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義烏小商品出口貿易方式(義烏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特點與作用)

时间:2024-06-09 07:11:33 编辑: 来源:

義烏小商品出口為什么不報關

義烏小商品出口不報關的原因主要是它們許多是通過“現金交易、概不退貨”的方式進行買賣,這種交易方式不需要報關

此外,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城,許多個人SOHO和小商家無法去報關出口,因此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來鼓勵義烏小商品商家去報關出口,從而推動義烏的國際貿易經濟發展

論述:小商品是怎樣進入浙江義烏并發展壯大的?

標題起的這么大

要死了啊

30年前,義烏是一個很少有外人知道的小地方,當地的民眾也和中國其他地方的人一樣,過著不富裕的生活。不過,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里的人們自古就有經商的習慣。在這里流行著一種傳統的經商模式,大家稱之為“雞毛換糖”。在農閑時,作小生意的義烏人便挑著裝滿糖塊兒的籮筐,走街串巷,用糖果從其他人那里換取雞毛和牙膏皮等廢品,回家后再把換來的雞毛當作農田的肥料,或制成撣子賣給政府設立的商品經營部門,牙膏皮等則賣給廢品回收站,賺點小錢,貼補家用。改革開放之初,商品經濟在我國一些地方逐步解凍,自己加工的手工制品、自家出產的農產品慢慢地被允許在集市上買賣,然而,當中間商販賣別人生產或出產的東西,仍被視作非法行為而被政府禁止。此時,一些不滿足僅僅靠“雞毛換糖”的方式解決生計的義烏人開始提心吊膽地做起了販賣日用小商品的生意。

當時,有五個子女的農婦馮愛倩看到別人做小生意賺了錢便也開始在縣城一個“馬路市場”擺起了地攤。她談到當時的情境時說:“當時家里有五個小孩和媽媽,我們八個人,他參加工作一個月20幾塊錢怎么養活?(為了生計)我就不管了,我就到百貨公司批了貨,跑到市場上去賣,但當時(有關部門)不準你賣。”

義烏老百姓要求政府允許其擺攤經營的呼聲日益強烈,加上解放了思想的當地政府也在考慮如何發展地區經濟,1982年,當時的義烏縣政府毅然做出大膽決策,允許農民經商,開放市場并提出了“興商建市”發展戰略。1982年9月,簡陋的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誕生了。義烏經濟自此拉開了飛速發展的大幕。義烏市副市長李旭航介紹說:“義烏土地資源貧瘠,基本沒有資源,地理位置并不優越。這么一個地方要想迎接改革開放的春風,要怎么發展?他只能靠做小買賣的經商傳統,靠義烏人的誠信經營、勤勞致富。1982年當時的義烏市政府應群眾要求做出一個決定,確定興商建市這么一個發展戰略。”

在“興商建市”發展戰略的指引下,義烏小商品市場發展迅速,成為了整個義烏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精明的義烏人把目標盯上了那些像別針、紐扣、襪子、打火機等不太被別人重視的小商品。經過不到10年的時間,到1991年,義烏的市場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日用消費小商品市場。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義烏市政府在“興商建市”戰略的基礎上,以發展、提升市場為核心,確立了制造業是義烏經濟發展支撐的理念,超速發展制造業。提出了“貿工聯動”的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使得義烏小商品的本地生產能力大大提升。一大批在中國乃至國際知名企業在義烏成長壯大起來。義烏市副市長李旭航介紹說:“貿工聯動戰略實施以后也是非常成功的,到今天,義烏市場有30%的商品是義烏產的,而且現在義烏現在有25000家企業,其中有很多企業是本行業里最大的企業,比如說世界前五大制襪企業、世界最大的吸管企業、世界最大的拉鏈企業、世界最大的飾品企業。義烏現在有一個企業群,在日用消費品方面處于全國一個非常領先的地位,是中國日用消費品12個領域里的生產基地。”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在新的世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發展義烏的城市建設和和提升義烏經濟結構,成為了擺在義烏市政府面前的重大問題。李旭航副市長介紹說,經過反復研究,義烏市政府決定實施國際化戰略:“本世紀以來,義烏市政府在考慮怎樣進一步提升城市競爭力和經濟結構的提升。最后決定為迎接中國加入WTO和全球一體化的機遇,實施義烏的國際化戰略。”

義烏確立了國際化經營戰略后,提出了建設國際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研發中心的戰略設計。在短短數年的時間里義烏的國際化戰略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營業面積已經突破400萬平方米,商戶突破7萬戶,現有43個行業,1900多個大類,40多萬種商品。義烏的小商品已出口到全世界215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商品超過50萬個標準集裝箱。義烏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超市”。2005年,在聯合國、世界銀行和摩根斯坦利聯合發布的《震驚全球的中國數字》報告中稱,義烏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及義烏近年來在各個領域的飛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境外客商到義烏采購。來自伊朗的商人哈邁德·納斯爾在義烏從事進出口襪子生意已經有5年了。談到義烏能夠吸引眾多外商前來采購的原因時,他表示,除了中國生產的商品物美價廉之外,義烏的飛速發展和良好的商貿環境也是他們選擇義烏的重主要原因。他說:“義烏商貿環境非常好,每年這里都發生巨大的變化。甚至與六個月前相比也有很大的變化。六個月前的襪子市場還在另外一個地方,商鋪較分散,但僅僅六個月,上千個銷售襪子商鋪都搬到了福田國際商貿城中,商戶們之間有競爭,襪子的樣式和種類更加齊全,對采購商來說更好更方便了。”

與納斯勒一樣,來自非洲尼日利亞的烏馬魯也是被義烏良好的環境吸引來的。在他看來,義烏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他說:“在中國我可以找到我需要的東西,同時我也看到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經商環境非常好,在這兒,你不會遇到任何麻煩,就如同在家里一樣。如果你是來采購的,那么有人會把你直接帶到廠家,挑選你要的貨物。完全不用擔會遇到麻煩,甚至連小偷都沒有,因此中國非常好。”

現在,在義烏像納斯勒和烏馬魯這樣常駐義烏進行商貿活動的外商有1萬多人,他們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在義烏設立的外資機構代表處也達到了1900多家。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不久前義烏被正式確定為中國改革開放典型。李旭航說:“義烏模式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是中國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義烏模式很好的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脈絡,就是除了尊重群眾的首發性,除了尊重市場看不見的手調節以外,政府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牢牢掌握主導權。義烏政府在義烏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據義烏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后,義烏將圍繞建設國際商貿名城的目標,著力打造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國際小商品創造中心、國際小商品會展中心、區域物流高地和區域金融高地。到2020年,義烏要基本實現在全球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的國際商貿名城的目標。

義烏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特點與作用

義烏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特點與作用如下:

1、特點:義烏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適合于小商品出口,商品種類繁多,交易批次靈活,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簡化了報關和通關手續,減少了時間和成本,提高了貿易效率,免征增值稅,減輕了企業的負擔,提高了出口競爭力。

2、作用: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推廣使得義烏小商品出口更加便利化,促進了出口貿易的增長,推動了義烏市場的發展,簡化了報關和通關手續,提高了貿易便利化水平,為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貿易環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