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保護我國海外利益(中國應如何保護海外利益,影響中國海外利益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2024-05-29 11:58:08 编辑: 来源:

我國海外利益只能依靠以政府主導的外交保護和領事保護對嗎

不對

保護我國的海外利益以政府主導的外交保護和領事保護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保護方式,但不能說只能依靠這種方式,在實際工作中還可依靠華僑愛國團體和國際友好人士團體的力量和影響力保護我國的海外利益

維護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意義

維護國家利益和形象,促進經濟發展,體現國家責任和權力,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1、維護國家利益和形象:海外利益包括了國家企業、公民、財產等方面,維護它們的安全不僅可以保障國家的利益不受損失,還可以提升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增強國家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

2、促進經濟發展:保護海外企業和財產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更好地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

3、體現國家責任和權力:國家擁有對海外公民和企業的保護責任和權力,如果無法確保安全,則會削弱國家的權威和責任感。

4、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有些國家和地區存在戰亂、恐怖主義等安全狀況不穩定的情況,海外利益安全的維護對于維護該區域和平與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防止國際沖突和緊張局勢的擴散。

海外利益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 )。

海外利益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海外能源安全、海上戰略通道、海外公民安全、海外法人安全。

海外利益安全是新時期我國發展和安全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發展利益的延伸,即在國土之外的國家利益。海外利益安全主要包括海外能源資源安全、海上戰略通道以及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

海外利益攸關區就是與海外利益存在客觀密切聯系起來的區域,中國的海外利益攸關區沒有排他性和對抗性,不謀求劃分勢力范圍和軍事擴張。隨著國家利益拓展,中國海外能源資源、戰略通道安全和海外機構、人員、資產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海外利益攸關區就是與海外利益存在客觀密切聯系起來的區域。

中國的海外利益攸關區不是排他性的,也不是對抗性的。中國永遠不稱霸,不謀求劃分勢力范圍,不搞軍事同盟和軍事擴張,始終致力于國際安全合作。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在維護海外利益安全時,不追求一己之私利。

注重把自身利益與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統一起來,致力于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安全產品,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根據聯合國決議,從2008年開始,中方在索馬里、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中國海軍艦艇編隊不僅為本國船舶護航,也為國際組織和外國船舶提供護航。

海外利益保護機制: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僅次于美國,逐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實施,中國與世界各國聯系愈發緊密,海外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與此同時,中國在維護海外利益方面,仍需要一定時間不斷摸索。

中國的海外利益發展強調國際合作、主權平等、和平發展、互利共贏。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大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在維護海外利益安全方面,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打造與海外利益相配套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海外利益保護機制。

中國應如何保護海外利益,影響中國海外利益的因素有哪些?

【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13日文章】題:中國應考量如何保護海外利益(作者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鄭永年)

“走出去”產生國際地緣影響

近年來,中國在發展國際經濟方面實行“走出去”戰略。這一新發展使得中國的國際關系發生本質性變化。“走出去”是中國高速經濟發展的產物。有了客觀經濟需要,才有政府“走出去”的政策。西方一些人士把中國的“走出去”政策解讀為新殖民主義,這是沒有根據的。

但是,中國必須意識到“走出去”對國際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這一方面表明中國對國際經濟事務已具有實質性影響力,并且因為這種影響力的基礎是中國內部的經濟發展,因此也可相信其是可持續的。

另外一方面,中國也要意識到“走出去”對當地社會及其國際地緣政治的影響。盡管中國“走出去”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但其給當地社會帶來的各種利益并不總是能夠在不同社會群體中公平分配的。

利益分配的不均又會影響當地社會的政治。當中國的“走出去”成為不同政治利益較量目標的時候,中國的利益就容易受損害。此外,盡管“走出去”主要表現為經濟貿易方面,但任何國際經濟關系不可避免地對國際地緣政治產生深刻影響,從而也會產生沖突。

正因為沖突不可避免,中國必須考量如何保護“走出去”的海外利益,包括駐外人員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無論是個人的還是國家的)以及合同的履行等。

具體說來,“走出去”大致可以分成兩類,即在發達國家和在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和歐洲,這些國家的市場機制健全,各種類型的經濟活動處于飽和狀態。

中國要“走出去”與這些國家的資本競爭并不容易。又因為中國和這些國家具有不同政治價值和文化,中國“走出去”行為往往被誤讀,被政治化,這更增加了中國“走出去”的難度。但同時這些國家是法治型國家,契約文化發達,中國“走出去”的利益比較容易得到保障。

與西方既得利益發生沖突

中國“走出去”的對象大多為發展中國家,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這些國家大多還處于現代國家制度建設過程之中,一些國家盡管有諸如選舉等民主因素,但國家的制度化程度還比較低。

制度化程度低也表明政治上人治色彩濃厚,國家政策經常因人而異。中間社會力量小,族群關系復雜,加上或左或右的激進政治力量,社會穩定經常成為大問題。所有這些因素都對中國“走出去”非常不利。

更復雜的是,中國的“走出去”不可避免要和西方國家已經在那里的既得利益發生沖突。在非洲主要是歐洲國家的利益,在拉丁美洲主要是美國的利益。歐美早期在非洲、拉丁美洲實行殖民主義政策,殖民政策結束后又有各種形式的新政策,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擴展自身的影響。

盡管西方政策遭到那里人民的反對,但不可否認的是歐美在這些國家也培植了相當的親西方政治勢力。中國“走出去”不僅要和這些國家的經濟利益發生沖突,也會和他們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地緣政治利益相沖突。中國如果不能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和西方協調利益,中國本身的利益就很容易受到損害。

歐美對中國的做法可資借鑒

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已經成為歷史。但應當看到,極其丑陋的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在一些情況下往往是西方國家保護其海外利益的手段。

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時代已經過去,那么依靠什么來保護海外利益呢?當然,現在有新的國際機制如世界貿易組織等來保護各國的海外投資。但從現實面看,現存的國際規則并不足以保護一個國家的海外利益。

看看美國和歐洲國家是如何努力來保護他們“走出去”的利益,包括在中國的利益就知道保護海外利益的困難了。中國政府在保護歐美在華利益方面已經盡心盡力,但西方還是不放心。

除了要中國恪守世貿組織規則外,他們通過設立各種機制來保護他們在華利益。歐美對中國的做法是否可以給中國一些啟示呢?至少給中國提出了如何保護中國在海外的利益這個重要問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