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海外收購案例(國際經濟合作案例分析求高手!并購方式是中國企業掌握核心技術的捷徑 ——中國藍星企業收購法國安迪蘇集團)

时间:2024-05-07 03:57:54 编辑: 来源:

中國企業收購外國企業案例,越多越好

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 5月1日,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完成收購IBM全球PC業務

合并后的新聯想將以13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新聯想在中國個人電腦市場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額,在全球企業個人電腦市場上占領先地位

新聯想的強大實力包括國際知名的“Think”筆記本電腦品牌及中國知名的聯想品牌等

根據收購交易條款,聯想支付給IBM的交易代價為12.5億美元,其中包括約6.5億美元現金以及按2004年12月交易宣布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市價價值6億美元的聯想股份

交易完成后,IBM擁有聯想18.9%的股權

此外,聯想將承擔來自IBM約5億美元的凈負債

聯想個人電腦的合并使得聯想的年收入將達約130億美元,年銷售個人電腦約1400萬臺

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 持續虧損達5億歐元(約合6.13億美元)的西門子手機業務于上月被中國臺灣最大的手機廠商明基收購

明基也因此一舉躍升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品牌

根據雙方的協議,今年10月1日之前,西門子集團將補足西門子手機部門此前的虧損,以沒有負債的凈資產方式將其手機部門移交給明基,同時西門子再提供價值2.5億歐元的現金和服務支付明基,投入未來手機核心專利的開發、行銷以及品牌推廣

此外,西門子還將以5000萬歐元購入明基股權 以目前明基股價計算約為2.5% ,成為明基戰略股東

此次交易,明基將免費使用西門子所有與手機相關的專利

西門子在與明基達成的交易中約定,自2005年10月1日開始,西門子手機事業體將在凈值無負債的基準下,將資產完全轉移至明基,包括現金、研發中心、相關知識產權、制造工廠以及生產設備與人員等,明基將開始負擔一切生產及人工等開銷

金融界網站6月11日消息 據《金融時報》報道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家電制造商青島海爾(Haier)正考慮收購通用電氣(GE)的家電業務,并已開始就顧問服務與投行接洽

海爾是全球眾多有意收購通用電氣家電業務的潛在競標者之一,交易價值可能高達70億美元

該交易知情人士表示,來自韓國、德國、土耳其、墨西哥、瑞典和意大利的家電制造商以及私人股本集團都在考慮收購這塊業務

該業務去年的銷售額為72億美元,但長期以來一直是通用電氣盈利能力最差的業務之一

2005年,海爾與私人股本集團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和百仕通(Blackstone)聯合競購另一個美國的象征——家電集團美泰(Maytag),但最終輸給了Ripplewood Holdings

此后,中國和印度的制造商一直在競購美國制造企業,希望將其低成本生產設施與美國的品牌和分銷結合起來

中國的家電和消費電器制造商不僅能夠在價格,而且能夠在質量上與韓國和日本競爭對手相抗衡

同時,對于中國和印度企業而言,與幾年前相比,資金已不是太大的障礙

在最初考慮收購美泰時,海爾缺乏資金,不得不依賴于合作伙伴為交易提供資金

但現在,人民幣已經升值,而且中國政府正鼓勵企業投資海外,旨在抵消一部分巨大的經常賬戶盈余

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高管表示,其任務之一就是為這類海外收購提供資金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DB)等銀行也可能會為競購提供資金,甚至在交易中取得部分股權

盡管海爾現在不再需要合作伙伴的財務實力了,但管理問題仍是中國企業的弱項

這意味著,海爾可能會考慮與美國本土合作伙伴結成戰略聯盟

通用電氣拒絕置評,記者也未能立即聯系到海爾對此置評

跨國并購成功案例分析_企業海外并購案例

跨國并購是指跨國兼并和跨國收購的總稱,是指一國企業(又稱并購企業)為了達到某種目標,通過一定的 渠道 和支付手段,將另一國企業(又稱被并購企業)的所有資產或足以行使運營活動的股份收買下來,從而對另一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實施實際的或完全的控制行為。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跨國并購成功案例,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跨國并購成功案例篇1

2004年12月8日,聯想集團在北京宣布,以總價12。5億美元的現金加股票收購IBMPC部門。協議內容包括聯想獲得IBMPC的 臺式機 和 筆記本 的全球業務,以及原IBMPC的研發中心、制造工廠、全球的經銷網絡和服務中心,新聯想在5年內無償使用IBM及IBM-Think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商標Think的權利。介此收購,新聯想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PC廠商。

聯想在付出6.5億美元現金和價值6億美元聯想股票的同時,還承擔了IBM5億美元的凈負債,來自于IBM對供應商的欠款,對PC廠商來說,只要保持交易就會滾動下去不必立即支付, 對聯 想形成財務壓力。但對于手頭上只有4億美元現金的聯想,融資就是必須的了。在2005年3月24日,聯想宣布獲得一項6億美元5年期的銀團貸款,主要用作收購IBMPC業務。

收購后,聯想集團的股權結構為:聯想控股46%,IBM18。9%,公眾流通股35。1%,其中IBM的股份為無投票權且3年內不得出售。為改善公司負債率高,化解財務風險,聯想又在2005年3月31日,引進了三大戰略投資者,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TexasPacificGroup)、泛大西洋集團(GeneralAtlantic)、新橋投資集團(NewbridgeCapitalLLC)分別出資2億美元、1億美元、5000萬美元,共3。5億美元用于收購IBMPC業務之用。

引入三大戰略投資者之后,聯想收購IBMPC業務的現金和股票也發生了變化,改為8億美元現金和4。5億美元的股票。聯想的股權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聯想控股持有27%,公眾股為35%,職工股為15%,IBM持有13%,三大戰略投資者持有10%(3。5億美元獲得,7年后,聯想或優先股持有人可隨時贖回)。三大戰略投資者入股后,不僅改善了公司的現金流、更優化了公司的股權結構。

跨國并購成功案例篇2

煙臺萬華控股股東萬華實業集團(下稱“萬華”)收購匈牙利最大化工公司BorsodChem集團(以下稱“BC公司”)96%股權并購案,因其交易的復雜性和重要影響,以及最終達成的令各相關方均感滿意的結果,被《國際金融評論》評為2010年度歐洲、中東、非洲地區最佳重組交易獎。創造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多項“第一”。

2月28日,來自國家商務部、發改委、山東省政府、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各部門與金融機構的權威人士及經濟專家共聚一堂,以萬華的海外并購為案例,對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之路進行了專題研討。

萬華并購BC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企業本土團隊利用西方資本市場規則,與國際頂級投行高手之間展開的交鋒與博弈等等,如一出精彩的大戲,在我們面前徐徐拉開了大幕。

不請自來

BC公司是匈牙利排名第36位的企業,在其化工行業名列第一,在匈牙利本土有著3800多名員工,在捷克、波蘭還有生產裝置。是世界上能生產聚氨酯的八家公司之一。2009年5月,國際金融危機,BC公司遭遇了經營困境與債務危機,盡管如此,BC公司的股東們也沒想過要出讓股權。

當時,BC公司協議重組將在2009年8月完成。此時,萬華做出了要收購BC的戰略決策。

萬華為什么要收購BC?

萬華總裁丁建生表示,聚氨酯是一個寡頭壟斷的全球化的產業,業內四大巨頭已實現了歐、美、亞三大洲的產能及銷售網絡的布局。萬華在中國市場取得了競爭的優勢,但是,對萬華來說,中國市場份額越大,風險越大,只有在寡頭壟斷行業實現全球戰略制約與平衡,才能保證原有優勢產能轉變為安全可持續的盈利能力。而實現全球化的戰略制約必須打入競爭對手的核心盈利區域。歐洲是四大跨國公司的主要盈利區域,市場規模大且靠近中東及東歐和獨聯體等新興市場。早在2002年,萬華就制定了國際化戰略,并且,從2006年開始尋求海外建廠,但金融危機,使萬華選擇了并購。

對萬華而言,并購能縮短3到4年的審批時間,同時獲得歐洲的市場通道和銷售團隊以及有 經驗 的員工隊伍。另外,并購將減少一家競爭對手。所以,與國內其他企業以獲取技術與資源為目的的并購不同,萬華此次收購是中國首例以戰略制約作為主要目的的海外收購。

丁建生表示,歷史上看,石化產業周期通常為7-9年左右一個循環。2009年至2010年的周期谷底化工公司估值最低,是并購的最佳時機。

BC公司目前擁有MDI產能22萬噸,PVC產能40萬噸,TDI產能9萬噸。另外還有16萬噸的TDI裝置已完成90%建設。截至2009年底,BC公司總資產為16.4億歐元,據第三方機構評估BC公司的重置價值約為18億歐元。

自萬華做出決策后,其負責收購交易總操盤的公司高層做了大量的功課。當時,BC公司資本結構為:股權約為4.6億,次級債2.5億,高級債7.5億,次級債與高級債馬上要還,而原股東已無力投入。

這時,聚氨酯行業其他跨國公司由于受歐盟反壟斷法的限制不能對BC公司收購,其他投資者由于不具備產業整合優勢危機時期又不敢貿然行動,這為萬華收購BC公司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但那時萬華只能說是一廂情愿。

BC公司原大股東是歐洲最大的私募基金Permira。他們的實力雄厚,很難想象他們會將自己的企業拱手讓給萬華。

2009年8月4日,萬華團隊第一次前往匈牙利談判,對方很客氣,也很尊重萬華,但表示:他們的重組將要完成,歡迎萬華過兩三年之后再來商談。

以1博30

為了并購,萬華曾找過國際知名的一家投行,然而,當這家投行得知對手是Permira公司時,就沒有承接這一項目。

萬華因此背水一戰,組成了專門的并購團隊,從各方面著手進行研究。第一步,他們購買了BC公司部分高級債,直接接觸到他們的重組數據庫。

萬華團隊發現,如果要并購,關鍵是要收購和控制它的次級債。當時市場低迷,BC公司債券價格很低, 2.5億歐元面值的次級債在市場上以大約20%左右的價格在交易。如果萬華控制次級債的50%,只需投入3000多萬歐元,在重組過程中就具有否決權。

負責該收購案的公司高層說:“對方的博弈額度是12億歐元,我們是3000萬歐元,可以說我們是以1博30。”

2009年8月4日當天,萬華在市場上買入BC公司約三分之一的次級債,對方沒有察覺。第二天,萬華再去與之商談,對方仍告之過兩年后再來。于是,萬華緊接著再買入其三分之一次級債。之后他們乘飛機回國。飛機剛一落地,對方的電話就追了過來。萬華如愿成為BC公司的利益攸關方。

四面楚歌

然而,當萬華的團隊再回來時,他們發現突然間陷入了四面楚歌之境。

Permira公司與銀行和地方政府的關系非常好。當地媒體包括西方主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