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中國加入WTO后服務貿易的發展及趨勢)

时间:2024-06-07 08:31:07 编辑: 来源:

中國加入WTO后服務貿易的發展及趨勢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摘要:服務貿易正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

加入WTO以后,我國服務貿易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只有制定有效的措施,才能推動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服務貿易;現狀;對策 上世紀末以來,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服務業發達的程度成為衡量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目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階段,必須大力發展服務業,并把擴大服務業領域的對外開放作為我國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競爭、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內容

一、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服務業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了服務貿易的增長

1989年我國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在全世界名列第30位,2000年上升到第12位

但是,由于我國服務貿易起點低、基礎差,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1、服務貿易整體水平差 我國服務業總量不足,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偏低

200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32254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3

6%

與中等收入國家的46%—56%、高收入國家的59%—65%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服務業落后使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

2002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為660億美元,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2

3%

而同期美國服務貿易總額占全球的16

5%,是我國的7倍多

從總體上看,除旅游等少數行業外,多數服務貿易領域處于逆差狀態

加入WTO后,服務貿易逆差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2、服務貿易內部結構不合理 1995—2002年,我國服務出口總額中,旅游服務一直居于首位,其比重由27

6%升至36

5%:金融服務所占比重一直在19%左右;運輸服務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7

1%降為19%

而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興服務業則是明顯的弱項,1995年這類產業在服務進口額中所占比重為22

9%,2001年劇增為52

4%,是使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日益增大的重要因素

3、服務貿易管理滯后 由于服務業是由許多相關行業組成的產業群,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行業范圍極廣,國際社會要求一國對其國內的服務業進行整體協調和管理

目前,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存在許多缺陷,如中央與地方在服務業對外貿易政策和規章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別,服務業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甚至相互掣肘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服務業的統計也不規范,行業標準等方面有許多不符合國際慣例

4、服務貿易立法不健全 長期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立法嚴重滯后,雖然近年頒布了《商業銀行法》、《保險法》、《海商法》等,但與服務貿易廣泛的內涵和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

目前我國尚沒有一個關于服務業的一般性法律,已有的規定主要表現為各職能部門的規章和內部文件,不僅立法層次較低,而且缺乏協調,從而影響了我國服務貿易立法的統一性和透明度

二、加入WTO對我國服務貿易的影響 我國加入WTO后,服務業市場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這將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

1、服務貿易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放寬限制、開放市場是服務貿易發展的關鍵

加入WTO,部分服務行業的市場準入,將不再僅僅受國內有關部門的控制,而是要執行我國政府對世貿組織的承諾,這將有利于打破國內部分行業的壟斷局面,有利于國內行業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使其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2、有利于改善我國的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不僅僅體現于公路、通信、電力供應等硬件的好壞,越來越多地體現于金融、分銷、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的完備與質量等方面

我國服務業總體上落后,而生產性服務更為落后,這正是外國投資者看中我國市場的重要原因

3、有利于引入新的服務種類 我國服務業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服務種類、品種的缺乏,許多服務領域需要填補“國內空白”

在世界貿易組織劃分的143個行業中,我國商業化的稅務服務、民意測驗服務、信用查詢等行業,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

在許多行業,具體的服務領域、服務品種還存在大量空白

服務市場的開放和外資的進入,將在相當程度上彌補我國服務業發展中的各種空白,滿足國內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種需要

4、有利于在更深層次上參與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下,全球服務業也在醞釀著世界范圍的調整

加入WTO,有利于我國借發達國家向海外轉移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服務業之機,吸引外國投資,改善我國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也有利于我國服務提供者進入國際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擴大服務貿易出口

三、增強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主要措施 1、優化服務行業結構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信息、科技、買粉絲、法律等行業,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提高

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如房地產、物業管理、旅游、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改組改造傳統產業,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著重改造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餐飲等行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

2、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 改變部分行業壟斷經營嚴重、市場準入限制過嚴的狀況,按市場主體資質和服務標準,逐步形成公開透明、管理規范的市場準入制度

加快壟斷行業管理體制的改革,放寬部分行業市場準入的資質條件,鼓勵非國有經濟在更廣泛的領域參與服務業發展

還要改革市場準入的行政審批制度,減少行政審批項目

銀行要在獨立審貸的基礎上積極向符合貸款條件的服務業企業及其建設項目發放貸款.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

4、加強對服務業的組織領導 進一步轉變觀念,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服務業擺到與農業、工業同等重要的位置

各級政府要切實履行職責,為加快發展服務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制定和完善規范服務業市場主體行為和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克培

論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前景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哲社版)

2003,(3)

〔2〕童軍

WTO與我國服務業的發展〔J〕

涼山大學學報

2002,(4)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分析可以分析哪些?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分析:

( 一) 服務貿易內部結構不合理

我國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比例可以看出,在各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服務貿易存在著規模過小的現狀。

合理而優化的服務貿易結構才能提升國際競爭力.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服務貿易領域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服務技術的發展為新興服務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使全球服務業的結構朝著科技型,知識型方向轉變.高附加值和新興的服務行業,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比例越來越大,

服務貿易在中國和世界的現狀?

2014年1-9月,中國金融、文化等新興服務出口穩步增長,對服務貿易結構調整和優化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其中,金融服務增幅居首,出口增長41.9%,出口額達27.3億美元。電影音像出口增長31.4%,金額為1.2億美元。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增長17.4%。買粉絲出口增長8.7%,出口額達314億美元,占服務出口的比重為20%,僅次于旅游出口。一些新興服務進口也快速增長,其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廣告宣傳、通信服務進口增長顯著,增幅分別為46.4%、37.1%、27%和22.4%。新興服務貿易快速增長,提高了中國服務貿易附加值,促進了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發展,為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做出了積極貢獻。

傳統服務貿易發展勢頭遠遠遜色于新興服務貿易。2014年1-9月,三大傳統服務(旅游、運輸服務和建筑服務)出口合計僅增長4.5%,占比為47.4%,比2013年略有下降。其中,旅游出口總額仍居各類服務之首,但同比僅增長6.8%,在中國服務出口總額中的占比下降至24.1%。運輸服務出口位居第二,同比下降2.1%,占比降至17.6%。建筑服務出口同比增長18.8%,占比為5.7%。

4、服務外包業務發展迅速

2014年1-9月,中國服務外包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據商務部統計,2014年1-9月,中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134319份,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733.9億美元和545.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3%和32%。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481.6億美元和370.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8.6%和27.6%;在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252.3億美元和174.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4.4%和42.6%。信息技術外包(ITO)仍占主導地位,知識產權研究、分析學和數據挖掘、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和測試等知識流程外包業務增長迅速。

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是購買中國服務的主要發包市場。2014年1-9月中國承接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的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分別為85.5億美元、53.6億美元、51.9億美元和38.6億美元,合計為229.6美元,占執行總額的62%。

二、影響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促進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因素

1、國內服務貿易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服務貿易發展的頂層設計初步形成。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今后要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2012年以來,中國政府相繼出臺了《服務業發展規劃(2011-2015)》、《服務貿易“十二五”發展規劃》和《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促進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系統、全面、開放和科學的規劃體系逐步形成。

服務貿易促進平臺影響日益增強。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已連續舉辦三屆,國際影響不斷增強,對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宣傳、推動作用。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大連軟交會、深圳文博會、中國(香港)服洽會、中韓技術展等一批國際服務貿易展會運轉良好,為促進中外企業開展服務貿易交流合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在成為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高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2013年9月29日正式掛牌以來,先后出臺了23項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涉及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六大領域。一年多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已經建立,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平穩運行,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基本確立,以政府職能轉變為導向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基本形成,在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發展服務貿易方面示范效應顯著。

2、服務貿易支持政策體系得到加強

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創新支持服務貿易的政策措施,積極擴大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