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俄羅斯進出口貿易公司鎳(年鎳供需形勢分析)

时间:2024-06-13 11:08:29 编辑: 来源:

俄羅斯鎳和金川鎳的區別

貿易商周四表示,上海現貨精煉鎳供應因進口下降而減少,而需求仍然強勁

全球高昂的價格打壓了中國買家進口現貨鎳的積極性

中國鎳消費量占全球的10%以上

上個月鎳價觸及38,950美元的高位

周四報每噸35,700美元,今年迄今為止已經漲逾7%

上海一家貿易公司經理表示,“國內市場上鎳短缺,而進口鎳是賠錢的買賣

”他預計進口到上海的現貨精煉鎳成本高于每噸370,000元(47,757美元)

但中國鎳價低于全球價格,因為國內最大的鎳生產商--金川集團的報價低于進口價

金川集團產量約占全國精煉鎳產量的90%,并消費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鎳

該公司的價格被認為是國內現貨市場的基準價

金川集團周四不包括運費和保險在內的現貨精煉鎳的報價為315,000-316,200元

上海現貨俄羅斯鎳和金川鎳報價為每噸355,000-360,000元,去年12月末為315,000元

貿易商表示偏高的鎳價并未打壓需求

上海另外一家貿易公司的貿易商表示,“出售鎳一點問題都沒有,但短缺越來越嚴重

”不過生產廠家并不急于為中國農歷新年假期建立庫存,因為價格偏高且走勢動蕩

農歷新年于2月18日開始

香港一貿易商表示,“市場上擔憂三點--高昂的支付價格、安全問題和鎳價的波動

當工廠因為新年假期關閉時,他們到哪存放昂貴的鎳呢?”內蒙古一家貿易公司經理表示,該公司2007年有期合同的鎳進口不會在4月以前進行,因預計第一季度中國的需求和全球鎳價將持續動蕩

交割至上海港的現貨俄羅斯鎳較LME三個月期鎳的升水在每噸600美元左右,2007年進口合同的升水在300-350美元

高等級鎳升水在800-1,000美元左右

在香港,現貨高等級鎳升水要價約為每噸1,100美元,2007年交割的合同的升水為800-900美元

2006年有期合同的升水為700-800美元

年鎳供需形勢分析

一、國內外資源狀況

(一)世界鎳資源狀況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統計,世界鎳資源儲量近10年總體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供應保障能力提高。1999~2009年,盡管世界鎳礦年產量大幅提高,資源儲量卻持續增加。2009年,世界鎳礦儲量7100萬噸,同比增長1.4%。以2009年的年產量計算,世界鎳資源的靜態保障年限為49年。從類型看,世界鎳資源主要有紅土型礦和硫化物型礦兩種,其中以紅土型礦為主,約占總量的60%,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古巴、新喀里多尼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西、哥倫比亞和多米尼加等國;硫化物型礦占40%,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中國、南非等國家。此外,在深海特別是在太平洋深海的錳結核中也蘊藏著豐富的鎳。

隨著新的鎳礦床的發現,世界鎳資源分布格局發生了改變。澳大利亞鎳資源儲量從2002年以來一直處于世界第一的位置,2009年以2600萬噸的儲量依然位于世界儲量榜首,是世界鎳資源的核心區;新喀里多尼亞、俄羅斯、古巴、巴西及加拿大,這些國家鎳儲量雖然保持在世界前五的位置,但是占世界比重均降到10%以下;希臘、菲律賓及委內瑞拉的地位得到提升,尤其是委內瑞拉從2002年開始躋身世界鎳資源大國行列(表1)。

值得關注的是,2009年世界鎳儲量為7100萬噸,比上年增長100萬噸。新增儲量主要來自哥倫比亞,該國2008年儲量為83萬噸,2009年猛增至170萬噸,增長了87萬噸;與此同時,除了世界鎳分布主要國家外,其他國家也陸續發現新的鎳礦床,鎳儲量合計由2008年的220萬噸增加至2009年的419萬噸,增加了199萬噸。

表1 2009年鎳礦資源儲量分布主要國家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我國鎳資源狀況

我國鎳礦類型主要分為硫化銅鎳礦和紅土鎳礦兩大類,但是以銅鎳硫化物型礦床為主,約占全國總量的90%,并且共伴生礦產多、綜合利用價值高,紅土鎳礦約占總量的10%。

截至2009年底,鎳礦查明資源儲量844.2萬噸,比上年凈增加16.0萬噸,增長1.9%,其中,勘查新增21.7萬噸。2009年全國鎳礦查明資源儲量增長位居前列的礦區包括新疆哈密市黃山南銅鎳礦區22-27號勘探線8.3萬噸;新疆哈密市土墩銅鎳礦7.0萬噸;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白音胡碩鎳礦3.8萬噸;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珠爾很溝鎳礦2.3萬噸。截至2009年底,全國查明資源儲量鎳礦礦區數135個,基礎儲量281.8萬噸,儲量242.9萬噸,資源量562.4萬噸,查明資源儲量844.2萬噸,與上年查明資源儲量對比增16.0萬噸,增長1.9%。

與國外資源相比,我國鎳礦資源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礦石品位較高,鎳平均品位大于1%的硫化鎳富礦約占全國的40%;二是我國鎳資源分布高度集中,據國土資源部《全國礦產資源儲量通報》,2009年我國鎳礦主要分布在甘肅、陜西、吉林及新疆四省(區),特別是甘肅鎳儲量約占全國總量的85.4%(表2)。

表2 2009年我國鎳礦資源儲量分布情況

二、國內外生產狀況

(一)世界鎳生產狀況

1.礦山鎳

2009年,由于金融風暴的影響,不銹鋼行業的生產在2008年的基礎上繼續減少,使礦山鎳產量繼續下降。據World Metal Statistics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礦山鎳產量為137.0萬噸,比上年減少7.7%。

俄羅斯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礦山鎳生產國,2009年產量達到27.5萬噸,占世界的20.1%,比上年減少4.2%;其次是印度尼西亞(產量為19.1,占全球比重為13.9%)、澳大利亞(16.8萬噸)、菲律賓(15.5萬噸)、加拿大(13.7萬噸),五國的產量均超過10萬噸(表3),這五個國家合計占世界總量的67.6%。此外,中國、古巴、哥倫比亞和南非也是礦山鎳的主要生產國家。

表3 2003~2009年世界礦山鎳生產情況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9~2010

據World Metal Statistics數據統計,近10年來,全球礦山鎳的產量處于穩步增長態勢,2007年世界礦山鎳產量為156.9萬噸,比2006年的144.6萬噸增長了8.5%,與1997年的108.7萬噸相比,累計增長了44.3%,10年間平均年增長率為3.7%。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礦山鎳產量相比2007年有所下降,2009年繼續減產。

2.精煉鎳

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全球精煉鎳產量為132.0萬噸,比上年減少2.5%。中國以24.7萬噸的產量成為此年度世界最大的精煉鎳生產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精煉鎳的產量均超過10萬噸。2009年,在世界主要鎳生產國中,中國精煉鎳的生產大幅度增加了44.4%,哥倫比亞增加了21.4%,澳大利亞增加了17.6%,南非增加了6.3%;此外,其他國家產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加拿大下降最多,降幅為30.4%(表4)。

表4 2003~2009年世界精煉鎳生產情況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9~2010

(二)國內生產供應狀況

我國鎳產品的生產相對比較集中,以甘肅、吉林、四川、新疆、云南等地區為主,主要生產廠家有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有色金屬公司、阜康冶煉廠、云南錫業元江鎳業有限公司。

雖然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大,2009年我國鎳產量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產量達到16.5萬噸,同比增加了28.0%(表5)。特別是廣西、江西、云南三省(區)增幅較大,分別為155.1%、67.6%和39.8%。鎳生產大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出現下降,降幅為33.3%。

表5 2004~2009年我國各省(區、市)鎳產品生產情況

資料來源:有色金屬工業統計資料匯編,2004~2009;有色金屬統計,2010(1)(2009年數據)

三、國內外消費狀況

(一)世界鎳消費狀況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鎳消費量的增長速度超過所有其他基本金屬,包括銅和鋁。據World Metal Statistics數據,2007年世界鎳消費量達到135.6萬噸。2008年全球鎳需求增速放緩,全球鎳消費為129.3萬噸,2009年回升至131.5萬噸。

世界鎳的主要消費國家和地區有中國內地、日本、美國、德國、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南非和意大利。其中,中國是世界上鎳消費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近10年(1998~2007)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5.6%,從2005年開始中國的鎳消費量已經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鎳的消費主要區域已經從西方發達國家及地區轉向了亞洲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內地、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等。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鎳消費量比2007年下降7.0%。2009年回升至54.1萬噸,同比增長77.4%。比利時是消費降幅最大的國家,2009年下降66.0%。此外,芬蘭消費下降61.0%,德國下降31.1%,而意大利下降36.8%,西班牙下降達36.6%(表6)。

表6 2003~2009年世界精鎳主要消費國家和地區的消費量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10,2

(二)我國鎳消費狀況

長期以來,我國鎳主要用于冶金行業,其次是輕工業等領域,消費量起伏不大,基本上與生產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但是隨著國民經濟和汽車及建筑等行業快速發展,加上國家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不銹鋼工業發展,使得我國不銹鋼消費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長,這有力地帶動了我國不銹鋼行業對鎳消費需求的增長。與此同時,隨著全球制造中心逐步向我國轉移,與之相配套的耗鎳生產工序也開始向我國轉移(例如,臺灣地區原來有4000多家電鍍廠,其中的一半已遷往內地),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國相應行業的用鎳量大增。尤其是2000年以后,我國對鎳的消費在明顯擴展。2008年精鎳表觀消費量30.5萬噸,2009年,表觀消費量54.1萬噸,比上年增長77.4%(表6)。根據World Metal Statistics相關數據計算,2009年我國精鎳消費量占世界消費總量的41.2%,從2003年起居世界第一。

四、國內外貿易狀況

(一)國際鎳貿易狀況

由于大礦業公司(俄羅斯的諾羅爾斯克)和大跨國公司(鷹橋和國際鎳公司)控制著世界絕大部分鎳礦山,鎳的初級產品鎳精礦和中間產品冰鎳多為它們所屬精煉廠自用,市場貿易量很少。

美國、日本、德國、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和西歐等是當今世界上鎳的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它們幾乎沒有生產鎳的礦山(表7)。2008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鎳金屬進口國,進口量為11.7萬噸,美國居第二位,為10.7萬噸;2009年中國以24.7萬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