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傳統貿易術語和現代貿易術語(三國法貿易術語怎么記)

时间:2024-05-15 20:17:04 编辑: 来源:

三國法貿易術語怎么記

三國法貿易術語口訣內容如下:

1.國際法的淵源:主要淵源條約習慣和原則,輔助資料判例學說和決議。

2.國際法主體:一基本、兩特殊、兩不是。

一基本:主權國家。

兩特殊:政府間國際組織、正在爭取獨立的民族解放組織。

兩不是:國際習慣≠國際慣例,有涉外因素的國內法不是國際法的淵源。

3.條約在國內使用的通行方式:轉化和并入。

4.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平等不武不干涉,自決和平和善意。

(國家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不得使用武力威脅或武力,民族自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善意履行國際義務)。

5.國際條約的有效要件:主體合格,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

6.不需全權證書的締約代表:元首首腦外交部,館長派駐五正職。

(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長,使館館長,派駐國際組織代表)。

7.國際條約的締結程序和方式:約文議定談判草案和商定,約文認證草簽待核準和簽署,草簽不具拘束力,通過方具拘束力。

8.國家的基本權利:獨立平等和自保,管轄包括多類型,屬地屬人,保護普遍。

9.領土組成部分:陸水空土(領陸,領水,領空,底土)。

10.傳統領土取得方式:先時添征割(先占,時效,添附,征服,割讓)。

11.現代領土取得方式:獨立投票(殖民地獨立,公民投票)。

12.引渡的四項基本原則:本國國民不引渡,雙重犯罪,政治犯,罪名特定。

13.強制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戰爭武力和干涉,封鎖反報和報復。

14.非強制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談判協商和調查,和解斡旋和調停,仲裁訴訟走司法。

15.戰爭對敵產的影響:公產原則可沒收,私產原則不沒收。

16.戰時中立國的義務:防止容忍不作為(防止義務,容忍義務,不作為義務)。

17.沖突規范的構成:范圍與系屬,系屬包含連結點。

18.國際私法的五大基本制度:識別反致與轉致,查明保留和規避。

(識別,反致與轉致,外國法的查明,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規避)。

19.中國法律對于法律規避的規定:勞食反外環(涉及勞動者權益保護,食品或公共衛生安全,環境安全,外匯管制等金融安全,反壟斷反傾銷的),直接適用強制性規定。

20.民事主體法律適用:自然經常居所地,法人登記營業地(登記地法律、主營業地法律)。

21.代理法律適用:代理意思自治先,內部關系發生地,外部關系行為地。

22.不動產物權: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23.動產物權:當事意思自治先,無協法律事實發生時,動產所在地法律。

24.船舶物權:所有抵押船旗國,船舶優先法院地(船舶所有權,抵押權適用船旗國法律)。

25.涉外合同:當事意思自治先,三資境內中國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在中國境內履行合同適用中國法)。

沒選聯系最密切(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該合同最密切聯系的法律,或者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

26.涉外票據:行為能力本國法,特殊情況行為地,票據行為行為地,票據追索出票地,持票人用付款地,票據喪失付款地。

27.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EXW交貨地在賣方廠,風險轉移交貨時,出口手續買方辦。

CFR交貨地在裝運船,風險轉移上船時,出口手續賣方辦。

CIF交貨地在裝運船,風險轉移上船時,保險出口賣方辦。

28.國際貨物買賣合同賣方知識產權擔保義務的免除:買方明知,賣方免責。

29.國際貨物買賣合同買方接收貨物義務的免除:賣方提前交,賣方多交貨,買方只拒多交的。

30.國際貨物運輸保險險別:

基本險別:平安水漬一切險。

附加險別:一般特別和特殊。

采購中的術語是什么意思,如:PR,PO,RFQ,RFI,SOW,BOM,JIT,VMI,MRO

PR (Purchase Requirent) 請購單,采購申請單,代表企業內部的申請需求

PO (Purchanse Order) 采購訂單,客戶下給供應商的

RFQ(Request For Quotation) 報價請求

RFI (Request For Information) 信息邀請書,用來取得產品,服務,或供應商一般資訊的請求文件

SOW(Statement Of Work)工作說明書,是對所要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敘述性的描述

BOM (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單

JIT (Just In Time) 準時化供應(生產)

VMI (Vendor Manage Inventory) 供應商庫存管理,即客戶的原料屬于供應商,并由供應商管理

MRO(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ng)指維修與作業耗材,也可解釋為非生產性物資

什么是貿易?

[編輯本段]釋義

貿易: mào yì

trade

貿易,是自愿的貨品或服務交換。貿易也被稱為商業。貿易是在一個市里面進行的。最原始的貿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換貨品或服務。現代的貿易則普遍以一種媒介作討價還價,如金錢。

金錢的出現(以及后來的信用證、鈔票以及非實體金錢)大大簡化和促進了貿易。兩個貿易者之間的貿易稱為雙邊貿易,多于兩個貿易者的則稱為多邊貿易。 貿易出現的原因眾多。由于勞動力的專門化,個體只會從事一個小范疇的工作,所以他們必須以貿易來獲取生活的日用品。兩個地區之間的貿易往往是因為一地在生產某產品上有相對優勢,如有較佳的技術、較易獲取原材料等。

貿易的英文解釋

Trade: Trade is the activity of buying, selling, or exchanging goods or services between people, firms, or 買粉絲untries.

[編輯本段]貿易舉例

凡列入海關統計的進出口貨物,其貿易方式以海關的監管方式為基礎進行分組,分為以下幾種:

1. 一般貿易

2. 國家間、國際組織無償援助和贈送的物資

3. 其他境外捐贈物資

4. 補償貿易

5. 來料加工裝配貿易

6. 進料加工貿易

7. 寄售、代銷貿易

8. 邊境小額貿易

9. 加工貿易進口設備

10. 對外承包工程出口貨物

11. 租賃貿易

12. 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

13. 出料加工貿易

14. 易貨貿易

15. 免稅外匯商品

16. 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

17.出口加工區

18. 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

19.出口加工區進口設備

20. 其他

[編輯本段]■貿易條件

出口商品與進口商品的交換比率。又稱進出口商品比價,通常用指數表示,即進出口商品比價指數。計算公式是:貿易條件指數=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100。例如,以上年為基期,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均為100,一年來進出口商品價格都提高了,但提高幅度不同,出口商品價格提高10%,進口商品價格提高5%,則貿易條件指數提高。

[編輯本段]■國際貿易

國與國之間進行的商品和勞務交換。對貿易當事國來說是對外貿易。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世界貿易。由于現代國與國之間的貨幣信貸關系、科技合作關系等都以商品運動為基礎,故國際貿易是現代國際經濟聯系的基本形式。

簡史國際貿易是在國際分工和商品交換基礎上形成的。在奴隸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國際貿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隸和供奴隸主消費的奢侈品。在封建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也有所發展。這一時期,中國與歐亞各國通過絲綢之路進行國際貿易活動,地中海、波羅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國之間也有貿易往來。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當時參與貿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費品和供封建主消費的奢侈品。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后,特別是產業革命以后,由于生產力迅速提高,商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并開始具有世界規模。從17世紀到19世紀,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貿易額不斷上升。英國在國際貿易中長期處于壟斷地位。當時參與國際貿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費品、工業原料和機器設備。19世紀末進入帝國主義時期后,形成了統一的無所不包的世界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沖擊和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遭到很大破壞,世界貿易額銳減并停滯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貿易進一步擴大和發展,美國成為國際貿易中的頭號大國。20世紀50年代以后,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特別是新科技革命帶來的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國際貿易空前活躍并帶有許多新的特點,貿易中的制成品已超過初級產品而占據主導地位,新產品不斷涌現,交易方式日趨靈活多樣。

當代國際貿易以發達國家為主,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國的對外貿易有極大發展;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占份額不大,但與自身相比,對外貿易也有了很大發展,成為國際貿易中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國際貿易在當代國際事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對各國自身的經濟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理論國際貿易的理論是研究國際間商品流通規律的理論。它要闡明一系列基本問題,例如,各國間為什么會發生商品交換;各個歷史時期國際貿易的性質和特征由什么決定等等。廣義的國際貿易理論還應包括國際價值理論和國際收支理論。

實務國際貿易的實務指完成一筆進口或出口交易所進行的一系列業務活動。大體上可分3個階段:①交易前的準備工作。②交易的磋商和合同的訂立。③合同的履行。

對外貿易統計,各國不盡相同。有的國家以國境劃分進出口,凡進入國境的商品即列入進口,稱總進口;凡運出國境的商品即為出口,稱總出口,其中包括復出口即進口商品未經加工又再出口。總進口額加總出口額即一國總貿易額。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用這種方法統計對外貿易額。有的國家以關境為標準劃分進出口,雖進入國境但未進入關境的商品不算進口,只有進入關境的商品才列入進口,稱專門進口;國內產品運出關境和進口后未經加工又運出關境的商品列入出口,稱專門出口。專門進口額加專門出口額即專門貿易額。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用這種方法統計對外貿易額。上述兩種方法都不把過境商品列入外貿額。各國的進出口通常是不相等的,一定時期內進出口的差額稱為貿易差額。出口大于進口叫出超、貿易順差或貿易盈余,出口小于進口叫入超、貿易逆差或貿易赤字;進出口相等稱為貿易平衡。

國際貿易規模用世界貿易額表示。為避免重復計算,只統計各國的出口或進口,以世界出口額或進口額作世界貿易額。由于各國的貿易額是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