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丹東外貿公司(丹東對朝鮮外貿公司有做防火門的嗎)

时间:2024-06-10 16:24:37 编辑: 来源:

有丹東的外貿公司讓我們寄樣品,一個星期后讓我們給朝鮮人去簽約,請問這是騙局嗎?

這是抗美援朝時期延續下來的騙術

輕者被騙一堆樣品,重者被騙完樣品之后又被騙到丹東請所謂的朝鮮人吃飯,簽完“合同”還要給他們買禮品,有的直接跟你要好處費

有的甚至被騙了色,一起來丹東的如果有女銷售,后果你懂的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你被騙了,千萬別恨丹東人,更別恨朝鮮人,那些騙子都是井蓋省來的

丹東對朝鮮外貿公司有做防火門的嗎

自己找出路吧。

1、有很多外貿公司,但是基本都是做貨代的。

2、如果有這樣防火門生意,一般都是自己找貨源,基本上不接受你的推薦貨。

假外貿加工網絡騙局

假外貿加工網絡騙局

寧波某機械加工廠法人代表伊小姐通過網絡尋找商機以滿足增加設備的加工要求,她注意到某知名行業網站上的一條信息:江蘇鎮江某招商引資代理服務有限公司,求購一種叫“固定角板”的不銹鋼件。這家公司還是該網站5年的誠信通會員,他們還通過該網站求購多達40多種加工項目,數目巨大,均為出口單子。

通過即時通信工具溝通之后,伊小姐于2007年11月10日,來到了鎮江某招商引資代理服務有限公司,簡單協商后,對方要求伊小姐先交1500元立項費,并稱如果訂單沒拿到,該費用可退。

2007年11月21日,伊小姐接到鎮江某招商引資代理服務有限公司的電話,讓伊小姐即赴鎮江,然后一起去位于江蘇的蘇州某進出口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其后,伊小姐與蘇州某外貿公司簽訂了合同,并應對方要求中止了與鎮江某招商引資代理服務有限公司的合同。其中,伊小姐向蘇州某外貿公司支付了15000元擔保金,而她與鎮江方面的1500元擔保金,在合同執行完成后,由蘇州方面退還。(這正是騙子的狡猾處,也是鎮江老騙子在其1知名網站上當了5年誠信通會員的本事,因為失去了證據,就無法投訴他)。

在整個洽談過程中,伊小姐發現對方的相關知識非常專業,雙方商談的問題也都是一個正常客戶所關心的核心內容。這使得伊小姐對對方產生了信任,并最終簽訂合同。

當然,接下來的事情非常老套,鎮江、蘇州兩家騙子聯手欺騙了寧波的那家工廠,他們在合同里埋下了伏筆,在合同的第二條中規定:乙方按雙方確認的圖樣技術要求提供固定角板20片合格率為100%的樣品交甲方進行檢驗封樣,樣品檢驗費由乙方承擔,送樣時間為2007年12月10日前,逾期均屬違約。……而實際上,因為產品品質的鑒定人不明,伊小姐生產的產品永遠不可能通過質量檢驗。

假外貿騙局另外還有一種騙術是北京的信息騙子和河北的外貿騙子聯合河北的個別無良律師共同上演的'合同公證費,過程和上面的故事基本一樣,由信息公司釣取獵物,同時收取數額巨大的信息費,然后再介紹給“外貿公司”,所不同的是,“擔保金”改成了合同“法律見證費”。為了讓受害者有可信性,外貿公司往往會把見證費和廠家一家負擔一半,這其實是個障眼法而已。當然,各地騙子不同,名目也各不同,如丹東的外貿騙子稱對方進口國要收取“入朝準入費”,沈陽的外貿騙子叫“進口準入費”。……

其實,上當的受害者往往是對外貿流程不懂的小工廠、小企業,真正的外貿是不會收取這費那費的,因為貿易是平等的,缺少平等的貿易,肯定是不正常的。 ;

兩天有一位王女士給我打電話,說他們是做外貿的,要想我們要一批貨,銷到朝鮮去,我懷疑他詐騙?? 2012-3

你的懷疑是很有道理的!

我的同事曾經遭遇過此類騙局,我也差點上當,幸虧及時問了我同事,才沒去。

先簡述一下我同事的案例:

騙子以訂購大批貨物為誘餌,讓我同事去了長沙。見面之后,拿了我同事的合同,對方說要去財務那里批錢,但是需要我同事拿出點好處給財務,好辦事。最后我同事被騙了現金六百元,另外付出了兩人的來回車票和請騙子吃飯的錢。

一般人都覺得已經到地方了,金額也不大,禁不住騙子的再三忽悠就把錢拿出來了。騙子也正是利用了我們的這種心理,就一定要求我們過去。

我當時為了最終確認聯系我的那人是不是騙子,就告之有事走不開,先免費寄樣品給他。他說人不過去,就不買我們的貨了,寄樣品沒用。試問正常采購的人,誰會拒絕免費的樣品呢?

朋友們,能否告訴我"丹東圣山商貿有限公司"詐騙,丹東公安局是如何查處和處罰的嗎?

對, 說得很對, 丹東圣山商貿有限公司就是騙子公司, 我們公司的也是騙他們騙過去說甚么跟朝鮮的政府部門合作呢, 簽訂了合同要我們交甚么市場準入證和產品檢驗證的費用,一共兩千多美金, 當時我們沒交他那么多, 哎, 被他們說得天花亂墜的, 我們還是被騙了交了一些產品檢驗的費用, 兩千多人民幣. 他們還說甚么等8月到工廠來付訂金的時候要咱們多準備一些特產...

這些騙子的手段真高呀, 大家一定要將這樣的騙子繩之以法!免得騙更的多的人!

朝鮮的新義州特首楊斌是哪國人?

楊斌是荷蘭藉中國人 ,剛獲委任為朝鮮新義州特區首長的荷蘭藉中國人楊斌,因涉嫌逃稅,10月4日五時在沈陽被扣查,新義州發言人證實此事。

報導指引中國官員說,楊斌今早前往新義州前被當局拘查。

中國新聞社今天上午簡短地報道了這一消息。

內地傳媒日前報導,沈陽的稅務機關,已經向楊斌持有的歐亞實業公司,及有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清付拖欠的稅款。

本身亦是本港上市公司歐亞農業主席的楊斌,上星期減持了的歐亞股份,令他的持股量,降至少于五成。

楊斌承認拖欠1000萬元人民幣稅款

(沈陽綜合電)新近被任命為朝鮮新義州經濟特區首長的歐亞農業控股主席楊斌,昨天承認拖欠1000萬元人民幣的稅款。不過,他強調這些稅款與香港上市的歐亞沒有關系。

中新社星期三報道,沈陽地方稅務集團已向歐亞集團和有關的企業發出通知,要求清交拖欠稅款。雖然早在7月就有消息說楊斌因涉嫌逃稅而遭調查,但這是中國官方首次證實有關消息。

楊斌昨天在歐亞集團的沈陽總部召開記者會說:“這件事與歐亞農業控股無關,主要涉及歐亞在旅游業和房地產的投資。”歐亞農業是香港上市公司。

他補充說:“那主要是建筑和房地產稅。”

楊斌說:“我們必須交稅的期限在10月12日到期,這事我們已經跟沈陽稅務局討論了。”

《國際金融報》早前曾經報道,楊斌的問題應是出在沈陽荷蘭村的建設。報道指他在有關項目中涉嫌違法使用土地,把計劃進行生態農業開發的荷蘭村變相搞成是房地產項目,同時涉嫌逃漏稅。

楊斌7月上旬前突然離開沈陽,有報道說他潛逃出國,不料他近日突然現身,而且成為朝鮮新義州經濟特區的首長。中國官方對此反應低調。

在香港,歐亞農業的股票星期一停牌,公司宣布主席楊斌一周內第二次出售所持的公司股票,使楊斌在公司的股份減少至46.7%。

由于關注有關公司的透明度,一度是市場寵兒的歐亞的股價在最近幾個月下挫。

另一方面,楊斌說他將展延到韓國。他原本是要去韓國安排讓外籍人士可以不必申請簽證進入朝鮮新義州特區。

他說,從星期二開始外國人可以免簽證進入特區是未經授權的說法。由于朝鮮的阻止,這事并沒有發生。

他在記者會上承認:“這是我個人的錯誤。”

他將展延到韓國和日本,以便集中解決簽證問題和一個大難題:建造圍墻把新義州與朝鮮其他地區分隔開來。

楊斌說,他希望建造一道臨時的圍墻直到永久性圍墻建好為止。

韓國聯合通訊社在發自北京的一則報道中說,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任命的朝鮮新義州經濟開發區特首荷蘭籍華裔富商楊斌,星期五早晨在沈陽被中國警察扣押。

報道引述一名中國官員說,楊斌是在準備前往新義州的時候被拘留的。

目前這個報道沒有得到相關方面的證實。

韓國聯合通訊社報道說,雖然楊斌被捕的原因還沒有被宣布,但是此間的外交消息人士說,他的被捕與逃稅,股市投機和非法房地產交易等問題有關。

報道還說,中國政府星期四已經指令邊防部門阻止楊斌到新義州。

討稅

據"中國新聞社"報道,沈陽地方稅務機關已向楊斌為法人代表的歐亞實業公司和有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其清交拖欠稅款。

不過,報道說,楊斌本人在一次記者會上表示,這次稅務事件并不牽涉他的企業歐亞農業。他說,事件所牽涉的是歐亞在旅游和房地產方面的投資。

楊斌創辦的歐亞實業公司總部就設在遼寧省省會沈陽市。該公司已經在香港股市掛牌上市。

中國傳媒一直有關于楊斌的公司涉嫌非法使用土地和逃稅的報道。楊斌本人一直否認這些指稱。

路透社的報道說,楊斌在沈陽舉行的一次記者會上表示,有關指稱所牽涉的主要是建筑和房地產方面的稅項,總計達1,000萬人民幣左右。

楊斌更聲稱,繳納稅款的限期為10月12日,而他們已經與沈陽稅務當局就此進行討論。

朝鮮設新義州特區 中國丹東將最先獲益

據聯合早報報道,朝鮮設立新義州特區,中國的丹東可能成為最先的獲益者。

但是,據中國媒體報道,該地的經貿官員卻已經擔心在未來的實力對比中可能落后。他們指出,中國“開放城市”的政策優惠對提升丹東的競爭力已經沒有多大實質意義,“能夠爭取到特區政策當然是最好的”。

中國《財經時報》報道,丹東外經貿局長孫坤承認,如果新義州特區如計劃所列順利實施,肯定會“加速韓國資本和企業邁向丹東的步伐”。

因此,朝鮮設立新義州特區的計劃如果能順利落實,中國的丹東將成為最先的獲益者。但孫坤同時強調,由于新義州特區目前只有框架(基本法)出臺,其具體細節尚未落實,新義州“特區”局面還并不清楚,所以,目前一切對策還都處于“調研”階段。

丹東外經貿局的另一位官員蘇任透露,9月22日,以中國國家外經貿部亞洲司主要負責人為首的一個調研組已經抵達丹東。調查組成員還包括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商務參贊、遼寧省外經貿廳副廳長以及遼寧省外經貿廳貿促處處長。孫坤否認調研組專為新義州特區事宜而來,但承認那“也是調研的主要議題之一”。

對丹東“意義重大”

蘇任說,由于中朝貿易超過70%的份額經由丹東出入,又有30%的中國出口產品是為丹東制造,所以200米外的新義州設立特區,對丹東絕對“意義重大”。

根據丹東外經貿局提供的資料,去年,中國與朝鮮的貿易總額為7億3986萬美元(朝鮮的對外貿易總額為20億美元),其中出口為5億7313萬美元(約10億新元),這兩個數字中有分別47.5%和54.7%是經由丹東口岸完成的。

同時在中國對朝鮮的出口產品中,有價值1億7080萬美元是丹東市地方完成,占中國對朝鮮總出口額的29.8%。自1990年以來,丹東與朝鮮之間進出口年增平均達20%以上。

蘇任分析,由于至今為止中國是朝鮮最大的貿易伙伴,丹東和新義州又分別是兩國經貿的“主力”,而新義州特區的設立對基建——例如電力、道路、供水及通訊等多方面——的要求提高,包括新建企業所需大多數通用設備將由中國進口,所以,丹東的外貿機會可稱“千載難逢”。

但他同時承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