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海外務工人數(出國勞務的人多嘛?)

时间:2024-06-03 03:18:05 编辑: 来源:

出國勞務的人多嘛?

出國務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每年都有很多人選擇到海外國家工作。然而,每個國家和地區對外來工人的政策和限制都不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可能會對勞務的人數有不同的限制。

一些國家和地區,如中國、菲律賓、印度等,都有很多勞動人口選擇到海外國家工作。據統計,2019年,中國大陸的海外勞務輸出總量達到165.4萬人,其中絕大多數為建筑工人、服務員、廚師等,而這些工人主要出現在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和各國移民政策的調整,出國務工的人數在2020年和2021年減少了很多。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于某些行業或職業的勞動人口設置了配額和限制。

因此,出國勞務的人數不是固定的,具體情況要根據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策來具體判斷。

中國公民在海外遇到突發情況應該如何求助?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出國旅游、工作、學習。但是,歐洲恐襲、尼泊爾地震、以色列大火,馬來西亞中國游客船只失聯……一襲了緊急突發情況又讓人提心掉膽。外交部部長王毅說過:“中國腳步走到哪里,中國保護就跟隨到哪里。”

一、領事保護和協助的范疇

根據《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寫道,領事保護和協助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包括:出國前特別提醒;出國后特別提醒;領事官員可以為您做什么;領事官員不可以為您做什么;尋求領事保護的常見問題。

領事保護與服務的范疇并不限于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傷害時。

領事保護是指中國政府和中國駐外外交、領事機構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及正當權益的工作。一般針對海外中國公民安全和合法權益受到嚴重威脅或侵害的情況。如駐在國發生政局動蕩、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危及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權益;領事協助一般針對中國公民因客觀原因或者自身原因陷入困境的情況,如海外中國公民因疏忽大意丟失財物等造成的暫時經濟困難;領事服務一般指為海外中國公民提供的證件辦理、民事登記等服務,如換/補發旅行證件、辦理公證/認證、婚姻登記等。

二、中國公民在海外遇到突然情況該如何向國家需求幫助呢?

當人們赴國外時,牢記中國駐當地使領館的領保電話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電話可以從中國領事服務網、駐外使領館網站查詢。外交部領保中心也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合作,通過它們發送海外安全提醒短信。只要您開通了國際漫游服務,一下飛機,就會收到這條短信,其中就包含使領館的聯系方式。

2014年9月,外交部還開通了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熱線,號碼是“12308”,大家無論身在何處,遇到緊急情況,都可以撥打這個熱線號碼求助。在境外可以撥打“0086-10-12308”,在境內北京以外地區可以撥打“010-12308”。

去年,外交部還上線了小程序,能夠更加方便地尋求幫助。

點擊國家/地區之后,能夠跳出暫勿前往、謹慎前往、注意安全的頁面……

這危險等級標注很明確,還分了三種顏色,可以提醒一下大家盡量規避風險。

小程序里還有“在線客服”和“一鍵求助“。

“一鍵求助”可以直接撥打熱線電話。

除了小程序,外交部的買粉絲名叫:領事直通車,也有“在線客服”和“一鍵求助”功能哦!

中國在海外的華人有很多嗎?

日前,首部《華僑華人研究報告》藍皮書發布,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改革開放后的30年間,中國向海外移民數量可能達450萬人以上;當今全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為4543萬,絕對數量穩居世界第一。

而且在國外務工的人數也逐年增長,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在過去十年間,中國的移民人數大幅飆升。2010年,海外中國人數已經達到了4500萬,居世界第一。2011年胡潤研究院和中國銀行的另一份報告發現,14%的中國有錢人或者已經移民或者正在移民。此外,46%的有錢人正在考慮通過各種投資移民計劃移居海外,例如海外購買房地產,外幣存款和股票是主要的投資領域。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宣布,在EB-5投資移民申請中,41%是中國人;而澳大利亞移民與公民事務部報告,申請商業技術移民計劃的61.5%是中國人。

世界華僑人口到底有多少?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考慮移民,希望能去世界上其他國家體驗生活。中國社科院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移民已超過3500萬人,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體。

海外華僑華人到底有多少

學者的研究表明,中國人走向海外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以前,當時有我國商人“住蕃”他國,有的時間長達十年之久。而中國人真正移居海外,主要還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從那時起到解放前,移居海外的中國人超過1000萬,平均每年在10萬人以上。

海外到底有多少華僑華人?由于缺乏權威的統計數字,比較公認的說法是3500多萬人,這里面既包括華僑,也包括外籍華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曾少聰教授說,解放前,分布在海外的華人主要來自三大地區。其中,東南亞的華人主要來自福建,包括閩南人、客家人;美國發現金礦以后,主要是廣府人去了那里,這些人主來自廣州市及附近地區;歐洲的華人主要是民國時期移居的浙江人。現在的華僑華人已經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其中80%分布在東南亞。

改革開放造就新華僑

“在海外華僑華人中,有一批人是改革開放以后出去的。這些人一般稱為新華僑,他們的人數大約為500萬人”。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梁英明教授說。

梁教授還表示,也有人說這個數字為500萬到800萬。與老華僑出國的相同之處在于,他們出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個人經濟狀況,能多掙一點錢。與老華僑的不同之處在于,這些新華僑中很多人受過教育,不少人還受過高等教育,在國外也容易立住足。這些人不僅來自沿海地區,也有來自東北、西北等邊遠地區。他們有的去東南亞、歐洲和美國,有的去了日本,還有的去了非洲。有人甚至說,現在凡是世界上有水源的地方,就會有華人。

中國人的移民經歷了一個從技術移民為主,投資移民增多的過程。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也為中國移民進入第二個階段———投資移民增多,打下了基礎。

華人為中國文化而自豪

專家們估計,好幾千萬海外華人中,大約98%的人都已經加入了當地國籍。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人已經不再是中國人了。但是這些人卻往往都會為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而自豪。

梁英明在國外調查時就發現海外華人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真是太強了。他說,中國過去實力比較弱,海外華人對中國文化、文明和歷史的自豪感,往往都深藏在心里。現在,中國發展起來了,強大了,這種自豪感在不自覺之中就流露了出來。

曾少聰在東南亞就有不少華僑華人朋友。他說,這些人有時候的確會流露出一種文化上的自豪感,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優越感。這些人認為中華文明比當地原生文明要先進。做生意的時候很多華僑華人都賺了不少錢。

但是到了歐美,華僑華人文化上的自豪感就不像在東南亞那么強了。

海外華僑華人為中華文化而自豪,其中還有一個經濟上的原因。專家們都表示,這些人到大陸來投資,只要一說是華人,往往會得到很多照顧,生意也都比較好做。同樣是外國國籍,但你是華人,你就容易受到照顧,但認同中國文化,為中國文化而驕傲,會讓大陸的中國人覺得都是一家人,跟海外華人華僑打交道時沒有必要那么計較得失。

美國華人華僑問題專家令狐萍介紹了美國華人華僑的情況。早年中國人漂洋過海去美國,由于這些人大都沒什么文化,在工業化程度很高的美國社會只能做苦力。她說,現在華人華僑在美國的形象已經發生了不少改變。

她說,早年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基本上是負面的。二戰時,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有了180度大轉變,認為中國人勤勞、勇敢、誠實。現在,華裔學生的成績大多數都非常好,美國人又認為中國人聰明、好學。如果一個華裔的數學不好,美國人會感到不可思議,把他當成一個另類。

中國的海外游子主要分布在哪

當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達到3,500萬,其中80%定居在東南亞各國,而單單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等伊斯蘭教國家的華人就達到1,600萬。華人教會要如何透過這些人推動回宣?真光協會創辦人莊祖鯤牧師指出,首先需要了解這些海外華人的移民背景、宗教信仰及與當地人融合的狀況,策略上則以東南亞各國為基地,由當地回教區逐步向更大的伊斯蘭世界推進。

莊牧師在刊登于《華傳路》第65期的回宣專文《東南亞華僑與回宣》中,介紹了歷史上華人移民潮的幾個階段:宋元時期、明朝初期、明清之際和清朝末年,而華人移居東南亞則早在宋朝覆滅時就開始,到明朝末年開始增多。至今,東南亞各國華僑共有2,000多萬,其中印度尼西亞800萬、泰國600萬、馬來西亞542萬、新加坡307萬、菲律賓100萬,九成以上都是過去一百年間新移民的后代。

此外,東南亞各國還有許多由華人移民和當地人通婚而生的“土生華人”,未被完全列入“華僑”的統計數字,實際數目也難以估計。但莊牧師特別指出,這些“土生華人”在宣教上是極佳的橋梁人物,因他們對當地語言文化的掌握大大優于傳統華僑——“如何結合華人教會與這些‘土生華人’教會的力量來推動宣教,是本世紀華人教會的重要使命。”

在宗教信仰方面,莊牧師列出具體數字表明,雖有一千多萬華僑居住在伊斯蘭國家,他們當中信仰伊斯蘭教的比例卻相對不高。與此相反的是,馬來西亞最近十年來基督徒人數大增,信仰中國傳統宗教的人則銳減。馬來西亞馬華宗教局主任2004年底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傳統宗教已很難吸引年輕一代的當地華人,馬來西亞華人中有10%自稱信仰基督教。

而在印度尼西亞,華福印度尼西亞區委會1986年統計得到華語教會約有會友10萬人,但在講印度尼西亞語的華人中則有80多萬基督徒。因此,與馬來西亞一樣,印度尼西亞華人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數多于信仰回教,加之印度尼西亞華人本地化程度比馬來西亞更高,在向印度尼西亞裔伊斯蘭教徒宣教時更有特殊的優勢。莊牧師表示,印度尼西亞有超過5,000萬信仰混雜式宗教的“民間伊斯蘭教徒”,這些人將成為當地回宣的首要對象。

莊牧師最后總結說,華人在推動東南亞回宣時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 首先要有普世華人教會同心合作推動回宣的觀念,絕不能單打獨斗。

2. 其次,應該以東南亞華人神學院為培訓回宣宣教士的主要基地,招募中國及海外各地有心志投入回宣的信徒予以集中訓練。

3. 最后,各神學院應以本國回教區為首要的宣教對象,例如菲圣神學院針對菲南民答那峨島,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神學院分別針對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群島。長期再考慮向南亞、中東及中亞各國差派宣教士。這才是循序漸進的的做法。---資料來源:基督新報

中國在國外的華僑有多少人這個數字很難掌握精確,因為搜集資料的時間不固定,收集的資料的部門不同,渠道不同而有差異,僅可根據提供的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相信出入不大。

《世界華僑華人人口分布》數據

2002年4月27日

國家(地區)

人數

資料來源

總計3570750

阿根廷

30000

南洋商報1994.4.18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