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何為能源貿易論文(考研如何選擇專業和學校?)

时间:2024-06-03 04:22:29 编辑: 来源:

有哪位仁兄介紹一篇”環保科技小論文”給我呀?

科技在不斷演化,人類文明也在不斷演化。一萬年前,在人口資源的壓力下,人類由漁獵采集文明向傳統農耕文明轉型。傳統農耕文明經歷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青銅時代,中國的商朝和西周王朝屬青銅時代。第二個階段是黑鐵時代,春秋戰國時期屬黑鐵時代。隨著鐵冶煉和鑄造技術的普及,傳統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因適應不了新生產力的要求而開始崩潰。直到秦王朝于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一個“鐵農具+小農經濟+君主官僚制+儒道法意識形態”的中華文明得以成型。農耕文明一萬年以來雖有各種自然災害和戰爭,但人類總的來說是穩定和安全的,因為當時的科技主流順應了自然法則。傳統的農耕文明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對大自然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他們敬畏自然。中國四千年前的夏朝,規定春天不準砍伐樹木,夏天不準捕魚,不準捕殺幼獸和獲取鳥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據氣候節令,嚴格規定了打獵、捕鳥、捕魚、砍伐樹木、燒荒的時間;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剛剛發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獸,禁止毒殺魚鱉。中國歷朝歷代,皆有對環境保護的明確法規與禁令。中國歷代農民,都知道“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道理,從土地上生產出來的桔桿,消費食物后的糞便,都作為農家肥再還到土地,保持了土地能量的循環使用,中國耕地經幾千年而不退化。農民砍伐山林薪柴,也是控制在有限的范圍內,使村莊周圍的燃料能永續利用。中國人口的膨脹也帶來了周期性戰爭,而周期性的戰爭又將人口壓縮回到自然資源的邊界之內。世上任何科技系統,都應該限定在一定的資源范圍內,支撐起特定的人口和文明形態。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的科技,從來沒超出人力畜力和鐵制農具的范圍。人們自覺地根據耕地、山林草澤和水的資源總量,來安排自己的生產和生活。由于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自我調節的、可持續利用的生存智慧,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因此延綿至今。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因為全面承襲了西方傳統工業的發展模式,更是因為中國對本土能源的過度消耗。從1990年到2001年10年間,中國石油消費量增長100%(從1.18億噸到2.35億噸),天然氣增長92%(從114億立方米到277億立方米),鋼增長143%(從0.67億噸到1.63億噸),銅增長189%(從72. 9萬噸到211萬噸),鋁增長380%(從72.4萬噸到354.5萬噸)、鋅增長311%(從36.9萬噸到152.3萬噸)、十種有色金屬增長276%(從217萬噸到816萬噸)。人們在為我國經濟高速增長而興奮的同時,往往會忘記這些成績背后的資源消耗、垃圾成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世界上的一切成功都是有成本的。有人算過,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中國的現代化需要有12個地球的資源來支撐。如果只有一個地球,我們也得把地球全部吃空才能現代化。道理再清楚不過,中國本來就人多地少,資源稀缺,而傳統過時的工業科技卻又偏偏指向了稀缺性和污染性資源,這種科技具有不可持續性。誰繼續走傳統工業文明之路,誰就走上了不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因此,我們必須探索新的、可持續的生態科技之路。

二、走向新的生態科技

在全球資源環境壓力下,發達國家早已全力發展新能源和循環經濟。我曾在《可持續發展與文明轉型》一文中說,發達國家新能源的開發(氫能、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豐裕能源)和循環經濟的發展(資源的循環可再生利用,零垃圾與零排放)正將人類文明推向一個新的轉型階段。誰最早轉型成功,誰就是未來的主人。轉型的關鍵在于探索“生態科技之路”。新能源和循環經濟即是生態科技之路的核心。

從現有能源結構看,工業經濟目前的化石燃料如石油、煤、天然氣等都不能回收,燃燒后就消失了。更何況石油、天然氣的儲量僅夠人類再使用40―50年。世界各國對此高度重視。美國一邊在伊拉克打仗以保障石油的安全,一邊全力發展新能源。今年初,美國總統布什在《國情咨文》中說:“我提議撥款12億美元作為研究資金,使美國在制造無污染的氫燃料汽車方面領先全世界……我們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努力克服障礙,以便使這種汽車能早日從實驗室走進商品展覽室,而今天誕生的嬰兒將會成為未來駕駛第一輛氫動力無污染汽車的人。請大家和我一起加入這個重要的創新行動,把我們的空氣變得更加清潔,讓我們的國家減少對其他國家能源的依賴。”布什要求在2040年用新能源替代石油進口。為什么偏偏要求到2040年呢?因為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儲量僅為1400多億噸,按目前產量,靜態保障年限正好只有40年。如果沒有發現新的大油田,到2040年時世界已沒有石油供應美國。眾所周知,美國人口只占世界5%,卻消耗著世界能源總量的30%,但美國仍對自己的能源未來充滿擔擾而大張旗鼓地開發新能源,確令人深思。1980年,美國第一架太陽能飛機上天。1995年,美國政府頒發“綠色化學挑戰獎”以鼓勵綠色科技發明者。2002年,美國10輛太陽能驅動的汽車無聲開動。過去的四年中,太陽能和風能連續以40%的速度增長。風力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能源,從1995年到2002年增長了6倍,從4800兆瓦特到31100兆瓦特。世界上現在的風力機組發電總量,已可滿足4000萬歐洲人的家庭需要。

從循環經濟看,工業經濟中的有些資源在使用過程中本身并不會消失,如鐵、銅、鋁等等。這樣的資源只能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來解決,使它們永遠處于循環利用之中。幾百年來,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丟棄的傳統工業發展模式,曾是實現經濟增長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環境的惡化和環境運動的發展,隨著資源成本的逐步攀升,逼使一些企業開始追求一種建立在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綜合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都可經過處理后再以資源的形式重新進入生產流程。這便是循環經濟。丹麥取締了燃煤能源工廠和一次性飲料生產線,首都哥本哈根32%的交通使用自行車。日本的《家電循環法》,使上百萬臺舊家電變廢為寶;《汽車循環法案》使幾百萬噸舊汽車變廢為寶;《建設循環法》使幾千萬噸建設工地廢棄物變廢為寶。日本還計劃到2010年把垃圾掩埋量將從現在的7400萬噸/年減少到3700萬噸/年,到2050年計劃減少到370萬噸/年,最終達到“零垃圾”目標。

我們同時也注意到,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新能源和循環經濟的技術皆有突破性進展,為什么迄今仍沒有全面普及開來呢?這是由于傳統能源與工業集團的阻撓,西方各政黨受到強力制約。新能源和循環經濟技術一旦普及,將對原有利益格局帶來巨大沖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控制全球石油貿易的幾大石油公司,盡管研制氫能與太陽能最有積極性,但他們為了現有的利益,將這些科研成果封鎖在自己的試驗室中,以知識產權的名義限制轉讓,特別是限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他們既要占盡現有石油利益格局下的好處,又要為石油枯竭時代的到來而“未雨綢繆”。在最后一滴石油沒有被用干以前,新能源技術就難以真正普及。當然,由于規模限制,新能源和循環經濟技術產品的成本也很高,也是普及受阻的另一原因。因此說,新能源和循環經濟的普及,已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制度和利益問題。但反過來說,別的國家發展新能源和循環經濟早一天晚一天問題不大,惟獨中國不成。因為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容量已到支撐的極限,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新能源使用成為惟一可行之路。代價再高,成本再大,我們都得走。

中國本來就是在傳統工業文明的遲到者。遲到就要挨打。1840年到1949年之間,中國受盡列強欺凌,內部也混亂不已。如今,我們不能在生態工業文明的路上再次落后,否則那心酸的大刀對火炮的歷史仍會重演。試想,如果別人用的是太陽能飛機與氫能汽車,我們的飛機與汽車仍是用日趨枯竭而污染環境的石油,這樣的國力如何與人家競爭?發達國家如果在能源結構和循環經濟科技上取得根本性突破,從而決定放棄舊的工業經濟科技轉向全新的生態經濟科技,那我們多年以極高環境成本所取得的經濟成就統統將成為笑話。有人將傳統工業文明稱之為“從搖籃到墳墓的文明”,因為傳統工業文明把自然這個生命搖籃變成了生命的墳墓。又有人將新出現的生態工業文明稱之為“從墳墓到搖籃的文明”,因為它拋棄了與自然對抗的科技形式,采取了與自然和諧的科技形式,從而打開了更豐裕更和諧的時代。一定的科技系統,指向一定的資源范圍。傳統工業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續的資源范圍,而生態工業文明科技則指向豐裕、清潔、可永續利用的資源范圍。圍繞循環經濟與新能源開發,構建中國的新倫理、新制度、新文化,使中國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管理方式日趨生態化,這才是我們中國未來真正可持續的現代化。為了對中華民族負責,為了對人類負責,為了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人類科技必須超越傳統工業文明的科技模式,人類科技必須發展生態工業文明的科技模式。這是一項共同的事業,這是一項艱難的事業,我們這代人不得不承擔起來。

制定行業標準的意義

問題一:行業標準制定意昧著什么 行業標準的制訂,意味著一個行業的規范與成熟,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據。

標準化的重要意義

1.現代化大生產的必要條件

標準化可以規范社會的生產活動,規范市場行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建立最佳秩序,促進相關產品在技術上的相互協調和配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技術要求越來越復雜,生產協作越來越廣泛。許多工業產品和工程建設,往往涉及幾十個、幾百個甚至上萬個企業,協作點遍布世界各地。這樣一個復雜的生產組合,客觀上要求必須在技術上使生產活動保持高度的統一和協調一致。這就必須通過制定和執行許許多多的技術標準、工作標準和管理標準,使各生產部門和企業內部各生產環節有機地聯系起來,以保證生產有條不紊地進行。

2.科學管理的基礎

標準化有利于實現科學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現代生產講的是效率,效率的內涵是效益。現代企業實行自動化、電算化管理,前提也是標準化。

3.調整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需要

標準化可以使資源合理利用,可以簡化生產技術,可以實現互換組合,為調整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創造了條件。

4.擴大市場的必要手段

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消費,生產者要找到消費者就要開發市場。標準化不但為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求提供了可能,也為實施售后服務、擴大競爭創造了條件。需要強調的是,由于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同全球經濟緊密結成一體,標準和標準化不但為世界一體化的市場開辟了道路,也同樣為進入這樣的市場設置了門檻。

5.促進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平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在科學技術沒有走出試驗室之前,它只在科學技術領域發生影響和作用,是潛在的生產力,還不是現實的生產力。只有通過技術標準提供的統一平臺,才能使科學技術迅速快捷地過渡到生產領域,向現實的生產力轉化,從而產生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標準化與科技進步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標準化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橋梁”,先進的科技成果可以通過標準化手段,轉化為生產力,推動社會的進步。

6.推動貿易發展的橋梁和紐帶

標準化可以增強世界各國的相互溝通和理解,消除技術壁壘,促進國際間的經貿發展和科學、技術、文化交流與合作。當前世界已經被高度發達的信息和貿易聯成一體,貿易全球化、市場一體化的趨勢不可阻擋,而真正能夠在各個國家和各個地區之間起到聯結作用的橋梁和紐帶就是技術標準。只有全球按照同一標準組織生產和貿易,市場行為才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和更廣闊的領域發揮應有的作用,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圍內為人類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