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假發適合做海外倉嗎(什么是跨境電商)

时间:2024-06-01 11:07:05 编辑: 来源:

如何開始做外貿

外貿就是和老外做生意,掙老外的銀子。一般的操作流程過程如下:

1)和老外談生意,接訂單――

2)備貨:下訂單到工廠生產或采購――

3)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檢驗貨物(這個叫“商檢”)――

4)向海關申報出口(“報關”)――

5)把貨物運輸出國,交給客人(“貨運”)――

6)從客人那里收錢結匯(“收匯”)――

7)向外匯管理局申報(“核銷”)――

8)向國稅局申報(“退稅”)。

在這里邊,很多工作是交給專門的機構去做的。貨代幫你“報關”和“貨運”以及買保險,銀行幫你“收匯”,工廠幫你“商檢”,所以你只要集中心思跟老外談生意就可以了,但是你也要了解一些這些流程,不光有配合的問題,里邊還有費用問題。

第一步、和老外談生意接訂單

這里有四個內容:a,客人怎么來?b,報價怎么報?c,合同怎么簽?d,錢該怎么付?

a、客人怎么來?

有幾種辦法,主要的有,一,網上吆喝,找買家。二,參加展會,攬生意。相對而言,網上找客人費用低,成交率低;展會費用高,成交率高。還有其它找客人的辦法。

網上一邊找客戶一邊發布信息,在中文的貿易平臺上,你招來的都是國內的貿易公司,但也不要都放棄,說不準有的還有用;要上國外的貿易平臺,若是你的郵箱里有Enquiry,說不準你的生意來了。

Hamburg、Sindefingen。。。。多了去了。若是有老外前來詢盤,你就可以跟老外當面外討價還價了,這就是要報價了。狗狗比較喜歡跑展會。怎么樣,哪位愿意讓狗狗做你們的代理商。哈哈~~

小提示A

尤其是在網上找客人的業務人員,你給客人的mail 等信函是被快速閱讀的,如何吸引人和得到回復,那你的mail必須符合當地的特色,比如說你按歐洲人的標準來寫,那將是被認為你在了解歐洲,是“買粉絲urtoisie”(禮節)。同時信函不要寫得太長或太短;不要忘了寫自己的職務和名字;不要忘了很多老外對中國是一無所知的。

小提示B

跟中國人一樣,老外也看重著裝,對于去歐洲參加展會的外貿人士來說一定要注意。歐洲人對這點非常重視,特別是法國英國意大利,觀念是根深蒂固。雖然他們嘴上從來不說,卻會把你的著裝和你的產品聯想起來。比如說,狗狗雖然平時穿的象丐幫弟子,但在這種場合下西裝只穿深色的(黑色的是喪服,不能穿滴),襯衫是白色,淺藍,淡粉紅,領帶和襪子也是深色的,而且領帶的圖案是保守的。我看到過國內的高級人士穿著實在不敢恭維,穿西服居然還穿白襪子,領帶上居然有自己公司的logo。。。那個做派就更不談了,沒品,老土!

小提示C

b、報價怎么報?

報價里有什么內容呢?貨物的成本+其他費用+利潤。

以一單服裝為例,貨物的成本就是采購服裝的價錢(如果是讓工廠生產的話,就是采購面輔料的費用+付給工廠的加工費用)。 其它費用就是運費(價格條件里有說明)+雜費+報關費用+公司日常開銷費用。。。等等。 利潤就是自己掙的錢,有兩部分組成:從老外那里掙滴+國稅局的退稅。所以在搞清貨物品名、型號、數量、包裝規格、交貨期、付款方式及柜型等等之時,要搞清報價里還含有哪些東東:

一、匯率

外貿交易一般以美元來結算的。現在的美金對人民幣的牌價是:1美元兌換8。05圓RMB。若你賣給老外1000圓的貨,換算成美元就是124。23(1000/8。05=124。23).

二、價格條件

這個東東其實就是運輸和費用的問題,由于交貨的地點不同,產生的費用不一樣,國際貿易一般以港口碼頭作為交貨的地點,常用的有幾種:

1、FOB。即在中國的碼頭交貨。FOB = 貨物的價值 + 國內運雜費 如約定在上海港口交貨,就叫做FOB SHANGHAI 在這種條件下,除了貨物本身的價值以外,還要加上把貨物運到上海碼頭的運費和報關出口手續費,以及在上海碼頭上產生的亂七八糟的雜費。這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2、CNF。即在外國碼頭交貨。CNF = FOB + 遠洋運費 如約定在美國紐約港口交貨,就叫做CNF NEW YORK 這種條件就是FOB價格之外,再加上貨物運到美國紐約的海洋運雜費。

3、CIF。也是在外國碼頭交貨,只不過給貨物買了保險,途中損壞可索賠。CIF = FOB + 遠洋運費 + 保險費。或者 CIF=CNF+保險費。

因為貨物的類別和交貨地點不同。保險費也略有不同,保險費的多少由保險公司來定,保險的種類也有幾個,但我們通常都用一切險:無論出什么事情,都由保險公司都替你扛著。因為我從未出過事情,不知道保險公司是不是真的肯為你扛。保險費不算高,為了安全第一還是買吧。在CIF條款中,租船訂艙和保險是賣方(也就是你啦,老外是買方,你是賣方)的責任。保險最好逐筆投保。 三,運費和雜費 那么運雜費有多少呢?這就要去向貨代(貨物運輸代理公司)買粉絲了。

在外貿出口中,貨代是個重要角色。它可以做不少事情呢。可以幫你做貨運,可以幫你報關,可以幫你代辦保險。貨代在服務上也有好壞,他們的運費和雜費的報價也各有不同,你可以多找幾家比較一下,找家價格公道,配合默契的最好了。 對于外貿新人,你一定要向貨代問清楚這些運雜費都有那些名目,費用是多少等等,做到心中有數,它直接影響到你的報價。你把貨物的類別、體積、重量、運輸的目的地、大致的發貨日期告訴貨代,他就會幫你算出所需要的運雜費。

跨境電商好做嗎

現在市場還是有的,關鍵看自己怎么做,簡單總結

跨境電商三步走,一選品,二入駐,三運營

第一,看選品,手上有貨不得方

選品方法眾說紛紜,難成一家,分享給大家一些選爆款的雷區,避開它:、

1. 不參考數據分析軟件,憑自己主觀偏好

很多朋友選品過于相信自己的感覺,這樣子是不合理的,我們選品要借助大數據,這樣子得到的信息才是最完善具體的。

2. 不參考數據分析軟件,憑自己主觀偏好

一些選品平臺數據具有滯后性,現在賣的火,等你去賣的時候,可能就不火了。我們需要有提前預判的能力,避免后入場成為接盤俠。

3. 不侵權

侵權是條紅線,碰不得,特別是做大做強之后,被起訴,要被罰的很慘。涉及外觀專利等侵權產品,如果拿不到授權,那就不賣。

4. 不要用中國人的習慣和偏好判斷老外的偏好、審美差異

國人的選品思路和習慣和老外還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說上次疫情大家就想不通為什么老外會去搶購衛生紙。老外也想不通,國人為什么搶購大米面粉。

第二,找平臺入駐,嘴上談兵都是虛的,實操才是硬道理

1、B2B,代表性企業有敦煌網、中國制造網、

2、B2C,代表性企業有速賣通、亞馬遜、聽客跨境(銷量補充平臺)

3、C2C,代表性企業有eBay。

4、國際銀行收款,CBi銀行

第三,看運營

掌握基本運營技能:

1、打造優秀的Listing撰寫技能

2、平臺運營的技能

3、物流配送管理技能

4、客戶運營

非洲有哪些跨境電商平臺適合個人入駐?

非洲這塊潛力巨大的土地上,如果創業者把握好時機,也肯定會大賺一筆。

以下是我們整理的12個非洲比較好的跨境電商平臺:

1、Jumia

Jumia成立于2012年,前身為非洲互聯網集團(AIG)。這是一個電子產品和時裝電商。該電商提供不同的服務,包括Jumia Market、Jumia Travel、Jumia Food、Jumia House、Jumia Jobs、Jumia Car、Jumia Deals和Jumia Services。

Jumia是非洲首家獨角獸,被稱為“非洲亞馬遜”。其業務模式與Amazon很相似,經營范圍廣泛、產品類型豐富,目前覆蓋了肯尼亞、尼日利亞、埃及、巴基斯坦等十多個國家。2012年,Jumia就開始自建本地派送團隊,獨立完成從購買到配送的閉環,主要城市區域派送時間為1-2天; 2014年,Jumia在肯尼亞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900%,同年獲得1.5億美元投資,市值為5.55億美元,并于2015年底計劃在中國展開招商工作。

2、Kilimall

成立時間:2014年,發展情況:Kilimall創始人是中國人,由前華為員工創辦,創業的目標就是要做跨境電商,把中國品牌引進非洲。目前,該平臺日單量700單左右,月銷售額近1000萬元人民幣,約有1000家商戶入駐。然而,因Kilimall起步較晚,目前僅覆蓋肯尼亞全境和烏干達部分地區。為了避免與非洲第一大電商Jumia正面競爭,Kilimall打算從與中國關系緊密的盧旺達、坦桑尼亞等東非六國入手打開市場。

3、Konga

Konga是尼日利亞首屈一指的在線購物圣地,Konga由Sim Shagaya成立于2012年7月。該網站原本是一家專注于嬰兒、美容和個人護理類商品的電商,只在拉各斯設有網點,但它在2012年12月擴展到尼日利亞所有地區,在2012年和2013年逐步擴充了商品類別。該平臺的目標是為所有電商市場參與者提供電商基礎設施服務。

根據Alexa公布的數據,2015年初,Konga已成為訪問量最高的尼日利亞網站,該平臺主要經營類目包括家用電器、時尚產品、書籍、兒童用品、個人護理等;Konga還積極發展合作關系,2015年6月,Konga與商業銀行合作推出了KongaPay支付服務。正因為看到了Konga的發展空間,騰訊最大股東Naspers多次向該平臺注資,Konga目前總融資額為1.15億美元,市值為1.9億美元。

4、Mall for Africa

在尼日利亞,針對沒有傳統支付方式的消費者,Mall For Africa推出了MFA WebCard,消費者可以像借記卡一樣預存美元。

MFA主要銷售時尚鞋服、品牌手表等歐美國家產品。目前,MFA平臺上入駐了超過120家英美店鋪,其中包括不乏Net-A-Porter、阿瑪尼、Topman等國際品牌。2015年8月,all for Africa宣布進軍肯尼亞,并向當地用戶提供超15億件商品。

5、Zando

Zando由Rocket Inter買粉絲公司創立于2012年,Zando增長迅猛,成為南非最大的線上服裝店。Zando是Jumia集團的子公司,Zando在許多非洲其他國家都設立分公司。Zando銷售500個品牌,包括鞋類、服裝、家居用品和美容產品。它也有自己的品牌,比如Utopia。

6、Takealot

takealot.買粉絲的前身是Take2,老虎全球管理公司和Kim Reid 收購Take2之后,takealot.買粉絲于2011年6月正式上線。2014年,Takealot宣布將與Naspers公司的kalahari.買粉絲合并。2015年5月,所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