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世界有哪些國家有海外軍事基地(美國到底有多少海外軍事基地?)

时间:2024-06-07 08:30:01 编辑: 来源:

哪些國家擁有海外軍事基地?

英國、法國、俄羅斯、意大利、德國、希臘,目前這些國家都有海外軍事基地,而且在這方面做的也是非常的出色,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軍事力量

美國在世界各地都有軍事基地,我國現在有哪些海外基地?

我知道的,就我國有八個海外基地,主要都是在一些不知名的地區,比如說:科科群島、瓜德爾港、吉大港、苦克莫島、所羅門群島、土阿莫土群島等等,這些地方雖然不知名,但是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科科群島,它是緬甸在孟加拉灣的一個島群,其中的17個島嶼,緬甸就把它借給了中國來做基地。這些群島,其實面積還是挺大的,緬甸對我們中國也很友好,將其中17個島嶼租給了我們中國,我們就把它們做為了海軍基地和觀測雷達衛星中心,在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監控印度洋的態勢,而且還可以有效控制馬六甲海峽,還方便了我們國家的海軍的潛艇進入印度洋,無論如何,都對我們國家是很重要的。

再說,瓜德爾港,它是在巴基斯坦,我們都知道我們和巴基斯坦關系非常好。那時候,巴基斯坦的總統請求中國幫它們在這個港口的建設提供一些資金和技術,等之后完工了呢,我國就在這個地方建設了電子檢查站,這個電子檢查站可以可監視這片地區的航行動態,順便還可以檢測到美國的迭戈加西亞軍事基地的動態。

苦克莫島,這是個位于柬埔寨的一個島嶼,位它很偏僻,但是條件非常好呀。中國也是看中了這里的地理條件很好,而且也沒有人住,就租借了這里,建起來了海軍補給站和雷達基地,但是不會駐兵在這里,平常也有柬埔寨的人管理,但是對于中國的航海各方面,還是非常有用的。

美國到底有多少海外軍事基地?

由于民眾反對,美軍這些年來軍費預算在不斷縮減,目前,美軍在役兵力約140萬,在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大大小小一共有374個,遍布世界140多個國家,常年駐軍29萬人,主要分布在歐洲、亞太與印度洋、中東與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戰略區。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據記載,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軍駐外軍事基地僅有14個,駐外美軍也不足8萬人。二戰剛結束的那段時間,美國為了推行全球戰略,坐穩其老大哥的位置,美軍的海外軍事基地幾乎遍及全球,頂峰時期超過5000個,駐外美軍超過900萬,數據非常恐怖。后來隨著美軍壟斷了核武器,美軍覺得不再需要再花費巨資養那么多軍人,于是駐外美軍減少到100萬左右,基地減少到1139個。

隨著與蘇聯冷戰開始,國際關系開始緊張,美軍海外軍人和基地又在逐步增加,頂峰時期,總兵力300萬的美軍,常年駐扎海外就占了四分之一。冷戰結束后,蘇聯最終以解體敗給了美國,此時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軍在全球的軍事戰略也需要及時的調整,再加上美國老百姓極力反對龐大的軍事開銷問題。

因此美軍駐外軍事基地和人員大幅減少,到80年代末期,美軍海外軍事基地只有800多個,駐外人員也銳減到50萬左右。二戰后爆發的世界各地局部戰爭,美軍都有參與,如海外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科索沃戰爭等等,美軍之所以能那么快速的反應,多數都是依靠其強大、龐大的駐外軍事基地。

哪些國家有駐外軍隊

1、英國:

德國28100人、塞浦路斯3700人、直布羅陀440人、尼泊爾500人,在馬爾維那斯群島、文萊、印度洋地區等有少量駐軍。在30個國家派有445名軍事顧問。還有部分軍事人員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

2、法國:

法國海外軍事基地分布 (資料來源:法國國防部)法國對海外軍事存在重新洗牌

根據法國國防部前不久公布的《國防白皮書》,法國將對海外的法國武裝力量存在,進行新一輪的調整,以“適應法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所承擔的國際義務,并且做到量力而行。”

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上臺后,即將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進行重新部署,盡管承諾的從伊拉克逐步減少直至全部撤出美國武裝力量駐留,奧巴馬同時也準備加強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負責指揮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行動的指揮官皮特雷烏斯(Petraeus)將軍計劃中的“驚跳行動SURGE”可能得不到法國國防部的響應。承諾了要和奧巴馬“手牽手改變世界”的法國總統,這次可能要對美國這個傳統盟友說“不!”。

法國國防部長莫蘭(Herve Morin)一月廿一日在歐洲電視一臺談話節目中表示,“絕不可能”再向喀布爾派出一兵一卒,來參加這個由美國主導的行動,而這個行動的初衷是通過增加多國部隊的力量,來增加與阿富汗的反叛武裝力量談判的砝碼。目前在阿富汗的多國部隊中,法國軍隊所占的人數比例是5%(英國是16%)。

加上2008年法國向阿富汗東部省份Kapissa省派出的兩個旅的增援力量在內,法國目前在阿富汗派駐有有3000名官兵,這個省份是阿富汗境內治安形勢最糟糕的地區之一,塔利班等反叛武裝經常出沒,2008年8月18日,一隊法軍士兵在此一地區遭遇到塔利班武裝襲擊,塔利班武裝分子還穿著被伏擊身亡的法軍士兵裝備在國際媒體炫耀,此一心理戰手段迅速在法國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讓法軍撤出阿富汗的呼聲,得到了眾多的民意擁蹙,也使法國國防部對阿富汗的行動成本進行再估量,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認為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西方色彩過于濃厚缺少阿富汗民眾支持,而追加派兵只能徒增當地人的敵意(費加羅報)”。

在莫蘭部長的電視講話中還透露出,作為軍事改革的重要步驟,法軍將對海外軍事基地進行重新部署,在西非國家,法國密集地設置了三個軍事基地,在科特迪瓦、塞內加爾,和加蓬,各有一個。而西非國家科特迪瓦(象牙海岸)的法國軍事基地,由于該國國內政治領袖,對法國的軍事存在并不滿意,并直接導致過武裝沖突,該基地可能首先面臨裁撤,法國國防部計劃只保留三個基地中的一個。在前法國殖民地紛紛獨立之后,法國和西非法語國家仍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而這種關系越來越被法國人詬病為“太過意識形態色彩和理想主義”,《費加羅報》更有文章直言:“是時候讓非洲人自己去搞好自己的事情了,我們的新總統應該讓我們在非洲的存在,更出于實用主義的考量,或者說,應該兌現我們在西非的政治遺產為經濟利益。”

同樣是在非洲大陸,在大陸另一則的東非吉布提共和國,法國也有一個軍事基地,這個扼守“非洲之角”的咽喉之處的軍事存在,并不在未來的海外基地裁撤計劃之中,在法國未來捍衛海外利益地緣政治布局中,這個支點將不會被動搖,在近期法國軍隊在亞丁灣打擊海盜行動中的表現,可以作為證明。

而一系列的裁撤動作,并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法國海外力量的收縮,或者其他單純的經濟因素的考量,為適應新的國際形勢而做出的重新洗牌,可能是更明確和準確的定義。與撤并同時進行的,是法國總統薩科齊宣布的海外新基地計劃,法國將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阿布扎比,建立一座新的海外軍事基地,以加強法國在中近東地區的話語權。

望采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