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俄羅斯國際貿易狀況(俄羅斯現在經濟發展趨勢)

时间:2024-05-16 01:37:43 编辑: 来源:

俄羅斯經濟發展狀況?

基本情況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但產業結構不均衡,對能源和高能耗工業依賴度高,加工業和機械制造業發展投入不足,發展緩慢。自然資源豐富,許多礦產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蘇聯解體后俄經濟持續下滑,普京執政至今,俄經濟快速回升,連續8年保持增長(年均增幅約6.7%),外貿出口大幅增長,投資環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顯提高。

資源石油探明儲量占世界第七(6%)、天然氣占第一(33%)、煤占第二(11%),森林占第一(25%),鐵礦占第一(44%)。銅、鉛、鉀、鎳等礦產的探明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及化工等;輕紡、食品、木材加工業較落后;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2006年工業增長率為3.9%。

農業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和豆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亞麻、向日葵、棉花、甜菜。近年來糧食產量逐年增加,開始對外出口。農業增長率為1.7%。

財政金融總體趨好。黃金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三位;外債余額從1999年的1080億美元減至501億美元;盧布升值7.6%;國際信用評級提高。

對外貿易出口以能源、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為主,其中石油及其制品占出口總額50%以上,是俄近年來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進口以機電產品、食品、農產品、輕工產品等為主。對外貿易保持高額順差。

吸引外資投資環境有所改善,吸引外資逐年增加。累計吸引外國投資1429億美元,外資主要投向油氣和礦產資源開發、冶金、零售、不動產、租賃及服務等部門。

經濟形勢經濟保持快速增長GDP增長突破萬億美元大關,增幅達6.7%,接近完成GDP十年內翻番所需年約7%的增長率。經濟總量首次超過蘇聯解體前水平,位列世界第十,人均GDP達7010美元。

財政狀況良好,抗風險能力增強,俄外匯儲備已達3030億美元。政府利用出口能源產品換取的收益設立穩定基金,為保證俄經濟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俄還提前償還前蘇聯所欠巴黎俱樂部、倫敦俱樂部巨額外債,俄外債已降至520億美元。通脹率由2000年的36.5%回落至9%左右,政府力爭未來幾年將其控制在4-5%。俄實行盧布完全可自由兌換,目前匯率穩定。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吸引外資增加俄外貿額4395億美元,同比增長29.2%。其中出口3020億美元,進口1375億美元。截至2006年底俄累計吸引外資達1429億美元,吸引外資551億美元,同比增長2.7%。

居民收入提高,內需和投資大幅增加2006年俄平均工資上漲13.3%,居民收入增加10%,退休金增加5.4%,職工工資收入增長超過GDP和消費品物價增長。俄零售貿易總額達325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13%。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13.2%,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著。

俄羅斯經濟現狀

俄羅斯近幾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為年均6%,超過歐盟和美國。據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提供的資料,今年頭6個月GDP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3%。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經濟發展速度,首要原因是宏觀經濟穩定和進行了市場經濟改革,另一個原因是國家保持了對一些行業的控制。

2006年7月1日起俄羅斯取消了對外匯業務的最后一些限制,這是俄羅斯領導人提出的保障盧布可自由兌換的戰略性任務。俄羅斯政府認為,放棄對外匯的限制一方面可促進外國對俄羅斯的投資,另一方面俄羅斯企業家也可沒有任何額外負擔地參與對其他國家的投資。

國家的經濟和金融形勢穩定使我國有可能提前清償債權國的債務。2006年8月俄羅斯提前還清了欠巴黎俱樂部的約220億美元債務余額。據經濟部的統計,提前還債可使俄羅斯財政在2020年之前節省利息支出超過120億美元。同時可使國家外債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到9%。

這對于俄羅斯經濟是一個重要事件。從1993年起俄羅斯既是巴黎俱樂部的債務國,也是債權國。償還債務以后,俄羅斯就成為真正的債權國。這筆還款額是俱樂部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提前還款額。

2006年1月-6月俄羅斯工業產值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4.4%。在基礎經濟行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是貿易和建筑業。2006年上半年經濟投資結構發生了有助于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變化。投資轉向發展與資源開采毫無關系的加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機器設備的生產、冶金、紙漿造紙和化工生產、食品生產、管道運輸和通信。

俄羅斯人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特別是大城市居民更為明顯。零售業活躍起來,2006年上半年零售業的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3%。俄羅斯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于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市場的良好行情。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亞洲國家對原料的需求增加,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近期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俄經濟部提供的資料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俄產"烏拉爾"牌石油在世界市場上每桶均價為61.3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5%。

如今俄羅斯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經濟增長質量和經濟現代化問題。政府認為必須保障向經濟的創新發展過渡。目的是推動制度性改革和提高人力資本的質量。

如果說,此前當局一直在努力避免國家直接參與經濟項目,那么現在俄羅斯出現了專門定向支持相關投資項目的機制。經濟特區以及投資基金就屬于這種機制。

俄羅斯已經出現經濟特區:4個技術應用型特區和兩個工業生產型特區。2006年聯邦財政撥款80億盧布(2.8億美元)建設經濟特區的基礎設施。聯邦主體和市財政也出資同樣的數額。根據法律規定,在經濟特區的落戶企業可享受海關和稅收優惠。預計,到2007年底-2008年初這些特區將建成。

2005年成立的投資基金的主要作用是發展全國性的大型投資項目。基金與私人投資一起為這些項目融資,2006年為這一目的已經撥款25億美元。

近幾年中俄貿易怎么樣?

中俄貿易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中俄貿易的歷史和現狀——總量分析 中俄十多年貿易呈現出總量起點低,早期年度波動大但趨勢平緩,2000年以后呈加速增長的兩階段特征

(一)階段特征 1

總量起點低:中俄貿易量起點很低

1992年,中國向俄羅斯出口23

36億美元,俄方向中方出口35

26億美元

兩國雙邊貿易加起來不超過50億美元;兩國向對方出口分別占各自當年出口的2

8%和6

9%

應該說,出口額在5%以下不會構成一國貿易政策的重要關注點

2

初期年度波動大但趨勢平緩:1993年中俄雙邊貿易額76

73億美元,增速為41

26%;但1994年兩國貿易從上年的高峰急劇下滑至50

76億美元,下降幅度達33

84%;并且在之后的6年間,除1996年貿易總額達到68

44億美元外,其余年份都在50~60億美元區間徘徊不前

3

加速增長時期:自1999年以來,中俄貿易呈現較好的增長態勢,大部分年份的增長率都高達30%以上,中俄貿易的平均增長速度快于中國和俄羅斯各自的對外貿易總額增長

16年間,中俄貿易的階段發展特征如此清晰,以致幾乎所有關于中俄貿易的研究文獻都提到,但關于引發這一特征的原因則眾說紛紜

我們認為,由于在此期間中國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的高水平發展,所以俄羅斯國內經濟狀況對雙邊貿易的影響是導致這樣界限分明的階段性發展的主要原因(見表1)

- 中俄雙邊貿易開展后的第一年高速增長,主要是因為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采取激進改革措施,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生產滑坡,國內生產受到重挫,gdp迅速下滑,國內市場物資極度匱乏,國民生產、生活都嚴重依賴外國商品的進口

中國與俄羅斯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因而這種需求信號很快能傳遞到中國,使得這一時期中俄貿易發展相對較快

但是,這一快速發展期的背后存在若干隱患:俄羅斯建國之初國內政局不穩,外貿機制、法律體系不完善,對迅速發展起來的各種貿易形式難以進行有序的管理,所以這個階段雙方的貿易基礎是非常薄弱的,缺乏繼續發展的后勁

這一缺陷在下階段的發展中充分體現出來

隨后出現的波動和持續在低水平下徘徊,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國內經濟發展長期不景氣

從表1可以看出,在這一階段的六年中,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除1997年和1999年分別出現0

4%和3

2%的正增長以外,其他年份均為負增長

俄國內經濟發展不力,對雙邊貿易造成的影響是多重的:其一,國內經濟狀況惡化,使得國家經濟政策重心只能是首先解決這一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對貿易環境、貿易方式的發展和推動則無暇顧及

其二,作為雙邊貿易的一方,國內經濟不景氣,使本國經濟潛力難以發揮,難于在雙邊貿易中有所作為;其三,對于貿易伙伴國來說,對方經濟狀況惡化,貿易風險加大,因而難以擴展和深入貿易

這一時期不僅是中俄貿易,而且俄羅斯的整體外貿狀況都受到了同樣的影響

1999年后,俄羅斯經濟終于走出危機,進入恢復性增長期

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除2001年、2002年的增長率分別為5%和4

3%以外,其他年份都保持了6%以上的高增長

國內市場日漸活躍,對外貿商品的需求增強;同時,金融秩序好轉,支付能力增強

因而,兩國在這一時期進入貿易發展的快車道,以29

46%的年平均增長率快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行為也是對中俄貿易造成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

例如,在第一階段,俄羅斯國內因經濟危機陷入了僵局:一方面缺乏投資資金以生產商品,另一方面又因市場秩序混亂缺乏資金來源

當時俄羅斯的國內市場物資極度匱乏,商店的存貨都被民眾瘋搶而空,幣值極度不穩

中國政府為鼓勵對俄貿易實行了一系列易貨貿易優惠政策,因而促進了兩國貿易額的增長

同時,俄羅斯方面為緩解國內供給不足的壓力,完全放開外貿體制,采取自由化貿易政策,以零關稅鼓勵外國商品進口,為雙邊貿易的發展打開了便利之門

但在第二階段,俄羅斯把對外貿易的發展重心放在與西方國家的貿易上,中國也把貿易重心放在與日、美、韓等國的雙邊貿易上,因此這期間雖然中俄關系正常發展,但卻沒有能有效刺激兩國貿易發展的重大舉措出臺

同時,這一時期俄羅斯為保護國內工業的盡快恢復,開始大幅度提高關稅,從而對雙邊貿易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與此相應的是從本世紀起,當中俄兩國分別與其他主要貿易伙伴國穩定了發展關系以后,兩國政府在“戰略伙伴關系”的政治基礎上,開始把兩國合作重心轉移到經貿領域上來

2000年兩國簽訂《中俄政府間2001—2005年貿易協定》,2001年又簽訂《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這些條約的簽訂大大推動了兩國經貿發展,使兩國經貿合作的內涵日漸豐富和深化,合作形式多樣化

同時,俄羅斯為加入wto,大幅度削減關稅,也為雙邊貿易發展帶來了利好消息

自此,中俄貿易在經歷十年的磨合期后,終于走出了低迷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俄貿易還停留在以政府行為為導向的階段,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

(二)貿易結構與貿易逆差 1

貿易結構

中俄貿易另一特征是貿易總額長期偏低

直到2005年,中俄貿易在經歷了37%的高增長后,其占中國外貿總額仍僅為2%,占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