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臨港片區大規模的金融貿易投資(上海臨港新片區引進國外人才等11條政策落地)

时间:2024-06-01 13:59:28 编辑: 来源:

上海臨港新片區金融創新特點

活動國際化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位于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

隨著新一輪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發展,“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金融業全面融入國際金融體系,資本跨境流動,必將更加活躍

實現了金融活動國際化,拓寬了海外融資渠道,為他們引來全球資金

上海臨港:高水平開放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上海8月21日電 題:上海臨港:高水平開放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楊有宗

上海對東海之濱的這片發展熱土寄予更大期望。從20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提出,未來將實行更大程度的開放壓力測試,在跨境金融、離岸貿易、數字經濟等若干重點領域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

從2019年8月20日揭牌三年來,臨港新片區加快建設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和現代化新城。

目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中的78項任務基本完成,國家、上海市以及臨港新片區出臺各類政策260余項,形成87個具有代表性和引領性的制度創新案例,其中36個為中國全國首創,基本形成包括投資、貿易、資金等在內的“五自由、一便利”制度型開放體系。

“一司兩地”一體化監管方案就是典型的制度創新成果。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商飛公司全資子公司和總裝制造中心,是實施大飛機戰略的重要載體。上飛公司注冊地位于洋山特殊綜保區浦東機場南側區域,擁有浦東和大場兩大基地,其中大場基地不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內。

“一個企業兩個基地,分別位于洋山特殊綜保區圍網內外,監管制度不一樣,如何針對它來進行監管,我們之前沒有經驗。”上海海關自貿處處長萬駿說,通過創造性地提出“一司兩地”一體化監管方案,上飛公司可以更好開展保稅加工、研發、維修等業務,也帶動了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在新片區加快形成民用航空產業體系。

“一司兩地”一體化監管方案,是臨港新片區進行制度創新的生動注腳。成立三年來,臨港新片區不斷加大壓力測試:建設中國唯一的特殊綜合保稅區,三年累計新增企業1300多家;推動中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制造項目投產運行,成立全國首家外資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

高水平開放,為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生態。最近,位于臨港新片區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100萬輛整車緩緩駛下生產線。從電池、汽車芯片到汽車內飾,特斯拉的供應商“朋友圈”遍及中國的長三角地區,上海超級工廠的供應鏈本土化率已超過95%。

“從和臨港確定合作關系開始,特斯拉就在規劃本土化的供應鏈體系。我們和臨港新片區一起成長,落戶的三年也是大家互相成就的過程。”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說。

2021年,新能源汽車成為臨港新片區首個產值突破千億元的產業。根據規劃,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汽車產業規模預計突破4000億元。

為了進一步加快臨港新片區高端產業發展,2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對外公布了對臨港新片區的最新支持政策。在產業方面,上海將支持臨港新片區建設國際氫能谷,在制氫加氫一體化站建設、綠色數據中心氫能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試。做大“東方芯港”能級規模,探索集成電路全產業鏈便利化管理模式。

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陳金山說,到“十四五”末,臨港新片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將達到5000億元,年均增速25%。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集成電路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聚集人工智能企業500家,產業總規模超500億元。

針對制約臨港新片區發展面臨的人才落戶、購房等制約因素,上海市也有相關舉措。根據最新政策,在臨港新片區工作的非上海本市戶籍人才繳納個稅或社保滿1年及以上,在臨港新片區限購1套住房,網簽備案滿7年后可轉讓。

上海臨港新片區引進國外人才等11條政策落地

9月20日上午,為落實國務院發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精神,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將舉辦臨港新片區政策發布會暨金融機構簽約儀式,同時臨港新片區的11條政策正式實施,還與16家金融機構集中簽約,推動相關金融機構落戶新片區。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政策方面,發布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進一步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金融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著力建設一批重大總部型、功能型金融機構和金融平臺,支持金融機構對照國際標準開展跨境金融服務,加強跨境資金的靈活使用,支持新片區企業建設資金管理中心,對特殊或創新業務進行個性化服務和研究定制化政策,打造全球高端金融資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

同時,針對在新片區新設立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功能性機構,給予落戶獎勵、經營貢獻獎勵、用地扶持、購房和租房扶持、人才獎勵等一攬子扶持政策,通過形成政策“組合拳”,加快招引優質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來新片區落戶發展。

支持引進高科技領域創新的外國人才、加大力度引進符合新片區產業發展方向的外國人才、給予科研創新領軍人才及團隊辦理工作許可“綠色通道”、賦予新片區“上海科技創新職業清單”推薦權、給予外國人工作許可和外國人才簽證加分項等11條政策。

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進一步聚焦金融創新。選擇符合國家戰略需要的重點金融領域,開展跨境金融、離岸金融、貿易金融等業務創新,推動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讓金融機構更好地了解享受新片區的金融扶持政策,提升企業獲得感,推動金融更好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

在布局新片區產業發展上,金融項目包括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落戶新片區,首期規模100億元;與建設銀行總行下屬子公司合作建立戰略新興科創基金,落戶新片區;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6家銀行設立新片區分行并陸續開展金融創新業務,一批金融科技公司、理財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明確落戶意向。

產業項目方面,將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卡脖子”的關鍵領域持續引進高能級產業項目。一個月來累計接洽項目近200個,30多個項目落戶新片區,并在9月12日舉行了集中簽約儀式。

于同一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興業證券、太平洋保險等16家金融機構開展集中簽約儀式,推動相關金融機構落戶新片區,開展金融創新業務,進一步加強對新片區的金融支持。

上海臨港新片區滴水湖金融灣二期能源中心面積

為380畝

上海臨港新片區滴水湖金融灣二期能源中心位于滴水湖畔,是上海市規劃建設的新能源集成創新示范項目之一,總建設面積約為380畝,該項目緊鄰上海市臨港新片區核心區域,旨在發揮新能源、智能網聯等關鍵技術在金融、交通、環保等領域的重要作用,構建集裝備研發、智能制造、智慧能源、人才培養及產業孵化于一體的全球領先新能源集成創新示范區

上海臨港新片區滴水湖金融灣二期該項目一期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二期預計將于2021年完工,能源中心是二期項目的重點,施工面積約為4

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生產及研發中心、電站及智能電網,以及智慧能源科學實驗室等

臨港新城自貿區現在怎樣

發展的挺不錯的!愛在臨港官網就是個例子!!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位于浦東境內,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該試驗區于2013年8月22日經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于9月29日上午10時正式掛牌。2014年12月,上海自貿區由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擴至120.72平方公里。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七個區域。

上海自貿區面積總120.72平方公里。其中浦東的金橋開發片區、張江高科技片區和陸家嘴金融片區被納入其中。

1、外高橋保稅區(10平方公里)1990年9月正式啟動,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全國15個保稅區中經濟總量最大的保稅區。

2、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1.03平方公里)國務院特批的全國第一家保稅物流園區

3、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3.59平方公里)。

4、洋山保稅港區(14.16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6.85平方公里,島域面積:7.31平方公里)。

功能

2013年上海綜保區將推進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融資租賃、期貨保稅交割功能、擴大保稅船舶登記試點規模、研究建立具有離岸特點的國際賬戶等十項功能先行先試,即:深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運作、融資租賃功能全面發展、以期貨保稅交割功能促進大宗商品產業集聚、擴大保稅船舶登記試點規模、推動機場區港一體化邁出實質性步伐、做大洋山保稅港區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全面推進亞太營運商計劃、探索“前店后庫”聯動模式、試點全球維修檢測業務、研究建立具有離岸特點的國際賬戶。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3年9月29日舉行掛牌儀式,當天國家有關部門及上海市領導為第一批入駐自貿試驗區的企業和金融機構代表頒發了證照。首批入駐自貿區包括25家企業和11家金融機構,其中11家金融機構包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浦發及上海銀行8家中資銀行,花旗、星展2家外資銀行,和交銀金融租賃1家金融租賃公司。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大陸境內第一個自由貿易區,是中國經濟新的試驗田,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區的政策與經驗強調復制性和推廣性。

 希望對您有幫助---百度愛在臨港官網也可以找到他們  ,上海臨港新城最大的生活服務平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