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互聯網+國際經濟與貿易大賽含金量(合肥工業大學及浙江工業大學新增專業,培養技術性人才!)

时间:2024-06-16 16:22:50 编辑: 来源:

大學生如何讓才能拿到獎學金?

大學里許多人都想要得到獎學金,他們視獎學金為最高榮譽,因為獎學金不僅可以給自己帶來成就感,還意味著可以減輕父母的重擔,那么大學生該如何得到獎學金呢,作為一個剛剛得到獎學金的學姐,我就簡單講一下:

一、成績優異。獎學金是用來獎勵優秀學生的,學生的本職工作就是學習,所以想要獲得獎學金,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成績必須要優異。這樣才能讓那些沒得到獎學金的人心服口服,覺得你值得得到獎學金。而且成績排名越高,獎學金越多。

二、在大學想要拿到獎學金,除了優異的成績之外,還必須要有證書。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大學的獎學金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以學習成績為主,還需要看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而我們獲得的證書就是對我們能力最好的證明,會給我們在競爭獎學金的過程中帶來優勢。

三、當班委。大學里也就只有班委和導員接觸的最多了,而當上班委不僅可以在綜測排名時加額外的分,更好的幫助我們更容易地獲取獎學金,還可以鍛煉我們的能力。

四、不要掛科。千萬不要掛科,因為獎學金申請的一個硬性條件就是不掛科,就算你的學習成績再優異,拿了很多的獎狀,但是就是因為你掛科,你是不能拿到獎學金的。所以這就要求在大學里面不能曠課,也不能遲到,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掛科。除此之外,還不能被記大過,例如有人因為偷著買粉絲出校而被記過,那么申請獎學金的條件也就沒有了。

五、積極參與比賽活動。學校每個學期都會舉辦許多活動,我們要做的就是積極參加,一方面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但更重要的是,如果在活動中獲獎可以寫進自己的簡歷,還可以在綜測排名時加上額外的分,這對得到獎學金是很有利的。

六、弄清楚獎學金考核規則。想要拿到獎學金就必須了解清楚審核規則,看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條件,千萬不要到頭來發下自己白忙一場。只有弄清楚了考核規則,你才能針對性地去努力。

總之,想要獲得獎學金,就必須付出努力,只有這樣,你才值得。

福建江夏學院的校史發展

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創建的福建銀行學校,1985年5月在此基礎上成立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面向全國招生。1978年10月福建銀行學校創建。1979年,為了加強對全國銀行中專的統一領導,人總行于9月4在江西廬山召開全國銀行中專工作會議。確定全國各省(自治區、市)銀行中專學校實行雙重管理的體制,即隸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委托各省人行管理。

1980年5月,省人行黨組決定,銀行學校在面向社會招收中專學生的同時,也作為人行系統干部培訓基地。至此,福建銀校初步奠定了雙重管理(總行和分行)的體制和兩個基地(培養中專人才和培訓干部)的任務。1981年,首山校舍建成。經過邊辦學、邊建校的發展,教學條件逐步改善,師資隊伍不斷充實,專業設置日趨齊全,招生規模相應擴大,學校工作逐步上了軌道。1985年5月在此基礎上成立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

2000年,根據國務院文件精神,學院從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劃轉福建省管理,直屬福建省教育廳領導。2004年2月,經福建省政府批準,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更名為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從成人高校轉型為普通高校。 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1963年福建省工業交通干部學校創建,1968年學校撤銷,1979年復校。1982年福建省財貿干部學校并入福建省工業交通干部學校。1983年福建省工業交通干部學校升格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1995年福建行政學院創建(合署),2002年福建物資學校并入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2003年福建省直屬機關業余大學并入(合署)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 1951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學校創建,福建省政法干部學校撤消,1979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學校復校,1985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學校升格為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 福建財會管理干部學院 1985年福建財會管理干部學院創建 。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共有教職工931多人,專任教師697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27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629人。擁有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福建省第一批6類特支人才“雙百計劃”人選1人,福建省優秀人才1人,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3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5人 。

名師代表: 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鄭建嵐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葉文振、黃陵東、潘琰、鄭建嵐 教育部高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屈廣清 教育部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吳國平 院部設置 截至2015年4月,學校設會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貿易學院、金融學院、法學院、公共事務學院、電子信息科學學院、工程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海峽財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數理教研部、公共外語部、公共體育部等11個二級學院和4個教學部。 福建江夏學院二級學院/教學部一覽表序號 院(部)名稱 序號 院(部)名稱 序號 院(部)名稱 1 福建江夏學院經濟貿易學院 2 福建江夏學院會計學院 3 福建江夏學院金融學院 4 福建江夏學院人文學院

(設計學院) 5 福建江夏學院電子信息科學學院 6 福建江夏學院海峽財經學院 7 福建江夏學院工程學院 8 福建江夏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9 福建江夏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10 福建江夏學院數理教研部 11 福建江夏學院法學院 12 福建江夏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13 福建江夏學院公共體育部 14 福建江夏學院思想政治理論部 15 福建江夏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專業建設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共有27個本科專業,分別是:經濟學、經濟統計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社會工作、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應用統計學、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工業工程、動畫、投資學、審計學、物流管理、藝術設計學、土木工程、會計學等 。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本科專業涵蓋經、管、法、工、理、藝等6個學科門類。并建設有3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培育) 。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法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 。

省級高校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環保節能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與結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教學成果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1個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金融學、法學、行政管理),1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應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專業類教學示范中心(財務與會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金融人才創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福建省分行福建江夏學院實踐教學基地” 和4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5個省級公共基礎課實驗教學平臺,13門省級精品課程和優秀課程,3個省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項目和64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建有實驗室93個(32個公共基礎實驗室,61個專業實驗室)。在第七屆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的評選中,學校獲得了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 。

省級精品課程: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統計學、成本會計、銀行會計、稅法與稅務會計、金融理論與實務、國際結算、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西方經濟學(專科)等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金融學

省級公共基礎課實驗教學平臺:企業管理模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心理素質訓練室、數學建模實驗室、物理綜合創新實驗中心、素質括展戶外基地

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三盛集團實踐教學基地、百勝集團實踐教學基地、財務與會計實踐教學基地、福州中級法院實踐教學基地

省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項目:產學研用聯合培養金融應用型人才改革試點(試點專業: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探索建立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改革試點、依照章程規定管理學校的制度創新 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年份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指導教師項目級別2011年 沿海地區流動人口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福安市的實證調研 白江斌 曹劍光 省級 2011年 社會管理創新中的非營利組織參與研究 李必清 曾正滋 省級 2011年 福州大學城區流動小商販治理狀況調查 鄒劼 程宇 省級 2011年 城鄉結合部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研究 崔博倫 張彩云 省級 2012年 “北緯33°”紅豆杉資源開發項目 羅德付 劉茂福 省級 2012年 榕城樂買粉絲ol—服務“超市” 傅明敏 路越 省級 2012年 聯通高校,便捷出行——同城高校自行車租賃計劃 林潔 陳蕊 省級 2012年 校園淘樂匯 黃文生 路越 省級 2012年 立足媽祖文化,構建海峽兩岸網絡創意集市 黃永泉 徐剛 省級 2012年 宿舍之家,百變生活——一站式資源整合服務平臺 鄭丹紅 范一青 省級 2012年 江夏基金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的運作規劃 黃文瑾 江東瀚 省級 2012年 法律進社區服務實踐和調查 陳朕煒 林忠志 省級 2012年 福建省大學生城鎮居民醫保卡對大學生的實際作用——基于對福州各高校的調查 蔡雨琛 唐赤華 省級 2012年 基層社會管理創新模式研究——基于福安陽春社區的調查分析 林志煌 李秀義 省級 2012年 創恒廣告有限公司商業策劃書 徐志善 楊雅廈 省級 2012年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自我管理研究 謝攀水 楊慧 省級 2012年 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績效評價體系研究——基于福建省農發辦產業化補貼項目的調查 周斯嘉 徐青 省級 2012年 RS(remind service)遠程秘書式提醒服務平臺 江小強 郭有儀 省級 2012年 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構建研究 黃貞 林蒼松 省級 2012年 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的心理轉變問題與對策——以福州為例 傅楚楚 梁晉龍 省級 2012年 福州大學城主題文化城鎮下的公焦—大學城公共交通問題研究 陳海萍 楊雅廈 省級 2012年 海峽西岸經濟區高校資源共享研究 林禮源 林美萍 省級 2012年 公共管理類本科生溝通能力提升方案研究 李慧敏 林蒼松 省級 2012年 大學生就業歧視調查研究—現狀、問題與對策 蔡燕華 王書娟 省級 2012年 福建省小微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 林穎婷 廖萍萍 省級 2012年 高校學生社團組織骨干成員畢業流向的調研——社團活動與畢業生競爭力的探討 柯麗娜 王采采 省級 2012年 大學生創業觀念與高校畢業生創業情況——基于福州各高校的調研 陳倩文 安增軍 省級 2012年 海峽兩岸所得稅制比較研究 陳靈楓 郭曉紅 省級 2012年 新時期我省高校經貿類大學生自主創業調查與分析 林永強 徐剛 省級 2012年 龍巖市紅色遺址開發調查 鐘美蘭 劉雙 省級 2012年 微時尚大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