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東亞朝貢貿易體系的解體揭示了什么(明朝朝貢貿易體系何時瓦解)

时间:2024-06-02 01:08:35 编辑: 来源:

朝貢體制與朝貢貿易體系的區別

朝貢體制和朝貢貿易體系在本質上存在一些差異。

朝貢體制是一種基于等級關系的政治秩序,通常存在于東亞地區的古代國家關系中。在這種體制中,小國向大國的皇帝進貢,以表達對后者的尊敬和服從,而大國則會保護并向小國提供必要的政治和經濟支持。朝貢體制的基礎在于表達尊卑、順逆、臣屬等關系,并且是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進行交往的一種外交手段。

朝貢貿易體系則是以朝貢體制為基礎,結合經濟活動的具體實踐而形成的一種貿易體系。在這種體系中,小國向中國進貢,這些貢品包括特產、工藝品、珍寶等,而中國則以經濟、政治或者軍事支持作為回報。朝貢貿易體系在古代中國的對外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國與周邊國家進行經濟交流的重要方式。

總的來說,朝貢體制更注重政治秩序和尊卑關系,而朝貢貿易體系則更強調經濟交流和互惠互利。

朝貢體系的特點是什么?

朝貢體系的特點是:

1、文化制度上的吸引和歸依:朝貢體系所構建的東亞國際秩序長期穩定,既是中國強大實力的體現,又是周邊國家主動融入該秩序和內化吸收當時先進的文化制度的結果。

2、強調松散脆弱的“中心-外圍”權力結構模式:古代中國認為自己是“正統”,而周邊國家或地區則被稱為“蠻”、“夷”,形成一種“同統而不治”帶有明顯藩屬關系的中心-外圍權力結構模式。

3、經濟上“厚往薄來”的互利平等性:朝貢體制既是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表示政治臣屬關系的形式,又是兩國官方貿易的形式,即通過兩國朝廷之間的朝貢與回贈,交換兩國的特產和物品,進行以物易物的貿易。

4、帶有明顯的聯盟外交特征:朝貢國高度依賴中國, 或是抵御外來國家的侵略,或是制衡內部各派勢力,帶有鮮明的合縱連橫的聯盟外交特征。

5、朝貢國之間是外交地位的不平等性:朝貢國之間并不是整齊劃一的平等關系,中原王朝一般會依據周邊藩國的政治臣屬關系來判定其國地位高下。

為什么明朝后期不再實行朝貢貿易了呢?

1、由于“朝貢貿易”完全建立在明朝的補貼上,導致了明廷財政的縮減;

2、由于“朝貢貿易”主要是宣揚“國威”,影響了正常的海外貿易的發展,導致了中國逐漸失去唐宋以來海外貿易的優勢地位;

3、由于“朝貢貿易”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貿易途徑,導致了民間的走私的頻繁,影響了社會的安定。

擴展資料:

朝貢貿易亦稱“隨貢貿易”、“貢舶貿易”。宋代以后中國政府準許外國使節在進貢的前提下,隨所乘船舶、車馬攜帶商貨來中國進行的貿易。源于宋代市舶司的“抽買”、“抽解”和“進奉”。對海舶輸入商貨中的禁榷品,由中國政府全部收買。

對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購一部分,其余許民間買賣。收購的部分,除供宮廷消費和賞賜外,也有再行出售的。元代行抽分。明代實行貢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設市舶提舉司,管理朝貢和朝貢貿易。 朝貢貿易是封貢體系的衍生物,也是海禁政策催生的產物,以厚往薄來為原則的官方貿易。

中國古代貿易中,除了朝貢貿易外,還有什么貿易?特征是什么?朝貢貿易的起源發展史是怎樣的………

西周開始,商人(大部分是商朝遺民)開始用各諸侯國貨幣進行交換。

春秋時期到戰國中后期,商業非常繁榮。

秦朝到宋朝以前,官府嚴格限制貿易,嚴格控制商品價格。商業發展艱難,但也有一定的發展。

宋朝時期,官府放寬限制,商業空前發展。出現了紙幣(銀票),是一種存錢的憑證,直接用于了市場交換,這是由于宋朝貿易量空前加大,貨幣流轉量和速度提高的緣故。

到元朝貿易又進入低谷,并且從那以后知道清末,也未能有更大的進步。

朝貢貿易和朝貢體系的區別

朝貢貿易和朝貢體系的區別關系處理不同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朝貢貿易亦稱隨貢貿易、貢舶貿易,朝貢體系是中國古代的外交體系,發源于西周時期的外邦關系處理

明朝朝貢貿易體系何時瓦解

從1511年葡萄牙占領馬六甲開始,葡萄牙牢固統治后,開始阻撓馬六甲以西呈貢國到達明朝,明朝因困于內政,國力下降無力遠征,朝貢貿易體系開始瓦解

搜索关键词: