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俄羅斯海外殖民地(在近代史上。俄羅斯帝國到底有哪些海外殖民地?)

时间:2024-06-02 03:07:08 编辑: 来源:

在近代史上。俄羅斯帝國到底有哪些海外殖民地?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廣義的殖民地還包括雖然擁有行政機關、軍隊等國家機器,但經濟、軍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別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和保護國,以及委任統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義國家在這些地區設置的“海外領地”、“附屬地”、“海外省”等。

俄國曾經有過海外殖民地,比如18世紀末期,俄國在阿拉斯加及北美洲太平洋沿岸設立了一系列殖民堡壘和貿易站,最南邊的“羅斯堡”,在今天加利福尼亞舊金山以北。1820年,俄國還曾在夏威夷設立據點,但未能成功。

俄羅斯歷史上一個海外殖民地都沒有嗎?怎么會沒有?

自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西方列強就開啟了殖民統治的浪潮。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強國幾乎瓜分了全世界。令人疑惑的是同樣是強國的俄羅斯似乎沒有一塊海外殖民地,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貪婪成性的俄羅斯不去爭奪海外殖民地呢?

1.俄羅斯民族的民族性格

俄羅斯帝國最早是由莫斯科大公國推翻金帳汗國而發展起來的,所以在俄羅斯人的基因里繼承了蒙古人侵略、強占的特性(歐洲人認為俄羅斯人是白色皮膚的蒙古人)。對于這樣一個民族而言,他們對待土地的態度就如同當年的蒙古帝國一樣向來只有侵占、吞并,殖民地在俄羅斯國內沒有絲毫市場。

2.大陸屬性的俄羅斯,先天不足

除了民族性格的這個主導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帝國時一個大陸帝國。發源于東歐平原的俄羅斯帝國身居內陸,直到后來占領了圣彼得堡之后才擁有出海口。這樣一個身居內陸沒有出海口的國家,對于發展航海本身就先天不足。這就注定了他們沒辦法建立海外殖民地,所以從始至終俄羅斯就只致力于陸地版圖的擴張。他們從東歐平原一路翻過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中亞,將這些地方的政權、部落都消滅殆盡。特別是在清末侵占外東北的時候,因為奉行只要土地不要人的政策,江東六十四屯多少同胞被無故屠殺。不知經過了多少無辜的人留下了血和淚之后,這個橫跨歐亞的超級大國才停止了它的擴張。

3.國家實力所限

別看俄羅斯欺負起中國來那樣咄咄逼人,貌似十分強大。但實際上俄羅斯帝國在西方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眼里只能算是二流國家。面對強大的英、法等國,俄羅斯自知自己的海軍沒辦法與之競爭,即使去侵占那些孤懸海外的土地,自己也未必能守得住。所以俄羅斯放棄了去建立海上殖民的的想法,一心一意的向東方擴張。畢竟俄羅斯的東方除了一個沒落的清王朝之外,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與之相抗衡(后來日本的崛起完全是出人意料的)。

4.殖民地是西方列強的無奈之舉

如果可以吞并的話,沒有一個國家會選擇殖民。我們都知道殖民地一般都離宗主國相距甚遠,在管理上宗主國沒辦法像本土一樣有效的管理,在無奈之下才選擇了殖民統治。看一下與英格蘭接壤的蘇格蘭、威爾士就只有被吞并的命運(至今蘇格蘭仍然在尋求獨立)。一樣的道理對于俄羅斯而言,只要看一下它擴張的土地,你會發現幾乎都是與之接壤的,所以這些土地只有被吞并的命運。

即便是被后面賣給美國的阿拉斯加,就算有白令海峽的阻擋,但在當時的俄羅斯人眼里那也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他們的領土。

俄羅斯為什么沒有海外殖民地

俄羅斯是有海外殖民地的。

包括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夏威夷考愛島,羅斯要塞,愛奧尼亞七島共和國,1723-1732里海全境 ,1871-1881新疆伊犁地區,天津俄租界,漢口俄租界,大清帝國長城以北,波斯帝國北部全是俄羅斯帝國的勢力范圍。

1812年,俄國人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了一個城堡——羅斯要塞。到1819年,俄國人已在美洲西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

在俄羅斯帝國美洲殖民事業最鼎盛的時刻, 海軍上將弗蘭格爾完成了自己的第三次環球旅行,旅行途中他就俄羅斯收購毗鄰俄羅斯移民區羅斯要塞的肥沃的盆地問題與墨西哥政府進行了談判。墨西哥共和國同意以確定墨西

哥和俄羅斯的外交關系作為交換讓出盆地,史稱俄墨條約。可當時尼古拉一世不想承認墨西哥,因此交易沒有成功。 盡管如此,這個最終流產的協約的締結依然反映了沙俄當時在北美大陸讓人生畏的影響力!

地跨三大洲,環繞半個北冰洋,坐擁兩大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迪納利),里海是內湖(里海全境),目標是整個北美太平洋沿岸(羅斯要塞 俄墨條約)、夏威夷(考愛國王臣服帝俄)以及溫暖的出海口(印度洋沿岸),勢力范圍達到希臘(愛奧尼亞群島七島共和國)等地,探險隊遠征南極(別林斯高晉等)。

作者:洪鳳漢2

鏈接:買粉絲s://買粉絲.hu.買粉絲/question/49990568/answer/1267411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俄羅斯如此熱衷開疆拓土, 為什么卻沒有一塊海外殖民地?

擁有海外殖民地必然需要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海軍,但是沙俄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出海港口的,這種情況一直到彼得大帝時期才得到改觀,沙俄將圣彼得堡納入版圖,從此沙俄才建立了自己的海軍,而這時候清朝也是鼎盛時期,是康熙,而沙俄雖然擁有了出海口,但是海外全是西歐的老牌海軍,穩固自己現有的實力才是重中之重,不過俄羅斯也是有海外殖民地的

奧地利為什么沒有過海外殖民地

首先,奧地利還是有殖民地的,這個上面的答主已經說過了;

其次,如果將奧地利定義為廣義的“哈布斯堡帝國”的話,那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日不落帝國”稱號最早的來源(大概是吧)。哈布斯堡家族曾經領有西班牙在南北美洲的全部殖民地…

不過樓主的意思大概只是在說19世紀的奧地利-奧匈帝國吧~那籠統地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地處中東歐離新世界特別遠就不必說了,奧地利到近代之后才征服了北意大利和威尼斯,然后沒過幾年又被法國意大利打回去了…奧地利帝國真正控制的海岸其實只有達爾馬提亞,唯一的主要港口就只有的里雅斯特,實在是不便出海啊。

2.地理位置和一貫的傳統決定了奧地利是一個歐陸霸權,并且同時面對著來自意大利、北德意志、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多重壓力。同時奧地利帝國內部本身又有一打語言不通的民族,其中有半打總想著怎么起義…帝國的行政效率和軍事實力又實在堪憂,完全沒有開拓海外殖民地的余裕了。

3.不僅沒有足夠的實力,而且奧地利也沒有開拓殖民地的需求。帝國的絕大部分領土都是農業社會,貿易并不發達。工業值得稱道的也只有波西米亞和奧地利本土地區,生產的商品完全可以在國內市場消化…事實上你可以把奧地利帝國除了前神圣羅馬帝國本土以外的部分都看作“經濟殖民地”,整個帝國到一戰爆發前夕都有了歐洲第三的人口卻還多數沒有工業化,在經濟上沒有尋求殖民地的必要嘛。

4.不僅經濟上,政治上奧地利也沒有開拓殖民地的動力。世界帝國的野望早在查理五世的時候就放棄了,羅馬帝國的皇冠已經被拿破侖暴力打碎了,就連德意志地區主導權都被普魯士搶走了,自己只能在和德國“兄弟般的同盟”中扮演弟弟…奧地利帝國其實已經(被迫)滿足于一個地區霸權的位置了,沒有與英法德爭奪世界霸權的動力啊。

5.當然,作為一個地區霸權的野望還是有的。如果把奧地利和波西米亞、匈牙利本土以外看作是帝國的“內陸殖民地”的話,其范圍其實是一直擴張的。直到1888年左右奧地利還從奧斯曼帝國手中攫取了波黑并納入統治之下,結果造成了俄羅斯的不滿和塞爾維亞高漲的民族主義,奧地利決定堅守自己在巴爾干地區的利益…結果你們都知道了,薩拉熱窩槍響之后,帝國從此灰飛煙滅。

請采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