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東北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院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和北京工商大學,誰的金融學更強?)

时间:2024-06-03 14:04:50 编辑: 来源:

東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怎么樣?

東財在東北的知名度還是很高,雖然不是211,但是聲望不輸211.東財的國貿學院比較有名,本科的錄取分數僅次于會計和金融,屬于高分專業。近幾年就業沒以前好,國貿本科有一定的縮招,但是不影響國貿學生質量。

國貿研究生今年招70個,分數最低是368好像,在東財屬于高分專業,因為國貿的研究生屬于經濟學,所以經濟還是主線,初試專業課考微經和宏經,屬于經濟學,還是要好好把握。

就業的話,還是比較好的,據我所知,大多數國貿研究生就職于銀行,公務員,四大等企業,研究生就業這幾年好轉,有的工作只招研究生,國貿屬于經濟類,面較寬廣,另外,國貿加強英語,對于外資銀行和外企有優勢。總體來說就業不錯。

今年國貿第一年招收專業碩士-國際商務碩士,今年只招一個班,以后可能擴招。初試內容與普碩不太一樣,注重實際,配雙導師,不過學費需自理,學制2年。可以作為參考

國貿的專業導師都不錯,有三位博導,都是校長級別的,所以說做了他們的學生,以后好機會少不了。

總之,東財不錯,如果想學東西是有機會的,并不像有些人說的不是一個好學校,只是學術氛圍不是很濃,加上是文科,導致了一些不好的看法,但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看問題也要一分為二,選擇東財,意味要付出很多努力這一年,機遇和挑戰共存吧,還是希望樓主弟弟加油吧!

東北財經大學屬于什么檔次的學校?

東北財經大學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而是一所經濟管理學科為優勢特色,經、管、法、文、理等多學科發展的財經大學。 全國共有116所211大學,39所985大學,目前教育部門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學的申報,已經統籌為雙一流大學建設。

                                   

學校簡介

東北財經大學始建于1952年,原名為東北財經學院,由東北財政專門學校、東北銀行專門學校、東北計劃統計學院及東北人民大學財政信貸系、會計統計系合并組建,校址在沈陽。其后,東北商業專科學校、東北合作專科學校,東北人民大學的工業經濟專業和東北工業會計統計專科學校的工業統計、工業會計兩個專修科,并入東北財經學院。1958年,東北財經學院與沈陽師范學院、沈陽俄文專科學校合并,組建遼寧大學。1959年,原東北財經學院的主體,即計統系與財政系,以及部門經濟專業的一部分教師從遼寧大學遷出,與位于大連的遼寧商學院合并,成立遼寧財經學院。遼寧財經學院是文革期間全國唯一完整保留的財經類本科高校,1985年更名為東北財經大學。

學校坐落于美麗的海濱城市遼寧省大連市,截至2021年5月,學校總占地65萬平方米;開設41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1.7余萬人,其中本科生9901人、研究生7115人。多年以來,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推進精致東財建設,學科專業追求精品,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追求精益,師資隊伍追求精銳,人才培養追求卓越,校園建設追求精美,是遼寧省重點支持的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遼寧最美校園”“遼寧省文明校園”。

                                   

專業設置

國家重點學科: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數量經濟學。

國家特色專業: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財政學、統計學、稅務、保險學、工程管理、旅游管理。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經濟統計學、財政學、金融學、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電子商務、旅游管理。

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經濟學、統計學、財政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4月,東北財經大學有全職教職工1778人,其中專任教師841人,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人選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并通過海外院長(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進高水平人才25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截至2020年1月,學校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有37人,千層次人選有47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9月,學校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一級學科入選為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A類;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主設置16個);有10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73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含自主設置18個);有16個類別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在20個領域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組織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應用經濟學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2%-5%行列;工商管理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5%-10%行列;統計學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5%-10%行列;管理科學與工程評估結果為B+,進入全國10%-20%行列。在教育部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學校工商管理、會計專業學位進入全國A類行列。

211和985的區別:

提出時間不同

1、985工程要晚于211工程,985工程是1998年提出的。

2、211工程是1995年提出并啟動的。截止2022年,985大學共有39所,211大學共有116所。

建設目標不同

1、985工程的目標是形成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簡單說,985大學為了形成一批精品的大學,是為了讓培養一批國際著名大學,其視野在于國際。

資金來源不同

1、211工程所需建設資金,采取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的方式解決。

2、985工程國家撥款多,建設資金由多方共同籌集,采取部門、地方和企業籌集資金,相對更有優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的師資力量

截止2008年10月,學院專任教師共72名,其中具有教授職稱的教師共23人,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教師共3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4人,博士率為61%海外背景率89%,碩士率100%。大部分教師擁有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加拿大注冊會計師(CGA)等國際專業團體的會員資格,為國內其他院校所罕見。我院的教授和專家始終站在科研和教學的最前沿,使用學院配備的最先進的技術設備,隨時準備把最先進的成果奉獻給學員。

學院師資

施建軍教授,安徽無為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原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正廳級),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中國教育會計學會副會長 ,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統計學會會長,兼任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縱橫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獨立董事職務,1978年至1982在安徽財貿學院計劃統計系統計專業獲學士學位,1984年12月獲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計劃統計系統計專業碩士學位, 2001年獲得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出版《科技進步監測研究》、《企業統計》等專著、教材13部,在《統計研究》、《會計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曾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霍英東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統計科技進步獎,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獎等。任教及研究方向 經濟理論、統計學理論和方法、軟科學理論和方法、企業管理理論 ,目前承當的科研項目 高校財務管理和財務風險控制研究、管理和企業成長理論、管理創新等。

張新民博士,院長,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副廳級), 1962年12月生,管理學博士,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企業財務狀況質量分析理論的創立者。中國大陸高等院校教授中唯一一位資深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FCCA),入選教育部2005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6年度北京市教學名師獎。

湯谷良博士,1962年生于湖南,經濟學博士,現任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1987年北京商學院會計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92年間月破格取得到教授職稱,1995年12月又破格取得教授職稱。1993年受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1993年7月開始在職攻讀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財務專家黃菊波教授,1996年8月獲得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院院長。同時兼任全國高等財經院校商業財會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學術委員、《會計研究》特約編審。1994年受聘于中央電大,任企業財務學課程的主講教師,是《企業財務學》教材的主編之一。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企業財務管理專業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材主編。1990年被授予商業部系統優秀教師稱號。1993年被北京商學院樹為科研標兵。1996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湯教授在財務買粉絲、策劃方面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他是中國新興集團等上市公司的財務顧問,先后為山東魯北化工、沈陽好利來公司、北京好鄰居連鎖店、安徽科苑集團、中國建筑一局等大型集團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全面預算管理、財務診斷。

張建平博士,副院長,1966年3月生,1995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9年破格晉升為教授。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兼任海爾商學院副院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會計學會理事,中國企業家聯合會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等。擔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和武漢大學的EMBA“高級財務管理”專席教授。曾多年擔任英國ACCA、加拿大CGA和美國CMA項目的高級培訓師。

范黎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分黨委書記,經濟學博士,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研究員,中國WTO研究院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客座教授、入選教育部2007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林漢川,1949年生,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特級教授、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曾兼任湖北省行為科學學會會長、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理事等職。已指導博士生二十余人人和碩士生(含MBA、EMBA)一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