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海外島嶼地圖(中國有哪些島嶼?)

时间:2024-06-09 14:42:57 编辑: 来源:

中國有哪些島嶼?

臺灣島 海南島 崇明島 舟山島 海壇島 大嶼山 上川島 金門島 南三島 岱山島 南澳島 六橫島 長興島 南田島 下川島 達濠島 香港島 金塘島 橫琴島 龍穴島 瑯岐島 澎湖本島 朱家尖島 衢山島 橫沙島 蘭嶼 紫泥島 南日島  桃花島 曹妃甸 高塘島 大長涂山 靈昆島-霓嶼島 石城島 三都島 大門島 大榭島 洞頭島 梅山島 廣鹿島 大長山島 白沙島 潿洲島 淇澳島 秀山島 泗礁山 大崳山 氹仔-路環 西嶼 海洋島 小長山島 蝦峙島 威遠島 綠島 小金門島 登步島 湄洲島 冊子島 烏礁洲 望安島 南丫島 粗蘆島 擔桿島 南長山島 花岙島 小洋山 赤鱲角 漁島 普陀山 荷包島 菊花島 浮鷹島 長白島 檀頭山 小長涂山 大練島 青衣島 龍門島 南竿島

中國的地圖冊為什么把俄羅斯的南千島群島列入日本版圖?另外獨島和馬島呢?

我一條一條解釋好了,

1、北方四島問題,我手上有兩本地圖冊,一本是1969年的,一本是1978年的,那時候北方四島是寫“蘇聯領土”,蘇聯一直不承認爭議。因為二戰日本占領了庫頁島南部,1945年蘇聯打敗日本,就把北方四島作為庫頁島的附屬島嶼一起收了。北方四島在日本國防上有重要意義。所以日本一直認為北方四島是北海道的附屬島嶼,蘇聯是順手牽羊。蘇聯時代憑著強大國力一直不承認爭議。中國官方自然隨蘇聯官方的說法。

1991年蘇聯解體,經濟崩潰,被迫承認北方四島存在爭議(承認是俄占日本領土,并不是樓下大神說的中蘇交惡就承認了,有地圖為證),以換取日本援助,所以中國官方就把北方四島標為“俄占”。現在普京第二次做總統,經濟安頓,又再否認北方四島的爭議性。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1)、俄羅斯人反復無常,擅長用緩兵之計,所以不要相信俄羅斯人過去說歸還海參崴的承諾。(2)、經濟與政局動蕩,就不得不承認已占領土爭議。中國一旦動蕩所有已占爭議領土將全部丟失。

2、地圖有意無意略去了獨島,畢竟一個在海面上彈丸小島和中國利益無關完全可以不畫出來避免得罪任何一方。獨島據說最先由韓國人發現,甲午戰爭后朝鮮成為日本“保護國”,1904年日俄戰爭,日本將獨島作為海軍哨所。戰爭結束后“順理成章”劃歸日本島根縣。1910年日韓合并條約日本正式吞并韓國,日韓領土合一,便不存在爭議。1945年日本戰敗,獨島由駐韓美軍管轄。但1951年舊金山合約卻故意沒有提獨島歸誰。所以1953年日本乘朝鮮戰爭李承晚無暇顧及之際出兵占領獨島,之后韓國郁陵島退役軍人洪淳七向美國購買一門迫擊炮和槍支,帶領40人登陸獨島,擊潰日本守島部隊,控制獨島。1965年日韓建交,只是模糊表示“日韓所有紛爭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如今韓國已在島上修建碼頭、燈塔和直升機停機坪,基本上日本無法靠近。

獨島是日本海海盆里一個火山島,不在大陸架上,加上日韓合并過,分家又不明確,所以導致這樣。獨島由火山巖構成,又在冷暖流交匯處,漁業資源極其豐富。日本曾提議提交海牙法庭裁決,被韓國拒絕。

這個故事我們悟出一個道理(1)美國等國家的慣用手法就是故意留一些可以搶的重要的地方,讓小弟們內斗而不能聯合。(2)誰控制才是王道,控制了才有本錢不鳥你。

3、馬島問題。馬島是個大島,有2000英國后裔居民。可以修建飛機場、軍火庫、要塞、以及在上面駐軍。英國人1765年最早發現并定居,但1770年被西班牙驅逐。1771年英國卷土重來占據一半,1816年阿根廷獨立,宣布繼承西班牙的馬島。但1831年阿根廷扣留美國非法捕獵豹船,美國軍艦報復性炮擊馬島。1833年英國趁機占領馬島全部。1982年阿根廷對英國宣戰,收復馬島,但不久英國組成特混艦隊遠洋作戰,付出重大代價后收復馬島。但我國官方因為那時為香港在談判,為談判考慮,既不得罪英國,又不承認占領地區,所以取中立的標注“英、阿根爭議”。

純屬手機手打觀點中立求采納啊

西方國家海外為什么那么多島嶼,中國為什么沒有

海外領土是指一個國家所擁有的位于國外,但無法連接本土的領土。我們翻開地圖,我們會發現世界上有很多島嶼,很多島嶼都會標注英屬、法屬等等一些字樣,這些就是所謂的英國或是法國的海外領土。不過大家可以注意的是,我們中國似乎在海外沒有任何一寸領地,那么這是為何呢?

一,西方國家海外領地的形成過程

海外領地實際上是殖民擴張留下的產物。從15世紀開始,西方國家不斷在海洋上擴張,由此占據了一塊又一塊的土地。首先走向海洋的是葡萄牙,該國從1415年開始在大西洋沿岸探險,一路上在非洲西海岸建立據點。到1528年,葡萄牙占據了馬六甲,從此壟斷了東西方的貿易線路。

此后,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相繼在海上擴張,占據了大量的殖民地。葡萄牙占據了巴西和非洲、印度洋沿岸的眾多城市;西班牙占據著大部分中南美洲和菲律賓等;荷蘭后來居上,奪去了葡萄牙的大量殖民地,并且將占據整個東印度群島。英法則在北美洲、印度次大陸瘋狂擴張。

工業革命時代,英、法、德、美的實力迅速增強,開始進一步瓜分全球。到19世紀末,非洲基本被英法德意瓜分完畢,中東地區、東南亞和印度大量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而姍姍來遲的美國迅速搶占太平洋的島嶼,并且從西班牙的手中奪取了菲律賓。日本也不甘示弱,極力向四周擴張。另外還有丹麥、挪威等也在北歐擴張。

也是從工業革命時代開始,世界上出現了三次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第一次是美洲的獨立運動,讓西班牙、葡萄牙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第二次是一戰后,英法的殖民統治搖搖欲墜;第三次是二戰后,亞非國家基本獨立,西方殖民體系基本瓦解。但是,這并非代表西方國家的殖民地就完全消失了,地球上還有大量的島嶼、土地掌握在殖民地手中,至今依然沒有改變。

例如,英國還有安圭拉、百慕大群島、直布羅陀等13個海外領地;法國有法屬圭亞那等11個海外領地;美國有馬里亞納群島、中途島等太平洋的多個島嶼;葡萄牙還占據著馬德拉群島和亞速爾群島;西班牙占據著休達和梅利利亞;丹麥擁有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尼德蘭有阿魯巴、庫拉索、荷屬圣馬丁等。可能還需要第四次民族解放運動才能改變以上的現象。

二,繼承者的海外領地

除了以上的傳統的殖民國家之外,還有一些從殖民國家獨立而來的國家也擁有一定的海外領地。這些領地要么是從宗主國那里繼承而來,要么是獨立之后擴張而來。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阿根廷等都有一定的海外領地。

澳大利亞的海外領地主要是圣誕島、諾福克島、麥夸里島、赫德島、科科斯群島,新西蘭的主要是托克勞群島。兩者都是從宗主國英國手中繼承而來的。

而印度的尼科巴—安達曼群島也是從英國繼承而來,而這些島嶼在地理上屬于東南亞,劃給緬甸才是最合適的。印度得到尼科巴—安達曼群島后,就有了封鎖馬六甲海峽,稱霸印度洋,對中國的海上生命線產生了嚴重的威脅。

當今四大洋,到處都是英、法、美等國的島嶼,反觀我們中國,在海外沒有一寸的領地。在海外擁有一塊領地,并非只是一塊土地這么簡單。首先經濟上來看,擁有一個小島,就擁有了周邊12海里的領海,200海里內的專屬經濟區,甚至可以擴大到了350海里。這也就是為什么法國的陸地面積如此之小,但是海域面積卻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而中國的領海面積只位居世界第十,還少于新西蘭。

從軍事上來說,海外領地可以成為一國在海外的軍事基地,扼守交通要道,擴大國家的影響力。例如,英國占據著直布羅陀,可以扼守大西洋到地中海的航運線路;印度占據尼科巴—安達曼群島,扼守著馬六甲海峽;美國占據著馬里亞納群島,建設有關島軍事基地,對亞太地區形成了強大的威懾;法國在南美洲的圭亞那,成為法國接入南美洲事務的中介。

三,中國為何沒有海外領地?

縱觀中國歷史,中國的古代王朝基本不在海上擴張,而西方國家從腓尼基。希臘、羅馬時代就熱衷于在海外建立殖民據點。這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文明決定的。中國是農耕文明國家,主要的擴張方向是農耕地區或者半農半牧地區,而西方國家是海洋文明,因而總是會占據海上咽喉,以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中國封閉自守、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限制了我們在海上的擴張步伐。

當然,我們也并非是對海上一點也不感興趣。古代的百越民族就習慣于水上生活,他們曾經活動于海南島、臺灣島,是開發兩島的早期居民。隨后,漢朝跟著南越人的腳步登上了海南島,從此海南島納入了中國版圖。而臺灣島離大陸比海南島要遠一點,我們直到清朝才將之正式納入版圖,設置臺灣府、臺灣省。

在元朝時期,蒙古人無論在陸地上還是海上都展現了雄心壯志。忽必烈曾經遠征日本,南征緬甸、交趾、占城、爪哇,是中國第一次在海上大規模用兵。明朝永樂年間,派遣鄭和下西洋,開始將勢力范圍南移到了馬六甲海峽一帶。但是明朝只滿足于東南亞各國的稱臣納貢,耀武揚威,并未想在西洋建立據點。當鄭和的船隊在馬六甲海峽擊敗海盜陳祖義之后,就冊封了當地華人施進卿為舊港宣慰司,停留在名義上的冊封上,并未派遣軍隊駐守。

而當時正是西方殖民運動興起的時代。1440年,舊港被滿者伯夷吞并,而明朝方面似乎一點也不關心,畢竟這時候的明朝還在推行嚴格的海禁政策。1511年,葡萄牙開始侵入馬六甲,到1528年正式滅馬六甲王國。此后,東西方貿易被西方人壟斷,明朝對于此事并不知情。隨后,澳門也被葡萄牙占據,臺灣被荷蘭占據,明朝似乎也漠不關心。中國在海上走得最遠的時代,也是中國人遠離海洋的時代。

清朝時期,中國依然只滿足于周邊各國的朝貢。乾隆時代,東南亞的華人在加里曼丹島建立了蘭芳共和國,該國制度上學習西方,文化上保留中國的傳統。為了與荷蘭等國抗衡,蘭芳共和國向清朝稱臣,試圖得到中國的保護。然而乾隆認為他們就是海上流寇,因而拒絕他們的要求。最終,孤立無援的蘭芳共和國被荷蘭所滅。中國人再一次錯過了海外擴張的機會。

鴉片戰爭后,西方不斷入侵中國,中國的國土不斷淪陷,連自保都顯得困難,更別說在海上擴張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的國家又紛紛獨立,和中國建立了平等的外交關系。他們還要反過來爭奪我們的島嶼,如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在南海上瘋狂圈地,導致我們損失慘重。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絕不會對外擴張,但我希望我們能夠拿回屬于自己的土地。

澳大利亞在中國的什么方位

澳大利亞在中國的東南方向。

澳大利亞(Australia)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

澳大利亞東部隔塔斯曼海與新西蘭相望,東北隔珊瑚海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相望,北部隔著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與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相望。

擴展資料:

澳大利亞國家簡史

在英國人來澳洲大陸以前,這塊大陸生活著土著人。1657年,荷蘭人最早來到這塊大陸,但他們認為該地無資源就選擇了放棄。170年,航海家庫克發現這塊大陸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宣布其為英國領土。

美國獨立戰爭后英國需要一塊地方安置犯人,1788年1月26日,阿瑟:菲利普船長帶著第一批犯人登陸澳洲,并建立了第一個英國殖民區。1月26日也被定為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澳大利亞成為英國的犯人流放地。由于需要技術人員來生產糧食、建造房子,英國又陸續移民許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