確立有效率的服務貿易統計主體,建立由國家統計局垂直領導的、專業化的、權威的統計管理體制,并盡快實現與國際標準的完全接軌,改善國際收支間接申報工作的一系列問題。

二要針對服務產業市場競爭不充分等問題,調整利益結構,改變政府干預市場過多的固有利益格局,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打破服務市場與服務行業的行政性壟斷,充分發揮市場為主導配置資源機制的作用,降低民營企業進入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領域的門檻,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向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領域的投入,提高我國公共服務及公共服務產品的供給能力,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要改變國有壟斷企業“大而全”的發展模式,進一步細化社會分工,實施有利于制造業和服務業分離的有效措施,推進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專業化發展。緊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短板的現實國情,通過大力發展研發、買粉絲、物流、金融、保險(放心保)、信息服務、文化創意和會展等生產性服務貿易,有效促進制造業和貨物貿易的發展;同時要合理發展生活性服務貿易,加快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品質。

四要針對服務貿易相關政策安排不當的問題,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從國際經驗看,擴大地方政府一定的財權事權立法范圍,可以促進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因此,應率先從東部沿海地區完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財權事權分配,明確有利于服務貿易發展的制度政策安排。同時,對于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優惠政策要根據行業和區域特點進行制定,切忌“一刀切”,對政策的實施也要做到定期評估,適時調整。

五要加強對服務貿易干部隊伍的培養,在鼓勵服務貿易發展時,政策除了向服務貿易項目、產業或企業傾斜外,也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來強化服務貿易政府職能部門管理干部隊伍的培養,定期組織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參加服務貿易相關培訓,赴發達國家或地區進行考察,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等。

六要理順三個關系,即“服務貿易與服務業的關系”,“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關系”,以及“服務貿易與擴大開放的關系”。在“十二五”期間,要著重強調服務貿易與服務業及貨物貿易的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服務貿易要對服務產業結構調整與貨物貿易層次提升發揮顯著的帶動作用,在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同時,有序引導中國服務貿易企業“走出去”。通過服務貿易“商業存在”模式,實施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服務”的開放型經濟戰略轉型,擴大服務貿易規模,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戰略升級。

貿易結構是什么

廣義的貿易結構(Composition of Trade)主要是指一定時期內貿易中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構成情況,一般稱為貿易結構。

狹義的貿易結構主要是指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情況。一般稱為商品貿易結構。

1、對外貿易結構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在其貿易額中所占的比重。

2、國際貿易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額和服務貿易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

3、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即某大類或某種商品進出口貿易與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以份額表示。

擴展資料:

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結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哪一項

運輸服務貿易

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結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運輸服務貿易,由高到低依次是運輸服務、保險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建筑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

進口是出口的對稱,指一個國家本身不生產某種商品或勞務而從國外購買以滿足國內消費者需求的交易活動

什么是服務貿易?

從學術上界定,服務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內或進入他國境內向外國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的交易行為。

服務貿易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比較陌生,但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像旅游服務、體育健身、教育醫療、信息通信等,都屬于服務貿易的范疇。目前,世界貿易組織將可貿易的服務,即國際服務貿易分為十二大類:商務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相關工程服務,分銷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旅游及相關服務,娛樂、文化、體育服務,運輸服務、其他服務。每個大類又分為許多小類,例如商務服務就包括專業服務、計算機及其相關服務、房地產服務、出租/租賃服務等;旅游及相關服務就包括飯店和餐館、旅行社和旅游經營者服務、導游服務等。

與通過關境交易商品的貨物貿易不同,服務貿易通過以下四種方式交易服務:

一是跨境交付(模式一,M1)。即服務提供者與服務消費者在不同國家,一國的服務提供者通過互聯網發送郵件、文件、影像等向另一國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如遠程醫療、在線教育、信息服務等。

二是境外消費(模式二,M2)。即一國服務消費者到另一服務提供者的國家進行的服務消費,如出國旅游、出國留學、國外醫療等。

三是商業存在(模式三,M3)。即一國服務提供者通過直接投資,在另一國設立商業或專業機構為所在國消費者提供服務。如在境外設立金融分支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維修服務等。

四是自然人移動(模式四,M4)。即指一國服務提供者(主要指自然人)到另一國提供服務。如建筑師到國外監督建筑工程、醫生到國外行醫診斷、律師到國外審案等。

目前,商業存在是服務貿易最重要的提供方式。2017年,跨境交付占27.7%、境外消費占10.4%、商業存在占58.9%、自然人移動占2.9%。

服務業是服務貿易交易的產業基礎。因服務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具有自身的獨特屬性:無形性。即服務是無形的,不像產品是有形的;即時性。即服務一般要求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不可分割,不像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可分離、可運輸、可出口;不可儲存性。即服務不可儲存、不可移動、不可運輸,不像產品可儲存、可移動、可運輸等,現實中并非所有的服務都是可貿易的。

長期以來,我們將制造業視為生產性勞動,將服務業視為非生產性勞動,認為只有生產性勞動創造價值,非生產性勞動不創造價值。但實踐表明,在產品國際化生產的微笑曲線中,制造處于產品價值鏈的低端,以研發、設計為代表的服務處于產品價值鏈的高端,服務創造的增加值明顯高于制造,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制造業本身也出現了服務化的趨勢。

近年來,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全球經濟深度一體化,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對服務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服務在全球價值鏈中發揮鏈接作用,金融、運輸、商務等生產性服務作為中間投入,全面參與農業和制造業生產制造,通過前向關聯和后向關聯提升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擴大就業、增強比較優勢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有利于一國宏觀經濟穩定,而且有利于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婦女就業,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

目前,全球GDP增長的三分之二來自服務,就業的一半以上來自服務,每年新增的大部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