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民幣貶值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是什么?)

时间:2024-06-01 11:56:36 编辑: 来源:

人民幣貶值對進出口貿易有哪些影響

(一)、積極影響

1、人民幣貶值有利于緩解我國經濟壓力,拉動出口經濟發展

我國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對外出口在我國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自去年第四季度起,我國出口增長大幅下降,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狀況,而我國去年的外匯流失也十分嚴重,損失多達四百多億美元。這些現象對我國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人民貶值可以拉動出口創匯,緩解我國的經濟下行壓力。

2、人民幣貶值可以為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爭取機會

人民幣貶值降低了出口產品成本,使得產品出口量增加。近些年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為我國出口企業帶來重大的壓力,而此次人民幣的貶值可以給我國企業以喘息之機,乘此機會努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發展高效率、低污染、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提高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

3、人民幣貶值拉動民族產業的發展

4、有利于緩解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

入世以來,由于我國具有資源優勢與人口紅利,產品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在國際上產品具有價格優勢,與其他國家頻繁產生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會削弱本國產品的價格優勢,人民幣購買力會提高國外產品的進口數量,緩解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

(二)、消極因素

1、人民幣貶值增加對外投資成本

近年來我國積極開展“走出去”戰略,對外投資大幅提升,人民幣貶值會降低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加對外投資成本。一些企業的資金壓力提升,甚至無法承受而被迫退出國際投資市場。

2、進口成本提高

一些企業生產需要進口大量國外技術和大型儀器,人民幣貶值使得購買力減弱,企業購入成本提高,為企業發展帶來難題。

3、加深我國與其他國家貿易摩擦

入世以來,由于我國具有資源優勢與人口紅利,產品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在國際上產品具有價格優勢。部分西方國家出于政治、經濟目的一致向人民幣施壓,妄圖使人民幣在短期內大幅升值。此次人民幣連續半年的貶值,加大了人民幣匯率壓力,使得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進一步加深。

人民幣貶值對出口企業有什么影響

人民幣貶值具有以下三點影響:

1、毛利率

出口型企業一般采用成本加成法確認訂單價格,即以生產成本為基數加上一定合理的毛利率水平作為定價基準。由于此類出口業務訂單通常以美元計價,而上游原材料或零部件通常在國內采購,因此若假設其他影響因素不變,匯率波動會對當期毛利率也產生一定影響。

2、收入的確認增加

家電出口業務通常選擇使用美元結算結算,在人民幣貶值周期下對應在核算報表時確認的收入會相應增加。舉例說明:一筆訂單接單定價為100萬美元,若確認收入時匯率分別6.5、6.9(人民幣升值6.2%),則意味著公司報表確認的收入分別為650、690萬元。

3、匯兌損益

由于企業收支外幣資產的時間不同,因此賬面上的外幣資產在不同的時點對應不同的人民幣金額,形成“匯兌損益”從而影響利潤。若企業套保,則產生的"投資收益"或"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會在利潤表上抵消部分"匯兌損益"的影響,具體金額根據套保比例的不同而定。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請以實際情況為準。

應答時間:2021-12-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人民幣貶值對經濟、生活、工作都有影響:

1、進口會減少,以進口為主的企業,其利潤會下降:因為進口貨物時,須先用人民幣到銀行兌換成美元等外幣,然后再從國外購買貨物。

人民幣貶值后,相同的人民幣換得的美元更少,所購買到的貨物量更小,導致進口成本增加,使進口商品的競爭力降低。

所以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實質是對出口企業進行補貼,幫助這些企業出口,有利于保護低端工業和落后產能,但會增加工業污染、破壞生態環境,不利于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3、增加就業:人民幣貶值后,由于進口減少,使國內銷售市場的競爭減小,國產貨物的銷量增加,就業崗位會增加;而由于出口增加,出口企業利潤會增加,也會導致就業機會增加。

4、進口成本增加,導致生產、生活消費品物價上漲:人民幣匯率貶值,會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推動物價總體水平上升。

國家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鐵礦石、木材、大豆、糧食等生產、生活消費品,這些都是以美元結算的。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這些消費品的進口價格就會升高,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成本增加。

5、對股票市場來說,本幣的貶值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較為復雜,本幣貶值,使本國產品的競爭力增強,特別是出口企業將受益,而依賴于進口的企業成本將會提高,利潤也會受到損失,給中小進口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公司的凈利潤也會相應的減少,股票價格也會受到影響。

6、對黃金價格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或上漲:當前,黃金和國際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定價的。人民幣貶值,等于美元升值,也就等于黃金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所以,在本幣貶值時,要持有、買入黃金等硬通貨。

擴展資料:

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外文名Devaluation)是貨幣升值的對稱,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

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于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并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于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1、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于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并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于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2、匯率工具常用于調節一國國際收支失衡,各國政府都希望使用匯率工具使失衡的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特別是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多使用本幣貶值的策略,希望通過本幣的貶值,

一方面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增強本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促進出口,增加出口額,

另一方面,提高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本幣價格,降低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減少進口。

總之,通過本幣匯率的下調擴大出口,縮減進口,使貿易收支以至國際收支逆差縮小,恢復平衡,甚至出現順差。

3、沒有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甚至惡化國際收支。加大了一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我們稱這種現象為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

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現象歷來就存在,但近年顯得尤為突出。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像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韓國等國的貨幣貶值均在30%—70%之間,貶值幅度之大實屬罕見。

然而,這些國家的國際收支卻在相當長時期內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近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土耳其金融危機,巴西金融危機,阿根廷金融危機,這些國家的貨幣也嚴重貶值,但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改善效應卻不明顯。

與此相反,中國頂住1997年東南亞的金融風暴沖擊,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實際上人民幣匯率還穩中有升,但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卻一年好過一年,外匯儲備連年增長,從1997年底的不足1400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底超過2500億美元。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是什么?

1、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1)降低進口成本,促進進口規模擴大

人民幣升值,國外的能源、原料與生產資料等商品價格相對變便宜,這就降低了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很多重要戰略物資的成本,增強了國際購買力。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增強相關行業部門的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2)人民幣升值可以優化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

目前,中國的貿易結構很不合理,大多數企業都處在勞動密集型且技術含量不高的水平上,僅有的部分高技術、深加工出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過程短暫,增值不高的問題,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要素含且的高新技術設備和中間投入品等生產要素要從國外進口,加工收益近80%屬于外國產值的轉移。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手段,可以最有效率地把制造業中那些技術含量與附加值低的、管理不善的企業擠出去,這符合中國產業結構轉變的發展方向。同時人民幣升值會引起行業內更加激烈的競爭,激勵企業通過技術管理創新增強競爭力。讓那些富于創新、有競爭力的制造業強者變得更強,并且能減少無效率的企業在海外的相互惡性競爭,另外還能加快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而人民幣的升值,必然會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減少和進口增加,這樣就能夠改變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不均衡的局面。可見,人民幣升值對于推動我國企業貿易結構調整并激發其自主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國門,進軍國際市場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相對來說比以前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投資設廠、從事跨國經營、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從而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絡。所以說,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那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其全球發展的戰略,造就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今后我國既要引進外資,又要對外投資。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成本降低,易于向海外發展,在國際競爭中提高企業素質。

(4)人民幣升值可以減少我國出口產品所遭受的反傾銷訴訟,緩解貿易摩擦,改善貿易關系。長期以來,我國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來實現出口導向戰略,憑著價格優勢迅速占領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中低端市場。

2、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1)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出口企業的發展。

人民幣升值會相對提高出口貿易的企業成本,企業勢必相對提高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報價,其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將受到一定的抑制,從而削減了出口貿易額。近年來加工貿易出口占我國商品出口的比重接近55%,占據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半壁江山。人民幣升值提高了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我國的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就喪失了出口價格競爭優勢,將不利于一些弱小的依靠規模擴張和廉價勞動力生存的企業擴大海外市場,甚至使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被淘汰。

(2)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中國商品以“價廉”大占優勢,有不少中國商品進軍世界市場,主要靠的是廉價的生產成本。因此,人民幣升值必然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于別國同類產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國內競爭,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采用低價銷售的策略。人民幣升值,用外幣表示的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此外,對出口依存度比較大的企業遭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沖擊也較大。紡織服裝業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出口依存度高達51%,而且其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又是建立在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之上的,因此,人民幣升值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