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元朝在交通和對外貿易方面有何發展(元朝和唐朝對外交通路線有何異同)

时间:2024-06-02 14:23:13 编辑: 来源:

元朝在交通和對外貿易有何發展?

首先,主要原因是蒙古帝國分裂后,中亞地區出現了四大汗國,元代又大力修筑驛站和急遞鋪,為元代的路上貿易和對外聯系提供了方便.

其次,宋朝中后期,航海技術迅速發展,以及唐朝時已開辟的海上貿易路線,為元代海上貿易提供了方便.

元朝發達的中外交通有何積極作用?

元代建立了四通八達的驛站

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

驛站的建立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聯系,推動了國內交通的發展,促進了國內各民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

元代與波斯、阿拉伯及俄羅斯等歐洲國家交往頻繁

cdn

bcebos

買粉絲/8644ebf81a4c510f97f526fb6e59252dd42aa51a" />海路交通情況上,造船和航海技術的發展,指南針的普遍使用,人們普遍掌握了潮訊、信風、氣象規律等等,這些原因導致了海上交通異常發達

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條航線,通往亞洲各國,遠至波斯灣及東非沿岸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與外國進行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這條路以南海為中心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元朝時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

cdn

bcebos

買粉絲/43a7d933c895d143409a21c27df082025baf0767" />

西漢和元朝在對外交通方面各有什么成就,有怎樣的共同作用

西漢、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對外開放政策,中華文明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成為周邊國家、亞非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明清時期由于中國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東來,對外政策由開放到閉關自守.

1.漢朝對外交往的主要成就

成就:

(1)以商貿為主,絲織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當程度的單向性.

(2)中外交往以陸路為主,水陸并舉.

(3)與亞洲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等地區的國家交流頻繁,對東方文化影響大,形成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4)中國文明通過絲綢之路開始傳人歐洲.

(5)中國開始吸收佛教等外來文化.

(6)漢代文明先進,對世界影響深遠.

2.元朝對外交往的主要成就

成就:

(1)元朝在各港口設市舶司,和個過通商互市.

(2)對外貿易的繁榮超過前代,海船可直通日本,占城等地.

(3)元朝和高麗,日本貿易密切.高麗的人參等土產品在我國內地受到歡迎.我國的棉紡織技術在此時傳到高麗.日本從中國招聘雕印工匠,來發展日本的印刷業.

(4)同歐洲,非洲也有交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朝時來到大都.元朝的畏兀兒族(唯吾爾)列班掃馬,前往西亞,歐洲,成為我國第一位訪問歐洲各國的旅行家.

共同作用

都加強了與世界的聯系,并在一定基礎上加強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讓世界認識了一個強大的中國,在文化交流與文化融合的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元朝在交通方面采取的措施

元朝在交通方面采取的措施;修建京杭大運河

元朝疆域廣大,水陸交通都有重大的建設,主要是大運河的修通、海道的開發和陸上驛站的設立。運河的重修——隋煬帝開鑿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宋金時,早已淤塞不通。元建都在大都,滅宋后,從江南北運的貨物由浙西入江淮,從黃河逆水至中灤(封丘)旱站,然后陸運一百八十里至淇門入御河。

元朝建立:

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燕京,成為大都。元世祖就是忽必烈。于1279年滅亡南宋完成統一。

行省制度:

由于元朝疆域廣大,為了有效實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元統治者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后世有著深遠影響。

元朝和唐朝對外交通路線有何異同

元朝和唐朝對外交通路線異同處為:

1、相同點是海路和陸路對外交通路線都比較發達。

2、不同點是元朝比唐朝的海上交通范圍有更大的拓展,元朝時期,海上絲綢之路達到鼎盛。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