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事貿易活動的叫商人(從事貿易活動的人為什么叫“商人”?)

时间:2024-05-18 14:11:06 编辑: 来源:

從事貿易活動的人叫做“商人”,跟歷史上的商代有什么關系?

引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從事商業活動的人都叫做商人。那么商人這個來稱的歷史淵源是什么呢?他跟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叫做商代有什么關系嗎?其實這二者的確有一些關系,商人的來源是由于商朝的人特別善于經商,后世將從事商業活動的人成為商人。

一、為什么做生意的人稱為商人?

在中國的古代,最受重視地位最高的職業,并不是商業,也不是其他的手工業,而是農業。農業作為封建經濟的基礎,他們非常的珍貴。而從事商業的人卻被稱為奸商,地位非常的低下。甚至在古代初期商業還被政府所壟斷,從中賺取大批利益。但是在商代商業發展經歷了一個高潮。商朝人非常善于經商,他們的買賣既講誠信也講道德,受到人們的愛戴。于是后世將從事商業活動的人稱為商人。

二、中國古代經商的原則。

在中國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家的思想,提倡的是人理中庸,講究的是每個人都應當承擔社會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商人的經商也有一定的約束。大部分商人自覺的按照儒家的規則誠信經商,在國家危難之際,不僅不可以趁機狂賺一筆,反而為國家的危難捐獻物資,這樣才是一個優秀的商人所做。一旦他發國難財,那么必然遭受唾棄,甚至還會被抄家底。

三、中國古代著名的富商。

即使商人地位在中國古代非常低下,但是也有一些名人絲毫不在意這些看法。而趙國的范蠡就是這樣的。范蠡在為趙王,重新復國之后,選擇隱退和西施一起經商。成為了那一代的著名富豪,在中國歷史上也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一筆。讓中國古代的富商也有一位非常具有文采和才華的人。而中國古代的富商非常重視對自己子女的培養。很多富商的子女都是一代大文豪。

從事貿易活動的人為什么叫“商人”?

在中國古代商朝,商業十分繁榮,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極”之稱。

商民善于經商,周初將這些經商的人通稱為“商人”。

最初,人們把做販運貿易的叫做“商”,坐售貨物的叫做“賈”,即所謂“行曰商處曰賈”。到了春秋時期的商賈,已被列為四民之一。《左傳》稱“商農工賈,不敗其業”(宣公十二年),又稱“商工皂隸,不知遷業”(襄公九年)。盡管此時商人的社會地位還很低下,還是在官府直接控制下的“工商食官”的商人,但是已經是一種專門職業。所以齊桓公問管仲曰:“成民之事者若何?”管子對曰:“四民者,勿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其事易。”公曰:“處士、農、工、商若何?”管子對曰:“昔圣王之處士也,使就閑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均見《國語·齊語》),并且由于商人必須善于“觀兇饑,審國變,察其四時而監其鄉之貨,以知其市之賈”,并且還要能夠“服牛輅馬,以周四方,料多少,求貴賤”(《管子·小匡》)。古時雖然泛言商賈,實則二者是有區別的,《周禮·天官·大宰》之職曰:“以九職任萬民……六曰商賈,阜通貨賄”。孫詒讓注云:“行曰商,處曰賈者。可見,春秋時期,由于公社內部已經有了量變,有了一定程度的內部分工,出現了一種“商”,專門從事遠程販運,組織貨源,所謂 “服牛輅馬,以周四方”的就是這些人。

從事貿易活動的人叫做“商人”,跟歷史上的商代有哪些關系?

商人這個稱呼始于春秋時期,因為春秋時在周王朝各諸侯國之間,往來從事貿易活動的人大多都來自商丘。而且當時職業一般都是世襲的,一個家族會一直從事同一種職業,因此久而久之,當時的人便統稱從事貿易的人為商人了。

商丘在周王朝時期是宋國的國都,而歷史上這個宋國也非常的特殊,它是周朝時的三恪之一,三恪指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陳、杞、宋三國。之所以三國會被稱為三恪,是因為陳、杞、宋三國是虞(舜所建立的朝代)、夏、商三朝后裔所聚居的國家。周武王為了表示對三個朝代的尊重,封三朝后裔所建之國的君主為公爵,以此表示三國國君不是周的臣屬而是友人。

所以后世當齊桓公打著尊王旗號,號召各國一起討伐自稱王的楚國時,管仲給楚國安的罪名并不是它稱王,反而是它沒按規矩給周天子進貢。有人對于管仲向楚國問罪避重就輕表示不滿,管仲只能含糊地說楚國稱王已經兩代了,現在追究這個罪名不合適。

其實管仲不追究楚國稱王,很可能是因為齊國沒資格追究這點,齊國多半當時已經擅自稱公了。在周王朝時期諸侯國國君稱公,就意味著他的身份從天子的部下轉變成了天子的客人,也是一種和楚國稱王一樣的僭越行為。

如果管仲責問楚國稱王,那么楚國便可以反口責問齊國稱公的事,指出齊國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而在三恪之國里面,宋國又是特例中的特例,因為它不同于陳、杞是前朝遺民所建,它的締造者正是周王朝的開國天子周武王。

周武王伐紂滅商后,將朝歌的商朝遺民都遷移到了曾經作為商朝國都的商丘(商朝歷史上有記載的都城就有六個)。周武王還任命了商朝最后一個王紂王的兄長微子啟為宋公,宋國于是便都于商丘,宗室以子為姓。

可為什么偏偏宋國人成了商業的代言人呢?

這應該是由于宋國人在從事商業活動上,有著屬于他們的特殊優勢。

翻看史料結合考古,我們不難發現夏商兩朝時期,國都一直到處遷移并不是固定的。這種不固定在一地生活的狀態,很可能使得商朝人在商朝時,就已經走南闖北充當起了天下諸國交易中介人的角色。

等到周王朝建立后,作為王朝核心地區的國都固定了下來,不再輕易遷移了。這種國都穩定的狀況也使得人們紛紛定居下來,再加上當時在野外行走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遍地虎豹盜賊隨時隨地充滿了危險,因此一般的人們不會涉足較遠的地區。

可無商不活啊,而繼承了商朝商業傳統的宋國人,自然而然地便繼續擔起了,新生的周王朝諸侯國間商品交換的中間人角色。另一個宋國人大量從事商業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商朝以遺民從朝歌遷移到了商丘后,由于商丘荒廢已久所以當地容納人口的能力有限,于是本來在朝歌就是商業從業者的人們,在生活所迫下不得不繼續從事商業。

商人的商字來自于春秋戰國歷史上的宋國國都商丘,而商丘的商正是來自于商朝,因此從事貿易的商人這個稱呼里的商字,實際上就是繼承自商朝的商。

宋國國力在諸侯國中一直都屬于中上流,這使得它成為周王朝諸侯國里十分堅挺的一國。從公元前11世紀立國,直到公元前286年亡國歷經八百載,最后才因為內亂被戰國七雄中的齊楚魏三雄乘機聯手攻滅。雖然宋國已經湮滅了兩千多年,但是商人這個稱呼從春秋時期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從事貿易活動的人叫做"商人",這跟歷史上的商代有關嗎

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 商人 名稱的由來的確和上古的商朝有關系。

商的始祖契的身世就很離奇。傳說,他的母親簡狄一天在河邊洗澡,忽然看見一只燕子飛過并產下一個蛋。簡狄好奇而吞下了燕蛋,后來就懷孕生下了契。虞舜時

期,契因為協助禹治水有功而被封地于河南商丘(一說陜西商縣),賜姓子氏。夏朝時期,契的十四代孫湯成了部族的首領。他大膽的起用了奴隸出身伊尹為相,吞

并周圍的大小部落,實力得到了壯大,并最終打敗夏朝的暴君桀建立了商朝。商朝經過幾次遷都,最后定都于黃河北岸的殷(今河南安陽),因此商朝也被常稱為殷

商。

商朝共有30位王,統治時間長達496年(一說629年),最后一位王

帝辛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紂。紂是一位殘暴荒淫的君主,是歷史上暴君的典型。他建造酒池肉林供自己享樂,設計炮烙之刑虐待百姓,肆意誅殺進言的大臣。這種

種行為,最終為他招致亡國的命運,他自己也在戰敗后自焚于朝歌的鹿臺。

商朝為周朝所取代后,商朝的遺民失去了土地,流離失所。他們流浪于各國之間,從事販賣貨物的活動。由此,人們將從事貿易活動的人稱為 商人 , 商業 、

商品 、 商旅 、 經商

等詞也陸續產生。或許因為商業活動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追求利潤,所以自古為主流道德觀所輕視。商人不但排在士、農、工、商這四民的末位,還頂著

商人重利輕別離 、 無商不奸

的世俗眼光。商人在古代的地位非常低下,連參加科舉考試的權利也沒有,更有甚者,秦代時從事商業活動會被視為有罪,要遣發嶺南從軍。

從事貿易活動的人為什么叫“商人”?

為什么凡是與買賣有關的事和人,都要冠以“商”字呢?原來,這與我國的商朝有著直接關系,“商人”就是從“商族人”這個詞演變而來的。

原始社會后期,人類社會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到了夏代,社會上游離出一部分專門從事物品交換的人。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居住著一個古老的部落,他們的首領叫契。契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封地為商(今河南商丘),他的部落便被稱為商族。契的六世孫王亥很會做生意,經常率領奴隸,駕著牛車到黃河北岸去做買賣。

王亥最后一次經商是到黃河以北的有易氏。據《竹書紀年》記載: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賓于有易,有易殺而放”。帝泄十二年,即公元前1810年,王亥和弟弟王恒一起從商丘出發,載著貨物,趕著牛羊,長途跋涉到了河北的有易氏(今河北易水一帶)。有易氏的部落首領綿臣見財起歹意,殺害了王亥,趕走了王亥的隨行人員,奪走了貨和牛羊。王亥的弟弟王恒曰兼程逃回商丘。王亥之子上甲微非常悲憤,欲為王亥報仇。但由于諸多原因,當時未能立即出兵,4年以后,即帝泄十六年、公元前1806年,才借助河伯之師,滅了有易氏,殺了綿臣,為父王王亥報了仇。

商族到了商湯時期,手工業尤其是紡織業已相當發達。商湯為了削弱夏的國力,組織婦女織布紡紗,換取夏的糧食,把貿易作為政治斗爭的武器,最后滅了夏朝的統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建立后,商族人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其手工業也相當發達。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由統治者變成了周朝的奴隸,生活每況愈下。商族人為了過上好日子,紛紛從操舊業——做生意。久而久之,人們便有了這樣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買賣的人。后來,人們簡稱商族人為“商人”,這一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