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叫外貿數據回流呢(淘寶上購物需要提供身份證進行物品清關嗎?)

时间:2024-06-01 08:03:16 编辑: 来源:

貿易回流什么意思?

就是將已買的東西,重新賣出,所獲得的資金就是資金回流。企業資金回流快這樣才能更好使用資金開發新的項目。

資金回流能夠提高信用條件;催收應收賬款等等。美元加息對于全球的資本流動確實產生了很多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和大多數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美元回流美國壓力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為有些回流是對過去大量流入的一個糾正。比如說,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之后,相關國家實行了量化寬松政策,大量便宜的美元流向了新興市場經濟體,包括中國在內。

2008年之后有一段時間中國的外匯流入壓力是相當大的。現在美元實行加息政策,相關的資金回流,這也是一個正常的周期性反應。在美元加息的過程中產生的資本流出壓力,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我們觀察總體是可以忍受和能夠承受的。

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機構通過提前還掉相關的美元外債,甚至把一些貿易融資產品提前做了一些結構性安排,這些操作都是有利于降低企業杠桿率,有利于防范風險。從2014年6月份起到目前為止,將近7900億美元的儲備下降,應該是可以承受的。

想問問做外貿的朋友,什么叫做 "訂單回流"?因為在淘寶上買衣服,賣家說這批貨是賣場的回流訂單,所以

可能是外貿退貨的吧,訂單回流,買家轉變身份變成賣家,買回去的東西再賣回來

好不容易旺季來了,紡織外貿訂單卻開始“逆回流”

近期在紡織人的朋友圈中一段視頻被頻頻轉發,視頻中業務員們擠在染廠辦公室中,等待著染廠相關負責人員排出計劃,而染廠負責人的桌上堆著的,卻是一張張加急單。

所謂加急單,指的是在染廠排單已經滿了的時候,紡織企業為了做一些比較緊急的訂單,付出一些額外的金錢讓自己的單子先做,染廠則把一些不太緊急的單子往后移,某種意義上算是一種“插隊憑證”。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加急單的出現意味著市場行情的火熱。

“幾個月以來,我們都在加班加點地忙生產,為了訂單大幅增加感到慶幸。但人民幣大幅升值,讓我們的利潤縮水了一大截,越是訂單多營收好的企業,損失越嚴重,這誰受得了?”浙江紡織企業負責人李勇對于這陣子的情況大為不滿地表示。

要知道早在2020年11月1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升至1美元對人民幣6.5593元,正式開啟了“6.5元時代”。

與此同時,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繼刷新近兩年半新高。

但這并不是企業成本壓縮的唯一事件。

2021年春季,一波紡織服裝的布料上漲浪潮,再次沖擊了整個市場。

一家主要生產布料的浙江企業透露,去年一年原料走勢都比較平穩,布料價格也基本上沒有太大波動。但今年春節之后布料漲幅較高。

最重要的原因是布料的原料、紗線全面上漲,導致胚布價格上漲。加上今年天氣又暖得較早,紡織企業一擁而上開始生產,導致對布料的需求突然緊張起來。

中原期貨棉花研究員表示,今年初,隨著海外市場的多種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以及原油價格的大幅度反彈,導致了纖維料的大幅度上漲,其中氨綸、粘膠上漲后的價格均超過了疫情前的價格水平。

他還表示“目前紡織服裝訂單表現較好,普遍訂單在4月份,有些甚至排到6月份。其中紗線訂單較好,而布料訂單相對偏弱,主要原因是原料上漲幅度較大,終端企業接受難度較大。”

可是你要知道,對于紗線旺盛的需求,并非只有國內紡織企業,東南亞的需求也不小。在這背后,與東南亞部分紡織服裝成品訂單回流當地有關。

中原期貨研究員表示,2020年8、9月曾經出現過部分東南亞訂單轉到中國的情況,這個要歸功于中國對新冠肺炎疫情強有力防控,以及中國擁有完整的紡織產業供應鏈。

隨著疫情的逐漸穩定,勞動力成本低廉的東南亞國家也陸續地開始接單。

這對于不少外貿公司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壓力,畢竟價格才穩定沒多久,眼看著快到手的訂單沒了,誰都不想。

就目前情況分析看來,未來全年紡織品消費方面,中國國內的消費將大概率是呈現趨于穩定的狀態。

而對于中國紡織品出口來看,2021年的3、4季度仍舊需要關注美國和歐洲的疫情,以及接種疫苗的保護力度。

什么是跨境電商

我們今天的跨境電商本質上來說并沒有改變,還是屬于國際貿易,只是增加了配套服務,尤其是物流服務和結算服務。利用這次機會,筆者嘗試將跨境電商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做了一個總結性的分析,叫做“三橫三縱矩陣”,希望能夠透視骨骼一般看清跨境電商的肌理。

跨境電商的三橫

這是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的三橫,筆者相信諸位業者都屬于其中某個層次,我們花一點時間來看里邊具體的存在。

就貿易商而言,我們居于中間層次,這里我們常見的有國內供應商,海外供應商,批發商,零售商,銀行及支付平臺。這個組成基本涵蓋了目前的眾多業者與業態。同理,國外也如此,舉一個印度的跨境電商例子,一個印度跨境電商要把產品賣到中國,他干的第一件事情是找一個工廠,然后貼上或不貼上自己牌子,在網上賣給一個中國的買家,然后用PAYPAL付款,用ARAMAX快遞寄到手上。反之亦然,一個深圳的跨境電商要把手機殼賣到德國,在深圳組織貨源,用PAYPAL收款,然后用EMS小包寄到客戶手上。

這個簡單的交易出現了跨境電商貿易層次的基本成員:生產供應,貿易交易以及結算。那么,我們做跨境貿易的除了關心自己的產品,接下來就是物流的交付。我們往下看。

跨境下游的物流層次,對跨境電商而言,郵政、快遞、海外倉庫是我們常見的。實際的物流交付方式也就以這三者為主。

物流盈利還是靠規模和距離。

物流盈利的第一個因素是距離,這個大家都能理解。跨境物流商做到英國、德國、巴西及俄羅斯,距離的延伸需要最基本的燃油成本、勞動力成本及承運載體運營成本。筆者走過30多個國家,物流行業的地區差異非常大,但物流本身更需要的,是規模化。

規模,做空運的都知道叫做TONNAGE IS POWER(噸量就是力量),iPhone6面世,第一批100多噸貨量能把其他客戶完全擠走,未來3個月你要找這航空公司獲取艙位,也是強人所難;規模在海運方面則主要是箱量指標,地球上90%的貨物還是靠海運交付的,現在海運倉的做法也是看中了海運價格分攤到SKU(庫存量單位)以后相對便宜,因此才會出現“海運交付+海外倉發貨”的模式,本質還是規模效益。

貿易的上游層次,是法律。這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一點。在真實的跨境貿易和物流當中,每個節點都受到法律層次的約束,包括中國及目的國法律的多層次的約束。可以說,法律就是我們的工作圣經。我們認真看這三橫當中法律層次,核心就是海關。

就筆者的理解而言,全球海關都以“稅”為核心點,包括DRAWBACK(退稅),DUTY(關稅) 和TAX(稅),DRAWBACK也就是退稅政策,DUTY固然是關稅,TAX還應當包括增值稅、銷售稅和所得稅。

跨境電商情況下,涉及到“稅”主要是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主體認定,貨是誰的?第二個是,退稅與否,交稅與否?可以說,在法律層次而言,對整個跨境電商業態具有決定意義,總結而言則是:“稅決定物流,稅決定貿易。”

跨境電商的三縱

相對第一部分的“跨境電商三橫”展示了業態內的各種產業,跨境電商的三縱則直觀地體現了跨境電商的主體。

好了,我們說三橫主要是跨境電商的層次,現在說三縱是跨境電商的主體。不管是B2C,還是B2B,還是B2ABCDEFG。筆者很反對這種模式化的偽裝高大上,實際上跨境電商的主體,本質就是做貿易的,跨境出口和跨境進口就是跨境零售,中間就是一般貿易。

跨境出口和跨境進口的核心問題還是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傳統的服裝及新興的3C產品,進口集中在保育類別的奶粉、健康食品及美容產品( 化妝品)。跨境出口和跨境進口之間在SKU成規模化后,開始出現一般貿易形式。比如進口一罐奶粉叫做跨境進口,進口50噸奶粉叫做一般貿易。反之亦然,無論兩者怎么變,投資方怎么改稱呼,只要規模化就是一般貿易。

行文至此,諸君開始慢慢接觸到了跨境電商的本質還是在做國際貿易,只是隨著結算條件及物流發達以后才開始形成的小規模個人出口,一旦成規模,又回到一般貿易的軌道。實際上,在一般貿易上,沒有任何本質的改變。

總結而言,跨境電商的主體就是:出口個體,進口個體及一般貿易。

跨境電商的三橫三縱矩陣(ICL矩陣)

言至此,三橫講業態,三縱講業者,三橫三縱的結合就是跨境電商的矩陣。這里涵蓋了三橫,跨境電商面對的法律約束,貿易主體和物流交付;三縱,跨境出口,一般貿易和跨境進口。

諸位不妨細看此矩陣,基本涵蓋了業者的前世、今生與來世。前世,我以前做什么;今生,我現在做什么;來世,未來打算做什么?即便是一個做法律買粉絲的業者,亦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矩陣的每個節點都是一個產業,而這個矩陣的整體則構成了跨境電商的產業結構。

可以說,每個節點的產業內涵既包括“個體戶”也包括“平臺”,節點的外延則反映了該產業所受到的制約。

這在最近的跨境電商研究中,目前還沒有發現,也算是我們的一個總結成果。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吧,這個矩陣構成了跨境電商的產業結構,也分析出跨境電商的本質:中國產品以中國服務交付

近年來在新技術的推動下,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我國外貿的新增長點和重要力量。2020年5月6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關于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文件,同意在雄安新區、大同市、滿洲里市、營口市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上之前已經獲批的59個,至此,全國將有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覆蓋30個省、自治區、市。國務院將復制推廣前四批綜合試驗區的成熟經驗和做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開展品牌建設,引導跨境電子商務全面發展,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2020年10月13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統計,前三季度,我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1873.9億元,增長52.8%,市場采購出口5098.6億元,增長35.5%。作為新興貿易業態,跨境電商憑借其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交易鏈條短等優勢逆勢上揚,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RCEP協議生效后,5個成員國內的貿易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將逐步削減,其中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以此保障商品的自由貿易,尤其是中國和日本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這些無疑都為蓬勃發展中的跨境電商帶來重大機遇。

RCEP一共有20個章節,涵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準入以及自然人臨時移動4個方面的市場開放及相應規則,并納入了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及中小企業等多項現代化議題。其中有諸多關于提升區域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措施,這些舉措在減免關稅、提高貿易標準化水平以及削弱貿易壁壘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專家認為,隨著區域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我國跨境電商相應的交易成本也會隨之下降,使得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變得更簡單,同時商品進口成本大幅下降,這會很大程度上提升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助于實現跨境電商行業的規模經濟發展。

2020年12月1日國務院常委會議部署落實RCEP實施生效有關工作。專家指出,目前我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