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俄羅斯的對外貿易政策(詳細講述一下俄羅斯的經濟體系)

时间:2024-05-17 11:19:54 编辑: 来源: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外交政策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經濟、政治和外交

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或俄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域跨越歐亞兩個大洲,與多個國家接壤。俄羅斯是蘇聯的最大繼承國。而蘇聯曾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中心,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成為蘇聯遺產的最大繼承者、獨聯體中最大的國家,但實力和地位以及內政外交上都不能與蘇聯相媲美。不過近年來,隨著國內政治的穩定、經濟的復蘇和對外政策逐步趨向獨立自主,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多極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極,并日益呈現出重振大國雄風的趨勢。

俄羅斯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且具有極為豐富的的自然資源,不僅在獨聯體內位居老大,而且在世界范圍內也屬大國行列。蘇聯解體前的爭權奪霸,在一定程度上或大或小的拖垮了俄羅斯的國家實力。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恢復和發展俄羅斯的國家綜合實力。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政治措略的實施程度以及外交策略是評價國家綜合實力最重要的三個方面。

在經濟方面,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首先采取了1991年由葉利欽在第五次人代會上提出的“休克療法”式的經濟改革方案。其措施主要有:第一,實行緊縮政策,控制通貨膨脹。緊縮財政,壓縮基本建設和集中投資;增加財政收入,實行強硬的稅收政策。緊縮信資,控制通貨膨脹,硬性控制貨幣發行和信貸投放。第二,實行經濟自由化,轉變整個經濟運行機制。最大限度的取消經濟管制,給經濟主體以充分的經濟自由。第三,迅速實現私有化,完成基本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的轉軌。這是“休克療法”的核心內容之一。盡管“休克療法”的實施付出了慘重代價,但它使俄羅斯在1993年底就基本形成了市場價格體系,私有化也基本完成。同時,它摧毀了社會主義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使羅斯經濟改革的進程和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不可逆轉。

再是俄羅斯在經濟調整與復蘇方面所做的許多努力。1993年12月切爾諾梅爾金就任總理后,明確表示前政府確定的向市場經濟過度的改革總方針,繼續深化改革,但同時又表示必須對改革策略做靈活的修正和補充,并開始逐漸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第一,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實行財政穩定政策。整頓經濟秩序,加強對物價、稅收、外匯以及戰略原料和能源出口的監督,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法規。第二,實行經濟結構改革。鼓勵投資,重點支持農業、能源和有競爭力的企業,有選擇的使某些企業非國有化。第三,加強居民的社會保障。降低個人所得稅,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增加社會保障撥款,提高退休金和工資。第四,積極調整對外經貿政策。變消極為主動爭取合作,鼓勵外國投資。同時積極拓展對外經濟聯系,進一步同世界經濟接軌。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亞太經合組織。

步入21新世紀,普京當選為總統,標志著俄羅斯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普京任職,為了恢復和振興俄羅斯經濟提出了“強國富民”和“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戰略思想。提倡走“第三條道路”,將市場經濟與俄羅斯的現實相結合,探索符合俄羅斯國情的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模式。加強國家宏觀調控體系,改善投資環境,整頓經濟秩序,擴大消費需求,建立有效的財政金融體系。這一屆政府的努力下,俄羅斯的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復蘇階段。

在政治方面,俄羅斯獨立后起政治體制轉軌的主要目標是建立西方式的多黨會議民主制度。俄羅斯的國家政體為總統共和制,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俄羅斯“總統集權制”的確立對穩定國內局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使國內政治生活開始走上法制軌道。普京執政奉行順乎民心的“強國富民”路線,對俄羅斯的政治體質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采取了有力措施進一步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第一,改革和加強了聯邦制,建立聯邦區并任命總統駐聯邦區代表。第二,改革聯邦委員會,改變杜馬代表的產生方式。第三,整頓聯邦法律秩序紀律。第四,重點打擊有嚴重犯罪行為的金融、工業和媒體寡頭勢力,是國家政權重新“國有化”。第五,加強了總統權力的政黨基礎。第六,普京嚴厲打擊民族分裂主義、恐怖勢力等極端勢力,加強對車臣等地的綜合治理,鞏固國家的統一。

外交方面,人們常說,外交的主旨就是維護一國在國際上的利益。然而,任何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利益都不是憑借其政策制定者的主觀意愿,而是有賴于這個國家的發展程度。也就是說,國家利益是一個變量,是隨著力量的消長、獲取利益手段的增減、外部形勢的狀態而變化的。俄羅斯獨立后在對外戰略和對外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過程,經歷了從向西方的“一邊倒”到“雙頭鷹”式全方位外交的轉變。

1】向西方“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俄羅斯獨立初期,以葉利欽為首的“民主派”,為國家指定的對外戰略目標是積極爭取西方國家在經濟、政治方面支持和幫助俄羅斯實現制度的變更,全面加入西方政治經濟和安全體系。為實現這一目標,俄羅斯采取了向西方“一邊倒”的對外政策,力求與西方國家建立“伙伴”關系和結成“盟友”關系。與美國結成“戰略伙伴關系”,謀求西方提供的直接經濟援助和投資,在外交上做出低姿態,在制裁伊拉克等一些國際重大熱點問題上與美國保持一致,大大減少對印度的支援并先后取消對朝鮮的各種援助。

2】“雙鷹頭”式的全方位外交政策。1993年葉利欽提出俄羅斯“應像它國旗上的雙頭鷹那樣,一頭看西方,,一頭看東方”,“不僅在西方而且在東方保持利益的均衡”。1993年俄羅斯出臺《俄羅斯外交政策構想的基本原則》,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年底葉利欽向后訪問韓國和中國;1994年提出“恢復強大的俄羅斯”的外交原則,明確“以恢復大國地位,確保勢力范圍”的核心內容和和總體政策目標;1996年普里馬科夫擔任外交部長,開始實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多極世界論”成為俄羅斯外交的指導思想。1997年葉利欽簽署《俄聯邦國家安全構想》,提出了“加強作為大國的俄羅斯在正在形成的多極世界中有影響的中心之一的地位”。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俄羅斯的全方位外交戰略得到確立。

新世紀初始,普京上任,俄羅斯的外交政策發生新的變化。出臺了《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構想》,明確了新世紀俄羅斯的對外戰略和對外政策:建立國際體系,發展國際安全合作,發展國際經濟關系,尊重人權和人身自由,確定外交活動的優先地區。這是建立在集成基礎上的創新,從俄羅斯國力出發以最大限度維護國家利益為核心,以復興國家為目標,使得俄羅斯大國形象得到增強,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不斷得到提升。俄羅斯的對外關系和外交實踐:加強對獨聯體的控制;外交重點放在歐洲;重視改善俄美關系;積極發展與亞洲主要國家的友好關系,首先是中國和印度;積極參與以國際組織為舞臺的多邊外交行動。

當今俄羅斯外交政策的調整:2008年梅德韋杰夫當選為俄羅斯總統,實行普京制定的發展戰略。在外交上呈現出以往不同的強勢特點。俄羅斯采取出兵格魯吉亞等的一系列軍事和外交主動行動,全方位務實外交,加強與獨聯體國家、印度、中國等國家的關系。同時普京出任總理,“梅普組合”不僅使普京擔任總統8年的全方位外交方針得以延續,而且更加強調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中的外交主動性。在日益上升的國力支持下,俄羅斯目前有能力針對北約東擴、美國在東歐國家部署反導基地等采取強硬反擊。俄羅斯08年外交主動性表現在:加強軍事外交;歐洲經濟安全問題上,提出新安全觀;加大對新興經濟體的關注。

俄羅斯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使得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得到大為提升,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俄羅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最近幾年里,俄羅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方面采取了積極的態度。參與全球化進程即是一國經濟成長的結果,也是培育成熟社會的動力。因此,融入世界主流經濟最重要的價值在于將促使俄羅斯更進一步擴大開放和改革。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俄羅斯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和外交的拓展,俄羅斯將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俄羅斯的對外貿易結構有哪些特點

從俄羅斯的對外貿易出口結構看,存在著初級產

      品多高附加值商品少、經濟效益差、易受制于人、缺少發展后勁諸問題。

      俄羅斯出口商品中,能源、燃料、原材料等初級產品占出口總量的90%。

詳細講述一下俄羅斯的經濟體系

一經濟增長的現狀

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經濟大致經歷了急劇下降和穩定復蘇兩個階段,即1991~1998年連續7年的經濟衰退和1999年以來連續8

年的恢復性增長,并以年均6.4%的增長速度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2000年以來,俄羅斯經濟的出色表現不僅對其國內政治經濟局勢和對外政

策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的高度關注。2003年10月,美國高盛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并稱為四個新

興的“經濟巨人”,復合成世界經濟中的一個新詞匯———“金磚四國”(BRICs)。2007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

告》,預測2007年的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為4.9%;2007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這一預測進行了更新,將世界經濟增長率上調至5.2%,主要原因

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現快速增長,其中包括對俄羅斯經濟的樂觀估計。因此,不少國際問題專家和國際組織斷言,“俄羅斯重新崛起”是必然的,

它將于2028年超過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并將對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先梳理一下持續增長了8年的俄羅斯經濟的現

狀。

(一)經濟總量指標持續好轉,躋身世界十大經濟強國的行列

一般來說,經濟增長是引起綜合國力變化的最明顯因素,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綜合國力下降的最直接表現和最主要原因便是其經濟的“雪崩式”滑坡。20

世紀90年代,俄羅斯為其激進的經濟轉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一時期,“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幾乎下降50%……大概這是俄羅斯近二三百年來首次真正淪為世

界二流國家,或三流國家的危險”……到1999年,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只及美國的1/10和中國的1/5”。

2000年以來,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俄羅斯經濟呈現持續快速的恢復性增長,總體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基本上進入一個穩定的發展階段。

2000~2007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總體上增長了70%,工業增長了75%,投資增長了125%。

2006年,俄羅斯GDP增長突破萬億美元大關,增幅達6.7%,經濟總量首次超過蘇聯解體前水平。

2007年的俄羅斯經濟增長速度將再度使經濟學家們感到驚訝:與2007年初的預測不同(6.6%),俄羅斯GDP增長速度達到8.1%,經濟

總量達到1.35萬億美元,人均GDP達9

500美元[3],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與此同時,2007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已相當于1990年的水平。這意味著俄羅斯結束了始于20世紀90年代

初的社會轉型期的經濟危機。

2007年以來,拉動俄羅斯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投資和消費需求旺盛。據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7年,俄羅斯固定資本投資實現了高達21%的增長,工業增長速度達到了6.3%。

特別突出的是加工業,其增長速度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