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youtube下載電腦版工具和sdk無法安裝(HTML5定稿了 為什么原生App世界將被顛覆)

时间:2024-06-02 09:52:33 编辑: 来源:

手機操作系統分類及優缺點

手機操作系統分:谷歌android系統、塞班Symbian、蘋果IOS系統、Windows Phone。

介紹:

谷歌android系統:

Android 英文原意為“機器人”,Andy Rubin于2003 年在美國創辦了一家名為Android 的公司,其主要經營業務為手機軟件和手機操作系統。

優點:Android 平臺最大優勢是開發性,允許任何移動終端廠商、用戶和應用開發商加入到Android

聯盟中來,允許眾多的廠商推出功能各具特色的應用產品。

缺點:安卓高度依賴硬件,導致要發揮安卓的性能就必須搭載很好的硬件,同時兼容性也有待提高,還有很多細節上的不足比如死機重啟等情況也經常發生。

塞班Symbian:

symbian也被稱作EPOC系統,這是最早由Psion公司開發的一個專門應用于手機等移動設備的操作系統。

優點:Symbian能夠提供無線通訊服務,將計算機與電話技術相結合。操作系統固化,且相對穩定的硬件組成,研發成本低,手機低功耗,高處理性能,系統運行安全,穩定。

缺點:Symbian機型所采用的硬件配置較低,且各類機型采用的處理器主頻較低,雖然系統可以使其獲得較高的處理功能,但是在多媒體等方面表現依然不盡如人意。

蘋果IOS系統:

iOS是由蘋果公司開發的移動操作系統。蘋果公司最早于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會上公布這個系統。

優點:說到iOS的優勢,很多人首先都會說它流暢的操作體驗,雖然誰更流暢是需要有參照物來襯托的。

但是在更快的全新iPhone面前,老一代的iPhone也

沒有特別不濟,更不會比其他系統新推出的智能手機卡頓,這也是由于iOS閉源的緣故。

Android那樣后臺程序繁多并影響系統響應速度的現象。

缺點:與OS X Yosemite的協同性能還無法使用。不完全開放的NFC,蘋果公司在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上首次配備了NFC,不過它僅適用于Apple Pay和一些簡單的文件傳輸,談不上開放。

Windows Phone:

Windows Phone是微軟發布的一款手機操作系統,它將微軟旗下的Xbox Live游戲、Xbox Music音樂與獨特的視頻體驗集成至手機中。

優點:系統非常流暢,操作手感好,如絲般滑爽不是假話。動態磁貼顛覆了手機界對UI的設計,可以在桌面上就可以顯示一定的信息。審美上見仁見智。

缺點:市場占有率不高,也就很難吸引大量的客戶為其做專門應用。主流的程序優先去做的還是安卓和IOS客戶端。

擴展資料:

基于Android系統深度優化的國產品牌手機操作系統:

flyme系統:是魅族深度開發的系統,小清新的界面設計,界面整體風格簡約。

MIUI(米柚):是小米科技基于安卓深度優化定制的手機系統,符合中國人習慣設計。這也是國人熱愛小米手機一部分原因,MIUI手機系統功能豐富,主題豐富,更新周期快。俗稱月月更。

EMUI:是華為公司深度優化系統,系統屬于輕商務風格,華為系統在3.0版本以前做的不夠成熟,在3.0以后,包括現在4.0到5.0,優化的越來越好了,簡化了系統,系統也越來越流暢了。

ColorOS:代表品牌oppo手機,直觀、輕快、簡約而富有設計感 的一個系統,隨著Color OS 3.0的到來,在速度上和穩定性上提升了不少。

同時開發了“休眠省電”和“純凈后臺”兩個功能,讓Color OS 3.0 每經過24個小時,省電可以達到40%。

蘋果平板黑屏了打不開怎么辦?

解決方法:

1、按住開機鍵10秒左右,看iPad有無反應。

2、如果沒有任何反應,再按住Home鍵10秒左右不放,看iPad有無反應。

3、如果iPad還是無反應,再同時按下開機鍵和Home鍵10秒左右,看iPad有無反應。

4、如果這時候iPad已經成功重啟了,那就說明可能只是因為軟件程序開啟的太多,操作過快,程序卡死的黑屏。

5、不過上述步驟中的情況是在iPad有點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不確定電量,可以插上充電器看看反應。或者充電一段時間之后載試試之前的步驟。

6、如果這兩種方法都不能解決的話,可能是iPad的硬件問題,可以在當地的蘋果售后服務店里面檢測。如果不清楚售后地址,可以在蘋果官網的技術支持中查詢。

HTML5定稿了 為什么原生App世界將被顛覆

2007 年 W3C (萬維網聯盟)立項 HTML5,直至 2014 年 10 月底,這個長達八年的規范終于正式封稿。

過去這些年,HTML5 顛覆了 PC 互聯網的格局,優化了移動互聯網的體驗,接下來,HTML5 將顛覆原生 App 世界。這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但若認真分析 HTML5 的發展史,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發展趨勢確實就是這樣。

熟知歷史才能預知未來,先讓我們來看看 HTML5 為什么誕生、這 8 年是怎么過來的。

一、 HTML5 的誕生

自 W3C 于 1999 年發布 HTML4 后,Web 世界快速發展,一片繁榮。人們一度認為 HTML 標準不需要升級了。一些致力于發展 Web App 的公司另行成立了 WHATWG 組織,直到 2007 年,W3C 從 WHATWG 接手相關工作,重新開始發展 HTML5。

HTML5 的發展史,有用戶的需求在推動,有技術開發者的需求在推動,更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在推動。

在互聯網的早期,對用戶而言,能打開瀏覽器接入到互聯網世界就是一個神奇的事情,但互聯網發展到 2005 年前后,開始出現下一個變化,就是寬帶互聯。

隨著寬帶的普及和電腦性能的增強,人們不再滿足于單純的通過互聯網看新聞、收發郵件,消耗更高帶寬的娛樂產品開始出現,就是流視頻和網頁游戲。其實視頻和游戲是古老的需求,在互聯網不普及的時候,需求的滿足方式是離線傳輸的 VCD 和游戲光盤;后來互聯網逐漸普及,人們更改了使用方式,通過下載軟件+本地媒體播放器來看視頻,下載體積較大的端游玩游戲。

但是對消費者體驗更好的新方式還是出現并顛覆了以前的一切,那就是流媒體和網頁游戲。Youtube 等公司把握住潮流飛速崛起,各種頁游公司也如雨后春筍。

但是 HTML 標準沒有把握住產業的變化及時演進,瀏覽器產品也未升級,這塊新需求被瀏覽器插件滿足了,那就是 Flash。這個部署在億萬瀏覽器里的商業插件儼然成為事實標準。2005 年 Adobe 巨資收購 Macromedia,把 Flash 收歸旗下,緊接著大幅推廣 FLV 流媒體和 action script 語言,很明顯這樁收購可以列為 IT 并購的經典案例,FLV 流媒體和 Flash 游戲風靡互聯網,Adobe 在新的產業升級中攫取了大量的利潤。

除了 Flash 這個商業產品成為了事實標準,W3C 還面臨一個尷尬,就是另一個私有擴展協議的制造者—IE。IE 當時在桌面瀏覽器占有壟斷地位,并且擴展了大量的 IE Only 語法,開發者完全不知道這些語言是誰定義的。整個 web 世界,就被兩家公司微軟 +Adobe 綁架了。

很多 IT 巨頭都坐不住了,尤其是蘋果和 Google。PC 操作系統的世界難有突破,Web 瀏覽器被蘋果寄予厚望,而且第一代 iPhone 只支持網頁,那時還沒有 Appstore,Safari 是喬布斯非常看重的產品;新貴 Google 雖然大量贊助 Mozilla,但并未對 IE 的地位產生實質影響,收購了 YouTube 后發現底層被 Adobe 控制,也是非常難過,而且 Google 每年給 IE 的搜索框和 Adoble FLV 繳納的費用真不是小數目。

既然大家都是 W3C 的主席單位,好吧,我們重新開始做 HTML5 吧。

是的,HTML5 其實就是這么誕生的。那是 2007 年,IE 和 Flash 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二、 HTML5 第一階段: Web 增強與破壟斷

自 HTML5 誕生以來,一共經歷了兩個階段,分別是 Web 增強和移動互聯網。我們先從 Web 增強說起。

web 體驗的豐富增強主要表現在:1. webapp,比如 gmail;2. 流媒體;3. 游戲。我們就這 3 個方面來講 HTML5 做了什么。

1. webApp

HTML5 新增了離線存儲、更豐富的表單(比如 Input type=date)、js 線程、socket 王樂、標準擴展 embed、以及很多 css3 新語法…

2. 流媒體

HTML5 新增了 audio、買粉絲

3. 游戲

HTML5 新增了 canvas、webgl

當然還有 Google 努力在 HTML5 中推進 Header 和 Section 等標簽,以利于搜索引擎分析,這些不多述。

HTML5 補充流媒體和游戲能力后,加上蘋果強勢拒絕在 iOS 上引入 Flash,成功的遏制了 Flash 的發展,然后就該遏制 IE 私有語法了。

在 HTML5 標準的升級過程中,蘋果和 Google 同時也看到了瀏覽器市場重新洗牌的機會,他們一方面參與 HTML5 的規范,一邊在瀏覽器產品上發力。Apple 首先開始大力發展 Safari,建立 WebKit 開源項目,Mac、iOS、Windows 多平臺齊發力;Google 起初是贊助 Mozilla 開發 Firefox,后來自己開發了 v8 引擎,合并 WebKit,于 2008 年正式推出 Chrome。“IE 的私有規范 +Flash 不是標準,我們才是標準”這樣的口號在新一代瀏覽器大戰中打響,IE 瞬間成為千夫所指的壟斷代表,甚至成了阻礙 Web 發展的罪人(當時 IE6 已數年未更新,并且絲毫不懼 Firefox 的發展)。

偏偏微軟此時也出了暈招,推出了一系列即不完整支持規范又互相不兼容的 IE7、8、9、10,徹底失去了開發者的心。

Adobe 的 Flash 被遏制,與 Web 霸主的位子擦肩而過;IE 的私有標準被遏制,并且造成 IE 市場份額不停下滑,直到 IE 最新的移動版本反過來開始支持 WebKit 私有語法,真是令人唏噓。不知道 HTML6 是不是該打倒 WebKit 壟斷了。

三、 HTML5 第二階段: 移動互聯網

隨著 Chrome 和 Safari 的高歌猛進,以及 IE+Flash 的衰落,HTML5 告一段落,進入了下一個時代——移動互聯網。HTML5 的跨平臺優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進一步凸顯。HTML5 是唯一一個通吃 PC、Mac、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等主流平臺的跨平臺語言。Java 和 Flas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