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俄羅斯對外貿易的主要產品是什么(市場觀察|比利時進出口主要產品是什么?)

时间:2024-06-03 18:16:28 编辑: 来源: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什么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產品主要有:鞋、箱包、皮帶等皮革制品,以及服裝、面料、床上用品等紡織品、化工產品、玩具、食品、工程機械及其配件、汽車零部件、電子產品、輕工加工設備、日用品、小商品等。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每年都會生產制造大量的產品,并將這些印有“中國制造”標志的商品對外出口至各個國家。俄羅斯就是我國對外出口的一個重要貿易伙伴。1990年代以來,中國主要向俄羅斯出口紡織品、服裝、鞋類、家電等日用消費品。2006年以來,機電產品已成為中國對俄出口的第一大類商品。

俄羅斯發達產業

1、石油

俄羅斯的石油儲量位居世界第六,每年開采的石油不僅可以供本國使用,同時還能夠將其對外出口。俄羅斯擁有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國土面積,但國內人口卻僅有不到2億人,被稱作是地廣人稀的大國。這樣的地理特征,意味著俄羅斯人的人均資源非常充足。同時俄羅斯擁有非常發達的重工業水平,這讓他們可以每年開采出大量的石油資源。再加上俄羅斯的居民數量并不是很多,開采出來的石油用不過來,便選擇將其對外出口。

2、俄羅斯畜牧業

俄羅斯的遠東西伯利亞地區,擁有非常廣闊的耕地與牧場,既可以用于發展農業,也可以用于發展畜牧業。再加上俄羅斯的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國內對乳制品、肉制品的需求量同樣很大。自2010年以來,俄羅斯的養牛業便得以飛速發展,甚至在國內隱隱出現了取代豬肉和雞肉的趨勢。每年生產的牛肉,不光用于滿足國內市場,同時還會對外出口。

俄羅斯國家主產什么

俄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

點擊查看圖片

莫斯科

億盧布 ,同比增長6.1%。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后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重工業發達。

主要工業區

莫斯科工業區: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圣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是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IT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軟件開發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涌現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著名的軟件制造商。

農業

點擊查看圖片

俄羅斯農業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農牧業并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規范化。

小麥進口

據俄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1月到5月期間,俄小麥進口量達到了36.28萬噸。

這份報告顯示,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只有300噸。從獨聯體國家進口的小麥數量為35.3萬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4.19萬噸。

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2004 年服務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金融

點擊查看圖片

俄羅斯人口密度

主要銀行有:

俄羅斯儲蓄銀行,1991年成立,注冊資本241億盧布。

俄羅斯外貿銀行,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65.5億盧布。

工商銀行,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億盧布。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21.6億盧布。

國際工業銀行,1992年成立,注冊資本18.5億盧布。

天然氣工業銀行,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18.5億盧布。

對外貿易

據俄海關委員會統計,200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3891.4億美元,較上年(下同)減少37.6%。其中,出口2339.4億美元,減少36.4%;進口1552.1億美元,減少39.3%;順差787.3億美元,減少29.7%。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制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制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市場觀察|比利時進出口主要產品是什么?

比利時進出口產品超過60%依托于歐盟市場,中國的貿易份額潛力巨大。另外,該國是中企投資歐盟的理想選擇。

本篇我們介紹比利時的對外貿易額、差額情況、主要進出口國家和產品以及外資投資情況。

2019年比利時貨物貿易繼續下降態勢

比利時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家,自然資源貧乏,經濟高度對外依賴,80%的原料靠進口,50%以上的工業產品供出口。近年來,其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90%,人均出口額居全球前列。

比利時作為歐盟成員國,其對外貿易法規基本參照歐盟的共同對外貿易法規。作為WTO的成員,歐盟與比利時在國際貿易方面,也受世貿組織的制約。

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2019年比利時進出口總額波動變化較大。受全球經濟環境影響,2015年比利時貨物進出口出現驟降,2017年后貿易環境回暖,貨物貿易繼續增長態勢,2018年比利時貨物進出口額為9168.2億美元,同比增長9.2%。

2019年,比利時貨物貿易繼續下降態勢,據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比利時貨物進出口額為8707.8億美元,同比下降5.7%。

比利時貿易結構整體呈順差狀態

根據歐盟統計數據顯示,2009-2019年,比利時對外貿易貨物出口額始終高于進口額,比利時貨物結構保持貿易順差,但貿易順差額波動較大。

2019年,出口4445.7億美元,下降5.1%;進口4262.1億美元,下降6.3%。貿易順差183.7億美元,增長32.3%。

2019年,比利時前五大順差來源地依次是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盧森堡,順差額分別為232.1億美元、210.0億美元、150.4億美元、66.2億美元和60.2億美元;逆差主要來自荷蘭、愛爾蘭和中國,分別為204.9億美元、165.1億美元和108.1億美元。

比利時主要出口目的國

分國別(地區)看,2019年比利時對德國、法國、荷蘭和英國的出口額占比出口總額的17.9%、14.1%、12.0%和7.6%,出口額分別為794.9億美元、624.7億美元、535.5億美元和338.7億美元,分別下降5.5%、7.9%、6.5%和8.4%。

總的來說,比利時對歐盟地區的出口依賴度較強,對歐盟28國出口的金額比重高達72.5%。

此外,從出口增長率來看,比利時對印度出口大幅下降,達20.1%,其次是土耳其,達9.6%;雖然比利時對主要出口伙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對美國同比增長13.9%,對俄羅斯增長8.3%。

比利時主要進口來源國

分國別(地區)看,自荷蘭、德國、法國和美國的進口額占比進口總額的17.4%、13.2%、9.7%和7.5%,進口額分別為740.4億美元、562.8億美元、414.7億美元和321.3億美元,其中,自美國進口增長3.6%,自荷蘭、德國和法國進口分別下降9.3%、5.6%和3.3%。

總的來說,比利時從歐盟28國進口的金額占進口總額的比重高達64.2%,對歐盟地區的進口依賴度較強,但不及出口依賴度高。

比利時主要出口的產品

分商品看,化工產品、運輸設備和機電產品是比利時的主要出口商品,2019年出口額分別占比利時出口總額的25.1%、12.8%和10.5%,為1116.8億美元、569.9億美元和468.8億美元,其中,運輸設備出口增長4.5%,化工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分別下降2.6%和2.8%。出口呈現全面下降態勢,其中礦產品和賤金屬及制品出口降幅均超過10%。

從比利時五大類出口商品的國別/地區構成來看,德國、法國地位較為突出,前五大類產品的前五大出口地均包含其中,但均沒有中國的身影。

比利時主要進口的產品

進口方面,化工產品、運輸設備和機電產品是比利時進口的前三大類商品,2019年合計進口2103.5億美元,占比利時進口總額的49.4%。在主要大類進口產品中,第一大類進口產品化工產品進口下降3.1%,運輸設備進口下降0.8%,礦產品進口下降18.6%,其余產品進口則多保持低速下降。機電產品進口3.0%,是進口唯一保持增長的大類產品。

從比利時五大類進口商品的國別/地區構成來看,比利時進口市場較為依賴荷蘭,其次是德國;礦產品表現尤為突出,比利時48.8%的礦產品出口目的地都是荷蘭。

比利時投資吸引力

從投資環境的吸引力角度看,比利時的競爭優勢有七個方面:

(1)地理位置優越。地處西歐中心,以布魯塞爾為原點的500公里內聚集了歐洲消費能力的60%;

(2)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物流業發達。擁有世界最密集的公路網絡和歐洲第二大港——安特衛普。從比利時派送到西歐各國的商品貨物都可以在24小時到達;

(3)科研實力雄厚。納米、化工、微電子、生物制藥等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擁有11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4)勞動力素質高。勞動力生產效率高;語言能力強,普遍掌握英語、法語、荷蘭語和德語等多種語言;

(5)對外資持歡迎態度。比利時一貫堅持發展外向型經濟,開放程度高,投資政策寬松,外資經營環境較好。企業設立的門檻和資本要求低,對返回母國的利息和股利不設限,商業注冊可以在3天內完成;

(6)房地產費用相對低廉。與歐洲其他城市相比,房產購買和租賃有價格優勢,布魯塞爾辦公樓租價比阿姆斯特丹低10%、比法蘭克福低48%、比巴黎低175%,是倫敦的1/4;

(7)首都布魯塞爾是國際政治經濟中心、世界第二大國際會議和展覽中心。

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比利時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14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22位。《2019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比利時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營商便利度排名第45位。

比利時是西歐地區吸收外國直接投資較多的國家。許多跨國企業在比利時設立歐洲總部和歐洲分部中心。美國和歐盟國家如法國、德國、荷蘭等國的投資者是投資主體,近年來中國企業對比利時投資日漸增多。外資涉及的行業主要為電信、制藥、能源、銀行和保險業等。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9年《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