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代理墨西哥貿易公司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簽訂后美國的紡織業,案例分析(案例在一樓))

时间:2024-06-10 04:27:37 编辑: 来源:

注冊墨西哥公司,有什么公司類型可以選擇?

注冊墨西哥公司,主要有兩種公司類型可以選擇,分別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及外國投資者使用最普遍的組織類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出資份額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可以在備案后公開轉讓其持有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須任命第三方擔當法定審查人,以此來監管公司運營,保障股東權益。

有限責任公司也是外國投資者在墨西哥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公司組織形式。公司的股東以其出資份額對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不能夠自由轉讓所持有股份。墨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是否任命第三方擔當法定審查人沒有強制性要求。

怎么注冊海外公司?

由于海外各個國家及地區對公司注冊文件遞交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幾乎所有注冊海外公司的客戶都選擇找專業可靠的代理代為辦理注冊海外公司的手續。

下面以幾個最常見的公司注冊地為例,為您介紹注冊海外公司所需提供文件等信息。

一、香港公司

香港公司是所有海外公司里費用最低,也是我們所最常見的海外公司。

注冊香港公司所需提供信息如下:

1、香港公司名稱

香港公司必須要有英文名(以“LIMITED”結尾),也可以添加中文名(以“有限公司”結尾)。

2、香港公司經營范圍

香港公司經營范圍,在商業登記證上面體現為“業務性質”,港府對公司經營范圍幾乎無限制,不涉及違法、敏感或銀行等需要申請牌照的業務即可。

經營范圍只能是純英文或者是純中文:英文經營范圍要控制在60個字符以內(含標點及空格),中文經營范圍要控制在30個字以內(含標點及空格)。

3、香港公司注冊資本

香港不會對注冊資本進行核驗,因此香港公司的注冊資本不用實際繳納,一般默認填寫1萬港幣即可(注冊資本不會在公司執照上體現)。

4、香港公司董事股東

香港公司最少可以1人注冊,只要年滿十八周歲即可,國籍不限。

董事股東需提供其身份證或護照掃描件。

如股東在2人及以上,需補充提供股東占股比例。

余下的香港公司必備的法定秘書以及香港的注冊地址,均可以由為您辦理公司注冊的專業代理公司提供。

二、英國公司

英國公司的注冊要求與香港公司大體一致,不同之處有以下幾點:

1、英國公司名稱只能填寫英文,不支持中文。

2、英國公司注冊資本5萬英鎊起步,無需驗資不用實際繳納。

3、英國公司經營范圍只能是英文,不支持中文。

三、美國公司

美國公司的注冊要求與香港公司大體一致,不同之處有以下幾點:

1、美國公司名稱默認英文填寫。

2、美國公司注冊資本5萬美金起步,無需驗資不用實際繳納。

3、美國公司經營范圍只能是英文,不支持中文。

 

注冊時間上來說,注冊香港公司最快,一般2-3個工作日左右即可拿到公司全套綠盒文件;注冊英國公司時間大概1-2周;注冊美國公司時間按所選注冊州的不同有所差別,大概在2-4周不等。

如果您對此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共同探討

中紡集團下屬企業有哪些

直屬公司

中紡糧油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中紡油脂有限公司、中紡棉花進出口公司、中紡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中紡國際服裝有限公司、中紡東方貿易進出口公司、中紡廣告展覽公司、中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

下屬企業

連云港中紡東耘棉花有限公司

連云港中紡東耘棉花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1日(其前身是江蘇東耘棉花有限公司),是由中紡棉花進出口公司控股(占55%股份),江蘇省國有東辛農場參股(占45%股份)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位于連云港市東南郊,旅游勝地花果山與之毗鄰。公司現有員工200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0人;公司占在面積7萬余平方米,擁有兩條三臺型鋸。

東營河口中紡銀星棉花有限公司

東營河口中紡銀星棉花有限公司前身系河口銀星油棉加工有限責任公司,于二00三年由中紡棉花進出口公司投資控股重組為現公司。公司占地總面積12萬平方米,是一家集棉花收購、加工、經營、棉籽浸出、油脂加工于一體的綜合型企業。公司充分利用區域棉花資源豐富、交通發達、運輸便利等優勢,在經營中 濱州中紡銀泰實業有限公司地處被稱之為“中國紡織之都”的濱州市,北枕黃河大橋,西臨205國道,距濱博高速僅十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公司于2003年11月由中紡棉花進出口公司與濱州廣和棉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立,主營棉花倉儲業務,現為國家儲備棉代儲庫,也是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指定交割庫。公司擁有員工69人。

中紡糧油公司

中紡糧油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紡糧油公司,下同)是中國中紡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是一家在我國大宗糧油貿易領域中占居行業領先地位、并開展全球化經營運作的貿易公司。過去3年以來,中紡糧油公司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大豆進口貿易商,進口大豆經營量占全國大豆進口市場份額一直穩居10%左右。魚粉進口量占全國魚粉進口量的5%左右。 中紡糧油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公司下設期貨與風險管理部、市場部、綜合業務部、油脂部、飼料部、實業部、財務部和辦公室等七個部門;公司與國際國內眾多客戶建立了良好和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營銷網絡遍布全國,目前與我們緊密合作的企業主要分布于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山西、陜西、河南、福建、安徽、湖北等省。為了進一步擴大大豆、飼料和油脂的進口業務,在美國、香港和巴西分別成立了子公司,形成國內外一體化經營模式。2006年中紡糧油成立大連辦公室,開始從事東北產地大豆玉米采購業務。

中紡糧油公司在拓展貿易的同時,積極投資工業進行實業開發。目前在江蘇、山東、廣東等擁有四家油脂加工企業,日加工大豆5000噸。在山東日照正在建設大型物流和油脂加工基地。

中紡糧油公司堅持“創新經營”“客戶第一,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在市場風浪中不斷發展壯大,正逐步成為國際化、專業化、全面、高效的集糧油進出口、生產加工和倉儲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

中紡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中紡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7年,最初是由中紡化纖毛麻進出口公司和13家棉紡生產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的以紗線和坯布出口及代理業務為主的出口貿易型公司。2003年3月,經中紡集團批準,中紡化纖和13家棉紡企業將持有的工貿公司的股份全部轉讓給中紡總公司和中紡棉花公司,中紡工貿公司重組成為以中紡集團和棉花公司為股東的投資控股型公司;同時,集團把旗下的現有棉紡生產企業浙江春江、中紡金旭、中紡金維的股權合并到中紡工貿公司,由工貿公司對控股棉紡企業實施統一的戰略化、專業化管理;集中優勢資源,在高端棉紡市場發展棉紡業務,通過資本運作,產業整合,技術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以實現中紡集團棉紡業務板塊的可持續發展和資本的增值效應。

東莞市中紡糧油油脂有限公司

通過控股收購和新建,工貿公司已擁有棉紡生產能力35萬錠(折合成環錠紡),無梭布機400多臺;06年共生產各類棉紗4.1噸,各類坯布3400萬米。06年度工貿公司共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利潤總額4200萬元。根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頒布的2006年中國紡織行業(包括紗線、面料、色織產品)銷售收入前50強的數據,工貿公司棉紡業務可進入全國前35位。07年,工貿公司控股的兩家生產企業在新一輪的軍用特種包芯紗競標中雙雙入圍,并獲得了年度近半數的訂單。

中紡國際

中紡國際服裝有限公司(中紡國際)由大型紡織服裝企業集團——中國中紡集團公司(中紡集團)全資控股,是在中紡集團將旗下的成衣業務合并重組的基礎上、于2003年9月成立的。公司秉承中紡集團“團結、開拓、堅韌、務實”的企業精神,精心打造全球化運營、不斷創新、提供全面增值服務、實現公司和員工個人價值持續提升的“WISE”企業。在中紡集團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的指導下,中紡國際正在致力于成為為國內外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全面增值服務的知名服裝商。

公司設立成衣業務部、西裝業務部和國際貿易部三個業務部門。

通過多年的專業化經營,公司積淀了豐富的人才資源、海內外營銷網絡和管理經驗,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形成了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公司控股了6家生產企業,在廊坊和大廠建立了服裝生產基地,并與多家定點生產企業和外協工廠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擁有和控制年產3000余萬件服裝的生產能力,具備為國際大型客戶提供多樣化、系列化產品和整合供應鏈的專業能力,與多家國際知名客戶建立了穩定的業務聯系。

中紡國際致力于開拓國際服裝市場,通過在海外設立銷售機構,建立穩固的銷售窗口,為公司開發海外客戶起到積極作用。公司在日本、美國、迪拜分別擁有三家海外機構。

中紡東方貿易進出口公司

中紡東方貿易進出口公司為中國中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長期專業從事紡織品國際貿易,從設計到生產、物流到銷售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安全、準確、高效是公司堅定不移的工作原則。從1998年以來,公司的經營額和利潤每年都保持著兩位數字的增長。現在,超過200家經過篩選的中國供應商在為我們工作。每天,我們的紐約分公司將訂單和最新流行信息傳達給北京和上海的分公司。這樣的事情同樣發生在東京、巴黎、墨西哥、莫斯科和其他充滿活力的市場之間。

中紡原料國際貿易公司

中紡原料國際貿易公司是中國中紡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公司分別在澳大利亞、上海、張家港有三家境外公司和代表處。公司主要經營羊毛、化纖、黏膠、黃麻等產品的進口、加工和銷售業務。公司經營的澳毛和烏拉圭毛業務規模連續多年居于行業領先地位。公司與多家國內從事羊毛、化纖等加工的知名企業以及國外供貨商建立起了穩定持久的業務合作關系。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和磨練,我公司培養和擁有了一支富有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和開拓精神的職工隊伍。我們的經營理念是:通過向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優質產品和及時行業信息,為客戶創造價值。

企業海外投資案例+分析+啟發

海外投資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業,在選擇投資項目及并購企業時,企業應當樹立明確的風險意識。

在各類風險中,政治風險是中國企業,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的中國企業必須要經受的一種考驗。從聯想的并購案到海爾和中海油的并購案,稍微上點規模的并購項目,只要并購方是中國企業,往往就要觸動一些美國政客的“國家安全”神經。可以說,遏制中國和禁止中國企業染指美國重要產業,壓倒了美國政府一向倡導的所謂市場經濟公平原則。

再者,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方法也亟待提高。一般來說,中國企業海外收購除了要面對一定的政治風險外,還存在著另外三個方面的風險:

一是門檻高,國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二是國外監管力度更加嚴厲;

三是信息披露的透明化,國外上市公司要隨時向社會公布公司的運轉情況,而國內公司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世界經濟黃皮書》還提醒,并購不是目的,中國企業要有能力做好事后的整合。導致企業最終并購的失敗可能有多種原因,如在并購前過高地估計了市場潛力,忽視了審慎調查的作用,過分強調財務報表的完美,等等。對于許多并購案例來說,失敗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