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界歷年出口貿易總額和進口貿易總額計算(世界各國進出口貿易額的總和即為國際貿易額)

时间:2024-05-19 19:22:46 编辑: 来源:

如何計算進出口貿易量

對外貿易量計算公式:貿易量=進出口額/進出口價格指數,價格指數=報告期價格/基期價格X100。

一,對外貿易量是剔除了價格變動因素后的對外貿易值。以貨幣所表示的對外貿易值常受價格變動的影響,為準確地反映一國進、出貿易的實際規模,通常以一定年份為基期,用進、出口值除進、出口價格指數,便剔除了價格變動因素,得出按不變價格計算的貿易值,即對外貿易量。

二,以貨幣所表示的對外貿易值經常受到價格變動的影響,因而不能準確地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的實際規模,更不能使不同時期的對外貿易值直接比較。而以一定時期為基期的貿易量指數同各個時期的貿易量指數相比較,就可以得出比較準確反映貿易實際規模變動的貿易量指數

三,由于國際市場上的物價經常發生變動,用價值表示的國際貿易額并不能真實地反映該國外貿的實際規模。如果用貿易量,即用進出口商品的數量、重量等來表示,則可以避免這種缺陷。四,就某一種商品來說,用計量單位表示十分容易,但就一個國家的全部進出口商品來說,就無法直接用計量單位表示,因商品不同,計量單位也不同,難以直接相加

五,例如,以2004年為基期,某國該年的進出口價格指數均定為100。2005年該國進口貿易額為1170億美元,出口貿易額為1200億美元。2005年該國出口產品價格平均下跌5%,出口價格指數為95;2005年該國進口產品價格平均上漲3%,進口價格指數為103。

六,可見,該國2005年的進口貿易額雖然達到1170億美元,但剔除價格變動因素后的實際進口貿易量只有1135.9億美元;而該國2005年的出口貿易額雖然只有1200億美元,但剔除價格變動因素后的實際出口貿易量卻高達1263.15億美元

為什么世界貿易總額是世界同年的出口總額,而不是世界進口總額或世界進出口總額相加?

LZ概念應該是懂的,但混淆了一樣東西統計國際貿易額,必須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折算成同一貨幣后相加

同時要特別注意不能簡單地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對外貿易額相加,而只能是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相加

因為,一個國家的出口就是另外一個國家的進口,所以,如果把世界各國(地區)的進出口額相加,就會造成重復計算

又因為,大多數國家(地區)統計出口額以FOB價格計算 ,統計進口額以CIF價格計算,CIF價格比FOB價格多了運費和保險費,所以,以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相加,能更確切地反映國際貿易的實際規模

為什么世界出口貨物貿易總額等于世界進口貨物貿易總額

因為所謂世界貿易或國際貿易,必定是一個國家做出口,而另一個國家必定做的是進口。即一出一進是一一對應的,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國家的出口額必是另一個國家的進口額。

所以有“世界出口貨物貿易總額等于世界進口貨物貿易總額”這個結論。

世界貿易的出口額和進口額

2008-2009年世界經濟貿易發展概況

(一)世界經濟增長概況

2008年底和2009年初,世界經濟(GDP)增長陡然放緩,堪與最糟糕的1930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相比。由資產價格下跌和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導致的發達經濟體需求疲軟使得世界總產出增長率從2007年的3.5%下降到2008年的1.7%,為2001年以來的最低點,遠遠低于10年來的平均增長水平2.9%。

2008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率僅為0.8%,2000-2008年平均增長率為2.2%。另一方面,2008年發展中國家總產出增長5.6%,雖較2007年7.5%有所下降,但與2000-20008年間平均水平持平。

2008年,石油輸出國經濟以5.5%的增長率快速增長,特別是中東地區出口增長速度達到6.3%。2008年不發達國家(LCDs)的經濟增長快于其他國家,增長率為6.6%,高于達到6.3%的2000-2008年的年均增長率。

2008年,歐洲與北美經濟增長率僅為1%。與之形成對比,中美洲的石油輸出地區、獨聯體國家、非洲以及中東地區經濟增長率均為5%以上。

2008年,亞洲GDP增長率僅為2%,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經濟負增長(-0.7%)的影響。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除去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外的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達5.7%,其中中國經濟增長最為強勁,增長率達9.0%。

總的說,首先,2008年下半年全球經濟保持增長,特別是石油出口國受益于油氣價格的攀升。其次,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經濟不穩定乃至嚴重衰退已從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開始,正逐步蔓延到發展中國家。

(二)主要貨幣的匯率和商品價格的變化

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由于美元對美國貿易伙伴貨幣堅挺,美元對許多國家貨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升值。2008年上半年,歐元對美元升值7%;緊接著7月到10月,歐元對美元貶值了14%。從2006至2008年7月間,歐元對美元升值了30%,并在2008年7月達到最高點。同樣,英鎊、加元和韓元都呈現出相似的趨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美元升值后于2008年下半年急劇貶值。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日元和人民幣則表現不同。無論日元還是人民幣近年來對美元都呈現升值態勢。金融危機發生后,日元對美元匯率驟然上漲,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相對穩定。

2008年諸如石油、天然氣等初級產品的物價大幅動蕩。2007年以來,能源價格穩步上升,并在2008年中期達到了創紀錄的140美元每桶;隨后便暴跌至2005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石油進口國的需求疲軟。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燃油價格上漲了144%,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是,從2008年7月至2008年底,燃油價格下降了63%。

其他初級產品價格,包括金屬和食品,也已從2008年初的峰頂下跌。

(三)2008年世界商品貿易量

2008年世界商品貿易量(剔除價格上漲和匯率浮動指數,下同)增長了2%,同2007年的6%相比有所下降,同樣也低于1998-2008年間的年均增長率5.7%。而與以往商品貿易增長往往超過GDP增長相比,2008年,世界商品貿易的增長與GDP增長很接近。預計2009年商品貿易增長將落后于GDP增長。

2008年,中南美出口增長1.5%,進口增長15.5%,其中進口增長在世界各區域中排首位。進口增速超過GDP,而出口增速滯后于產出增長。

2008年,獨聯體國家以比2007年增長6%的水平成為全球出口增長最快的區域,以15%的進口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二。

2008年,中東地區的出口和進口增長均驟然萎縮:出口量增長從2007年的4%下降為3%;進口量增長從2007年的14%下降為10%。2008年非洲地區的進出口量增長同樣放緩,出口量增長從2007年的4.5%下降為3%,進口量增長從2007年的14%下降為13%。

2008年亞洲進出口量增長率急劇下滑。出口量增長從2006年的13.5%和2007年的11.5%下降到2008年的4.5%。2008年進口量增長速度降低的很快,從2007年的8%降為4%。

在眾多區域中,歐洲地區出口增長率最為緩慢,2008年出口量僅增長0.5%,比2007年的4%大幅下降。更嚴重的是,2008年,歐洲地區進口量呈現負增長,進口總量下降1%。此外,2008年北美出口量增長5%,而進口量則下降2.5%。進出口總量增長較2007年均有大幅下滑。

2008年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

(一)主要商品價格的變化

2008年,燃油價格不斷攀高,年中每桶油價一度到達140美元,7月后油價開始下降;在世界燃油需求疲軟和經濟衰退的影響下,到年底油價已低于每桶50美元。同2007年相比,2008年大幅上漲的能源價格對世界商品貿易額(未剔除價格上漲因素,下同)及增長的影響很大。2008年,能源價格上升了40%,而食品與飲料價格同樣上升了23%。同時,農產品價格下降不到1%,而金屬價格下降了8%。

(二)世界商品貿易

北美商品進出口增長最為緩慢;2008年出口額為2萬億美元,同2007年比增長10%,而進口額為2.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經濟蕭條是導致美國對外貿易情況相對弱勢的原因。

中南美洲則表現出更強勁的增長,商品出口額為602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21%,進口額為5950億美元,增長30%。

2008年歐洲商品貿易增長放緩:出口額為6.5萬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12%;進口額為6.8萬億美元,增長12%;增長放緩的部分原因是2008年歐元對美元匯率的貶值。

獨聯體國家商品進出口額均增長穩健,主要得益于該地區采掘工業的實力。2008年出口額為703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35%;而進口額為4930億美元,增長31%。

和其他擁有自然資源稟賦的地區一樣,2008年非洲地區商品進出口額大幅增長。其中出口額達561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29%;進口額達4660億美元,增長27%。2008年,中東地區商品出口增長最為強勁,出口總額為1萬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36%,;進口總額5750億美元,增長23%。此外,亞洲地區商品出口額為4.4萬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15%;進口額為4.2萬億美元,增長20%。

2008年,盡管占世界貿易出口比重由2007年的9.5%下降到9.1%,但德國仍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的地位,出口額高達1.47萬億美元。中國僅次于德國,排名第二,出口額為1.43萬億美元,占世界出口的比重為8.9%。排名第三的世界出口大國是美國,2008年出口額為1.3萬億美元,占世界出口的比重為8.1%。日本與荷蘭分列第四和第五位,日本商品出口額為7820億美元,占比為4.9%;荷蘭商品出口額為6340億美元,占比為3.9%.

美國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商品貿易進口國的地位,進口總額高達2.17萬美元,占世界進口額的比重為13.2%。德國居次,進口額為1.21萬億美元,占世界進口總額的比重為7.3%。中國(1.13萬億美元,占比6.9%)、日本(7620億美元,占比4.6%)和法國(7080億美元,占比3%)分列第三、四和五位。

如果把歐盟的27個成員國看成整體(不包括歐盟內部貿易),則2008年排名前五位的出口國和地區為:歐盟(占世界出口比重15.9%),中國(占比11.8%),美國(占比10.7%),日本(占比6.4%)和俄羅斯(占比3.9%)。2008年歐盟出口總額達1.93萬億美元。

(三)世界服務貿易

2008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額為3.7萬億美元,同2007相比增長11%。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是交通運輸類,增長率高達15%;其次是旅游類增長10%,其他服務類也增長了10%。包括金融服務在內的其他服務出口額占全球服務貿易出口的比重為51%,而旅游和交通運輸類則各占四分之一,其中旅游類出口占比為25%,而交通運輸類出口占比23%。2008年,北美服務貿易出口額為603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9%;進口額為4730億美元,同比增長6%。從北美服務貿易的季度統計數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數據顯示,2008年前9個月,北美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快速增長,出口額同2007年相比增長13%,進口額同比增長10%;而第四季度該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驟減,出口額下降2%,進口額也下降3%。在北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